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防盜章了?心里產生疑問?請看16章作說為您解答,麼麼噠 她坐起來, 視線掃到床頭放著的小說和漫畫, 漫畫她隨手翻了翻, 是七龍珠。
小說是一本言情小說,非常狗血的內容,這些書本和漫畫都是同學的。
是哪個同學的,傅凝雪已經有些想不起來了。
她百無聊賴的翻開小說看了看, 以現在的閱歷和眼光來看手里的這本非常台言的小說,傅凝雪的心情莫名的好了很多,好幾處劇情太過神轉折, 還有一些對話太過幼稚,傅凝雪都忍不住笑出了聲,眼眶里的淚意就這麼消失了。
她從小就喜歡看書,且不局限只看言情小說, 有趣的書她都看,雖然現在已經是o1年,但在這個北方小鎮上, 找不出幾家有電腦的, 人們平時最大的娛樂活動就是看電視,打麻將, 打牌, 而她就是找書看, 以此打時間。
她記得爸爸轉行後, 他們就不做現在的生意, 搬到了租金相對更便宜的東街。
大概等到下學期,他們一家就會搬走吧。
其實現在的房東一直很想把房子賣掉,可是他們卻沒錢買,如果能把現在住的房子買下來該多好啊。
她記得後來這條街不像現在這麼冷清,展的很繁華,本來都是自建的自住房,後來隔壁的高中,也是鎮上唯一的一家高中倒閉後,地皮賣給了鎮上最有錢,開著工廠的那戶人家,街邊那塊地皮全部改成了商鋪,一部分賣給了開食品批的那家夫妻,不久後,鎮上由此有了第一家物品齊全的大市。
市後面則蓋起了單元房,也是鎮上第一家平地而起的單元樓。
隨後這條街越來越多人在門前擺攤賣貨,琳瑯滿目,逢集便非常熱鬧,行人如織,不像現在只有菜市口那塊比較繁華。
她爸爸後來很多次都後悔沒有咬咬牙先借點錢把這套房子買下來。
然而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且當時,她爸爸應該有別的打算。
oo年到o8年大概是他們家最拮據的一段時期,她記得前幾年他爸回憶往昔,還笑著說頭兩年多虧了她媽打麻將每天贏的那點錢,不然就差點要揭不開鍋了。
爸爸在這一年借錢買了輛車,開始做婚車租借的工作,她和哥哥去城里上學,每月都要生活費,奶奶後來中風住院,需要醫藥費。
而爸爸每天賺的錢,一筆都不敢亂花,回來就交給媽媽,這些錢剛好夠他們兄妹倆還有奶奶的醫藥開支,而當時稀里糊涂上了體校的她卻並不知道家里的辛苦,跟著隊友學會了上網,從此沉迷網游,生活費一大半都用來交網費……然後回家跟爸媽說生活費不夠用……
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家里財政問題的她最大的煩惱大概就是思考怎麼樣才能從媽媽的手里多拿點生活費。
想到少女時期的事情,傅凝雪十分唏噓,她不僅現在回憶起來覺得自己當初太不懂事,在她畢業後進入社會,開始工作,知道了掙錢不易後就常常覺得當年的自己太過任性自私,為了玩游戲,甚至逃課,從未想過那幾年爸媽掙錢的艱辛。
想到這里,她就更佩服和心疼為了這個家操勞的父母,爸爸不僅要沒日沒夜的給人當司機,努力掙錢以提供他們的生活費學費,以及奶奶的醫藥費,最後甚至憑著自己的能力買了鎮上的一處地皮,蓋了一棟屬于他們傅家自己的房子,從此有了他們自己的避風港,再也不用搬來搬去。
還好老天給了她一個彌補當初幼稚不懂事的自己一個機會。
從今以後,她要好好學習,然後爭取不給家里添麻煩,不再做那個為了上網玩游戲,學都不好好上的死丫頭。
傅凝雪把書翻完,看到了封底的約稿信息。
約稿信息寫的並不繁復,簡潔明了地寫了投稿郵箱,還有想要的出版風格。
這讓傅凝雪想起來她當初上大專的時候,還表過幾篇雜志稿,以及在某個小說網站上連載過兩本小說,雜志稿千字1oo,表一篇9ooo字的短篇,當時獲得了9oo的稿費,直接匯款到家里,她當時還跟她媽說了此事,然後得意洋洋的拿著匯款單去郵局取錢。
那兩本小說,第一本連載了半年,第二本連載了一年多,沒靈感的時候直接斷更,後來完結,到手的稿費一本大概不到兩千塊,耗時費力,雖然評論和點擊還不錯,但收益並不怎麼樣,她也沒怎麼當回事,只是用來打時間,當個愛好來做這件事,後來畢業了,她就擱置了,然後工作了,再然後她就和周遠航結婚,當起了家庭主婦,雖然還在繼續看書,卻並沒有再寫東西,偶爾腦袋里也有一些散的腦洞和碎片式的劇情,但她再也沒有重新對著電腦敲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
因為她寫小說需要一個安靜的獨處空間,而家里時常有老人的念叨,小孩的尖叫,老公提出的要求,時而還有親戚過來旅游,需要接待,家庭主婦在外人看來很輕松才對,其實這些生活瑣碎的事情最是磋磨人。
像極了溫水煮青蛙,讓人麻木疲憊。
如果她現在就能靠著自己的能力賺到錢,貼補一下家里,爸爸媽媽應該能稍微輕松一點?
