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22章 貼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桃花露 本章︰第122章 貼心

    到今時今日,全縣投入煉鋼鐵的人數超過六萬人,並且還有繼續增長的趨勢。

    第一鋼鐵廠有民工超過兩萬人,這還不算在坊子煤礦挖煤以及路上運輸的民工。這些民工分撥駐扎在鋼鐵廠周圍,佔據了附近好幾個村落以及周邊田地,更是嚴重擾亂了這些村的農業生產計劃。

    那些田地都被挖泥砌煉鐵土高爐,做起了蓄水池塘。

    為了迎合全國的鋼鐵衛星周,第一鋼鐵廠自然也不甘落後,現在已經豎起密密麻麻的土高爐,而且還有不少正在修建中。

    鋼鐵廠上空濃煙滾滾,越靠近就有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夾雜著濃重的煤灰味兒,非常嗆人。

    莫茹緊緊地抱著女兒跟在陳愛月旁邊,所過之處,她看到的都是黑乎乎的泥人,有的更是滿臉泥水只有倆眼珠和牙齒是白的。

    他們一個個都疲憊不堪,但是全都精神抖擻,沒有一個垂頭喪氣的,倒好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振奮。

    因為有人不斷地鼓舞著他們,宣傳員拿著喇叭不停地喊︰

    “同志們,咱們第一鋼鐵廠又煉鐵一千五百多噸,距離咱們的任務又前進了一大步!”

    “咱們戰天斗地,一定要完成大煉鋼鐵的任務!”

    “趕美超英,早日實現我們的現代化!”

    “有了鋼鐵就有機械,咱們再也不用泡在莊稼地里用手刨地!”

    “咱們放出去的衛星上,有你們每一個人的功勞!你們是當之無愧的鋼鐵戰士!”

    鋼鐵廠的廣播站,也不斷地播放著《東方紅》《人名公社好》等歌曲。

    旋律激昂奮進,讓人听得熱血沸騰。

    莫茹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哼起來,她笑道︰“怎麼不放大海航行靠舵手啊。”

    陳愛月道︰“那是城里新來的歌兒嗎?我沒听過呢,回頭去宣傳辦公室問問。”

    莫茹一怔,哎呀,不會現在還沒這個歌兒吧,她之前還畫了一幅大海航行靠舵手給交上去了呢。

    不怕,就當是和文藝工作者們不謀而合了唄。

    為了讓她好好觀察一下,陳愛月領著她繞了幾處,把運輸線、修建高爐的工地、冶煉爐、挖礦、碎石、和泥、煉焦等地都看了一角。

    莫茹看那些高高的腳手架搭得非常粗糙,木頭和麻繩捆在一起,民工們扛著裝滿原料的筐子爬上去,然後把筐子里的原料倒進高爐里。

    爐火是不能停的,所以高爐非常燙。

    那些民工不斷往里添加原料,都需要爬上去、傾倒,必須小心,否則很可能就會被燙傷,甚至有些腳手架搭得太高,傾倒原料的時候雖然省力卻也有連人帶筐子栽下去的危險!

    轉了一會兒,莫茹發現女兒的小臉上都落了一層黑灰,生怕迷了她的眼楮就搭上一塊手帕。

    周七七卻不樂意,嗚嗚啊啊地抗/議,讓她拿掉,眨巴著長長的睫毛一副好奇的表情。

    陳愛月笑道︰“看得也差不多了,我帶你去找明愈他們。”

    莫茹也逛夠了,她原本就是一個借口,隨便看兩眼就可以畫,再逛下去她感覺會瘋。那些男人們的眼楮跟高瓦數燈泡一樣,看得人毛毛的,嘴里還不干不淨地讓人很反感。

    陳愛月已經習以為常現在罵都懶得罵呢。

    “明愈他們在最高的冶煉爐那里,听說還能煉出鋼來呢。”陳愛月頗為自豪。

    莫茹不懂這個,但是她很懷疑這麼個土高爐能煉出鋼來?

    不可能吧。

    陳愛月笑道︰“真的,你別不信,我听說別的鋼鐵廠就是投錢,一分錢還沒賺回來呢,咱們鋼鐵廠已經賣了好幾批鐵了。”

    真的假的?

    莫茹還真是有些不信。

    莫茹小心翼翼地看著腳下免得被絆倒,這時候有個泥人沖出來,扯開嗓子大喊道︰“紅鯉子,你媳婦兒和閨女來啦!”

