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1352節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比薩餅 本章︰第1352節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

    往京都的路上,德川家綱心情轉好,時復歡笑。

    沿途大名、民眾歡迎,對他俯首貼耳,至此,他才真正掌握了倭國大政。

    倭人心中都很清楚,只要大將軍的那個海外親戚在,誰都動不了他一根毫毛!

    顏常武頗具迷惑性,他是上任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光的拜把兄弟兼妹夫,這次打著為親戚家幫忙的旗號,也確實是德川家綱請來的,于是那些敵對的大名無法挑起內外之爭,對到來的明軍動員全倭國的力量去抗擊他們。

    倭人低鄙,島國民眾對島外尤其是大陸既羨慕,又恐慌,怕的是大陸的力量侵入倭國,如果顏常武沒有與幕府的親戚關系,殺到倭國,那麼敵對的大名們將把幕府及顏常武一並列為敵人,號召倭民對他們擯而棄之,群起而攻之。

    現在什麼都找不出借口反對顏常武,唯有認輸。

    幕府軍和明軍到達京都,京都守軍迎降,看到那個把自己反綁住的大胖子口口聲聲說自己死罪,德川家綱及一眾家臣頗有一種吃了蒼蠅的感覺!

    肥前藩大名鍋島光茂在千葉合戰中逃脫,率軍逃回京都,他立即接管了京都城防,防止潰軍進城,同時軟禁了倭皇及公卿,待到幕府軍到時,他立即率眾投降!

    反水的動作夠快夠堅定,夠厚黑,夠厚顏無恥!

    讓決定對那些造反大名“不赦”的德川家綱黑起了臉,不知道應該如何應付他,真想說一聲“爾既知罪該萬死,那就死了吧!”

    須知鍋島光茂可是此次造反三位帶頭大哥之一!

    他在《討(幕府)賊檄文》中有份簽字,將德川家上至老烏龜下到德川家綱都罵個狗血淋頭,親切問候德川家的女人,當時德川家綱氣壞了,接連打殺了幾個侍從出氣,現在卻不能夠給鍋島光茂暢快一刀。

    保科正之出面,在詢問過鍋島光茂京都安然無恙,將軍御所二條城完好之後,就開釋道“肥前藩雖說前有大錯,但保全了京都、護(倭皇)駕有功,快快松綁!”

    他讓部屬給鍋島光茂松綁,鍋島光茂心頭一松,知道這回有希望保住老命,至少保住鍋島家的石高了。

    終究德川家綱忍不住譏笑他道“肥前藩真的是家學淵源,大有乃父之風啊!”

    鍋島光茂的父親鍋島勝茂之前在前任大將軍德川家光時期也是造反,打不過就無恥地投降,因此德川家綱以此斥責他。

    話有點刻薄,然而鍋島光茂卻唾面自干,連連叩頭道“罪臣不敢當,不敢當!”

    不再理這個小人,德川家綱與顏常武一道進入了京都。

    京都于794年定為日本的首都,模仿中國唐朝的首都洛陽營建而成,命名為“平安京=和平與安定之都”。雖歷經變遷,京都作為日本的首都而保存下來。平安京修建了眾多莊嚴的宮殿和服侍官廷貴族用的公館。從9世紀到12世紀中期,達到了權力與榮耀的頂峰。那時,在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展,產生了純粹體現日本式美的眾多文學和藝術作品。

    在1467年至1477年的“應仁之亂”中,京都被燒做一片白地。豐臣秀吉統一全日本後,重建京都。

    存在皇宮、東寺、東西本願寺、二條城、三十三間堂、北野天滿宮、清水寺、銀閣寺等,整座處于一片幽靜中,沒受到兵火的侵襲,所以保科正之認為鍋島光茂有大功還是對的。

    街道已經戒嚴,道路兩邊每隔五米都有一對士兵站立,另

    民眾人員稀少,據鍋島光茂說人員在戰亂時逃散了不少,還有公卿們都在二條城候著呢!

    其中的二條城是將軍御所,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後經德川家光擴建,仿唐朝長安城而建,周圍有東西長500米,南北長300米的高大圍牆。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乃是德川將軍的寓所。其走廊鋪設了“鶯鳴地板”(鶯張ベ),當敵人侵入之時,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會發出黃鶯鳴叫之聲。

    這還不錯,德川家綱和顏常武一道往二條城進發。

    剛剛投降的鍋島光茂頭前引路,點頭哈腰,十成十的諂媚小人。

    封建王朝,大臣晉京,都不能回到家中,而應呆在什麼賢良寺等侯皇帝接見,但倭國里的倭皇是個小受,德川家綱這樣的權臣哪把他當一回事!

    到達了二條城,見到了那巍峨的城池,德川家綱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對顏常武說道“總算到家了!”

    他們同坐一輛寬敞的大馬車,兩人地位都非同小可,德川家綱是君臨倭國的掌權者,顏常武更是兩中華的大龍頭,還是德川家綱的叔父,誰先誰後都不好,那就同車。

    馬車長驅直入,到達了“二之丸”御殿,殿外有一大群穿著花花綠綠官袍的官員們,那些就是倭國的公卿們了。

    他們下了馬車,顏常武在人家的地頭,給德川家綱面子,讓他先下。

    于是那些公卿過來參見大將軍,順便以同樣的禮儀見過大明的東南王!

    顏常武見到那些公卿,多數是骨骼清奇,體格消瘦,不禁莞爾。

    這是餓整的!

    日本古代公卿是指從平安時代以來從公家中升格的從三位以上的貴族,包括什麼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內大臣、參議、大納言、中納言都屬于公卿階級才能擔任的官位。

    平安時代末期最出名的四大姓氏分別是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公卿素被他們把持。

    到了戰國時代,地方豪族四起,不但擁有了權利還獲得了官位,真是名聲蓋過了那些貴族。公卿們對于那麼地方大名來說只能是些獲虛名的工具和吸血鬼而已,當然公卿里面也有不少書畫,和歌高手,畢竟貴族沒事做,只好做些風雅之事。

    在京都,倭皇都沒權利,公卿更不用說,沒權利的他們連鬼都不上門,沒什麼外快。

    等到了幕府時期,倭皇的日子可就更慘了。由于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倭皇也就只有個虛名,實際上還得看幕府的臉色。倭皇生活之拮據可見一斑。

    德川幕府給倭皇的石高是十萬石,其實一開始更少,只有一萬石!十萬石您听著也許很高,但這是包括所有貴族一起的俸祿,所以分下來到天皇手頭上實在是少得可憐,如孝明倭皇就是這麼個倒霉蛋,這位老哥窮到晚餐只有一條小魚,而且吃完骨頭都舍不得扔,留著第二天熬湯喝

    倭皇連飯都吃不飽,公卿則肚里油水都沒有,人人都是一副好身材,沒有肚腩,真讓人羨慕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之雄霸海外》,方便以後閱讀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352節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之雄霸海外第1352節 唾面自干的肥前藩大名並對大明之雄霸海外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