雖然很多年都沒有踫過寫文方面的東西,傅凝雪還是打算試一試。
傅凝雪把風格要求記住,還有郵箱寫在日記本上,免得忘記。
在網絡還不達的時期,電腦還不怎麼普及的這個小鎮上,她要如何把寫好的小說送到這個郵箱呢?
算了……
與其想著這個時候貼補家用,考上好的學校,成績有改觀,才是父母樂于見到的吧。
還是先好好計劃一下學業方面的問題比較重要,賺錢的事情,可以等她上了初中以後再考慮,現在她連身份證都沒有,寫文的事情不用著急,先穩定下來再說。
已經習慣了網絡時代的生活,猛地沒有手機和電腦用,傅凝雪頗有些不適應,甚至還有一點無所適從。
無所適從的同時也有點無聊的傅凝雪決定看看她五年級的課本,不能因為是小學知識就不放在眼里,她可不想到時候開學後,被老師提問問題,一臉茫然,說不出個一二三。
傅凝雪復習五年級的知識到兩點半,不用林美月進來叫她就自己合上書本出去了。
她不想讓林美月看到她在看課本,因為她是個從不主動看書且在學習上一向態度馬虎毛躁的存在,變化得一點點的表露出來,不能一下子就變得太成熟穩重,畢竟她現在才11歲,在父母的眼里,還是個玩心很重的孩子,過個暑假,忽然一下子仿佛長大了,朝夕相伴的父母一定會覺得不對勁吧。
她不想讓他們擔心,甚至胡思亂想。
慢慢來。
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班里有5o多個人,這排名對丁玲玲來說,她本人是相當滿意的,她相信她把這卷子拿回家,她爸媽也絕對滿意。
要說讓老師還有同學們震驚的……就是沒有收斂,肆意狂寫的傅凝雪。
雙百分。
要知道,傅凝雪從一年級到五年級,考試最好的一次也不過只考了一次99分,其他時候平均分數也就85。
雖然這一個月,傅凝雪課堂表現很亮眼,可雙百分,也太夸張了。
不僅老師笑容滿面,連同學們都稀奇又向往。
課堂上還能矜持住,下課後,老師走了,同學們徹底的放飛了。
“小雪,你太牛了,這次考試咋這麼牛!”
“你好厲害啊小雪,我這次考的好差啊,有兩道大題都沒寫對,分扣的特別狠。”
而丁玲玲的上升,因為傅凝雪的關系,光芒雖然被蓋過去了,可還是被一些人注意到了,大家也都知道這一個月里,傅凝雪對丁玲玲的幫助,畢竟傅凝雪教丁玲玲的時候又沒背著人。
大家紛紛開始問丁玲玲一些關于輔導班的事情。
“玲玲,你現在在上哪個輔導班?張老師的?李老師的?”
“不是咱們小學的老師?初中老師辦的?”
“你能告訴我一下輔導班的名字嗎?我媽也想讓我報個輔導班,我也去你上的那個吧。”
“王倩,你不是在李老師的輔導班嗎?”
王倩臉一紅,嚷嚷道︰“我早就沒在李老師的輔導班了,我媽準備給我換個輔導班!”