    話音剛落,就有另外四個黑泥蛋齊刷刷沖出來,全都光著膀子,一字排開盯著她們看。

    “嘿嘿。”

    一笑都露出白白的牙齒,跟泥人裂了縫似的。

    五個人高矮胖瘦差不多,陳愛月愣是沒認出誰是誰來,她跟莫茹說一聲就先走了。

    不過莫茹還是一眼就認出周明愈,他看她的眼神就不一樣好嗎,跟另外四個促狹的眼神不一樣,他的眼楮明亮又溫柔。

    “媳婦兒你咋來了呢,哎呀,親閨女也來啦!”周明愈一開口,其他四個人也跟著模仿,“媳婦兒你咋來了呢,哎呀,親閨女也來啦!”

    周明愈踹了周誠廉和秦桂豪一腳,讓他們趕緊一邊去。

    他大步走到跟前,伸了伸手也不好抱閨女,想湊過去親親都不行,只能咧著嘴笑。

    看他急得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莫茹撲哧笑起來,把女兒托高了給他看。

    周七七骨碌著黑亮的大眼,一下子呆了,使勁瞪了瞪,然後咯咯笑起來。

    周明愈笑道︰“咱閨女咋就沒個害怕的呢?”

    莫茹也笑︰“隨你唄。”

    她看到周誠仁、周誠仁就趕緊問好,“隊長大爺,大娘讓俺們帶了一些吃的給你們。”

    一听說有吃的,二隊那些青年立刻撲過來,“啥吃的,哪里哪里?可饞死俺們了,這里天天吃豬食。”

    看他們一個個伸著泥手就要去拿 子,周誠仁大喝一聲,“都給我滾一邊去等著!”

    周明愈對莫茹道︰“你給大爺們匯報一下工作,我去洗洗。”

    他飛奔而去,周誠廉喊道︰“跳河里去洗!”

    周培基道︰“那麼冷你咋不跳呢?”

    周誠廉︰“我當然不跳,我又沒有媳婦來看我。”

    秦桂豪抹著一臉泥就去二隊蹭煎餅吃,被周培基發現,喊道︰“你注意點,這可不是鋼鐵廠的伙食,這是俺們隊里自己的。”

    秦桂豪笑得賤兮兮的,“秦周是一家子,我吃你們隊也是應該的。”

    周培基臉都黑了,誰跟你們是一家子。

    那邊莫茹把工作簡單匯報一下,主要是張德發扒房子、張根發搜棉花、棉站評勞模發獎狀和獎品、吃雞、鋼鐵廠幫忙秋收等事兒。

    說得簡單,但是大事一樣不落。

    听說張德發和張根發的事兒,周明國等人義憤填膺的,“這倆害人精!”

    秦桂豪笑道︰“他不是害自己了嗎?自己家房子都捐了。”

    莫茹又說要借牲口回去耕地種小麥,現在節氣還來得及種多少是多少。

    周誠仁就和周誠仁等老頭子商量咋整。

    這時候周明愈沖回來,果然跳到河里去洗了澡,身上的衣服雖然換了,但是洗過還沒干透。

    莫茹看了他一眼,小聲道︰“換衣服干嘛,小心生病。”

    周明愈笑道︰“一會兒就干,不冷。”

    這里因為到處都是土高爐,里面爐火熊熊的,所以工地上很熱,大家都穿著單衣也不冷。

    莫茹也就不說什麼了。

    周明愈湊過去抱閨女,“髒兮兮的沒法抱閨女啊。”他把周七七接過去,看她癟癟小嘴要哭似的立刻做怪臉逗她,她又咯咯笑起來。

    周誠廉秦桂豪和周培基幾個都過來看小孩子,打趣周明愈︰“快把閨女給我們玩玩兒。”

    周明愈一腳把他們都踹開,“都一邊兒去。”

    他朝著莫茹努嘴讓她跟著他。

    莫茹就跟著他往一邊去,周明愈還小心地戒備著別人。

    秦桂豪幾個就大聲笑,“去營地吧,我們幫你看著人。”

    莫茹臉頰發熱,這些貧嘴玩意兒!

    不過她還留了一半雞腿呢,正好可以偷偷給周明愈吃掉。

    不等她拿雞腿出來,周明愈就示意掏他的口袋。

    莫茹掏出一個紙包來,里面包著硬硬的什麼,打開一看居然是幾塊肉脯,雖然燻得發黑,但是油汪汪的很有食欲。

    周明愈小聲道︰“我們得了獎勵,這一次我搶出來一塊好五花拿到高爐邊上去烤了,香著呢。我跟你說藏塊肉可不容易了,那就是一群土匪,你趕緊收起來。”

    莫茹將肉收起來,卻也心疼他,“以後你自己吃就行,別給我們留,我們在家吃的好著呢,前幾天我們才吃雞了。”

    她把那條雞腿從空間里拿出來,塞到周明愈嘴邊讓他咬一口。

    油汪汪的大雞腿,香著吶!

