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接著走到實驗台邊,拉過一個架在半空的機械平板將自己的麒麟臂伸直放了上去,然後開始對平板上的觸摸屏進行操作。 一只機械手隨即平移過來逐一擰動他的五根機械手指,機械手指“乒乒乓乓”地從他手掌上掉落下來,然後陳寧抽回麒麟臂,將桌上已經改裝好的gmr-29型激光炮拿起,一一插入手上五個摘下子彈炮留下的孔洞。 陳寧靈活地操控他的新手指憑空揉捏搓拿,沒有異常情況發生,他點了點頭。 然後是改進動力推進裝置,它現在只能夠為陳寧t g ng相當于b級風屬能力者的速度,很快會變得捉襟見肘。 這里面當然也有一個限度,如果瞬間爆發力太強大的話陳寧身體會先受不了。 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檢測,確定自己的極限,然後再對拆卸下來的動力裝置進行極限範圍內的升級…… 一會兒後動力裝置也改造完畢,它現在將能夠給陳寧帶來媲美a-級風屬能力者的運動速度。 最後陳寧把目光投向了原本他手上強度最大的攻擊手段——gmr-59型激光炮,它的威力堪比a-級,現在看起來還是可堪使用的。 陳寧只簡單對它進行了幾項處的優化,讓它蓄能時間更短,質量更輕。 麒麟臂改進完畢,他又重進行了幾次性能測試,狀態很不錯。 陳寧走出了實驗室,抬眼就看到那台十幾米高,自己只用過一次的高動力聚能器。 十幾個拾荒者戰士在它周圍守護,使其免被異種破壞。 事實上要真有異種來襲他們那幾條槍也護不住,非能力者無法對抗能力者,這也是末世中的一條鐵律。 短兵相接時,普通人就算有高強度的w q ,但也很可能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發動就被殺了。 陳寧在正式地接管青華前,手下一個能力者都沒有,蠻王手底下倒是有一些,但數量和質量都不行,一個c也沒有,大貓貓三兩只罷了。 這是一個短板,也是為什麼一定要蠻王留下來駐守的原因。 這個聚能器在陳寧離開前肯定要拆下來保存,它很珍貴,之後也肯定沒有什麼使用機會,這樣才安全。 陳寧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剛剛統計的實驗室物資數據,確定在保障其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應該還能再抽出一部分來。 嗯臨行前再享受一次好像也不錯? 蠻王幫陳寧把一大桶能源液從實驗室搬來倒進聚能器的吸能槽里,然後滿腹怨念地看著他。 “別眼饞了,實驗室還留著一點,不許動,現在條件還不滿足,等青華能出產高能量密度能源了,這機器第一個給你用。”陳寧淡淡道,蠻王臉色稍霽。 隨後陳寧坐到了聚能器底下的留空區域,“呼——”頂部吸聚區轉動,聚能器第二次投入使用。 幾分鐘後,能源液用完,聚能器也消停下來,陳寧睜眼搖了搖頭,他體內的a粒子濃度增加了不少,但還不足以讓他突破到b級。 簡化版高動力聚能器的花板快到了。 蠻王一瞧,同為b-的陳寧使用並沒有像當初c時進步那麼大,心里對它的熱忱也淡了很多。 他們組織拾荒者將聚能器各部分又重新拆成了零部件,然後運入實驗室中妥善保存——今後能源充足,它還能夠用來培養自己勢力的低級能力者。 此地事了,陳寧回歸青華便提上日程。 他想去看看福叔、江一化、張北他們干得怎麼樣,雷厲風行地在封存好聚能器的當就動身走了。 聚集地外圍的防御布置並沒有太大變化,本來這里就已經趨于完美了,陳寧自然不會去下令隨意改動。 他在接近時被一個巡邏的戰士認了出來,隨後戰士畢恭畢敬地將他迎入聚集地,並且在他詢問下講解最近聚集地里的變化。 雖然只離開了短短一周多時間,但可以看得出來聚集地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按照陳寧的吩咐,這里大片的街區被合並空置,將來會建造工廠或者其他公共建築; 大批無業青壯男子被半強制入伍或者做工,統一吃食堂,住集體宿舍; 街道上有戴著黑袖章的督導隊,任何沖突都有他們介入; 軍隊紀律嚴明,敢t n w 、欺壓居民的,統統判罪或者退役,他們每上街集隊跑步,赳赳雄風震人心魄; 原來集市里活躍的各大商行主都不見了,他們的產業統統被取締,過往借勢欺壓平民、囤積居奇的事情也被挖出來; 居民們精神昂揚向上,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沒人再能不勞而獲 到達原苟一林掌管的執政署,福叔和江一化收到信把他迎了進去。 從他們口中陳寧知道這期間有過反抗,一些舊商人串聯起來,想要在他未回歸前殺死或者趕走福叔與江一化,甚至還暗中聯系了張北。 張北很清楚如果激怒了陳寧,下場會是怎樣的,他猶記得最早那個企圖當公知的年輕人死時臉上的表情有多麼驚愕和不可思議。 更何況,他心中隱隱也覺得這麼干沒什麼不好,他感覺到了聚集地凝聚力的加強和大部分居民對這種改變的支持。 于是張北一五一十地跟福叔匯報了這股深藏地底的暗流。軍方兩位大佬都不支持,反對者們也翻不起什麼波浪,一些激進者被公開處死之後,社會改造繼續穩步推進。 看得出來在基礎建設方面他們已經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圖,陳寧認為自己可以先進行其他方面的工作。 他先找到最熟悉情況的張北詢問,然後聚起了一大波中老年,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在末世前接受過高等理工科教育。 陳寧要給他們上課,灌輸給他們大量的知識,最後把他們放出去,或者在生產研發當中獨當一面,或者教書育人培養更多人才。 熟練的技術工人固然重要,能統籌安排、研究創新的科學家更是不可或缺。 值得一提的是,苟一林當政時期整個青華一所學校都沒有,新生代的人類除了那些富商寄生蟲後代之外幾乎都是文盲,陳寧想要實現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教育是一道必須邁過去的坎。 這些理工科老知識分子一開始只是迫于陳寧實力的威懾才來听講,其實並不認為一個毛頭子,還是在末世後成長起來的毛頭子能教他們什麼。 但一切蔑視在陳寧帶領他們開始復習高數後都蕩然無存。 在這個動蕩的年代見到青春時熟悉的東西,听著他深入淺出的講解,就感覺曾經的教授站在自己眼前,他們慢慢地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