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再起

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維卿 本章︰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

    “臣,恭請天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恭安。”

    “臣,恭謝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恩浩蕩。”

    “臣,永服辭訓,萬歲、萬歲、萬萬歲。”

    “益勵乃誠。”

    五拜三叩大禮行過,陳凱站起身來,接過了聖旨,官職上就從那廣東布政使司參政,潮惠分守道兼潮州府知府晉升為了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漳泉潮惠四府,提督軍務兼管糧餉。

    這樣的官職,理論上是陳凱將以文官的身份全權負責這四個府的軍政事務,包括鄭成功在內的明廷文武皆要受其節制。尤其是明廷照例賜予巡撫以尚方寶劍,有此臨機專斷之權柄,便可以更好的節制地方文武。

    不過,理論終究是理論,以文馭武的制度尚在,但是可行性已經不高了。哪怕是何騰蛟、文安之那樣的督師大學士,哪怕是曾經的桂林留守瞿式耜,他們對于武將的節制也更多的來源于自身的威望,一旦武將不打算為此而涉險的話,那麼文官的命令也就是一張廢紙了。

    這是王朝末期組織力下降的體現,武將藩鎮化,憑著刀把子在手開始不復受王朝節制,在軍政事務上自行其是。漢末的群雄並起、唐末的藩鎮割據,乃至是今時今日,其本質上都沒有任何區別。

    唯獨在外部因素上,漢末、唐末,無論是匈奴、烏桓,還是回紇、吐蕃、契丹,他們對于漢家王朝都達不到亡國滅種的威脅——侵擾、奪佔、甚至是攻破都城,但是用不了多久就得從哪來回哪去。但是明末的滿清卻是截然不同,他們或許沒有華夏歷史上面對過的那些大敵們武勇能戰,但是論起狡詐,只怕卻是那些加在一起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在香港的巡視,根本沒有花費什麼時間。那里有林察負責,曾經的廣東總兵現在僅僅是堵在珠江口欺負清軍的小船兒,已是大材小用。

    回到潮州,宣詔使者也剛剛抵達,前後腳而已。陳凱記得鄭成功早前曾經來信,說是向朝廷請求晉升他為粵東兵備道,看來朝廷已經有了他們更多的考慮,所以才會自行下旨。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好的地方在于陳凱的存在已經引起了明廷的極大重視,但壞的地方則在于他和鄭成功之間的關系會否因為權力劃分而出現裂痕,這些反倒是比接下個旨意更需要陳凱深思的。

    照例是請宣詔使者入內敘話,同時準備著慶賀的宴會,這都是應有之義。當然,如宣詔使者那邊的辛苦錢兒,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官場嘛,迎來送往是最起碼的禮節。更何況,讓人家白白辛苦是不道德的行為。

    “天使自貴陽而來,遠涉千里,還要穿越虜師盤踞之所在,其中艱險,若非是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是絕難做得到的。”

    “陳撫軍過譽了,下官受命王事,自當竭盡全力。況且不過是遠足而已,實比不得陳撫軍坐鎮粵東,力抗虜師之功勛卓著。”

    陳凱很客氣,那宣詔使者也沒有絲毫托大,顯然是有著借此機會與其結好之用意。寒暄一番,順帶著談及了鄭成功受封國公一事,宣詔使者卻輕描淡寫的發了句牢騷出來,似乎是對朝中的一些人浮于事有些不甚滿意的樣子。

    此言入耳,陳凱眼皮微垂,卻也沒有正面接那個茬兒,而是就著另一個話題對那宣詔使者笑道︰“欣聞西南王師靖州、桂林兩戰兩捷,誅殺漢奸孔賊有德,大張天下抗虜之士氣。天使與本官皆是文臣,自明白將帥御敵于外,多承惠于文臣運籌帷幄于內的道理。想來這兩場大捷,亦是如此吧?”

    陳凱不急不緩的把話說完,看著那宣詔使者的神情,欣喜一閃即逝,但認同卻始終留在了面上。接下來,無非是贊頌了一番秦王孫可望的才具,西南明軍在孫可望的領導下不光是由李定國統軍取得了靖州、桂林的那兩次大捷,在四川,由西南明軍的另一位大帥撫南王劉文秀統領的大軍也取得了敘州大捷,現在大軍正在向漢中逼近。

    “倒是本官風聞,虜廷遣敬謹親王尼堪統領八旗大軍南下,意在重奪湖廣?”

