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助手已經點開了廚房里擦的 亮的灶台。麥克探頭看了一下“火苗”控制,略微盤算了一下,就胸有成竹的開了四個灶眼,四個煎鍋在眾目睽睽下,被架上台子,開始了魚肉的最後裝扮。
雲起的媽媽當初在設計莊園的時候,就主張環保為主,因此一切均用電磁設備,這對平常的家庭生活來說,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于講究火候的西料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尤其是煎炸。
炸倒也罷了,鍋預熱時間久一些,油加熱沸點高一些,也能不差毫厘的做出同樣的菜品。
但是煎,電灶和火灶的區別就大了!
(其實差別最大的不是煎,而是爆炒。麥克來過這里幾次,因此很清楚弱點在哪里,在選材上就有所摒棄。)
以三文魚為例︰火灶台的煎,由于火勢凶猛,鍋的底部和邊緣處溫度幾乎在同一個沸點,魚肉放進去,受熱面較為均勻,魚肉的厚度也可以稍微大與往常。
一般以3分鐘為限,一分鐘時翻身,翻過來之後,剛被溫度刺激榨取的魚肉里的油星,在流淌將出之際,被倒轉重又流轉回魚肉自身里面,沸騰的熱魚油分子與溫度相對較低處的油分子相踫撞,會發出一陣小爆破,產生滋滋啦啦的聲響,煎香味兒四溢,此時為了保證魚肉的健康供給(有時三文魚里會有寄生蟲啥的)時間需要長一些。
但長多少時間,這就是考量一個廚師的手藝的時刻了。
手段老道的廚師可以不必等沸點駐留久了,他會在魚的油脂到達沸點,即將流淌出來的那一個極致點,手握煎鍋用鍋底在火灶處震蕩幾下,鍋底的火苗會躥出,被鍋內涌動的油分子吸納進來,會燒燎一下魚肉的表面。
突然以超過沸點的灼燒,有兩種好處︰
一會使魚里的寄生蟲啥的驟然死亡,滿足健康的目的。
二會使魚里的油脂流淌突然止住,而只在魚肉里充盈,達到外焦里嫩的效果。
但電磁鍋並沒有這樣的功效,魚肉只能在鍋里煎烤,這對廚師的眼力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能不能做出火灶的外焦里嫩呢?
四個平底鍋在加熱到一個點後,麥克伸手在鍋的表面測試了溫度,開始操刀切肉。
他先是兩刀切掉頸部,但又預留出富裕的魚肉墜連在肩頸肉上,他並沒有急于制作這兩塊肉,而是放在一邊等候時機。
麥克下刀如飛,巨大的三文魚身被分割成四十份額,幾乎是同樣大小,同樣厚薄,(來客有三十五人,他仔細的點過了,富裕的,留給飯量大的人)每鍋四片(多了不行,魚肉會被擠到鍋邊去,受熱不均)。
麥克手拿竹夾子,站在鍋邊,注視著鍋中的魚肉,並不時的用夾子調整魚體的角度,那神態從容不迫的,直如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其實里面操心的事,一點也不亞于一場激戰!),不久,煎香味便充斥了整個廚房。
得力的助手則早已把加熱過的盤子,擺放好了配菜(幾根水煮過的蘆筍或西蘭花)。
在等待魚肉的同時,麥克在另一個灶眼上,放了一個小小的煮鍋,鍋里是早已切好的洋蔥和一些未知的調料菜(一些新鮮的如西芹、水蔥、香葉之類的)調鹽,添味,最後放了白葡萄酒,小火炖煮。
魚肉終于出鍋,麥克迅速地把魚肉一一夾放到盤中,放下鍋子,用湯勺在每一塊魚肉和盤子上,最後點綴進醬。
出鍋,上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