    周明愈咽了口唾沫,啃了一口,“行啦,你吃吧。”然後他開始饞閨女,“好香,好香啊!”

    周七七果然開始吃自己的舌頭,饞得直流口水,看得周明愈直笑。

    莫茹看他不肯再吃只好把雞腿收起來,倆人回去听隊長他們安排。

    周誠仁說要領著周明愈、莫茹一起去團指揮部走一趟,看看能不能申請借調牲口回去種地。

    趁著還沒晌午,他們就趕緊去宋家村的指揮部。

    陳愛月已經先一步去匯報。

    听說公社的棉花模範要來鋼鐵廠參觀,相玉亭表示歡迎,特意讓陳愛月去找莫茹,晌午去指揮部一起吃個飯。

    陳愛月出了指揮部就踫到過來的一行人,一起回宣傳辦公室。

    相玉亭對周誠仁和周明愈已經很熟,屢立奇功的一個隊。

    見了面寒暄一陣,相玉亭毫不吝嗇地夸了先鋒二隊的婦女一通,夸她們識大體顧大局,穩定好煉鋼大後方,是一支不折不扣響當當的娘子軍。

    莫茹笑道︰“都是領導們安排得好,讓我們干啥就干啥。”

    她看了一眼牆上,掛著她送的那幾幅畫呢,還有另外幾副,都是印刷品。

    周誠仁道︰“政委,咱們有困難就得找政委。”

    相玉亭笑著點頭,“對,找我,你們有什麼困難?”

    周誠仁就把村里沒有牲口和車的事兒說了,現在要耕地種麥子都沒轍。

    莫茹道︰“政委,俺們能往家抬糧食,可俺們耕地不行。”

    相玉亭感慨道︰“我和書記都知道,正為這個事兒憂心呢,可是鋼鐵廠也一刻不能停。這樣吧,我再跟書記踫頭開個會,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抽調牲口回去輪流幫忙耕地。”

    高進縣的所有公社里,紅旗公社因為有石礦反而是任務最重的。

    民工出的最多,全公社的男勞力幾乎都來了,尤其石礦附近的大隊。

    牲口、車輛也是出的最多的。

    所以今年的秋收任務,紅旗公社總體來說肯定也比別的公社要慢,公糧交的也會差一些。

    顧此失彼啊。

    這種話心里想可以,不能說,可以說要兼顧,不能說顧此失彼耽誤了什麼。

    柳紅旗去縣指揮部開會,並不在鋼鐵廠,所以只能等晚上回來的時候再說。

    晌午相玉亭留莫茹和陳愛月幾個吃飯,還特意讓人炒了一盤小炒肉,一個人能有兩片肉吃,主食是白面饃。

    既然領導已經答應,莫茹自然也不能久留。

    吃過飯以後,她就跟相玉亭和陳愛月告辭回生產隊繼續好好秋收。

    回到鋼鐵廠,她把睡袋交給周明愈。

    周明愈卻不肯留下,“這里髒兮兮的不要糟蹋這新被子。你看我們這里熱得很,一點都不冷。”

    莫茹道︰“管它髒不髒的呢,以後再換新的就是,天越來越冷還是有備無患。”

    周明愈拗不過只得留下,又怕那些混小子們給他糟蹋了就用繩子捆起來放在隊長那里,這樣誰也不敢去動。

    周明愈送莫茹和女兒離開,一直走了三里路。

    莫茹道︰“你不要送了,我回去快得很。”

    回去沒有推車不用抱女兒,單純走路自然輕快。

    周明愈抱抱她和女兒,“辛苦你啦。”

    莫茹笑道︰“我不辛苦,我有金手指呢,倒是你要好好休息注意安全,提防張根發,他家被扒了房子不知道多恨咱們隊呢。”

    “我知道,會小心的。”