    這是事實,甚至進一步的發展陳凱也約莫得到了消息,但是宣詔使者對此雖說是知曉,但是後續以及其中細節卻不甚了了,只是一再強調孫可望和李定國皆在湖廣戰場,當不會讓清軍沾到什麼便宜。

    “秦王殿下運籌帷幄之能,本官自是信心十足,更何況還有西寧王助陣,想來此時捷報已經奏響了吧。”

    “當是如此,當是如此。”

    宣詔使者出發得早,十月份就已經離開了貴陽,先是前往安龍行在,隨後才繼續此行。但是由于尼堪南下,李定國北上,清軍開始掃蕩廣西,他只能繞道柳州,走南寧,潛越欽州,浮海而來。先是到鄭成功那里冊封國公,再到潮州來尋陳凱,花費時日甚多,對于這期間發生的事情,所知者甚少。

    不過,此人對西南明軍的信息倒還是不小的,只是一旦提及尼堪,似乎卻還是有些憂心,無非是強打著一副信心百倍,做與陳凱看罷了。

    逗留數日,陳凱便安排了船,送宣詔使者一行返程。宣詔使者所乘的海船還在南澳島,目送著官船離開潮州,陳凱卻回想起了宣詔那一日彼此間的試探,無聲的道出了一句那位秦王殿下的名諱。

    “對了,這宣詔使者是叫萬年英,他和孫可望的那個死黨,秦王府的尚書萬年策是個什麼關系,這個倒是忘了問了。”

    問與不問,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兩樣了,此人顯然是秦王府的人,話里話外都是向著秦王府。對行在那邊,雖未言天子如何,但是那些朝臣在他看來卻大多是無能之輩,除了長于內斗似乎也沒有什麼救世之能。

    西南的明廷內部分作兩派,一邊是以永歷天子為首的朝廷,而另一邊則是以孫可望為首的秦王府。如今西南各路明軍幾乎是盡數被原本的大西軍兼並,就連永歷朝廷,從天子到朝中臣僚也基本上都被軟禁在了安龍千戶所的行在。國中軍政權柄,皆掌控于貴陽的秦王府,而非行在,只有一些大事才會在秦王府決定後送到行在請永歷帝批準,實際上也就是政治背書罷了。

    如此番冊封鄭成功以及晉升他為巡撫一事,就是如此。當然,這等事情,萬年英自然是不會提到的,皆來自于陳凱的記憶。他在東南造成的影響現在還不足以影響到西南的大局,所以也無需擔憂其中會有什麼蝴蝶效應,只要是他沒記錯就行了。

    這確實是一樁大事,不過對他的影響不大,陳凱也沒有太過在意,只要這個巡撫的官職落到了手上,也就足夠了。

    送走了宣詔使者,陳凱開始以巡撫的身份巡視潮州府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潮州質測學堂和潮州制造局,這兩處是凝結了陳凱大量心血的所在。

    潮州質測學堂,最早的那批學生現在大多在潮州制造局做事,負責設計機械、繪制圖紙等等,也有留在學堂里教書的,因為陳凱在擊敗了耿繼茂之後,就再度向潮州本地招生,又收了第二批的學生入學,對于科學技術人才,哪怕只是基礎科學,陳凱的需求也是如饑似渴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則被陳凱派去了中左所,鄭成功有意在惠安修建稜堡,他給出了建議,也派出了相關的技術人員,剩下的事情就讓鄭成功自己去搞好了。

    這些人,已經開始領了一份不低的俸祿,比起他們的父輩、兄長們單純的做個匠戶是要更有錢途的。但是這其中,尚且在潮州做事的卻依舊要抽時間到此處學習,學習另一些他們更加有趣的知識。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

    “……”

    “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先生在前面搖頭晃腦的念著,學生們在下面搖頭晃腦的跟著讀,如果把內容換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話,也不會有任何違和感的。

    “就這麼填鴨式的死記硬背?”

    教室里的讀書聲朗朗入耳,教室外,陳凱隨口問了一句,那個已經掛了府學教授餃的負責官員連忙拱手一禮,一副委屈巴巴的對陳凱作出了解釋。

    早前的幾年,針對第一批的學員,首先是文字上的掃盲,認識字了,能夠理解文字涵義了,同時輔以簡單的加減乘除,再到《九章算術》等國學課本,以及陳凱通過對翻譯過來的歐洲數學理論以及他的記憶便就的教材,一折騰就是數年下來。

    說起來,無非是語文和數學,有代數,也有幾何,甚至還有些歐洲的丈量、測算的新方法,在稜堡的建設以及制造局內的機械營造,這些東西都發揮了一定的效用。奈何,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或者說是本土就已經存在的。但是物理學卻是一個全新的學科,教員自己大多都是死記硬背的那些理論,更別說是學生了。

    “那先這樣吧,爾等自行研究,本官騰出功夫來也會過來教授一二。”

    “多謝撫軍體諒,多謝撫軍體諒,下官一定組織人手盡力研究出其中的門道來。”

    “這怕是很難。”

    話雖如此,心中如想來,陳凱卻沒有付諸于口,起碼不能打消人家的積極性。況且,有了理論,萬一有人真的把其中的門道琢磨出了一些來,那更將會是意外之喜,何必多此一舉呢。

    希望,反正不大,陳凱也需要時間琢磨,或者說是回憶那些有關的東西來。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因為與此同時他還在忙著廣東的戰事,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分身乏術也是影響進一步發展的一大因素。

