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231章 實驗中學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桃花露 本章︰第231章 實驗中學

    第二天周明愈騎自行車, 莫茹帶著弟弟搭一輛去東關拉煤的馬車一起去縣城。

    到了縣城, 他們先去找邱磊, 晚上就借住在傅臻家。傅臻前幾天就給她爸媽去了信, 又給莫茹一個地址,讓他們幫忙把給爸媽做的護膝捎過去。

    莫茹就知道她是想讓他們去認認門, 打個招呼, 要是有問題也好開口。他們和傅臻關系好,去市里拜訪一下她爸媽也是應該的,尋思她爸爸那麼忙應該踫不上, 就當去拜訪一下老太太。

    邱磊已經找他叔幫忙買好車票, 這時候車票不好買, 要是沒點關系,單單是社員自己來買,什麼介紹信什麼公章的就一堆,到時候排一天隊還未必買得到。

    火車是長途普快列車,晚上路過縣城, 第二天早上在市里停靠。

    車票一張一塊六毛三,保險費2分。

    原本莫應熠尋思自己去就好,畢竟火車票貴著呢, 不過周明愈根本不在乎, 直接買了三張去的兩張回來的。

    莫應熠是學生,還是半大孩子, 可以買半票。

    莫茹和周明愈倆人是勞模, 有優待證, 可以買半票。

    好朋友相聚自然是高興的,有說不完的話,時間過得也格外快。沒說夠的呢,時間到了,邱磊和傅臻推著自行車送他們去火車站。

    “到了市里,記得去幫我看看媽媽。”傅臻叮囑莫茹。

    莫茹朝她笑,揮揮手,“知道啦,快回去吧。”

    大半夜的,這要不是好朋友,誰願意這樣張羅呢。

    火車說是普快,其實慢得要命,不過是三百里路, 當 當的走了半晚上。

    第二天一早,火車在市里停靠,兩人帶著莫應熠下了火車。莫茹打量了一眼,禁不住有點小失望,原本以為到了市里,怎麼說也是城市,應該繁華得多呢。

    結果火車站周圍也都是一些平房,很舊。

    市區比縣城還是要大很多的,他們打听了一下公交車只有一條線,從火車站到人民醫院,而且只有兩輛車!半個多小時才會來一趟,他們看了看還是不等了,去找了個馬車坐上,連人帶行李給了車夫六分錢。

    和縣城一樣,城里主要有兩條大街,東西南北各一條。

    實驗中學在北大街上,如今改成援越大街,拐到援越大街走了一會兒,先看到實驗高中,隔著一條路過去就是初中,學校周圍一些新栽的行道樹,都不是很大。

    高中學校有座樓房,初中學校全都是平房,磚瓦房的看著倒是很新,估計是58年教育大/躍進的時候蓋起來的。

    他們在大門口傳達室說明情況,問了教務處的位置,先去教務處。

    教務處主任姓刑,兩鬢斑白,帶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樣子。

    一听說這就是莫應熠,邢主任推了推眼鏡,笑道︰“莫應熠同學,歡迎你呀。”他又和周明愈握手,“兩位辛苦啦。”

    寒暄幾句,周明愈就把通知書以及莫應熠的介紹信戶口關系以及糧油關系轉出文件交給邢主任。

    邢主任看了看,文件齊全,非常整齊,他笑道︰“很好。”

    他忍不住又問了莫應熠幾個問題,莫應熠落落大方對答如流,既不含羞膽怯,也沒有優等生的清高驕傲,整個人都給人一種很乖很懂事的感覺。

    面對這種優秀的學生,他們當老師的也高興,有一種挖到明珠的歡喜。

    周明愈問道︰“邢主任,我們要補多少錢和糧票?”

