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再起

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張維卿 本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

    林德忠與陳凱相識十余載,奈何與旁人一般,他在很多很多時候也根本看不懂陳凱的所思所想。所幸,他是有這個自知之明的,只要不去給自家找不自在,非要去干這等擺明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那也就不會成為煩惱,這不失為一種人生智慧。�br />
    不過,沒過多久,智慧的林德忠便突然喚醒了仍舊在沉思的陳凱,二人極目遠眺,一艘應該是兵船的存在正順著辰水的流向奔著此間而來,那兵船的桅桿上,大明的紅旗正在將周遭的空氣飛速的割開。

    “晉王殿下來得真快啊。”

    果然是李定國,待陳凱和林德忠趕赴碼頭迎候之際,李定國所乘的兵船已經準備靠岸了。如此思來,李定國顯然是在得到他已經殺入湖廣的消息後便連忙啟程趕往尚未收復的麻陽縣,並在麻陽縣的碼頭尋了艘船,將他和他的晉王府衛隊都捎上,而後便順流而下來與陳凱會面。這期間除了確定會面地點的探馬往還外,大抵沒有耽擱哪怕一個時辰。

    “這是個好兆頭啊。”

    兵船靠岸,見得陳凱的總督大旗已在碼頭,待棧橋搭穩,身著大紅蟒袍、腰纏玉帶的大明晉王便三步並做兩步的沖到了陳凱的面前。

    “下官粵贛總督兼廣東巡撫陳凱,拜見晉王殿下。”

    身方躬,兩臂卻已被李定國那雙有力的大手架住︰“數年未見,竟成這是要與我鬧生分了?”�br />
    “事關朝廷法度,禮不可廢。”話雖如此,但陳凱也未再堅持,便就坡下驢似的收齊了禮數︰“那我們回城詳談。”

    一路把臂暢談,訴說著這幾年來各自的經歷,引得不勝唏噓。待回到了大營時,李定國已經講述起了那磨盤山大捷,對于陳凱送來的手榴彈圖紙和派余佑漢鋤奸之事,無不是盛贊不已,談及戰果更是開心得好像個孩子似的。

    “恭喜殿下五殺到手了。”

    敬瑾親王愛新覺羅*尼堪、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信郡王愛新覺羅*多尼——前四個家伙墳頭上的草都兩米多高了,而最後那個雖說還沒砍了腦袋,但也是死定了的。按機制來說的話應該是兩個雙殺加一個單殺,奈何陳凱才不管是什麼機制呢,他說是五殺就是五殺,才不管旁人怎麼看呢。

    只不過,對于陳凱的惡趣味,李定國卻是完全無法理解。相較之下,他更關注另一項戰果,那才是足以改寫明清雙方力量對比的事情。

    “多尼不過是個廢物罷了,我倒是更看重那些斬首,尤其是那些所謂的真正滿洲,就像是竟成當年曾說過的那般,滿洲八旗多死哪怕一個都是在動搖韃子的根基。”

    磨盤山大捷斬首和俘獲由于吳三桂的轉進,其絕大多數都是由八旗軍構成的。這其中,斬首滿洲八旗三千六百二十五級、俘獲二百三十三人,另外余佑漢還單殺了十名瓖黃旗滿洲的八旗軍,俱出自噶布什賢超哈,超神都拐彎兒了;斬首蒙古八旗一千八百一十七級,俘虜兩千九百九十八人;斬首漢軍八旗三千八百六十九級,俘虜三千六百八十七人。�br />
    除了這些,孫思克還貢獻了,不對,確切的說是吳三桂還友情贊助一百多個斬首和兩千八百多個俘虜,全是綠營兵,若非都是從陝西調撥南下的,李定國估摸著連提都懶得提一嘴。相對的,藩兵倒是將尸骸都搶了回去,搞得泰安侯竇名望的戰果非常之難看。

    趙布泰和濟席哈帶著兩千多由滿洲和蒙古八旗組成的清軍逃出了高黎貢山,但是在施甸長官司又以人困馬乏的狀態踫上了士飽馬騰的白文選,又除名了兩千多人。余下的三百來人明軍卻只抓到了二十幾個,據那些“擒獲”趙布泰的有功之臣供述,余者不是消失在了雲南的山區之中,就是消失在了奔騰的瀾滄江之中,反正找不到了就是。

    “你我相交多年,此間又無旁人,與禮數無干,不許再叫什麼殿下了。”

    “那,寧宇……”

    “這就對了嘛,要不我叫你竟成,你叫我殿下,是不是要我把表字也改作叫殿下你才樂意了?”

