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43章 喪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桃花露 本章︰第243章 喪禮

    坷垃兒也獻寶一樣, “娘娘,我們剜野菜喂兔子鴨子。”

    學雷鋒?

    莫茹迷糊了一下然後回過神來, 原來雷鋒同志已經遇難了啊。

    小孩子們只管覺得學雷鋒好玩, 卻意識不到那是因為這個有個大好年華的青年已經不在人世。

    他應該是去年犧牲的, 今年初開始大規模學雷鋒。

    魏生金領著學生們過來,“莫茹同志,我們來幫你們栽果樹,學雷鋒。”

    周誠志卻嫌小孩子們在這里搗亂,弄得亂糟糟的, 很容易把果苗的嫩芽給踫壞了。

    他喊道︰“魏老師, 你們已經挖了野菜就回去上課吧, 好好學習也是學習雷鋒好榜樣。”

    好不容易弄個老師來看孩子,怎麼能讓他們再來禍害莊稼?

    莫茹看看也晌天了,就笑道︰“同學們可辛苦了, 我請你們吃滾糖豆吧。”

    “哇, 滾糖豆啊, 我要我要!”

    孩子們都激動起來, 紛紛說都要吃。

    滾糖豆其實就是把糖略微化開,然後把干煸炒熟的花生在里面滾過, 讓每一個花生沾滿糖液就行。

    等涼透以後, 就是花生裹著白白的糖衣,甜!

    越甜孩子們越喜歡!

    莫茹就去和周明愈說一聲。

    周培基跟周七七叮囑, “閨女, 別吃獨食啊, 給干爹留點。”

    周七七現在大了懂事更多,就笑話他,“你連媳婦兒都沒呢,還干爹呢,羞羞!”

    周誠廉就笑,“我說咱們今天去磚窯廠吧,你非要來栽樹,這不是找笑話嘛。”

    周培基瞅著他,“你笑話我?你大還是我大?”切~~

    周誠廉不說話了,埋頭吭哧吭哧地刨坑。

    莫茹回去給孩子們做了零嘴。

    有人來找魏生金,“魏老師,周會計想請你去幫幫忙。”

    魏生金在先鋒大隊是老師兼職看孩子的,同時也是助理會計,如果有比較急的賬目要清理,周明閱也會請他去幫忙,事後給一些報酬。

    過年以後,周明愈就跟周誠志建議讓會計把隊里的賬目清一清,看看有沒有糊涂賬、爛帳,每一筆都要清清楚楚的,要經得起查。

    “不要等人家來查的時候交代不清楚。”

    哪怕是作弊,提前做也容易得多。

    周誠志不懂做賬的事兒,只是勞模和縣里人也有交情,周明愈這樣說,周誠志就覺得肯定有他的道理。

    所以周明閱幾個會計今年一直沒下地,只管在隊屋里忙賬目呢。

    但是每天社員們的工分還是要清一遍的,所以他們就忙不過來,勢必要找人幫忙。

    柳秀娥、陳秀芳等會算賬的閑暇之間都被請去幫忙的,魏生金這個老師更少不了。上課的時候沒辦法,既然四處晃悠著學雷鋒呢,不如就去幫忙算賬好了。

    至于孩子,有周七七呢,隨便講個故事干嘛的都要糊弄。

    魏生金就去跟莫茹招呼,“莫茹同志,我去給會計們幫忙,能不能勞煩你把孩子們送回去?”

    莫茹點點頭,“魏老師只管忙去吧。”

    魏生金就滿意地走了,雖然他和闞燕兒有那麼一檔子事兒,不過他並不覺得自己錯,當然,他知道不合時宜。所以先鋒大隊不少人看不慣他,尤其幾個青年對他很有意見,見了面就嘲諷他。可倆勞模卻很和氣,從來沒有故意刁難他給他難堪,甚至非常親切。

    勞模就是勞模,境界和泥腿子自是不一樣的,他如是想。

    ……

    這一次學雷鋒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城內各學校組織听報告、進車間持續了好長時間,甚至還說要將勞動課固定下來,讓學生們每周六下午去工廠幫忙勞動一下午呢。