    社員們的糧食關系只有糧食沒有油,但是城里的學生上學,糧票是飽含著油的,所以要更貴一些。

    邢老師沉吟了一下,“按照文件,是要補足每個月的糧食和油,不過……莫應熠同學是我們學校特招的,這樣吧,減半。”

    因為是特招生,也有優待,口糧直接轉過來改成一個月三十斤,原本需要補十五斤還得加上油錢,現在邢主任讓他們只補七斤半即可,油錢不用再補。

    這可是很大的福利,全校也只有莫應熠一個學生有。

    三人很開心,對邢主任連連道謝。

    邢主任又把情況說了一下,安排莫應熠進初一一班,這是實驗中學的尖子班,都是從本縣各公社選拔上來的。

    當然,外縣也不只是莫應熠自己,除了他還有四個,全是當地的尖子生。

    可莫應熠是語文數學成績最好的!尤其他在幾次數學競賽中總是拿第一名或者並列第一名,因為這實驗中學才破格要讓他來讀書的。

    現在他也是班上年齡最小的。

    “家長請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學校一定會好好照顧他的。”邢主任非常親切地道。

    很快一班的班主任就過來,是位女老師,姓馮,三十歲的年紀,性子溫和,笑微微的非常親切。

    她一見莫應熠兩眼就發光,親切地噓寒問暖,看得出她很喜歡這個學生。

    老師們沒有不喜歡好學生的,尤其年紀小乖巧懂事,學習成績優秀的,哪怕在課堂上再嚴厲的老師,對他們都是和風細雨的。

    因為莫應熠的優秀,加上周明愈兩人準備充分,來學校報到一切順利,並沒有任何障礙。

    馮老師先領著他們去宿舍,坐北朝南的平房,大通鋪,里面潮濕陰暗是免不了的,“冬天也不生爐子,里面陰冷的,還好你們帶的棉被厚實。”

    有些學生家里困難的,就一床小被子,睡覺的時候不敢伸腿只能縮成一團,甚至沒有褥子只能睡光板床,別提多艱苦。

    莫茹點點頭,配合著馮老師的表情,“是的,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俺們把家里的棉被都湊出來了。”

    既不能當最窮的,也不能表現得太打眼,中不溜的就好。

    這一點莫應熠一直做的很好。

    他雖然吃穿不愁,可他花錢用錢上很摳門,鉛筆非要寫到拿不住還得用塊木棍夾著寫光,一點都不待浪費的。

    財不露白這點,他小小年紀做的很到位。

    莫茹讓弟弟自己把東西歸置一下,除了鋪蓋和衣服,還有一箱子書本。箱子是周明愈給打的,上了鎖,非常結實。

    另外就是茶缸、飯盒、臉盆、牙具這些,都是莫茹在縣里置辦的。

    馮老師看著他們忙活,暗暗稱奇,沒想到鄉下來的孩子也知道刷牙。

    再看他們穿的雖然土氣還帶著補丁,卻干淨整齊,尤其莫茹和周明愈倆人,頭發也干淨利索,不像有些農村人看上去得有一個月沒洗過似的。

    這樣,馮老師對莫應熠又高看幾分。

    安排好了,馮老師笑道︰“家長在這里歇歇吧,我帶著莫應熠同學去班上打個招呼,吃了午飯下午就正式上課。”

    兩人卻不肯多呆,“老師還是鎖了門吧,我們出去溜達一下,開飯的時候也去食堂買飯吃。”

    馮老師也同意,鎖了宿舍就帶著莫應熠先去上課。

    莫茹就挽著周明愈的手在校園里溜達溜達。

    “小五哥,你想不想上學啊?”

    周明愈搖頭,笑道︰“好不容易畢業了,誰還來上學啊?咱們現在吃喝不愁的,又舒服又自由,多好。”

    正走著,有個梳著齊耳短發夾著發夾戴紅袖箍的大媽喊道︰“你倆,不要拉拉扯扯的,要注意影響。”

    莫茹嚇得趕緊放開周明愈的胳膊,吐吐舌頭,回頭跟大媽道︰“俺們是兩口子。”

    “兩口子也不行,有傷風化,要拉扯回家關門拉扯去!”大媽義正言辭。

    莫茹趕緊拉著周明愈跑了,在校園逛一圈,冬天樹葉凋零,一眼望去光禿禿灰突突的,還真是沒什麼好逛的。

    晌午時候,下課鈴響了,就有學生們從教室里涌出來,潮水一樣涌向食堂。

    兩人在食堂門口等了一會兒,就看到莫應熠和三個學生一起過來。

    莫茹︰弟弟你能啊,才來這會兒就有小伙伴兒啦!

