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台繼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多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天氣,石鏡、銅城、涼山等地區相繼出現大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請廣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
    大雨如幕。
    客廳里暗沉沉的。
    沙發上擠著一圈死鬼,形容慘淡;電視里播著新聞,無趣呆板。
    兩廂對照,都是寥無生趣。
    房間一頭同樣壓抑。
    從瀟水回歸的李長安正伏案撓頭。手里握著毛筆,肘下壓著黃紙,眼前則是一張別墅設計圖等待臨摹。
    圖紙線條既多,毛筆筆鋒又軟,不一陣,人就抓耳撓腮、暴躁苦悶,活像個連夜趕暑假作業的小學生。
    終于將就著畫完,混著一封黃符點燃投進陶罐,就等蓋上塞子完成“陰宅寄壇術”。
    突然。
    死鬼堆里“唰”地沖出個攔腰斷成兩截的。
    “道爺辛苦了!這點粗活交給我就行了。”
    說完,一把抱起壇子。
    腦袋在前面飛,屁股在後面追。
    急吼吼就往房間里鑽。
    客廳頓時沸騰,霎時陰風慘慘、鬼嚎連連,大小死鬼們通通頓足捶胸,叫喚慢了一步,反讓新鬼得了便宜、佔了先。
    但也沒嚎幾聲,房間里卻響起一串壓抑的哭聲,比之這滿屋的鬼叫還要淒涼幾分,群鬼于是熄了嘈雜,面面相覷,然後竊竊私語。
    “他咋先哭上了咧?”
    “能不哭嗎?”
    “三四十歲一男人,為了買房子結婚,加班加點送外賣,一個不留神讓大卡車當場碾成兩截。”
    “活著買不起八十平,沒想死了倒能住上大別墅。”
    “可現在就是住了別墅,也沒媳婦啦。”
    “你再罵!”
    李長安到嘴邊的斥責咽回了肚子,瞅著沙發上堆砌的群鬼,滿臉寫著後悔。
    他辭別瀟水回歸現代,發現屋子跟賊光顧過似的,要不是手機沒電,他當場就得打110。
    後來冷靜一想,這滿屋子的鬼蹲著,哪個賊有這能耐?
    再仔細一看,自個兒倆房間啥事沒有,就客廳和放壇子的臥室一片狼藉,而且東西也不見少,反倒是鬼多上了十來只。
    再把吳老大提過來一問。
    感情這段時間里,陸陸續續住進來十幾只倒霉鬼。這新鬼撞上舊鬼,還能有什麼事兒?打唄。
    這打來打去就打成了這般模樣,好在屋里寒酸,稍稍值錢的電器也沒被破壞,總之損失不大,就是原本施了“陰宅寄壇術”的罐子都被打了個稀爛。
    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他一時心軟,架不住幾個小鬼可憐巴巴的眼神,答應了他們鬼鬼都有大別墅。
    見了鬼的大別墅!
    道士揉了揉發酸的肩膀,迎著滿屋子殷切鬼臉,撓了撓雞窩頭。
    還能怎麼辦?
    畫唄。
    總不好食言而肥。
    他生無可戀又翻出一張黃紙。
    這時。
    “叮咚。”
    有人按門鈴?
    好耶!
    趕忙扔了筆,三兩步搶過去,拉開房門。
    燦爛的笑容迅速消失。
    無他。
    門外的八成更加麻煩。
    …………
    從瀟水回歸現代沒安生上幾天。
    身上傷痛沒恢復利索,送去重鑄的配劍也沒取回。
    在一個大雨傾城、群鬼作伴的午後,李長安迎來了意料之外的訪客——樓觀道道士鐘還素,或者說,相關部門人士鐘還素。
    兩人寒暄一陣,扯起些修行界的閑篇。
    “近來靈氣濃度又有上漲,這間屋子恐怕會引來更多鬼魂,未免群鬼相噬,道友應該早作打算。”
    濃度上漲?
    有麼?
    李長安有些撓頭。
    對常在古代世界行走的他而言,現代世界好比干涸的池塘,誰會注意池底干泥有幾分濕潤呢?