    這是莫應熠寫信回來說的。

    他還好一些,這一次回去以後,得到了高中鄧老師的很大關照,勞動課他都被叫去給實驗室幫忙。

    他還跟著鄧老師去省大的生物研究室參觀過,他很自高地跟姐姐和姐夫科普,“省大的生物科學專業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莫茹隱隱感覺他似乎有想改變理想的意思啊。

    當然她並不干涉弟弟的志願,小孩子小時候都說長大當科學家、醫生、宇航員之類的,可真正去當的沒幾個。

    所以就算莫應熠之前說過要學文科,還說過想學物理,莫茹也都沒當真,不管學什麼,都是他的自由,他喜歡就好。

    鄉下的學校就直接停課去幫忙下地干活,或者學校自己開闢菜園、積肥等。不過紅旗公社的學校還好,就是組織听了幾次報告,勞動了兩次,其他時間都照常上學。

    先鋒大隊的小學自己說了算,也就听了一次報告勞動一次,其他時間還是該干啥干啥。

    先鋒大隊的果園栽好以後,也劃片包給社員們負責看管,不必抓蟲,但是除草、施肥、松土卻需要。

    另外果園一般都是和菜園、瓜園配套的,直接在果園里種常見菜、種瓜,在果樹們還未結果的時間里也能收菜和瓜類,並不會浪費土地。

    ……

    轉眼盛夏時分,雷聲轟隆,暴雨傾盆而下。

    周誠志和周誠仁等老頭子穿著簑衣四處巡視,尤其那些窪地不能淹了,還有磨房別被大水給沖壞,村里有沒有土坯草頂的房子被沖塌……

    這些年村里如何他們都看在眼里,天旱,他們有泉眼,天澇,他們就排澇,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

    就說今年夏天這雨水大的不得了,他們就怕河水滿了裝不下會漫出來,到時候周邊的地可要倒霉。

    誰知道也是奇了怪的,村里的河居然永遠都是那麼多水,並不見漫出來。一開始周誠志覺得是不是自己錯覺,可幾場大雨之後,他發現還是那樣。

    (張翠花︰那肯定是我大仙媳婦兒干的好事,就我自己知道可憋死我了。)

    村子里十之八/九的屋子都蓋了瓦頂,那些窮的隊里也先賒賬給他們拉瓦蓋上,之後用工分慢慢還。

    小學、隊屋如今已經翻蓋成了磚瓦房,氣派敞亮,大風大雨都不怕。

    只有幾戶人家牆頭還是泥築的,這麼大的雨難免會泡壞,好在都是小事情,傷不到人,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磚窯廠可真是立大功啊。”周誠義頻頻點頭。

    放眼四外村,沒有一個大隊能有他們先鋒大隊這樣氣派,滿村的瓦頂,一半是磚房!

    不僅如此,先鋒大隊還在他們田里幾個方位都蓋了小小的茅房,解決社員們上工時候的方便問題,既衛生又文明還積肥,一舉三得。

    他們路過東邊的時候踫到丁春榮正戴著個圍笠通陽溝。

    丁春榮當初因為偷棉花被判刑,後來回來以後也屬于成分不好,都要定期被叫去公社訓話,每天還得跟隊里匯報思想。

    很多大隊的干部,就借著匯報思想這個事兒撈好處,但是先鋒大隊的干部都被二隊給襯得想干壞事都不敢!

    所以丁春榮的匯報工作就很容易,也不用每天匯報,十天半個月匯報一次拉倒,看日常上工表現就行。

    因為這她對周誠志、莫茹等人十分感激。

    她去公社訓話的時候,當初一起偷棉花的幾個,現在在村里慘兮兮的,跟她可沒法比。

    她如今還被莫茹委派看管果園的工作,也是干勁十足的。

    見周誠志幾個人過來,她立刻規規矩矩地站好,叉著雙手,“隊長好!”

    沒辦法,在勞改隊被訓出來的規矩幾年了也改不掉。

    周誠志看了看她家的屋子和院牆,陳建設雖然懶惰,可他兒子還是個能干的,上工不偷懶,工分掙得多。還因為丁春榮犯了事兒在家里地位低,也不敢再往娘家拿東西,娘家人嫌她成分不好生怕被連累也不上湊,所以她家就攢下錢糧。

    這不,家里三間正房已經翻蓋成了磚瓦房,也算是能干的。

    周誠志也沒說啥,幾個人就繼續巡邏,過了一會兒又踫到莫茹和周明愈從東邊回來。

    幾個老頭子立刻就笑得無比慈祥,“七七爹娘,這是看水去啦?”