    提及戰果,李定國開心得就差手舞足蹈了。這樣的興奮,陳凱記得他在鄭成功的身上也曾見過。只是一旦想起鄭成功,他就免不得要將這對歷史上的南明雙璧比較一下。

    陳凱記得,後世有人根據明清雙方的史料記載統計過明軍擊殺八旗軍官的人數和名單,其中李定國和鄭成功二人堪稱那昏暗夜空中最為明亮的兩顆星辰。�br />
    不過讓人大出意料的是,人們普遍印象中戰績看上去更為輝煌的李定國不光是在擊殺八旗軍官的數量上比鄭成功要少上不少,而且滿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在總擊殺數的佔比上也比鄭成功要低上很多。

    會出現這樣的差別,與鄭成功對戰的八旗軍,尤其是其憋出“神裝”的大後期主要的對手便是以滿洲和蒙古的八旗軍為主,而李定國在桂林大捷和兩次攻入廣東期間,主要面對的卻都是三順王這樣的對手是有著直接關系的。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李定國的擊殺記錄比之鄭成功,其含金量卻要更高——衡陽大捷的敬瑾親王尼堪和一等伯程尼、桂林大捷的定南王孔有德、磨盤山血戰的固山額真沙里布以及輔國公干圖和札喀納。而鄭成功這邊級別最高的也僅限于前鋒營統領和梅勒章京,二品武將而已,與前者動輒便是超品、一品的差距亦是良多。

    造成這樣的區別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李定國的衡陽大捷是伏擊圍殲、桂林大捷是圍城聚殲、磨盤山血戰則是佔據地利的情況下從伏擊戰變成了遭遇戰,清軍要麼跑不了,要麼不好跑,軍官,尤其是高級軍官被擊殺的概率就要大上很多。廣東兩戰皆是攻城未下,殺傷有限。其與清軍正面野戰的遮炎河之戰,哪怕是打贏了,清軍憑借著戰馬遠多于明軍的優勢也可以迅速撤離戰場,更何況那一戰還是以明軍慘敗告終。

    而鄭成功這邊兒則大多都是些遭遇戰,護國嶺大捷是設伏取勝,斬殺了三個梅勒章京,不光是把堂堂正二品的副都統殺出了批發價,更是將鄭親王濟度送回京城去享受提前退休的待遇。另外還有一場海戰加島嶼爭奪戰,也就是廈門海大捷則創造了其擊殺記錄的一半之多,不光是殲滅了滿清沿海各省的水師,更是一次性將兩白旗打成了殘廢。可惜讓達素、黃梧和施瑯給跑了,但就算是他們沒跑成,其級別實際上也沒辦法與那些陷入李定國精心設計的包圍圈的高官顯貴們相比。

    “這兩個家伙,一個前中期能打能抗,但如果沒有人協助的話,無法長期作戰,續航問題太大;另一個的續航倒是沒那麼大問題,好歹還有海貿撐著,在後期,尤其是大後期憋出了一身神裝那傷害直接拉滿,可卻需要大量時間發育。”想到此處,陳凱厚顏無恥的嘆了口氣︰“我真是太不容易了。”

    現如今,他們二人的命運軌跡都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偏轉。李定國取得了新會之戰的勝利,並攻陷了廣州,雖說三王內訌還是爆發了,但磨盤山之戰在他的干涉下卻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鄭成功那邊兒,兵不血刃的拿下福建,導致了其發育速度得到極大的提升,護國嶺大捷沒有了爆發的可能,但卻打出了一場江山大捷。而且照著眼下的這個勢頭來看的話,可能鎮江大捷也未必會發生了,因為鄭成功已經不太需要浮海千里奔襲南京了。至于廈門海大捷,算了,也許塘沽港大捷的可能性更高……�br />
    從李定國那里得到了詳實的斬獲數據後,陳凱毫不避諱的從鄭成功的書信中翻到了那封記錄著江山大捷的具體斬獲數據和名單的信函。隨後,更是就著這兩場大捷的斬獲在稿紙上細細的計算了起來。

