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崛起

第二百八十七章 向西行裝神弄鬼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柔情小丈夫 本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向西行裝神弄鬼

    <b></b>                  趙舒見郭淮開口,急忙揮手斷,道“此非我所願,只是如今形勢突變,荊州才經大戰,若無蜀中為援,豈能長久?”郭淮點了點頭,卻又猶豫道“大哥想要與孔明爭奪蜀中大權,只怕不易。&nbp;馬孟起何等人物?里行間卻是充溢悲憤,而且最後幾句‘超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閣下,非要為官為將,得于田舍翁足矣。余無復言。’分明便是在囑托後事,只怕已經不免。”

    這些話的含義,趙舒又何嘗不知?想想馬超威鎮西涼,攻長安,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是何等風光?很難想象馬超在寫這封信時的心情,英雄末路?壯志未酬?趙舒猛然搖了搖頭,想要將馬超俊朗卻有無奈的面目從腦海中搖去。郭淮又問道“大哥可有何算?”

    如今成都風雲再變,劉巴等宿望之人辭世,劉備當初在孔明身邊安排的馬超也是如此,怎能再讓劉備回川,而讓孔明掌控大權?趙舒將此說與郭淮,末了道“只是陛下已經動身,我當如何再行阻攔?”郭淮答道“大哥何憂也?馬孟起有與大哥,難道還不會上表陛下?陛下若知成都變化,豈敢再輕易入川?”

    話是如此,可卻並非十分肯定,劉備明知孔明不善,仍使黃皓將消息傳往成都,又非要離開荊州,其心意如何,怎敢確定?趙舒轉身踱開幾步,卻看見屏風之上懸掛地圖,乃仔細劉備入川路線,沿江而上,經西陵,倍陵,秭歸,巫縣,白帝城……。劉備兵敗之後,不就是駐扎在白帝城,不肯回成都的麼?趙舒指點著地圖,問道“伯濟可有良策,使陛下停在白帝以東,不深入川中?”

    郭淮乃上前答道“小弟早思得謀,不知可行否?”趙舒把眼看著他,就听他繼續道“世風尚鬼神,巴蜀之地猶為盛行,大哥何不使人借此名義勸諫陛下?再加上成都之事,陛下如何不信。焉敢再入川中?”

    趙舒乃拂手笑道“伯濟之計大善。”劉備此刻本就驚疑不定,惶惶不可終日,參雜鬼神之說,他如何不懼?但此事說來簡單,卻要能言善辯,卻有可信之人,時之間讓趙舒上哪兒去找?郭淮既然出此計謀,當然有所準備,見趙舒又有憂慮,乃道“馬孟起長在西涼,羌人以‘神威天將軍’呼之,小弟親衛之中,卻有人原是西羌破落貴族,頗為機警,巧言令色,又對孟起向來敬重有加。若言是為救孟起,必可效以死力。”

    趙舒急忙道“既然如此,可速命來。”郭淮答應著就出門而去,片刻轉來,身後跟有人,知道便是他所說的羌人。那人進來便上前跪拜行禮,道“卑職唐彥,見過將軍。”起身之後,趙舒仔細量番,卻與漢人並無兩樣,乃問道“郭將軍可有向你說明,喚你前來的用意?”

    唐彥點了點頭,道“郭將軍對卑職有恩,卑職又向來敬重馬將軍,其他書友正在看:。只要對兩位將軍有利之事,卑職萬死不辭。”此人是郭淮舉薦,趙舒也就不想多問,只是又將所要行之事再囑咐明白,無非就是要讓劉備相信入川便是大凶,駐兵白帝城而已。

    唐彥神色專注,听完之後,才道“此事原非難事,不過陛下逢多變故,疑心甚重,卑職既是以神鬼之說亂之,自然要些不同尋常的本事,方可見信。”看來郭淮所薦之人,就是不同,能想到這層。以趙舒後世學過的,弄些煙霧之類,也不是難事,不過此間材料短缺,卻讓趙舒如何得展所學?

