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農聖

第449章 閱兵出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愛吃魚的胖子 本章︰第449章 閱兵出征

    幾個月大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分別的意義,他們只知道今天晚上床榻上很熱鬧,有人陪著他們一直玩到累的玩不動了,才哄他們睡覺。

    夏日里,根本不需要蓋什麼被子,兩個小家伙,穿著小衣服四仰八叉的躺在軟乎的床上,寬敞的大床兩側,孫享福和虞秀兒各佔一邊,防止他們打滾翻下床去。

    “明日妾身還要早起,夫君不去陪陪紅梅和春桃麼?”

    “去看過了,或許是怕我擔心,她們早早的就睡下了,我看的出來,她們是裝睡。”

    “這麼貼心的人兒不好找,夫君以後要對她們更好一些。”

    “那是自然,你們都是為夫最寶貴的東西,給多少愛都嫌少,等為夫去了善陽之後,這個家就拜托你了。”

    “夫君請寬心,一切有我••••••”

    兩人其實都忙活了一整天,說著體己的話,很自然的就睡著了。

    清晨,長安城的大街上人潮涌動,趁著太陽還沒有升起,很多百姓自發的將街面上打掃的干干淨淨,尤其是筆直的通往皇城門口的朱雀大街靠近皇城段,沿街道兩旁的居民,不僅將街道打掃干淨了,還在沿街兩旁,掛上了各色的彩綢,許多早有準備的百姓,甚至一大早就出城采集了很多鮮花,只等大軍過時,揮舞這些鮮艷的花朵,為他們送行。

    這就是大唐的軍民,他們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好生活,也爆發了對這個時代前所未有的愛。

    孫享福今天穿的是安北大都督儀服,這是他身上掛的最高的職位,至于農國公的封號,那是爵位,在朝班上,只按職位算,所以,他仍然是排列在文臣序列第三號位,前面是尚書右僕射李靖,後面是吏部尚書溫彥博,再之後是禮部尚書虞世南,以及剛剛復職的兵部尚書杜如晦。

    不過,今天注定最耀眼的,是武將序列,十六衛大將軍全部穿上了新式的軍裝,佩戴上了黃金大徽章,金色麥穗肩章,氣勢上,可比文官這邊強的多。

    能走在隊伍中央的只有皇帝李世民,他今天的裝扮,可不是圓領窄袖的龍袍,而是制衣廠為他專門設計,並且反復修改之後,最終定型的皇帝戎裝,有點類似民國時期軍閥大帥的軍裝款式,長筒皮靴,高帽子,金黃色的麥穗帶,胸前掛滿了金光閃閃的徽章,肩章和領章,也十分花哨,不過,卻是有十足的威嚴感,尤其是穿在李世民這樣的大個子身上。

    他霸氣在皇城正中央的門口站定之後,文武百官頓時分左右在他兩側站定,面向正前方的朱雀大街望去,此時,哪里,十萬大軍已經整齊的列好了陣。

    上午,朝陽逐漸的發揮出了它的光和熱,細碎的鼓點響起,皇城的大門打開,一隊隊穿著類似後世女兵軍裝的樂手,自皇城內整齊的走了出來。

    長安城的百姓,對這些樂器的聲音一點也不陌生,這是貞觀朝在長安舉行的第二次閱兵了,而且,在此之前,他們或多或少听過一些彩排時發出的樂器聲音。

    “萬泉河水,清又清。

    我編斗笠,送唐軍。

    軍愛民來,民擁軍。

    軍民團結一家親,一家親

    ••••••”

    文工團的歌聲,在皇城之下響起,簡短的四句歌曲,不斷重復,很快,百姓能就學會這個節奏,跟著這個節奏唱了起來。

    皇城之上,所有的大臣和將軍們听到如海嘯一般從城下傳來的歌聲的時候,滿臉都是欣慰,開心的表情。

    當然,還有一些人是處于震驚狀態之中的,他們何時見到過,這種百萬人,齊聲高歌的場面,特別是那些听懂了歌詞里面的意思的人。

    比如,舍龍,比如張樂求進,他們現在,才對大唐的強大,有了稍微具體一些的認知,可不止是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而已。

    比如,巴木,他現在帶自動,實力強大的馮盎,為什麼听命與李唐王朝,並且致力于將嶺南百越各族,融合進漢族。

    還有其它一些對于李唐王朝有想法的人,此刻,也都徹底的死心了,人心的力量,是無窮的,是不那麼容易推倒的,他們只要不傻,都懂得這個道理。

    四大文工團過千樂手,穿著整齊的儀裝,唱著歌,邁著整齊的步伐在皇城兩側列隊,主樂器以軍鼓,長號,長笛管樂最多。

    待看清了其中一大部分穿著綠色短裙的樂手的儀容的時候,站的比較近一些的百姓,只覺得自己的眼楮被亮瞎了,這世上,怎麼有這麼好看的衣服,英姿颯爽這個詞,都不足以形容這些女樂手的形象吧!

