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游龍

第三十八章 水泥作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火影判官 本章︰第三十八章 水泥作坊

    但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對面的大義寧國,我這邊若一開建,對方肯定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只怕我關隘還沒建成,大義寧國的鐵蹄已經來到寧州城下了。

    但我還是有了一個成熟的想法,目前的哨所規模太小,遇到敵情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這幾十個人很容易就會被敵人的鐵騎碾壓。

    在關隘沒有建成前,我準備先將這里的哨所升級,設置一個三百人的巡檢司,也算是為以後的計劃打個基礎吧!

    我隨手將望遠鏡遞給了身邊的簡錚。簡錚遲疑了一下,這才小心翼翼的接了過來,學著我的樣子放在了眼前。

    他剛剛看了一眼,就哇的大叫了一聲,差點將我的望遠鏡扔下了山谷。

    他的吃驚的表情和顫抖的臉頰告訴我,他已經被從望遠鏡里看到的境況徹底震驚了。

    接下來,簡錚欣喜的拿著望遠鏡不停的變換著方向,如痴如醉的樣子就像一個懵懂的孩子拿到了一件新奇的玩具,已經是不忍釋手了。

    旁邊的眾人不知道簡錚怎麼會變成這個樣,早已被他的舉動徹底弄蒙了。

    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擁有一架望遠鏡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在對方派出斥候四下打探的時候,我們就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最快的時間,更細致入微的觀察敵人的一舉一動,了解到敵方如何的排兵布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嗎!

    見簡錚拿著望遠鏡左瞧瞧、又看看,就是沒有看夠的時候,而這也越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

    但是簡錚獨自霸佔著望遠鏡,其他人心癢難耐的也輪不上,我只好苦笑著親自動手,好不容易才從簡錚的手里將望遠鏡搶了回來,然後遞到了林易手中。接下來,輪流看過之後,眾人已是大呼小叫的贊不絕口了。

    我禁不住偷偷的笑了,這就是跨時代的巨大差異呀,從望遠鏡里看到的東西,竟能細致入微到這般地步,他們就是想破腦袋也弄不清楚了。

    眾人在震驚的同時,紛紛詢問這是什麼寶不貝,為什麼能清楚的看到這麼遠的地方。

    我只好糊弄他們說,這是西洋千里鏡,是一位不知道來歷的奇人贈送給我的,而且還交給了我制作這種千里鏡的方法,今後我會大量制造,裝備給軍隊的高級指揮官。

    我這樣一說可就捅出簍子來了,大家雖然不敢張口要我手里的這架,但是听說我能制作千里鏡,都紛紛厚著臉皮,打著各種旗號,請求我無論如何也為他們配備一架,見他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我也只好苦笑著答應了。

    其實,要想制作一架簡易的望遠鏡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有了品質優良的凹透鏡和凸透鏡,制作起來也相當簡單。但是以目前的條件來說,想制作出一架性能較好、完全合乎要求的望遠鏡卻並不容易。

    因為在這個時代,雖然在地中海地區已經有了相對原始的玻璃制品,並行銷到世界各地。但這時候的玻璃只能稱作琉璃,其屈光度和純淨度還遠遠達不到制作望遠鏡鏡片的要求。

    所以我只能是定下計劃,一步步的向前推進。只要有了充足的時間,我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先把高品質的玻璃生產出來,並不斷提高玻璃的制作工藝和水平,最終制作出基本符合要求的望遠鏡。

    這對于我這個生物工程畢業的人來說,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除了尋找合適的材料,以及生產工藝的改進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林慶良就風塵僕僕的趕到了寧州,同時還帶來了一大車用于制作水泥的石灰石。我立即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把林慶良請到了宣撫使府的書房內,認真的和林慶良探討起水泥的制作方法起來。

    其實,我在後世的時候,曾經通過一個水泥行業的朋友,對水泥的制作方法和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但畢竟沒有親手實踐過,也沒有參與過這方面的工作,具體的研制細節毫無頭緒。