    她還是挺自豪的,本來還擔心弟弟這麼小來城里不適應會受人欺負的,這麼看他能好好地照顧自己的。

    看到他們,莫應熠眼楮一亮,立刻跟同學道︰“那就是我姐姐和姐夫,他們是咱們地區的勞模,你們吃過的那個螞蚱救災窩窩頭就是他們的功勞,因為有這個窩窩頭,我們那里人都沒得浮腫病呢。”

    “是的,我們也是,莫應熠,你得給我們介紹一下,讓我們好好感謝一下勞模姐姐和姐夫。”

    他們跑過來,莫應熠分別介紹了一下。

    其中一個瘦高個,皮膚白皙,長相斯文清秀的男學生,叫林紹禹,笑起來有些靦腆。

    還有一個叫童國棟的,虎頭虎腦的,活潑跳脫,活力四射的樣子。

    另外一個同學沒什麼存在感,安靜得有點過分。

    周明愈笑道︰“同學們,以後莫應熠同學就拜托你們照顧啦,今天晌午我們做東,請同學們出去國營飯店開小灶。”

    食堂除了賣大鍋飯,還可以點菜的,不過一般都是有錢的老師和極少數學生。

    童國棟立刻就說好,林紹禹卻有些不好意思,“咱們還是在食堂吃吧,國營飯店可貴了,不花那個冤枉錢。”

    最後他們沒去國營飯店,而是在食堂點的小炒,雖然也貴,可比國營飯店那可便宜多了。

    畢竟學生們在食堂吃午飯,只需要交三兩飯票,另外打菜五分也能搞定。

    要是去國營飯店,一個菜就得一塊多,還吃不到東西。

    一個菜都頂他們在食堂吃十來天的了。

    就算食堂小炒其實也不便宜的,這時候物資還是不豐富,搞什麼代食品,人造肉,小球藻之類的,根本吃不到多少肉和蔬菜。

    莫茹看了看,點了一個人造肉大白菜,肉渣青蘿卜,另外也沒什麼菜可吃的,再點上一大盤韭菜炒雞蛋就算不錯的。

    這里吃的倒不是粗糧,有面粉和玉米粉做的二合面饅頭,還有發黑的面粉饅頭,估計是麥子沒有精磨的。

    就這個已經比鄉下吃得不知道好多少。

    就算先鋒大隊有糧食,可這幾年支援建設,麥子幾乎全都交給了糧管所,自己大隊也就留下麥種和過年的那點。

    所以他們吃的不是秫秫面就是地瓜干,玉米面都是好的呢。

    莫茹要了一大笸籮饅頭,讓同學幾個務必吃飽。

    吃飽饅頭喝光菜湯,幾個同學這才摸著肚子感激地跟莫茹和周明愈道謝。

    “莫應熠,你姐姐和姐夫真大方,你不知道,我來這里這麼久,這是第一次吃到撐,以前只能吃個七分飽!”童國棟笑哈哈的。

    莫茹看還剩下幾個饅頭,就讓他們一人一個帶回去晚上加餐。

    林紹禹道︰“你們放心吧,我們會好好照顧莫應熠的。”

    莫茹又跟他們道謝,看看也差不多,就和他們告辭。

    “小熠,你就在這里安心學習吧,該買的學習資料別不舍得。定期給家里寫信,有急事就打電報,別擔心家里。”

    莫應熠都答應了,想著姐姐這就要走,他還真是舍不得,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

    莫茹給他擦擦眼淚,笑道︰“別讓同學看見。”