    潮州質測學堂在潮州城內,出了此處,陳凱便出了南城門,直奔韓江之畔的潮州制造局。

    經過了幾個月的發展,從第一台水力鍛錘開始投入使用,有了第一台的經驗,哪怕後續的機械大相徑庭,但也總是有所裨益。

    水車滾動,聯動著立軸、連桿、曲柄、弦索、臥軸等互相關聯的零件,活塞式的風箱被反復拉壓,一張一合之間,空氣便被送入了火爐之中。

    提高爐溫,可以縮短冶煉時間,更可以冶煉熔點更高的金屬,風箱的出現加速了這一進程。水力風箱在中國出現甚早,早在東漢年間就已有技術成熟的實用機械,用以幫助鐵業官營以來先後涌現的那一大批規模較大的冶煉爐來提高爐溫。

    在此之前,人力或是畜力的鼓風最為盛行,如南澳軍器局那邊,畜力不足,且缺乏合適的水力資源,就只能使用人力來鼓風,將鐵料燒紅了才能靠人力鍛打,哪怕是陳凱靠著分工協作以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很多硬性的東西卻由于技術的限制而導致生產效率的受限。

    南澳軍器局如此,現在的中左所軍器局也還保持著那里的生產模式,只是變了一些規矩罷了,很多基本的硬性生產條件是並非官僚一拍腦門就可以改變得了的。

    這東西,不稀奇,中國的水力風箱比歐陸的要早上一千多年,期間逐步發展。宋代,水排的皮風囊為活門式木門扇所代替;明代,木風扇又為活塞式木風箱所代替,在結構上一個比一個進步,促進著中國古代的冶煉行業的發展。

    陳凱眼前的這一架就是本土的技術,另外還有一架在另一處,是使用歐洲傳來的技術。兩者孰優孰劣,還有待斟酌,但是潮州軍器局的存在就是為了讓技術能夠投入使用,所以先期多打造一些不同形制的也是大有必要的。

    “撫軍,這就是您上次提過的水力鏜床。”

    在風箱的鼓動下,火爐中的烈焰,其顏色很是喜人。陳凱看過了兩處水利風箱,由丁有儀引領著來到了下一處工坊,內里是一台由水力驅動的刀具,以刀具為正空原點,通過轉動實現孔加工作業。

    陳凱知道,這種水力機械現階段是用來打磨炮膛內部,確保其內部光滑,降低炸膛等危險的產生的。

    這種東西,不似水利風箱那般中國早已有之,在此之前,包括南澳軍器局那里的鑄炮工匠,比如那位老師傅他們都在使用人力的鏜刀來打磨制造完成的火炮內壁,這樣不僅耗時耗力,也很考驗工匠的技術,假如在打磨時一旦出現紕漏,很可能會直接導致炮管的作廢,此前幾個月的辛苦就全部白費了。

    水力鏜床比較穩定,對工匠的技術要求較低,至于速度,更是快得難以想象,就是刀具的耗費也更快了,但是在快速打磨的好處之下,這也就不叫什麼事兒了。

    丁有儀一揮手,工匠便操縱著機械當眾向陳凱展示起了水力鏜床對炮管的快速打磨。內里是什麼狀況,陳凱看不清楚,也無法通過觸覺進行評測,但是只看那刀具的運轉速度,再聯想起當年在南澳軍器局里那老師傅的徒弟用鏜刀一點點兒費力的打磨,只要一個對比就足以說明情況了。

    “很好,諸君做得非常好!”

    轉了一大圈,看過了這幾個月來的成果,陳凱頓覺著他在香港島、在陸豐的努力沒有白費。水力機械遠比人力或是畜力更有發展前景,哪怕是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技術水平之下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產能。

    對此,制造局的官吏、工匠們也無不心生振奮。陳凱當年一手締造了軍器局,實現了武器產能在閩粵兩省對清軍的反超,大規模、成批次裝備部隊的軍服、長槍、腰刀、藤牌、藤盔、火銃、火炮、火藥以及其他的武器裝備,這些都極大的提升了明軍的戰斗能力,在最開始的那一連串針對潮州土寇的進剿之中,憑著甲堅兵利,很是佔了不小的便宜。甚至是在對抗清軍時,也並不存在其他明軍或是義軍的那些諸如武器、防具不如人而導致的不必要的傷亡和失敗。

    陳凱憑著軍器局成為了鄭成功麾下最得用的幕僚和級別最高的文官,當然這里面也不乏其人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但是軍器局是一切基礎,這卻是毋庸置疑的。而現在,他要了一個制造局的名目,卻又在締造著另一個傳奇,他們無不是這個傳奇的參與者。

    “這還僅僅是個開始,從今天開始,這些水力機械不需要打造武器什麼的,本官要爾等用它們制造出更多的機械來。只有機械制造機械,才是真正的工業化!”(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再起》,方便以後閱讀帝國再起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再起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並對帝國再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