    以前還紅鯉子紅鯉子的,這會兒都倆孩子的爹了,不能再叫小名兒了。

    周明愈跟周誠志聊了一下,讓他再派人把東邊的排水溝疏通一下,這樣村里的積水順暢地流到東邊的蓄水井里去,不至于泡壞道路,倒灌社員家里去。

    老頭子們就去看看。

    莫茹空間的井功能強大,干旱的時候可以放水,水澇的時候可以收水。今年汛期,她忙著和周明愈出去巡視,看到哪里的大井、河溝水太滿就收一收,讓它們可以繼續蓄水而不至于倒灌。

    不只是先鋒大隊的,連周圍的大隊他們也去。

    他們還特意去巡視過那些大水庫。

    大水庫蓄水量巨大,干旱的時候惠及一方,洪澇時候也是最危險的地方,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線就容易決堤禍及一方。

    周圍的農田、村莊,全部都會遭殃。

    哪怕不決堤,有時候為了保護縣城不被淹掉,縣委都會下令掘堤泄洪,以犧牲少數人的利益來保全大部分人的利益。

    一開始莫茹還擔心自己收了那麼……那麼多水,這空間的水井會不會爆啊?誰知道那井真的是不動聲色,來者不拒,不管多少都滿而不溢,連一個水花都沒有。

    就好像干旱時候她不管放出去多少水,那井水也不見少一樣,如今不管收多少也不見多。

    實在是神奇至極!

    就因為這口井,真是活人無數。

    就說今年的大水,外面很多地方淹得厲害,只有高進縣感覺只是雨大而已,水位線……還好啊。

    不過來回奔波也挺累的,起碼莫茹就瘦了一大圈,下巴尖尖的,眼楮也深邃起來,看起來五官更加立體。

    用周明愈的話說,夫妻倆天天看,他竟然被驚艷了!

    莫茹就臭美地摸摸臉,來一句︰是不是嬰兒肥褪了啊。

    兩人回家的路上,雨漸漸變小,經過周誠廉家的時候,莫茹拽拽周明愈︰“咱們去看看老爺子好點沒。”

    周功德去年冬天就生病了,期間搶救了一次,差點沒回來。

    就因為這個,周七七才惦記唐僧肉的。

    大門開著,兩人在門樓下把簑衣脫下來,拍拍門環叫了一聲。

    很快一個年輕的媳婦兒戴著斗笠出來,“哎呀,是七七爸媽啊,快進來吧。”

    這媳婦兒中等個子,苗條身材,曬得微黑的肌膚,笑起來一雙眼楮彎彎的黑亮,非常有親和力。

    這是周誠廉今年初夏新娶的媳婦兒,叫荊桂香。

    荊桂香並不是高進縣人,而是高成縣的。他們是在那一年莫茹和周明愈帶著周誠廉、周培基去鄰縣幫忙抓蝗蟲的時候認識的。

    今年初女方家主動派人上門來說親,也沒要彩禮。雖然他們不要彩禮,可周誠廉家生活算好的,自然不會不給,反而比那些要的給的更多。只是結婚的時候女方家都當嫁妝給陪送回來,並沒有佔周家的好處。

    因為這個,老周家人對荊家印象很好,所以,荊桂香的一個哥哥如今就在磚窯廠上工賺錢。在磚窯廠賺錢,比在家里掙工分賺的多。反正他們村生產隊,每次干活一大半人磨洋工,他爹娘就讓他來賺錢。

    荊桂香知道自己男人和倆人的關系,對他們也格外親近,熱情地招呼他們進屋喝茶。

    莫茹道︰“來看看爺爺,好點了沒?”