    待得同樣穿著儀裝的太樂令虞秀兒登上奏樂指揮台之後,閱兵儀式,便正事開始。

    用作指揮的紅纓,被虞秀兒揮起,看到她莊重有力的姿勢,任何人也不敢對這位女官生起輕視之心,在她那一身儀裝,以及氣勢雄渾的奏樂聲下,所有人感覺到的,都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這就是樂的作用了。

    後漢書的《禮樂志》中提到,“其短簫,鐃歌,軍樂也。”

    與那時的短簫,鐃這樣的簡單軍樂器比起來,大唐的軍樂可就豐富的多了,而且,編曲上面,早已超越了千年,因為,虞秀兒指揮奏出來的,正是孫享福憑借著記憶,哼哼出來的節奏,編排而成,其旋律正是後世的《歡迎進行曲》。

    這是士兵入場時的奏樂,稍後,會有《分列式進行曲》和《檢閱進行曲》,以及最後的《歡送進行曲》。

    而這四首曲子,還屬這首《歡迎進行曲》最有開場氣勢,一出來,就能讓所有听到這樂曲的人心情激動。

    在雄渾的音樂聲中,朱雀大街上列陣的軍士動了,這次,他們不再像之前一樣,穿著沉重的鎧甲,向所有人展示大唐的裝備,因為,這次閱兵的目的和上次不一樣,上次是要亮肌肉,起震懾效果,而這次,是要真打,主題是誓師。

    現在圍觀的百姓中,指不定就有高句麗的探子就混在其中,大唐的新式裝備具體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自然是不會讓他們提前摸清楚的。

    所以,除了戰車的展示,其余所有的士兵,只是穿著筆挺的綠色軍裝,打著看上去十分精神的武裝帶,大多數士兵,都只是戴著一副白手套,單手握著一柄制式腰刀,或者長槍,連重盾都沒有,只是以整齊的隊列,向世人展示大唐軍士的身板,軍容。

    這種萬人齊如一人的列隊,看的所有人是目眩神迷,他們完全搞不清楚唐軍是如何做到了,截止五月底,唐軍可是進行了長達八個多月的訓練,雖然其中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用來幫百姓耕種收割了,但七個月的高強度訓練,也已經讓他們的某些習慣養成了自然。

    這種昂首挺胸,自信的氣勢,甚至比他們穿著沉重的甲冑,佩戴著武裝到牙齒的裝備還要迷人。

    許多在人群中觀看的少女,就在此刻萌生了一種要嫁就嫁兵哥哥的沖動。

    隊伍進入皇城門前的皇城大街,軍樂演變城了《分列式行進區》。

    皇城之上,李世民朝每一隊通過皇城門口,踏正步,向自己行抬手軍禮的士兵微笑揮手示意,待得十萬大軍全部在皇城大街列陣之後,李世民便下了皇城,站上了一輛由三名御車都尉蹬踩的五輪人力車上,太子李承乾不在京,李世民沒有讓別的皇子一同登車,倒是讓滿心期待的李泰郁悶的要死。

    文工團的樂曲在李世民登車之後,轉換成了《檢閱進行曲》,隨著人力車在街道的中央開始緩緩行駛,李世民也開始說自己的台詞了。

    “將士們辛苦了••••••”

    “為吾皇而戰••••••”

    這句口號,是孫享福建議加上去的,它起到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趕來看閱兵的許多老府兵,或不在此次出征之列的府兵,恨不得自作主張,隨皇帝一起東征。

    當李世民正在萬眾矚目的場面下,檢閱著自己的軍隊的時候,圍觀的人群中,鼻青臉腫,渾身纏著不少紗布的張誠,卻是進入了深刻的反思之中。

    昨天那個想打他妹妹鬼主意的黑漢子他很討厭,不過,大唐,長安的這種氛圍,他卻很喜歡,百姓們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皇帝而驕傲,哪怕這次的閱兵儀式上,並沒有向所有人展示強大的武裝,但百姓們也覺得他們是無法戰勝的。

    當然,讓他喜歡的還不止這些,妹妹張如煙昨天跟她講了很多在長安的事情,官府對于各種行業的管制,都十分嚴格,像她這樣原本的家奴,也被強制性的頒發了二等公民戶籍,而有了這個戶籍,她在王家,就是雇工的身份,即便是雇主,也不能強行逼迫她做皮肉生意。

    所以,她雖然在畫舫上工作,卻也只是唱唱曲,跳跳舞,為客人斟酒打扇,卻並沒有失身,這也是為了掙些吃食,填飽肚子生存下去,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而在朝廷這樣的政策下,很多像她這樣窮苦出生的姐妹,避免了徹底淪落的悲慘命運,她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此外,張如煙還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去文工團應募,她有自信,憑自己的本事,能做上女官,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不再遭受欺凌,至始至終,她都沒有同意跟著他去遙遠荒僻的雲南。

    想到王浩的謀劃,張誠兩難了,他不想背叛王浩,卻又不忍破壞眼前的和諧美好,更加不願意讓自己唯一的親人受到傷害,所以,身體上的傷,他壓根沒有在乎,心靈上的煎熬,卻是讓他無法靜靜的躺在客房里養傷,強忍著傷痛,他決定走出來看看,而在他遠處的一個角落里,他的妹妹張如煙,正用羨慕崇拜的眼神看著英姿颯爽,高舉紅纓,指揮著過千人奏樂的太樂令虞秀兒,這是一個讓所有大唐女子羨慕崇拜的女人,尤其是像張如煙這種從事曲藝工作的女子。(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農聖》,方便以後閱讀大唐農聖第449章 閱兵出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農聖第449章 閱兵出征並對大唐農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