    次日早,郭淮便帶著唐彥以及數十心腹離開荊州,去追趕劉備行。趙舒也和蕭賁,天翼另尋座小小的宅院住下。接下來的時間,無非也就是整備軍馬,安頓百姓。劉備走後,趙舒深恐陸遜乘機過江來,常使人來往于荊州,漢陽之間,探關氏兄弟消息。過得旬月,江東軍馬竟無絲毫渡江之意,讓趙舒甚為吃驚。雖然江夏城把火燒了不少民宅,以陸遜之能,應該早就安定下來,卻緣何不肯進兵?莫非孫權真能咽下這口惡氣?而郭淮所行之事,也讓趙舒心中惴惴不安,趙舒就是這樣兩頭擔心的情況,迎接又秋季的到來。

    已經行了二十余日,眼見白帝在即,劉備心中也安穩不少,若不是自己有恙在身,早已下車與吳懿等將起騎馬行軍,恨不得此刻便身在白帝城中。劉備坐在車駕之內,仍不時傳出兩聲的咳嗽,卻比在荊州好了許多。雖然身體漸漸好轉,可是劉備的心中卻仍舊片悲涼,前幾日接到成都消息,劉巴,馬超等人都已病故,而馬超最後的上表,更讓劉備心有余悸,威風凌凌的當世虎將,下筆之間,言語之中,竟是那樣的淒涼無力。成都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為何這樣的重臣,大將都同在時去世?劉備不敢再深想,再想下去,只怕自己多年經營換來的蜀漢帝國,也將泯滅。

    “上不朝於天子,下不謁於公卿;避樊籠而隱跡,脫俗以修真,樂林泉兮絕名絕利,隱岩谷兮忘辱忘榮。頂星冠而日,披布衲兮長春。”

    “停駕。”劉備猛然听到這樣的歌句,急忙起身掀簾走出車外,望著歌聲傳來的方向,就見遠處人踏著七色彩光而行,不僅劉備吃驚,旁邊眾將士均目瞪口呆。等那人將要遠去之時,劉備才回過神來,急忙道“快去,將此仙人請來。”

    吳懿就在車駕旁邊,听劉備說起,急忙馬而去。劉備見他去得匆忙,惟恐失禮,又急忙補上句“切不可造次,需得恭敬些。”又恐修行者不欲與帝王將相為伍,道“萬勿泄露朕之身份。”

    少頃,吳懿果然帶來人,道者扮,生得卻也有幾分出塵飄逸之相,只是腳下卻無彩光,想是有旁人在場,不便顯露。其時道教盛行,張角兄弟黃巾之亂,張魯父子割佔漢中,都是以教會而興,是以劉備值此危機之時,也不禁想問之于鬼神。

    那道者幾步行到劉備面前,稽首道“山野之人本不當與俗人會面,奈何陛下見召,不得不至。”劉備听他語氣之中似有不悅,乃瞪了吳懿眼,正要開口責怪,卻又听道者言“小道修行多年,豈會不識人身份?陛下不必責難這位將軍。”

    劉備听罷心中愈法敬重,乃道“朕路行至此,听聞仙長高歌,不覺心曠神怡,是以冒昧相邀,還望仙長勿怪。”

    “呵呵。”道者陣長笑,道“仙長二,小道斷不敢當。小道適才在附近山中采藥,卻見道黃光沖天而來,便是真命天子車駕行來。不過……”說到此處,道者卻不再言,只是看著劉備微微搖頭。

    劉備此刻也算是病急亂投醫,平日對鬼神算卜之說,雖然不排斥,卻也不盡信,如今看那道者如此,聯想近年種種,急忙道“仙長可否上車暢談片刻?”道者猶豫片刻,最後輕嘆聲,道“罷了,既然與陛下相遇,便是前緣,當為陛下指點番。”言罷便登車與劉備同入內。

    劉備擯退旁人,兩廂坐下,低聲問道“適才仙長言猶不盡,莫非有不便之言麼?”道者微微點頭,道“適才見陛下黃光之中,隱雜股明亮袖色,此乃有小人侵犯之意也。”