    荊桂香笑道︰“好多了,今早晨還吃了一碗面條呢。”

    兩人進屋跟老太太問好,又看看周功德,讓他只管好好吃,打針吃藥也別省著。

    周功德精神不錯,“比起老一輩,我這幾年都是多活的。這會兒還一天能吃碗細面條一個雞蛋,這好的日子,真是神仙也不換。”

    周誠廉去磚窯廠沒在家,莫茹和周明愈也不久坐,說幾句話就告辭回家。

    “小五哥,你說爺爺是不是好了?我看著臉色不錯。”

    周明愈搖搖頭,“夠嗆。”

    莫茹嘆了口氣,“我的空間也不會治病。”

    雖然井水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可人的衰老還是不可逆轉的。

    周明愈握著她的手,安慰她,“要是你的井水能治病不死人,這世界豈不是亂套了。”

    她這個空間,很顯然是那種不干擾生命秩序的。

    莫茹就不說那些傷感的話題了,一摸肚子,“哎呀,餓了,想吃炸茄盒。”

    周明愈和她拐去菜園,兩人摘一堆水靈靈的大茄子,再割幾把韭菜,莫茹空間還有麥收時候殺豬割的肉,正好做韭菜豬肉餡兒的茄盒。

    屋里開著收音機在听新出爐的《葫蘆娃》,小八、攔子兒幾個在炕上玩兒,張翠花納鞋底呢。

    今年開始布票每人每年改成了四尺,比以前三尺三還多,加上莫茹和周明愈能倒騰布票,家里又有錢,現在張翠花手上還真不缺布。

    她正納鞋底要給小八做雙千層底布鞋穿。

    “娘,戳這個怪累的,直接買膠鞋底多方便。”莫茹怕她累著,再把眼楮累壞了,不劃算。

    張翠花笑道︰“這叫累?看看咱們村里的老婆子,誰也趕不上我輕快,他們想納鞋底還沒有布呢。”

    語氣是無比的驕傲!

    她看莫茹拿回來的茄子,听說要炸茄盒就下來幫忙。

    家里正常飯菜都在南屋做,加餐就莫茹這里做,反正張翠花不管勞模媳婦,想干嘛就干嘛。妯娌雖然有人嫉妒莫茹這樣自由富裕,但是能跟著沾光,也就不說什麼。

    把茄子洗干淨,切厚片,中間切一刀不到頭,再把韭菜肉餡兒夾進去。鍋里油熱了就把茄片在雞蛋面糊糊里滾一圈,然後直接放鍋里炸。

    “嗤啦!”一聲,頓時滿屋子香氣四溢。

    莫茹怕油煙太多把屋子燻黑落油,一邊做飯還悄悄地用空間吸油煙。

    人體吸油煙機技真是沒誰了!

    家里人多,莫茹也不吝嗇,直接炸一大盆,讓每個人都吃到。

    就這樣鍋底下還剩下一點油,張翠花看得直心疼,“剛吃茄盒不當菜,再炖上鍋扁豆土豆。”

    扁豆早就摘好洗淨掰斷,土豆也用破瓷瓦刮了皮,這會兒直接切塊,一起倒進鍋里,添水蓋鍋燜。

    “現在生活真是好得很,擱以前哪里有菜吃,能吃飽飯就不糙了。”

    就算今年生活好點,村里其他人家也炸不起茄盒的,頂多過節的時候炒個菜吃。

    莫茹知道她心疼用了那麼多油,笑笑也不說話,由著她自己念叨去。

    孩子們已經在炕上大快朵頤地吃煎得酥香的茄盒,一個個直說好吃。

    小八嘴上不說,看那油汪汪的小嘴也知道是愛吃的。

    張翠花喊道︰“一人吃一個就行啊,給七七留一盤。”

    眾多孫子孫女里,張翠花無疑是最偏愛周七七的。

    攔子兒一听不讓吃了,趕緊嘴里塞一個,再一手拿一個,燙得嘶啦嘶啦的都不肯慢下來。

    莫茹︰……

    “你慢點吃,多得很呢。”

    她下去和張翠花商量,“炸了這麼多,給大娘、娘娘家分一些吧。”

    張翠花直肉疼,“想吃他們自己做,這會兒也不是做不起,不用管他們,你們自己留著吃吧。哦,對了,給你爺爺家送碗去,給他嘗嘗。”

    莫茹就夾了一盤子讓周明愈送去。

    張翠花看她夾了那麼多,雖然肉疼卻也忍著沒再夾回來。

    周明愈回來道︰“愛吃得很,說多少年沒吃到這麼香的茄子餅了。”