    不過,想到家里“房客”突兀暴增。
    又大概理解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靈氣復甦?
    “當然不是!”
    鐘還素熟練解釋。
    “這只是靈氣潮汐漲落的自然規律而已。”
    “據專家的研究推斷,早在秦漢時期起,靈氣濃度就在不斷下降,尤其在隋唐年間以及明朝初年還曾大幅跌落,到了建國前就幾乎完全干渴,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靈氣濃度才以極緩慢的速度回升。”
    “只不過最近時間里,靈氣濃度有幾次異常上漲,給了些牛鬼蛇神滋生的環境,部門人手又匱乏,一時監控不力,鬧出些不大不小的亂子。”
    “不過道友也不必擔心。”
    “我听說上頭已經在擬訂新的政策方針,應對未來可能的局勢變化,部門人員擴充是一定的,只是招收那些人員還在研究。”
    “但是可以肯定,對修行者的管控力度會增強,以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是不會再有了,畢竟修行界也不是法外之地。”
    說完一大堆,鐘還素擺出道士的職業笑容。
    “我說這麼多,道友明白了麼。”
    再明白不過。
    “你是想找臨時工。”
    “還特麼不想給錢!”
    …………
    “無量天尊,錢的問題可以商量嘛。”
    一番友好“磋商”後,鐘還素搬出了還算豐厚的薪酬。看來這道士當了官,工作作風也不咋純粹。
    李長安本來沒想答應,他還在疲乏期呢,只想窩在家里喝著快樂水吃著外賣,愉快地長胖發霉。
    但奈何現實不允許啊。
    他常在兩界反復橫跳,得了種怪病,叫“視錢財為浮雲”,花起錢來沒個概念,這次瀟水一行荒城幻墟,也沒撈到浮財,再加上回來後雜七雜八的支出,回過神,兜比臉還干淨。
    “先說說看。”
    李長安念叨著“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是個什麼活?”
    鐘還素取出一個文件夾子遞過來,徐徐說道。
    “一周前,錦官大學一個叫邵野的教授申報了一項考古工作,目的地是涼山縣山區里的一個老村寨,那村寨疑似與一個活躍于清末民初的‘會道門’有關。”
    “旁門還是妖鬼?”
    “那個年代是真是假、是人是鬼很難分得清,再加上時局動蕩,卷宗也多數散佚,如今已經弄不清楚了。”
    “為什麼不叫停這次考古。”
    “那句老話,咱們國家地大物博、歷史悠久,這古往今來的牛鬼蛇神多如牛毛、遍布各地,要是次次沾點兒邊就阻止,社會也就別運轉了。再說,絕大多數都隨著靈氣枯竭徹底成了文物。”
    “道兄既然找到上我,說明它不在大多數範圍之中,對麼?”
    “我們也不確定。”
    他解釋道。
    “這家教派有記錄第一次出現在光緒年間,並在隨後影響力迅速擴散,據說當時西南一些軍閥背後都有它們的影子,但在1920年左右就突然銷聲匿跡,連同大多官方與民間的記錄一起消失。這段時間靈氣有異,鬧出些亂子,部門里查找線索,才在零散的卷宗里把它挖了出來。”
    李長安沉思了片刻。
    “還有麼?”
    “沒了。”
    鐘還素無奈搖頭。
    “卷宗散佚得厲害,他們內部什麼組織,頭領的名字,崇拜的哪路神仙一概不知,只有一條可信度不高的記錄,說它們傳教依賴一樣神物。”
    “是什麼?”
    鐘還素突然直起身軀,神色變得嚴肅,好似廟里的判官來到人間,滿屋鬼物頓時噤聲不敢私語,屋內頓時只剩壓抑的光線與隆隆的雨聲。
    李長安卻不為所動,依舊翻看著手里文件。
    這一頁是鐘還素所說的老村。
    不多的文字附著一張照片。
    照片年代久遠有些模糊,但也能看出是個潛藏在山谷中的村落,一片片黑色瓦頂呈環狀排列,密密麻麻相互餃接簇擁在一起,就像一盤蜷縮起來的蜈蚣。
    鐘還素的聲音慢慢響起。
    “活死人,肉白骨。”
    “返魂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