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71章 夫妻搭檔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桃花露 本章︰第271章 夫妻搭檔

    春節一過, 又有政策下來,要求各地精簡監獄、勞改農場等。

    所以各大勞改農場放回一大批因為出身而被勞改的, 要求回各大隊就地勞動改造, 但是因為犯罪而被勞改的卻沒有這個待遇。

    莫樹仁、莫應琦父子倆被釋放。

    莫應琦寫信回來,他媳婦兒願意帶著孩子跟他來莫家溝,所以他們收拾新囊, 打算返回莫家溝。

    春耕還沒開始的時候, 莫應琦帶著父親和妻子兒女回到莫家溝。

    周明愈和莫茹自然要去幫忙安置,莫家溝如今和先鋒大隊是合作大隊, 莫應熠又在先鋒大隊種子站工作, 所以他們回莫家溝安置沒有什麼障礙。

    等他們安頓下來以後, 先鋒大隊磚窯廠直接聘請莫樹仁來當副廠長兼會計,因為莫樹仁文化水平高, 且從前掌管莫家商鋪,有從商經驗,所以先鋒大隊也都沒意見。

    現在磚窯廠除了燒磚瓦, 還有瓷磚、燒陶器烏貨等業務, 也十分需要一個懂生意、生產、會計于一體的人來總管。

    莫樹仁非常合適。

    他們回來家人自然非常高興, 沈淑君少不得要念叨一下自己的大兒子。

    莫應棠自從當兵以後, 期間只回來過三次,第一次回來三天,第二次回來兩天, 第三次就只有一晚上, 還都是去首都學習抽空拐回來看看家里的。

    至于探親假, 其實莫應棠也是有的,只是他自從入黨以後倍受上級青睞,去各地執行特殊任務且很多都要保密,所以探親假也一次次的泡湯。

    當然,津貼可是比同級的軍官高一倍!

    但是對于沈淑君來說,當然是兒子終身大事更重要!

    從當初去服兵役到現在已經10年,兒子也25歲,至今沒有成親。

    沈淑君能不著急嗎?

    領導既然青睞他,那也不能只使喚他干活不關心終身大事啊,怎麼不得幫著找個對象啊?