    回去的路上莫茹把女兒收進空間里,走得很快。

    這一路上連棵樹影也沒,路邊都是一個個的樹坑。

    經過幾塊田地的時候,發現路邊的溝里扔了好些糧食呢。

    有秫秫、玉米、豆子、谷子等,估計因為太多收不完,割了以後直接連植株帶果實全都扔在溝里,只要地里清空就行。

    看時候還早,她就去溝里都給收起來。

    很多已經開始發芽,還有的沾滿了泥水,她也不介意,都細心地收起來,連地上掉的粒子都沒放過。

    髒一點不怕,到時候水漂漂就干淨,發芽的也不浪費,直接用來喂雞。

    路上因為不斷地撿莊稼,回到家已經傍晚,她先抱著閨女去食堂找張翠花等人把鋼鐵廠的情況匯報一下。

    吃過飯後,她又抱著閨女回家,趁著晚上把收來的糧食處理一下。

    不但有糧食,連燒火的柴火都有,直接堆在東邊屋山牆外面。

    她家五間的正房蓋了三間,院子卻是照著五間圈起來的,現在栽了很多果樹花樹的,堆柴火位置正好。

    她就把那些撿來的糧食扔在草垛空里曬著,讓風吹吹就干了。

    第二天她們照舊去地里收夏地瓜,與三隊的一片春地瓜挨著。

    梁淑英等人很得意,“咱們收的慢也收回去了,反正領導們不會不管咱們的,還是要派人幫我們秋收。”

    他們的秫秫、棒子都是男人們來幫忙收回家的。

    豆子因為割的時候很累又扎人,很多豆粒都浪費在地里,被莫茹給撿了。

    算算也只有谷子是她們自己收的,

    現在收地瓜曬地瓜干,她們自然也不著急,總覺得鋼鐵廠還是會派人幫忙的。

    張翠花是不和她們費口舌的,這麼多年已經證明跟他們費口舌是沒用的,做好自己,餓不到自己就行,管不了別人。

    傍晚的時候,她們看到一行人趕著牲口朝著走來,女人們立刻沸騰起來,“牲口回來了,牲口回來了!”

    周誠仁幾個老頭子︰難道俺們也變成牲口了?

    相玉亭和柳紅旗開會商量以後,糾正一下生產秩序,認為目前鋼鐵廠存的鐵礦和煤礦夠用一段時間,就調撥一批年紀大的男人,讓他們牽著牲口回去耕地播種小麥。

    壯勞力自然不能回來,都要留在那里繼續大煉鋼鐵。

    一到家,周誠仁就道︰“晚上有沒有煎餅吃?”

    在鋼鐵廠一幫子老爺們做飯,一個個做的比豬食還難吃,要不是又累又餓,真是打死也不想吃。

    張翠花笑道︰“有,管夠兒!”

    秋收的時候,周誠仁一般都說管夠兒的,這樣才能激勵他們加油收莊稼回來。

    晚上幾個老頭子們就在食堂里門口吃飯,也不家去,一個個道︰“這煎餅真不孬,卷上大蔥和咸菜,好吃。”

    冬天沒有菜的時候,早晚基本就是咸菜下飯,哪里還有蔬菜啊。

    這個真是挺好吃的。

    老頭子們先吃了飯,也不拖拉,牽著已經喂飽的牲口就去耕地。

    這一趟回來,除了帶回來自己隊的十幾頭牲口,牛騾子驢的。

    另外因為他們是先進生產隊,煉鋼鐵先進組,柳紅旗還特批借了鋼鐵廠運輸連其他的騾子和牛給他們用。

    所以周誠仁他們這趟一共帶回來將近三十多頭牲口。

    耕地的時候牛力氣最大,一頭牛能拉一架犁鏵,毛驢三頭不頂事事兒,只能給牛和騾子打幫手。

    第二天莫茹跟周誠仁說賣棉花加獎勵現在有七百斤的化肥票呢,得趕緊去買了,到時候種小麥正好用上。

    周誠仁看看那票,他不識字也沒買過化肥,現在看到化肥票還覺得很新鮮。

    “咱們從來都是用圈肥,這化肥可沒用過呢。”

    莫茹道︰“用了這個化肥,以後年年都有今年豐收的產量。”

    雖然村里有農家肥,可畢竟數量有限,根本不夠用的。

    農家肥當基肥,買來的化肥可以當追肥用,尤其棉花、秫秫、玉米這種就很需要。

    今年這是年景好豐收,往年再怎麼精耕細作收成都不行呢,也就是地瓜稍微好一些。

    畢竟沒有化肥,年年種地,地就貧瘠了;沒有農藥,害蟲猖狂,糧食大量減產。

    除非研究抗蟲害品種,否則農藥是少不了的。

    沒有農藥和化肥就沒有產量,目前來說提高產量吃飽肚子似乎是更急需的。

    周誠仁還是有點拿不定主意,以前真的沒用過化肥啊,這東西真的有用?

    可別被騙了錢到時候不管用吧。(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六零年代好家庭》,方便以後閱讀六零年代好家庭第122章 貼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第122章 貼心並對六零年代好家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