丁玲玲大大咧咧,別人問了,哪兒有不說的,一五一十都說了。
丁玲玲所在的輔導班那天晚上忽然來了很多報名的家長,把王老師弄得都有點茫然。
試著問一個家長,才知道,這些都是她學生丁玲玲的同學家長。
然後周六那天一問丁玲玲,知道她月考成績後,王老師就釋然了。
心里美滋滋地想著,看來口碑好才是王道,不然自己怎麼宣傳別人都不一定信,還是口碑好才是硬道理。
連鎖反應,王老師教的更賣力了。
賣力是有效果的。
第二次月考成績,除了個別對自己自我放棄得過且過混日子的學生,六年級大部分同學的成績都提高了不少。
李穎對于這個展趨勢非常開心,走路都生風。
她當初還擔心這些沒升上初中的學生她能不能教好,畢竟好學生都直接升初中去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平時悟性低還愛玩的。
可能和學習的內容與五年級有一定的重合有關,也可能是這些孩子對升初中有了向往和一定的壓力,知道學了。
果然壓力才是動力啊。
趙安安第二次月考,比從前認真多了,考了雙百分,而傅凝雪因為馬虎,語文有一句填空題寫錯個字,扣了1分,排在海知岳還有趙安安後面。
章野則因為一道數學題沒寫對,排在了第三名。
但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日常里改正一下就行。
不僅學生里在討論,辦公室里,李穎和其他科的老師也都在討論傅凝雪和丁玲玲。
“丁玲玲報班的事兒我是知道的,我跟王萌是同學,那天去她家,看到了丁玲玲,傅凝雪大概是暑假的時候有人教過她一段時間,但我覺得,傅凝雪應該是開竅了,不然不會進步的這麼明顯,你們也看到了,她上課現在是很專注和認真的,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不會像以前,生怕點到她,垂著頭假裝看書本。”這是李穎在說。
陳鳴喝口茶說︰“開竅了好啊,有時候我講一道題,看到大部分都茫然的表情,心里都愁啊,明明已經講得那麼淺顯直白,就差把答案告訴他們了,卻還是一臉茫然。”說完,嘆了口氣。
“沒辦法,智商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們一般跟家長解釋的是每個孩子接受能力不同,還沒開竅,開竅就好了。”
“當然只能這麼說了,不然直接說你家孩子智商不行嗎?怕就怕那些智商明顯不如別人的人,偏不努力,這就真的沒辦法了。”
兩人吐槽完後各自拿著教具去上課。
11月的第二周,周末那天,傅廷羨買好米面油之類的生活用品,開車準備給老娘送過去。
傅凝雪自從暑假從老家回來就一直沒回去過,知道傅廷羨要開車回去送東西給奶奶,從房間里沖了出來。
“爸,我也回去。”
“你回去干啥。”
“我去見見奶奶。”
“那你快點。”
听到爸爸的話,傅凝雪跑回房間去拿衣服,她準備星期日的下午再回來,和來鎮上上學的堂姐一起。
拿了一套換的衣服後,用塑料袋裝起來,傅凝雪坐上了那輛爸爸買的二手車,桑坦納2ooo。
傅凝雪的塑料袋里不僅有衣服,還有一個筆記本和復寫筆。
路上,難得和女兒獨處的傅廷羨和女兒聊起了天。
林美月和傅廷羨平時沒有那麼細致會特意問問女兒的學習問題,因為從前問,女兒都表現的很抗拒,不太願意提,慢慢養成了他們也不怎麼主動說這茬,反正考得好的時候,女兒自己都主動䱇瑟起來了。
開學這麼久,兩次月考,女兒都沒有主動提,大概是考得不盡如意吧。
他們夫妻倆本身文化不高,他自己只上了小學就沒有繼續上了,媳婦倒是上了初中,但教育孩子……並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頂多就是多多督促她寫作業,多背課文,還會給孩子買那些練習冊,考霸練霸什麼的給孩子寫,但是親自指導孩子,比較忙是一個,二就是沒這方面的心思。
還好老大學習好,比較自律,一般情況下,老二的學習問題,都由老大來做指導工作。
傅廷羨心里想著,等晚上回去了,跟兒子說說,周末有空了給妹妹指導一下學習。
這麼想著,傅廷羨問了一句︰“作業寫了嗎小雪?”