    這麼大的青年,孩子都應該五六歲的。

    因為大兒子沒結婚,二兒子莫應斐還被擋著呢。

    看樣子大兒子還不回來,家里人也商量要不就先給莫應斐成親,沈淑君還特意把莫茹也叫回去拿主意。

    他今年也22歲,雖然現在提倡晚婚,可在鄉下22不小了。

    莫家現在條件好的很,很多人家都盯著呢,一旦沈淑君露出要給二兒子找媳婦的意思,立刻就有不少人上門說項。

    莫應斐雖然沒有大哥和小弟長得那麼俊,但是反而更符合鄉下人的審美,高大俊朗,憨厚溫柔,不像大哥那麼冷,不像三弟那麼活,一看就是過日子的。

    沈淑君也沒有太挑剔,相中了幾家閨女,都是勤勞能干的。

    她把關看大體條件,在這個範圍內再讓兒子自己挑,看中哪個就定哪個。

    莫應斐倒是也不糾結,直接挑了曹畽大隊長家的閨女,當初莫樹杰當獸醫的時候,曹隊長對他多有照顧。

    之後就是定親,曹家也不拿梗,主動提議早些成親,免得天熱了又不方便。

    兩家一商量,再悄悄查日子就定在春耕之後麥收之前,這段時間還算是不冷不熱,正方便。

    二弟成親,莫茹和周明愈帶著孩子回去參加婚禮,還邀請了傅臻和亮亮一起,莫應熠也邀請自己的老師和好友去做客。

    有這麼多有水平的賓客到場,婚禮辦得簡單卻非常熱鬧而難忘。

    這一年與甦聯關系急劇惡化,珍寶島事件以後,中央調整了戰略方針,要求各地城鄉都要大力挖掘地道防空洞,以抵御核武器的入侵。

    在軍方以及專業人士指導下修建的軍事防空工事自然是實用的,後來很多年也都在使用中,變成一些地下商場。

    只是工廠、學校、醫院、機關單位乃至鄉下,全都要挖掘修建集體防空洞,甚至各家各戶也要修建。

    防空洞有自己的特殊要求,需要磚石、水泥、鋼筋等物,但是很多人家經濟條件不寬裕,買不到足夠的材料,卻也必須修建。

    于是有人在自家屋里挖個洞,買一口大水缸放進去,蓋上大木蓋,也當做防空洞應付檢查。

    集體防空洞挖的又深又長,出口卻小,而且技術也不過關,一段時間之後不是往里灌水就是容易坍塌,有孩子調皮困在里面的,有人不小心摔斷腿的,也有牲口走失的……

    不過後來也發現其妙用,夏天熱的時候,防空洞就是最好的納涼場所。有工廠直接把宿舍下面的防空洞挖幾個口子出來,那防空洞就成了天然空調,呼呼地往外冒涼氣。

    從年後開始挖防空洞,還要不耽誤春耕、春種、麥收等農活,鄉下又掀起了新一輪地戰天斗地熱潮。

    先鋒大隊以及學校自然也不例外,按照上級要求都需要開挖防空洞。

    周明愈知道肯定打不起來,所以不讓社員們耽誤農忙,只在空閑的時候學莫家溝挖幾個大隊地窖應付檢查,另外還有宋家村的石礦呢,底下挖了很深的石坑,跟防空洞也差不多。

    應付檢查足夠的。

    至于學校,先鋒大隊不許學校自己挖,挖出洞來以後還得填埋,否則下雨灌水、玩耍也危險,他們的任務就劃撥在大隊里即可。

    除了挖防空洞,各級組織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要求全民實行軍管。

    學校編制改為一校為一團,年級為連,班為排,最高為學校革委會,下設政工組、教改組、後勤組,學生最高組織則為紅代會。

    而各工廠各大隊也進行了整改,比如先鋒大隊改為先鋒團隊,最高組織為團革委會,原本生產隊改為連隊,小隊改為排。

    有些大隊原本就小,下面只有一兩個生產隊,作為團隊太小,就開始著手跟其他生產團隊合並。

    于是先鋒團就成為紅旗公社下面的大團,把周圍的將軍廟子、草泊兒、丁家村等二十個大隊都並進。先鋒大隊為團部,下面為連隊,連隊下面還可以分排。

    但是大隊和大隊之間互相合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本來是平級,現在要分出上下級來,互相之間可不是那麼容易妥協的。

    就算公社革委會領導,互相之間也扯皮。

    很多生產團隊鬧得不像話,後來沒多少時間又分崩離析。

    倒是先鋒大隊這里,其他大隊巴不得湊過來一起,跟著先鋒大隊沾光。

    範木匠和草泊兒等幾個首先贊成,還有宋家村,他們村土地貧瘠,現在就靠著去先鋒大隊的工廠里打工賺錢呢。

    公社革委會主持了先鋒團的合並會議,還舉行了生產團干部選舉會議。

    原本張根發覺得自己肯定可以選為團長的!結果,社員、干部投票以百分之九十的壓倒性票數選了周明愈!

    關鍵周明愈他還不樂意干!

    他想讓公社派人來,最後還是相玉亭和柳紅旗拍板,讓周明愈好好干這個生產團長。

    同時還選了副團長、政委、書記、會計等干部,這些都是從各大隊原先的干部中選出來的,或者由社員選舉,團長和公社一起認命。

    莫茹被選為後勤隊隊長,本來大家要選她當政委,她果斷拒絕。

    她可不熱衷當干部,當干部以後,這個會那個會的,她吃不消。

    她不想被工作壓榨了自己的個人時間!

    再說周明愈要是當了團長,家里有一個干部,以後肯定要忙,如果她也當干部,當忙起來倆人都不著家,也不像回事。

    這一世她對待工作的心態和前世有所不同,畢竟工作是為了養家、實現自我價值,今生她有空間、有周明愈、有兒女有家人,養家不成問題,自我價值也能更好的實現。

    說起來就是因為勞動已經不是她的謀生手段,她何必這麼跟自己過不去呢!

    于是周明愈就建議她當後勤隊長,管著團隊的後勤,也就是資源部門。

    這個部門管理物資的,交給誰都可能有貓膩,但是莫茹無所謂,她空間里的物資比誰都多,她只有為集體謀好處的,沒有佔便宜的。

    “媳婦兒,你做後勤管著物資,雜活兒讓社員干,你就給他們分派分派。主要你當我的後台,我感覺格外踏實。”

    想到夫妻搭檔,他覺得有點激動呢。

    有周明愈這樣勸,莫茹也就沒堅持,畢竟這麼一想也算夫妻一體共進退,還是挺浪漫的呢。

    周誠志則直接被選為先鋒團第一連隊的連長,下面原本的四個生產隊就變為排長,周明國當了二排排長。

    其他干部也都有所調動。

    那些和社員結婚,已經扎根在先鋒大隊的知青,因為有文化,也被吸收進了團、連、排任職。

    這一合並之後,等差不多穩定下來,也到了秋收的時候。

    這時候縣里傳來消息,他們進了兩台東方紅75型履帶式拖拉機!

    這拖拉機質量超級好,周明愈對此很有印象,小時候爺爺家就有,四十多年居然還可以工作。

    所以買了不吃虧,買了不後悔!