    目送莫應熠和同學去了教室,莫茹和周明愈再去拜訪傅家。

    傅家住在區委大院,城市的中央位置,很好找。

    兩人打听了一下就步行過去。

    傅書記果然不在家,只有傅媽媽和老大家的小閨女在。

    傅臻的大哥和大嫂在青市,大兒子跟著他們讀書,小閨女因為還小,就留在這里跟著奶奶。

    傅媽媽對莫茹和周明愈也算是久仰大名。

    之前就總听閨女說起兩人,說是她最投緣的好朋友,後來莫茹和周明愈因為救災窩窩頭的事兒又進入了傅書記的視線,老書記回家沒少夸著倆人,還說是老家的勞模,真帶勁。

    前幾天傅臻打電話過來,說了莫應熠的事兒,還讓傅媽媽負責招待一下兩人,以後也常照顧一下莫應熠之類的,傅媽媽自然都答應了。

    雖然二兒媳婦跟她告狀,莫茹就會佔傅臻的便宜,要巴結傅家謀什麼好處的,傅媽媽卻不听她的,讓她不要多心,要好好和人相處雲雲。

    這會兒莫茹和周明愈上門,傅媽媽當然是高興的。

    更何況莫茹和周明愈又不缺錢,上門自然不空手,鄉下人不用帶什麼貴重物品,只需要收拾得干淨利索,再帶上些瓜果蔬菜、雞蛋之類的,人家就歡喜得很。

    莫茹和周明愈倆人在僻靜處就收拾了一下,兩只雞,一小籃子雞蛋鴨蛋差不多七八十個,還有一些秋天囤下的茄子、扁豆、洋柿子等菜蔬,另外還有一袋子蘑菇。

    見了面先寒暄幾句,因為有傅臻早就打過招呼,所以很快就熱絡起來。

    傅媽媽見他們帶這麼多東西,倒是嚇了一跳,十分不好意思,嗔怪道︰“你們這倆孩子,大老遠的帶這些東西干啥,要是再這樣,可不行的。”

    莫茹笑道︰“阿姨,一點都不費勁,我們坐火車來的。”

    “你們當我沒坐過火車吶,下了火車還老遠的路呢。”她把人讓進去,熱情地泡茶倒水,還拿了肉票讓鄰居幫忙去割斤肉回來。

    她又問兩人回去的火車票買了沒,听說是明一早的,她就道︰“正好,在這里住一宿,明兒一早讓小趙送你們過去。”

    小趙是傅書記的秘書,也住在這個大院里。

    兩人自然不用,“打擾阿姨就很過意不去啦,不用送的,我們知道路。”

    傅媽媽也就沒再說什麼,去收拾一下房間,讓他們在這里借宿一宿,明早吃了飯再去坐車。

    下午兩人就沒出去,在家里陪著傅媽媽聊天,听听收音機,聊聊新鮮事。

    晚飯是莫茹和傅媽媽一起做的,她特意做了一道南方菜——梅菜扣肉,歪打正著,正合了兩人的口味。

    莫茹問了問,原來傅媽媽是南方人,後來嫁到本省的。

    見莫茹和周明愈樂意吃,傅媽媽還收拾了一些梅干菜送給他們,讓他們回去自己做了吃。

    晚上傅書記沒回來,他這些天都不在區委,去各縣視察沒回來。

    第二天一早,傅媽媽還早早做好早飯讓兩人吃在再走。

    告辭的時候,周明愈去拿筐子,才發現傅媽媽給裝了好些個東西。

    有一網兜隻果橘子,還有幾件大人孩子的舊衣服,另外還有一瓶子麥乳精、一包紅糖、兩包桃酥。

    莫茹忙推辭。

    傅媽媽不許他們推讓,“現在也沒好東西,這幾件舊衣服不嫌棄就拿回去干活兒穿,麥乳精給孩子喝。”

    她雖然脾氣很隨和,但是因為在機關上過班的,自有一股說服人的氣勢,最後莫茹也不和她爭只得拿上。

    兩人告辭傅媽媽去火車站,正好有首班公交車過來,一人三分錢坐過去,等了沒半個小時就檢票上車,又 當 當一路回高進縣。

    因為記掛兒女呢,兩人只去醫院和傅臻吃了頓飯,又備上一些常用藥,也不久留就直接回家。

    要不是怕人家懷疑,他們是真想出門就把倆孩子揣在空間的。

    一路上歸心似箭,竟感覺比平日到家還快一些。

    …………

    周七七幾個正在炕上玩兒呢。

    菊花因為坷垃兒有點著涼,倆人也沒去上學,菊花和周七七在翻花繩,攔子兒和坷垃兒幾個玩拐骨。

    周小八靠在張翠花的腿上靜靜地坐著,也不看哥哥姐姐們玩兒,只盯著窗戶瞧。

    真是望穿秋水的最佳詮釋。

    張翠花看他這麼安靜,就想逗他玩兒。

    看他不愛說話有人難免懷疑他是不是啞巴啊或者腦子不大好,要不這麼大正鬧騰的孩子怎麼一聲不吭呢?張翠花可知道自己小孫子根本沒問題,好著呢。她偶爾听著他蹦出個字來,說得比帶子兒都清楚,只是懶得說而已,

    就是看他那麼點個孩子,一本正經地坐在那里,面無表情的樣子,實在是有點……牙疼?