    幾人听了難免有些心酸。

    原本以為周功德慢慢會好起來呢,結果兩天後的一個早晨,就傳來痛哭聲——周功德沒了。

    周誠廉少不得一家家地敲門報喪,本家的老人們趕緊去幫忙擦身子、穿壽衣、搭靈棚。

    壽材是早就準備好的,柳木的,周誠信和周玉忠給打的。

    桐油生漆是莫茹和周明愈幫忙買的,刷了十幾層,不腐爛不蟲蛀。

    做好以後老爺子非常滿意,還躺進去試試說怪舒服的呢。

    家里的白布也是早就準備的。

    這年頭布奇缺,自然沒有那麼多布能用,連孝子賢孫的孝服都準備不齊呢。

    不過這時候老人們過了六十歲,如果家里條件允許就會想辦法準備。

    周功德也一樣,去年開始就托莫茹和周明愈幫他買粗白布,還尋摸一架織布機讓老婆子用棉花自己織粗布,就為自己百年之後給晚輩們做孝服呢。

    除了他家里自己攢的,本家有白布的也會湊過去先把喪事辦了。

    照老人們的說法,周功德已經七十那就是喜喪,參加葬禮穿白戴白都是沾福氣的,所以各家也樂意幫著湊白布,分到手的白布到時候各自拿回家去就行。

    因為天熱,停了兩天就送去西墳塋殯葬,本家的自然都要去送殯。周家村周姓佔大半,出殯那天隊伍太長,壽材到了祖墳地,後面的小輩們還在路上。

    莫茹也領著七七和小八跟著,他們的關系遠一點,不用穿白,只需要頭上扎白布,鞋面上縫白布就行。

    周七七眼楮紅紅的,嗓子有點啞︰“媽,老爺躺那個箱子里去哪里了?”

    莫茹︰“去了另一個世界吧。”

    周七七點點頭,小聲道︰“是不是他也有個……那個。”

    莫茹秒懂,摸摸她的頭,“有可能呢。”

    周小八依然嚴肅著一臉小俊臉,緊緊地拉著莫茹的手,一言不發。

    送殯、下葬、哭墳、燒紙,第二天一早還要圓墳,燒紙扎的馬,男馬女牛,然後就是頭七、回魂……

    中國人事死如事生,對死亡比出生、結婚還要隆重,哪怕現在不許搞封建迷信,社員們一時半會也改不過來。

    更何況先鋒大隊特殊,沒有那種沒事挑事的干部——張根發如今吃喝都靠人,任務就是跑公社開會,而宋子杰被打壓下去,他自然也沒的靠山蹦。沒有靠山沒有群眾基礎,他在先鋒大隊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雖然心有不甘,無奈形勢比人強。

    所以,周功德的葬禮還是按照習俗辦的。

    數日後,吃過晚飯,莫茹和周明愈帶著倆孩子回家。

    周七七沒听收音機,而是趴在炕桌上寫寫畫畫,小八則在一邊扒拉算盤又擺弄圍棋玩兒。

    莫茹和周明愈說了幾句話,然後招呼孩子們洗刷睡覺。

    倆孩子都沒動。

    周明愈︰“媽媽讓你們洗刷睡覺嘍。”

    周七七抬頭,“爸,媽,哪里能找到唐僧肉啊?”

    莫茹&周明愈︰“…………”

    小八︰“要!”

    莫茹︰“你總問唐僧肉,你想吃嗎?”

    周七七點點頭,“是啊,我們一起吃,都可以長生不老。給�耙渤浴  褂邪 獺 傻 亮痢  粵耍 粕 敲創螅 遣皇竊勖嵌汲砸補渙耍俊br />
    莫茹︰“…………”

    周明愈︰“七七,真要是有唐僧,咱們吃了他,那他疼不疼?”

    周七七︰“……疼……吧。”

    莫茹︰“七七,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的人。”

    “那唐僧是假的吧,騙人的?廣播里不是說吃了唐僧肉就長生不老嗎”周七七表情十分糾結,眉頭緊緊地蹙起來。

    莫茹和周明愈一時間居然無言以對。

    周明愈剛要說什麼,周七七又糾結道︰“……那個,唐僧肉是不是已經被人吃光,我們吃不到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零年代好家庭》,方便以後閱讀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43章 喪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43章 喪禮並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