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

17 同軌畢至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燻香如風 本章︰17 同軌畢至

    漢時葬式承襲周制。天子七日殯,七月葬。諸侯五日殯,五月葬。大夫士三日殯,三月或逾月葬。

    天子葬“同軌畢至(諸侯王皆要到場)”,諸侯葬同盟至,大夫士葬同位至,庶人葬族黨相會。棺樟衣衾,自天子至于庶人,務盡其美。棺厚五寸,稱之為“槨”。而其作法︰天子四重,諸侯三重,皆用松。大夫二重用柏,庶人一重用雜禾(雜木)。

    葬時有挽歌。

    王美人追尊“文園貴人”。所謂“人死為大”,“儀比敬、恭二陵”,便又擢升一等。以皇後之禮下葬。

    “靈帝文陵,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在雒陽西北,去雒陽二十里。”

    朝中百官,皆參加葬禮。大將軍何進亦不例外。

    薊王亦在。生怕二人“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刻意錯開。劉備車入宗室隊列,大將軍車入百官隊列。

    時下,完整的喪禮,應包括︰喪、葬、祭,三個部分。

    “喪”乃規定活人(死者親屬等)在喪期內的行為,乃喪禮之核心。包括喪服、喪期、喪禮諸儀節等。

    “葬”乃規定死者應享的待遇,大體包括葬式和墓式兩種。葬式,規定死者所穿服飾,陪葬明器,棺槨制度及其葬禮儀式;墓式,規定陵、墓之規格,如佔地面積、高度、形制及墓前碑刻、石刻,等。

    “祭”乃規定喪期內的祭祀活動,分喪祭和吉祭。前者指“百日內(百日祭)”之祭,如虞祭、卒哭祭,等等;後者指卒哭祭後,至喪期期滿之前之祭,如小祥祭、大祥祭、樽祭等。

    百官參加的,乃是“送葬禮”又稱“出殯禮”。護送王美人棺槨入文陵。先停放在“殯宮”,百官祭拜後,再送入墓室安葬。最後封閉地宮,由執金吾王斌與河南尹何苗,領兵士“復土成丘”。

    王美人儀軌雖高,卻非皇後。故不能與陛下合葬。地宮封閉後,多半不會復開。若此時是皇後下葬,待陛下駕崩時,還需重啟地宮,帝後合葬。

    王美人入土為安,陛下終于臨朝。

    侍御史劾奏薊王之聲,此起彼伏。歷經大悲大喜,生離死別。陛下頗多沉穩。表情不悲不喜,不疾不徐。待侍御史奏罷,輕啟尊口︰“杖斃。”

    便有虎狼之士,兵甲上殿。將這位吐沫橫飛的侍御史,倒裝入袋。亂棍杖斃。

    棍棒重擊之聲,並慘叫此起彼伏。

    待刑畢。虎狼兵士遂將肉袋拖下。又等小黃門拭干血跡,陛下居高下問︰“大將軍?”

    “臣在。”何進頭纏紗布,起身出列。

    “府中家小,可有傷亡?”陛下無視其賣慘。

    “無一人受傷。”何進如實作答。

    “薊王披喪送親,大將軍閉門不納,還命死士先射。可是實情?”

    “是。”何進再答。

    “而後大將軍‘投桃報李’,反將美妾贈與薊王,此事當真否?”

    “當真。”何進忍氣吞聲。

    “如此,有來有往,有始有終。此事不提也罷。大將軍以為如何?”陛下一錘定音。

    “臣,遵命。”何進再拜入列。終歸是理虧詞窮。若追本溯源,乃是他何進大不敬在先。薊王問罪于後。如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吃虧全當佔便宜。宗室,外戚,陛下自會平衡。免了薊王魯莽之責,便是赦了大將軍大不敬之罪。

    待此事罷。宗正劉焉起身奏報︰“啟稟陛下,薊王思鄉心切,上表歸國。請陛下定奪。”