    “拉大鋸、割大槐,姥娘不來妗子來……”張翠花給小八哼哼童謠。

    周七七笑道︰“�埃 塵司嗣揮邢備荊 趁悄睦錮吹逆 影 !br />
    孩子們就哈哈笑起來。

    突然,小八發出一聲短促的“哈”,原本的面癱臉一下子生動起來,眼楮亮亮的,手舞足蹈的好像要站起來一樣。

    張翠花連忙扶著他,“這是咋的了?”

    小八手腳並用飛快地爬到窗台上,探著腦袋從窗戶的小窗口里往外瞅。

    “叮鈴鈴!”外面傳來自行車的鈴聲。

    周七七也激動起來,把繩子一丟,“我爸媽回來了!”

    她蹭得跳下地,蹬蹬地往外跑。

    小八扶著窗台站起來,急得也要往前湊,“咚”一聲,腦袋撞在窗戶上。

    張翠花趕緊給他揉揉腦袋,“娘 ,咋這麼急呢,那窗戶你還能撞過去啊?”

    很快周明愈抱著周七七,莫茹拎著網兜進來,網兜里是傅媽媽給的隻果和橘子。

    進了屋里,莫茹把網兜放在炕上給張翠花,朝著小八道︰“兒子,想爸爸媽媽沒有啊。”

    小八原本還探著身子往窗外瞅呢,這會兒轉身蹭蹭地爬過來,速度之快讓人咋舌。

    從張翠花的角度看過去,真跟一個大鵝一樣,一擺一擺的。

    周小八沖到媽媽懷里,一被抱起來,他立刻把腦袋擱在莫茹肩膀上緊緊地揪著她的衣服,再也不想動了。

    如願以償的樣子。

    莫茹要拿水果給孩子們吃,張翠花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不過年不過節的別一下子吃光了,嘗嘗味兒就行啦。”

    她拿了一個隻果用刀切開,再扒倆橘子給孩子們一分就拉倒。

    大冬天的水果多貴啊,也只有城里有錢人家才買這東西,不當飯不當菜的,還貴!

    隻果橘子也不那麼愛壞,放陣子也放得住。

    張翠花就掛在牆上的木楔子上,每天看看心情都好。

    說了一下送莫應熠的事兒,講講火車、城里,滿足一下孩子們的好奇心。

    冬日天短,聊了一會兒天色就晚下來。

    張翠花往外看了看,對菊花道︰“你四娘娘咋還沒回來呢?”

    現在張夠去磚窯廠幫工,丁蘭英在蘑菇大棚,做飯的事兒落在王金秋身上。不過今兒王金秋抱著孩子出去串門了,這會兒還沒回來。

    過了一會兒倒是張夠先回來,雖然灰頭土臉的,卻樂呵呵很高興的樣子。

    自從村里建起水力磨房,女人們得了不少空閑,農閑的時候不少人去磚窯廠找零活干。

    不能打磚坯,但是可以幫忙挖土、和泥、裝車啊,這些活兒她們還是可以干的。

    如今磚瓦廠規模擴大了兩倍不止,不止本村的壯勞力,四外村甚至鄰公社都有來的。這兩年他們來磚窯廠還真不是為賺錢,就為賺糧食回去補貼家里人,讓他們餓不死。

    張夠見莫茹回來,就聊了幾句,正說著王金秋抱著春來回來,她臉色有些發白,看到她們就招呼一聲。

    莫茹正幫著張翠花做飯,問她,“四嫂,你咋了?”

    王金秋小聲道︰“槍斃了,你們知道吧?”(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零年代好家庭》,方便以後閱讀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31章 實驗中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31章 實驗中學並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