    “江山大捷和磨盤山大捷這前後兩戰下來,韃子各旗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寧宇,你看,這其中漢軍旗在磨盤山損失了來自于兩黃旗和兩紅旗的四十五個牛錄,在江山則有瓖黃旗和兩藍旗的二十四個牛錄被打殘。按照韃子的八旗制度,這些牛錄需要重新補充旗丁,再算上重新形成戰斗力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六十九個牛錄至少十年之內是很難再動用了。”

    八旗制度,牛錄損傷不大,完全可以通過每年冬春之交由新長成的旗丁盡行補充,這也是入關之後八旗軍絕大多數的大規模出征起始時間大多是在冬春之交的原因所在。例外也不是沒有,比如永歷六年西營系明軍掀起的大反攻浪潮,尼堪就是在七月份倉促的從北京啟程的,便打亂了清廷的牛錄補充計劃。

    另外,殲滅和打殘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造成這樣分別的原因也還是在于磨盤山大捷是伏擊戰,而江山大捷則是正面野戰,清軍的戰馬比較多,打不過就可以跑路,對于明軍而言就很難將戰果最大化了。

    “六十九個牛錄,六十九個牛錄……”默念著這個數字,李定國繼而向陳凱問道︰“韃子的漢軍旗一共有多少個牛錄?”

    “六百個。”

    “這麼多!”�br />
    這個數字直听得李定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兩次大捷啊,漢軍旗的損失竟然只有十分之一而已,這實在太夸張了吧。

    見得如此,陳凱卻是突然笑道︰“寧宇啊,你倒是讓我把話說完啊。”

    “啊?”

    他似乎表現得確實是有些激動了,可換做是誰對此不會如此驚詫。所幸,陳凱也沒有釣著他的胃口的心思,便解釋道︰“韃子的漢軍旗和滿洲、蒙古八旗不同,其中有三百個牛錄是沒有或是只有少量人口的。這些牛錄全是入關後建立的,目的是用來安置那些投降的中高級軍官,但又不能將這些叛將的部下全都編入旗籍,以免漢軍旗的實力壓過滿洲八旗,就只能搞出一些空頭牛錄出來。”

    “三百個……”

    三百個也不少了,他們這兩場大捷下來也就打掉了五分之一而已。但是,這筆賬並不是這麼算的︰“韃子為了控制各地,便建立了駐防八旗制度。比如江南江寧左翼四旗、陝西西安右翼四旗、浙江杭州駐防八旗、江西南昌駐防八旗、山西太原駐防兩藍旗、山東德州駐防兩黃旗、江南江寧駐防漢軍和陝西漢中駐防漢軍。另外在遼東的盛京也就是沈陽,以及更遠的寧古塔還有駐防八旗的軍隊。這些還只是駐防在外的八旗兵,韃子在北京及北京附近的畿輔之地也安置了大量的八旗軍,用以防備蒙古各部。”

    “蒙古各部?”�br />
    “是的,比如察哈爾部就自持是黃金家族嫡脈傳承便始終瞧不起建奴。另外,若是畿輔空虛,漠南各部只怕也未必能按捺住貪欲不殺入邊牆劫掠吧。所以,韃子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動用這些部隊的,他們的機動兵力經過這兩戰下來,已經大打折扣了。”

    接下來,陳凱又依次分析了蒙古和滿洲八旗在這兩戰中的損失——前者損失了五十來個牛錄,尤其是正紅、瓖白、瓖藍,也就是作為滅國大軍攻入雲南的那些蒙古八旗除了留在北京城和駐防各地的少量牛錄外,幾乎是全軍覆沒。後者的兩藍旗被鄭成功重創、兩白旗和兩紅旗也在磨盤山、施甸長官司等地各自損失了十個左右的牛錄。