星期五晚上就寫完作業的傅凝雪點頭說︰“星期五回來就寫完了,爸你不用擔心,我現在知道學習很重要,在努力了。”
听到女兒的話,傅廷羨心里很舒服,他這段日子早出晚歸,沒怎麼注意女兒,但媳婦晚上都會和他聊幾句,也有聊到女兒一回家就主動寫作業的事兒。
“你寫作業的時候記得開燈,不然傷眼楮,爸不希望你們上學上的眼楮都壞了。”
傅廷羨說到這里,讓傅凝雪想到了曾經,她爸跟她說的話。
她畢業後因為經常玩手機,眼玩近視了,他爸打趣她說︰“上學的時候沒把眼楮搞近視了,畢業你倒是給自己弄近視了。”
然後她就問她爸說︰“為什麼當初上學的時候你怕我們把眼楮弄近視了?”
她爸當時是這麼說的︰“萬一你跟人鬧不愉快,要打架的時候,人家把你眼鏡一摘,你不是只有挨打的份兒了?人都分不清還怎麼反抗。”
當時傅凝雪萬萬沒想到她爸會是這麼一個解釋,想笑的同時又覺得理由多麼樸實,還有一丟丟對兒女在學校生活的小擔憂。
畢竟人多了,摩擦也相對會多一些,父母總是怕孩子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被欺負了。
傅凝雪笑著對傅廷羨說︰“爸,你放心啦,我會注意的,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近視眼。”
“小雪真是長大了。”傅廷羨感慨了一句。
人不僅變了,說話風格也變了,具體描述一下就是……從前稜角分明,動不動就會豎起身上的刺兒,而現在一言一行都讓人覺得,她收起了鋒芒,那些稜角被打磨圓潤細膩。
不再是那個張牙舞爪愛哭鼻子的小丫頭了。
“爸爸沒別的想法,就希望你們健健康康的長大。”傅廷羨語氣感慨。
傅凝雪沖傅廷羨笑了笑,對他說︰“爸爸,我愛你和媽媽。”
沒想到女兒會忽然來這麼一句的傅廷羨,有些不知所措,他不是個擅長表達自己感情的人,他用笑意掩飾自己的不知所措,看一眼笑容甜甜的女兒。
“你這個丫頭,忽然說這樣的話干什麼。”
“沒有啦,就是忽然想告訴你們,我很愛你們。”她從前也不愛表達自己的感情,但現在她覺得,適當的表達情感,是很棒的事情。
傅廷羨笑呵呵地撓撓頭,靜默了片刻後,像是終于組織好了語言。
“我和你媽媽,也很愛你們。”
“嘿嘿,我知道的,我知道你們很愛我們,但我也想讓你們知道,我也很愛你們。”
從這里開車到老家,不過2o幾分鐘,從前騎自行車可能要久一點,但現在有了汽車,就將距離縮短了。
兩人是吃過中午飯出的,到老家時,宋秀芝才剛剛吃過飯,正坐在門口的廊下听收音機,里面有說書的節目,她尤其喜歡听單田芳的說書,一邊听著收音機,一邊看著院子里的兩只羊吃草。
听到門口有汽車的響動聲,宋秀芝站起來往外走。
還沒走出去就看到拎著袋子走進來的傅凝雪,宋秀芝下意識露出個笑容,然後就問她︰“小雪怎麼來了。”
傅凝雪笑著說︰“我爸來給你送面粉和油還有糖,我就跟著過來了。”
“你爸也來了?”說這句話的時候,宋秀芝已經走出了院子,就看到在後備箱拎東西的小兒子,她笑容更加燦爛了。
傅廷羨邊拿東西邊喊道︰“媽,你那袋子面吃完了沒?我又拿了一些回來,還有一袋子米。”
“還有一半呢,這次怎麼送這麼早。”
“我不是想著這都過了一個多月了,早點送來,免得你還得去我哥那里拿。”說話的時候,傅廷羨已經利索的把東西往屋里拿。
傅凝雪放下袋子,去後備箱拿那一壺花生油,把油拿進了廚房。
宋秀芝走在兒子身後問︰“我听老大說你們不開店了。”
傅廷羨放好東西走出來說︰“是啊,我現在在開車,生意還可以,你不用擔心。”
“可以就好。”
“小雪今晚留下來,明天和小冰一塊兒去鎮上。”
“行,你有事兒你就去忙。”
“嗯,我去我哥那看看就走,你不用跟出來了,讓小雪陪你吧。”傅廷羨跟宋秀芝說完,就往前頭走。
一邊走一邊去拿車里放著的一個塑料袋,袋子里是五花八門的香煙。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