    “準奏。”陛下乾坤獨斷︰“薊王東征西討,勞苦功高。然久居在外,思念故國亦是人之常情。先前朕三賜九錫,薊王皆拒之。如今歸國,當‘加黃鉞’,以示榮歸。”

    ‘加黃鉞’三字一出,滿朝文武無不屏氣。謂“黃鉞”者,是以黃金為飾之斧鉞。為帝王所專用,或特賜給“專主征伐”之重臣。《書•牧誓》︰“(周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陛下又道︰“宗正且替朕傳語薊王︰隴右一地,流徙羌氐數百萬眾,還需薊王坐鎮。宜速歸。”

    “臣,遵命。”劉焉領命。

    “盧尚書。”陛下又道。

    “臣在。”盧植起身奏對。

    “替朕送行薊王。”

    “臣,遵命。”

    朝會初開。重頭戲便是薊王與大將軍斗法。薊王深居簡出,稱病不朝。百官之中,亦無一人替他進言。做足了孤臣之姿。反觀大將軍何進,人多口雜,氣焰滔滔,咄咄逼人,反惹人生厭。王美人喪期納妾,枉為人臣。還死咬不放,不肯善罷甘休。

    若細究起來,大將軍夷三族矣。

    果然屠戶出身,不知進退。

    今日之後。陛下袒護薊王之心,朝野盡知也。

    罷朝後。盧尚書當面,不時有經停百官,攔路行禮。驃騎將軍董重,更是喜氣洋洋。驅車奔赴東郭,先趕來與劉備相見。

    賓主落座。

    董重言道︰“玄德此番,當早去早回。朝中大將軍一系人馬,只手遮天。便是尚書令曹節亦不敢與爭。普天之下,能與之相敵者,唯玄德一人耳。”

    劉備笑言︰“董驃騎亦是外戚,何懼大將軍。”

    “只恨孤掌難鳴。”董重嘆道︰“洛陽八關皆握在大將軍之手。萬一,朝中生變,鞭長莫及也。”

    董重所慮,劉備焉能不知。不過算起來,陛下應還有數年陽壽。大將軍一時半刻,當不敢輕動。

    今,黃巾初平,百廢待興。關東大地,休養生息。若無諸侯之亂,不出數年,當可漸復元氣。只怕諸侯並起,互相征伐,重蹈漢末覆轍。

    話說劉備少年魂歸,布局二十載。想必,當不至于此。

    卻也不可不防。正如史上,竇太後思母早亡。董太後亦因“董重被何進圍剿,自刎于後堂”,憂懼而死。

    換言之,唯有先保住董重身家性命,方能為董太後續命。無論朝中、宮中,當不可讓何氏一門獨大。

    劉備言道︰“函陵頗為宜居。陵邑乃仿薊國城池督造。水洗水暖齊備。又有幕府雄兵拱衛。董驃騎何不在園中置一別院。將府中家小,盡數遷入。”

    董重大喜之下,拍案而起。自覺忘形,又急忙近前行禮︰“玄德且受董某一拜!”

    “你我恩若兄弟,何必如此見外。”劉備笑著扶起。

    函園距雍門不過五里之遙。乃西郭繁華之地。舉家遷入函陵,既坐享繁華,又安全無憂。

    何止董重。劉備又將恩師府邸亦遷入園中。曹操不請自來,袁術、曹沖、趙延、乃至侍御史桓典,執金吾王斌等人,亦舉家搬入。

    大將軍豢養死士,不可不防。

    此事,自有左丞荀攸一力承擔。立冬前後,薊國千里水稻開鐮。劉備歸心似箭。

    與恩師及一眾好友辭行。

    攜眾側妃,擇吉日,車駕出府,奔赴薊國。

    一別經年,身不由己。今日得歸,不啻魚游大海。

    百無禁忌,何其爽利。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劉備的日常》,方便以後閱讀劉備的日常17 同軌畢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劉備的日常17 同軌畢至並對劉備的日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