    所以我更想知道林慶良的制作方法與後世有何優劣之處,也好通過相互對照,以便取長補短。

    通過林慶良不厭其煩的詳細介紹,我逐漸了解了他那所謂的水泥制作方法。

    林慶良的水泥制作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把石灰石粉碎後和粘土放在窯內煆燒,然後等水泥熟料冷卻風干後就可作為水泥使用,這還是最原始的水泥制作方法,而且水泥的性能也不是很穩定,起碼水泥的強度和均勻性就達不到。

    但是如果按照現代最簡單的制作方法,還要在生料中加入適量的鐵礦石和煤粉,風干後才可以放入窯中煆燒,出窯的熟料冷卻後還要加入部分石膏粉進行攪拌均勻,才能成為最後的 酸鹽水泥成品。

    其實想要制作出完全合格的水泥還要具備相當多的條件和設備,如現代化的立窯或回轉窯,磨機、風機等,各個環節都不可或缺,單在材料和設備上我們的條件就遠遠達不到。

    不過,既然我們已經擁有了優質的原材料,想要制作出基本合格的水泥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雖然沒有現成的機械設備,我們可以因陋就簡的制作一些人工設備,只要確保制造流程的相對完善,由此制作出的水泥品質也差不了多少。

    雖然因此用人多了,但是這個年頭就是不缺人力,多增加些人手也就搞定了。

    經過我和林慶良的詳細討論,我們制作水泥的思路也清晰了起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研究安裝一座基本滿足條件的立窯。

    雖然沒有現成的圖紙,但是根據林慶良以前制作的燒窯加以改進,燃燒室和通風方面都可以進行優化,雖然不一定完全符合現代立窯的標準,但是我相信經過不斷的摸索和改進,終究能擁有一座完全合用的立窯的。

    接下來就是生產工藝方面的問題了。經過我和林慶良的不斷交流,終于暫時確定了標準生產方案。就是把石灰石、粘土、鐵礦石、煤粉按照一定比例,分別粉碎烘干後,在窯內選擇合適的溫度煆燒,達到一定時間和火候後,產生的熟料進行冷卻後和一定比例的石膏粉混合即可成為真正的水泥。

    雖然還有一些如燃燒溫度和時間、摻配比例和混合方法等技術問題沒有最終解決,但是我相信,以林慶良的聰明才智,再加上我的悉心指點,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後,合格的水泥就一定能試驗成功。

    經過我這非專業人士的點撥,林慶良深感受益匪淺,而且我的疑似權威意見也帶給林慶良不小的震驚,他怎麼也不敢相信,我這個大漢的狀元,竟然對制作水泥這麼在行,而且我所提供的意見都是這麼合情合理,不由他不萬分佩服。

    議定了技術問題,下面就是設立組織機構了。這所關隘我早就想好了名字,對面是大義寧國的嵩陽縣,我們這座關隘就叫它平陽關,誰叫大義寧國的國王姓楊呢!

    而且我決定立即設立一個負責工程建造的工務局,局正就由熟悉土木工程的司士參軍李會暫時兼任,全面負責平陽關的設計、建造工作。

    但是目前只能是處于設計階段,所有消息都不能公開。而現在最重要的是水泥工坊的設計建造,等到水泥質量穩定並大規模生產後,我們再尋找合適的時機興建這座平陽關。

    之所以不讓林慶良擔任這個局正,是因為我還是有點私心的。這樣的人才,我可不想讓他和官府牽扯太多,以後我還計劃建造一座大型酒樓,交給他私下管理也最合適不過,若是有官職在身反而不方便了。

    建造關隘的部分工匠由林慶良自帶,其他的技術人員由官府招聘後交由林慶良管理使用,全部費用都由官府負責。

    而且我還把關押在牢中的孫德成牙兵抽出三百名交由林慶良做雜役,由他安排使用。另外,為了防止這些勞役犯人趁機作亂或逃走,我又安排了一名認真負責的校尉,率領一百名士兵,負責平陽關和水泥作坊建造生產的安全保衛和囚犯監管工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五代游龍》,方便以後閱讀五代游龍第三十八章 水泥作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五代游龍第三十八章 水泥作坊並對五代游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