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沖車已經修理加固完畢,等到入夜的時候,就由馮杞攜帶足夠數量的炸藥,隨兩輛沖車再一次進入到城牆之下。而挖掘工作就由兩輛沖車內的那六十名勇士負責,選準爆炸地點,爭取一次性的解決問題。
而引爆鷹嘴岩的工作由習關負責,今天晚上就開始在鷹嘴岩上鑿埋炸點。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力量從鷹嘴岩處突入嵩陽關,李翊特地組織了一直實力強大的突襲隊。
由連駿親自擔任突襲隊隊長,勒蒙、霍風擔任副隊長,帶領一百二十名武藝出眾、彪悍勇武的親兵。另外還從各軍中抽調了三百名悍不畏死的官兵,由仇封帶領,作為隨後支援突襲隊的第二梯隊,做好緊隨其後殺入嵩陽關的準備。
當天夜里,李翊布置大軍全線前移,四座箭塔也被悄悄的前移到距城牆僅有六七十米的距離。
而這一動作很快就被敵人發現了,雖然黑夜里看不清楚,但敵人卻毫不放過盲目攻擊的機會,如蝗的箭雨傾瀉而下,連他們的拋石車也開始雜亂無序的向這邊發射,暗夜里卻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
而雲南方面的反擊也適時展開了,極度接近城牆的四座箭塔上的火箭手們,迅速的開始向嵩陽關上發射火箭和轟天雷,雖然仍有不少火箭和轟天雷落到了目標區之外,但是準確率卻比白天時好得多了。
有幾支火箭射在了城門樓上,頓時使得嵩陽關上火光一片, 里啪啦的燃燒過後,使得嵩陽關的城門樓只剩下了一個骨架,而且城內也有幾處地方騰起了煙霧,到處煙塵滾滾,照亮了半邊天。
借助嵩陽關的火光,拋石車開始發威了。經過白天的幾次調校,拋石車拋送石塊的準確性大大提高,紛飛的石雨大多傾瀉在嵩陽關城牆內外的多個地方,頓時傳來此起彼伏的敵人淒厲的慘叫聲,想必已經給嵩陽關上的敵軍造成了有效的殺傷。
而這時候,隨著拋石車暫時停止發射的空當,兩輛沖車在勇士們的推動下不斷地向前突進,輕車熟路的來到了城牆根下。在沖車厚實屏障的掩護下,馮杞等人立即動手開始挖掘工作。
敵人很快就明白了這邊的目的,雖然已經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但是殘余的官兵開始拼死抵抗。所有能夠用上的武器都開始用來對付那兩輛沖車了,滾木、 石、磚瓦、石塊,甚至火把、滾油什麼的都向著沖車砸了下去。
一時間,兩輛沖車都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幸好堅固的車體沒有發生嚴重的變形,骨架仍然完好無損,但是車頂和側面的防護板卻已經是支離破碎,使得隱身于內部的部分軍卒受到了滾油的傷害,導致受傷人數不斷增加。
面對這種不利的局面,李翊立即下令增加箭塔上的人數,全力攻擊城牆上的敵軍,以掩護沖車內的馮杞等人。在箭塔上如蝗箭雨的支援下,敵人都隱身于牆垛之下,無法再有效的攻擊沖車,使得馮杞等人的壓力驟然減輕,挖掘工作也得以順利的恢復進行。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緊張作業,城牆下已經挖掘出了一條長長的地道,十幾個容量在五十升左右的炸藥罐被送到了里面,而馮杞也迅即開始炸藥的布線工作。
馮杞使用的導火索,已經明顯的有了後世導火索的雛形。他使用堅韌細密的麻布作為導火索的蒙皮,里面加入普通的火藥,只有成年人的手指粗細。
這種導火索相較于以前棉紙包裹的導火索,既有一定的防水、防潮效果,又能填藥均勻,燃燒時間相對可以控制,因此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等到沖車開始向後撤退的時候,李翊知道炸藥已經埋設就緒。在箭塔上的箭手們的掩護下,沖車退到了離城五十米以外,而一條大約三十米左右長度的導火索,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