    更何況,這拖拉機很貴,一台就要一萬二到一萬三的樣子,可不是普普通通一個村能買得起的。

    現在一個團,買一台兩台拖拉機,正當用呢。

    一听到這個消息,周明愈立刻騎自行車跑了一趟縣里,找縣革委會申請——先鋒團申請買拖拉機。

    真正的拖拉機,不是那種突突突的手扶。

    這種履帶式拖拉機,耕地的話一天可以七八十畝!

    如今正好大兵團作戰,因為十幾個大隊合並,很多農田直接合並打通,全是模仿農場那種大地塊。

    大地塊,一望無際,正適合機械作業。

    申請一開始很順利,邱科長等人直接給他審批,蓋章同意,還幫他們在農業銀行高進縣支行貸款買,這樣他們只需要出三千塊,剩下的就可以貸款。

    周明愈拿到指標批條,約定三日後去提車。

    因為他在省機械廠呆過,所以已經省略去培訓開車保養維修的步驟,可以直接開回去。

    三日後,他帶上團會計、政委還有莫茹這個後勤隊長,一起去縣里提車。

    結果卻被告知,縣革委會主任拒絕把拖拉機批給他們!

    “為什麼啊?”大家都不明所以,圍著縣革委的干部追問。

    他們也很為難,邱科長拉著周明愈去一邊道︰“這是革委會主任親自批的,估計是他那里的原因。”

    如今縣革委會主任就是劉新農。

    周明愈根本沒想到這個,“邱叔叔,你說劉主任……他真有那麼小心眼?”

    邱科長看沒有外人,小聲道︰“他不是去你家住過,你覺得呢?”

    周明愈有點無語,在他的印象里,雖然劉新農有些不那麼厚道,但是也不至于是這麼小心眼的。

    想了想,周明愈就讓其他人先回去,他和莫茹去主任辦公室找劉新農試試看。

    他覺的可能劉新農當了主任以後,想擺擺譜也不一定呢。

    周明愈跟邱科長說了一下,就和莫茹一起去找劉新農。

    劉新農如今算是志得意滿,原本覺得一輩子也沒機會當上縣長、正書記的,沒想到還有搞奪領導權這一說法。

    66年他搭上了某頭子,某人在省革委會任主任,還兼任了省軍區第一政委,他也算搭上了軍隊的線兒,于是搖身一變,也成了縣革委會一把手。

    他听說秘書說先鋒團團長求見主任,擺擺手就讓人帶進來。

    很快,他就看到周明愈和莫茹跟著秘書一起進來,愣了愣,驚訝道︰“你倆怎麼來了?”

    他的秘書趕緊道︰“主任,這兩位就是先鋒團團長和後勤隊長。”

    劉新農一拍桌子,“這樣啊。”他指了指前面的倆椅子,“明愈莫茹,來,坐,坐,別客氣。咱們也算老相識的。”

    他心里卻想著怎麼老子不知道周明愈居然做團長了?隨即又想起來之前似乎有任職文件專門說過的,但是他沒顧上這一茬,只以為是公社下面的調動,根本沒關心。

    畢竟他忙上頭還忙不過來呢。

    周明愈看他那模樣卻也疑惑,劉新農看這樣是不知道他當團長?既然不知道,那為什麼駁回了先鋒大隊的買拖拉機批條?或者他就是針對先鋒大隊?

    “兩位這是有工作要匯報?”

    劉新農雖然做出一副自己很忙的架勢,卻又不想讓兩人走,他得讓兩人好好感受一下自己現在是縣一把手的威嚴。

    周明愈就把先鋒團神情買拖拉機的事情說了一下,“原本已經給了批條,我們今兒是來提貨的,結果又說主任打回了批條,不給我們提貨,所以我們來找主任問問情況。”

    劉新農听完以後迷糊了一下,隨即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噢,我知道了。這個事情啊……”他開始翻桌子上的文件,沒找到,就看一旁的秘書。

    秘書就跟他使眼色。

    劉新農便對周明愈和莫茹道︰“你倆先坐會兒,我去看看具體怎麼回事。”

    周明愈和莫茹對視了一眼,都感覺有點不正常,這劉新農似乎不知道?或者他並沒有故意針對他們?

    但是有人卻以他的名義打回了先鋒團的審批,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除了劉新農,難道他們還有什麼對手?

    應該不會啊。

    過了一會人劉新農回來,臉上表情很有點幸災樂禍,他看著兩人,笑道︰“這個啊,是這麼回事。上一次的手扶拖拉機,最先的指標是給了你們,現在大拖拉機呢就該輪下去給別的公社。”

    雖然一個大隊可能買不起,可一個公社總能吧?