    瓖黃旗滿洲則最是夸張,如果他沒算錯的話,兩戰打下來,這個旗就只剩下在各地駐防的牛錄還完好無損,其他的不是全軍覆沒,就是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如果把同樣在兩戰中嚴重受創的瓖黃旗漢軍也算上的話,接下來的日子里估計除非北伐怕是再看不到瓖著紅邊兒的黃旗了。

    “不對,瓖黃旗蒙古實力猶存,不可不防啊。”

    陳凱說得鄭重其事,李定國則被這個冷笑話搞得肚子都疼了起來。總而言之,憑八旗的自我愈合能力,瓖黃旗的滿洲和漢軍、瓖藍旗的滿洲和蒙古、瓖白旗的蒙古、正紅旗的蒙古這幾個旗沒個十年二十年是緩不過來的。正黃旗的漢軍,正白旗的滿洲,正藍旗的滿洲、蒙古和漢軍,瓖藍旗的漢軍、正紅旗和瓖紅旗的滿洲和漢軍,這些部隊的部分牛錄同樣沒個十年八年是難以重振旗鼓的。

    但是,我大清真的還有那麼多年的時間嗎?

    形勢一片大好,八旗軍損傷嚴重,伴隨著南方綠營即將耗盡,以及陸陸續續從北方抽調的大批綠營兵被明軍殲滅,外加上由此帶來的北方各省綠營青黃不接的實際情況,定然會造成清廷對地方控制力的下降,而這也勢必會導致地方抗清勢力的死灰復燃以及滿清財政收入的壓力倍增。�br />
    當然,清廷也不會輕易放棄江浙那片財賦之地,圍繞著南京的爭奪,鄭成功或許還會有一場硬仗要打。但在西南戰場上,清軍已經沒有任何挽回局面的可能了,只等著陳凱和李定國將廣西的桂林、梧州以及湖廣的北部這片最後的巢穴收割掉,就可以殺過長江去了。

    “說來,余壯士現下當還在路上奔波。”

    李定國是二月底返回的昆明,余佑漢也是在當天啟程的。但饒是李定國在雲貴兩省耽擱了些許時間,也還是趕在了四月中旬攻入湖廣,並與陳凱實現了會面。

    但余佑漢那邊兒卻是原路返回,也就是說余佑漢先要一路向東,從昆明穿越半個雲南進入廣西境內,接下來還要貫穿廣西一省,外加上半個廣東才能抵達他的出發地,也就是廣州。到了廣州之後,從總督衙門拿到北上的通關文牒並獲知陳凱的具體位置,便要由南向北穿越相當于一個江西的距離才能抵達南昌。而想要見到陳凱,則仍舊需要他由東向西奔袁州府而入湖廣,再橫向穿越長沙等數個府才能抵達此間。

    也就是說,李定國與陳凱是近乎于直線的雙向奔赴,而余佑漢則是循著陳凱這半年來的來路繞了整整一個大圈追來,哪怕是前者還要率領大軍,並在路上耽擱,而後者則是快馬加鞭,雙方路程上的巨大差距也完全沒辦法可比的。

    “若非竟成出手,只怕磨盤山一戰的結果就會徹底倒過來了。如此深恩厚義,實難相報。竟成日後但有需要幫忙之處,我李定國必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言罷,李定國便是深深的一禮謝過。陳凱亦是連忙還禮,口上一個勁兒的只說是“為了國事自當如此,且二人相交莫逆”雲雲。但很快的,他便是話鋒一轉︰“若說需要幫忙的地方,倒也有一處……”�br />
    “竟成但說無妨,就算是我力有不逮,也自當全力以赴。”

    李定國言辭坦誠,無有半點作偽。倒是陳凱,卻頓了一頓,才直言不諱的問道︰“我听聞天子曾賜寧宇以黃鉞,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

    聞言,陳凱慨然笑道︰“我要的便是此物。”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再起》,方便以後閱讀帝國再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再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逆臣(十三)並對帝國再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