    再說了,現在下面也實行軍管方式,一個個的生產團,花一萬多買拖拉機還是可以的!

    誰說只有你們先鋒團能買?

    劉新農心里樂呵得很,能看周明愈的笑話,他覺得有一種莫名的爽快。

    當然他和周明愈和先鋒大隊是沒仇恨的,不過是一點點小過節,或者大家看法不同而已,他自認堂堂革委會主任,是不會和幾個社員一般見識的。

    看,他都沒給先鋒團搗亂,還讓周明愈順利地當上了團長呢。

    要是他小心眼,他周明愈能繼續當團長嗎?哼!

    所以,這件事劉新農自己覺得問心無愧,拖拉機也沒規定一定要給先鋒大隊!

    周明愈觀察劉新農的臉色,感覺他肯定知道什麼,自然也有小手段在里面,是真的不給自己生產團拖拉機,還是想讓自己討好討好他?

    他笑道︰“書記,那要是別的團不買,是不是還能留給我們?我們可以把手扶折價賣給那些想買拖拉機的,還能包教會呢。”

    劉新農立刻一副義正言辭的樣子,“我說周團長,你不能這樣啊,怎麼好事兒就一定要給你們自己呢,全縣這麼多公社,是吧。”

    他一副不必再談或者你再多討好討好老子,看老子什麼時候心情好說不定會答應你的樣子。

    周明愈卻沒再說什麼,對莫茹道︰“既然劉主任怎麼忙,咱們還是先回去吧。”

    劉新農沒想到他們這麼干脆利索,居然也不再努力努力,難道求求自己就那麼困難?

    哼,傅書記都倒了,還有誰能給你們撐腰!

    周明愈和莫茹離開主任辦公室,先去了邱家,等邱科長下班回來,打探一下劉新農的靠山是哪里。

    如今省內軍部有幾個勢力,省軍區一個,青市一個,雖然三年前他們都支持了反對派,但是勢力也有所不同。

    省軍區是某頭子壓制了原來的軍區司令和政委,他當了第一政委和革委會主任,而青市和一些區、地級市,則是青市軍區支持的。

    雖然原本應該都是一個軍區司令總管,只是因為有壓制和上位以及有不服氣的,所以出現這樣矛盾的場面。

    他們分析過,高瑞陽應該是青市那邊的,他們比較傾向于保護原政府領導們,就算之前的運動也是應付任務做樣子,和省軍區是絕對不同的。

    所以他們壓倒了傅大哥所在的那支部隊成為了勝利者,但是說起來和某頭子還是有區別的。

    按照邱科長掌握的一些信息,周明愈分析之後覺得,劉新農走的就是省軍區的路子。

    他居然可以搭上那條線,這有些不可思議。

    周明愈道︰“暫時先不管,反正拖拉機以後再買也一樣,沒必要因為這個沖突。”

    周明愈和莫茹和沒把這個事兒當回事,畢竟如今大隊改生產團,家里還是很忙的。

    學校、醫務室、團部辦公大院都要擴建,還要根據各連隊的特點,幫助他們搞副業,比如範木匠多手藝人,木匠、篾匠不少,都要充分利用起來,不要浪費了。

    周明愈和一些團干部商量,要在團部再開辦一個家具廠和草編廠。

    從全團挑選優秀的手藝人到家具廠和草編廠常駐,一個廠有十五個常駐工,農閑的時候,其他有這個手藝的也可以來幫工。

    家具廠就做家具,草編廠主要是編篾席、葦席、筐子、簍子、草盒、蒲扇等,另外周明愈還組織一些人發明了一種屋頂。

    以往蓋房子,都是用麻繩把秫秸一把把地捆起來,然後兩捆再接成一個人字形。每次要蓋房子,綁笆子就要找很多女人幫忙,費工費時。

    現在他們用木條、木棍加秫秸,加工成一片片的,誰家蓋房子就可以直接買去,而不用再花費巨大的人力來幫忙準備。

    反正綁笆子就是為了覆蓋屋頂糊泥蓋瓦,主要是保暖、承重,他們新發明的這種屋頂,一樣保暖承重,比之前的省力還更方便。蓋上以後,再糊泥,覆蓋瓦片,是一樣的。

    另外,他們還幫人扎承塵,也就是屋里的天棚,擋住屋頂的那些亂亂的屋笆和房梁,更加整齊美觀。

    現在生活好,社員們的要求就高起來。

    扎了天棚美觀亮堂整齊,比以前亂糟糟黑乎乎的,不知道好看多少呢。

    關鍵吃飯的時候它都不會往碗里掉蟲子和灰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零年代好家庭》,方便以後閱讀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71章 夫妻搭檔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71章 夫妻搭檔並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