    劉備只覺此言深得己心,自己如今不正是被孔明,趙舒二人逼迫麼?急忙又問道“仙長可能推算出是何人?”那道者思索片刻,乃道“‘袖’者‘朱’也,陛下身旁可有朱姓之人?”劉備搖了搖頭,自己身邊並無姓“朱”之人,莫非推算有誤?卻又猛然想起“諸葛”不也有“朱”諧麼?拍掌道“仙長所言甚是,其他書友正在看:。”

    道者微微笑,道“這道袖光由西北而來,復望西北而去。小道見陛下行仍往西而去,恐與陛下不利,是以高歌警示陛下,望陛下防之,慎之。”劉備聞言驚,道“仙長便是特為朕而來麼?”道者點了點頭,道“漢祚不滅,仍有三百年之嗣,小道只是秉承天意而來。”從古至今,那皇帝不是希望自己的子孫仍能傳承帝位?道者這般說,劉備頓時大喜,卻又忽然問道“既是如此,西行不利,朕改何往?”

    道者閉目片刻,才睜眼道“適才小道神游番,見白帝上空,隱隱有帝王之氣,可暫解陛下之厄。”又道“多行不義,必得天譴,袖光之事,陛下無須擔憂,年內必然有人代陛下伐之?”

    劉備當初在荊州便是想著前往白帝城,如今又得知成都幾名重臣去世,越發不願回川。現在听那道者之言與自己不謀而合,心中深信不已,又听得有人代他討伐孔明,便生疑竇,莫非是趙舒興兵勤王?于是問道“仙長可知代朕征伐之人是誰?”

    道者卻搖頭道“天機不可竟泄,陛下只往西南方向想便是。”西南卻還有何人?劉備越發不解,還要再問,卻又听道者言“今日與陛下交談許多,望能助陛下重振漢室朝綱。塵世污濁,小道不能久留,否則有礙修行,這便要告辭了。”

    劉備心中尚有不少疑團,如何肯就此放過?再三挽留,那道者卻去意甚堅,不得已只好禮送出車。剛出簾來就听聲大喝“哪里來的妖人,膽敢蠱惑聖听?”劉備和道者都是驚,轉眼看去,卻是趙雲。

    趙雲隨劉備路西進,卻甚不得意,放在後隊之中。方才得知劉備居然與道者入車長談,心下疑惑,急忙從後面趕來。趙雲卻是向來不相信神鬼之說,對于所謂修道之人也是避而遠之,如今見劉備將其邀請入車,便在車外凝神竊听,隱隱听得白帝二,似乎是在勸阻劉備入川。趙雲放棄軍馬隨行,便是要與劉備道回成都,如今有人出來阻攔,自然心中惱怒,等到兩人出來,便大聲喝罵。

    劉備對趙雲此刻也無好感,此人隨自己日久,卻跟孔明走得極近,唯其命而從之。此刻趙雲如此無禮,劉備也是惱怒,沉聲道“子龍如此無禮,是不將朕放在眼中麼?”

    趙雲知道剛才確實有些莽撞,乃在馬上欠身道“自來術士皆以讒言亂國,望陛下察之。此人身份不明,卻枉議國事,陛下不可被其蒙蔽。”

    “住口。”劉備呵斥道“朕年紀雖長,卻耳聰目明,豈能好壞不分,忠奸不辯?此乃得到仙人,汝焉能如此不敬?還不退下。”吳懿等將也都是親眼看見那七彩光華,自然與劉備樣心思,便上前勸戒,拉開趙雲。趙雲見左右都是御林禁軍,而且劉備畢竟是皇帝之尊,也只好嘆息聲,拔馬後去。

    趙雲離開之後,劉備又急忙向道者賠禮。那道者坦然笑,便又告辭。劉備本要使人相送,也被蜿蜒拒絕,那道者走出百十丈外,卻又道七色光彩護身。劉備不由感嘆,道“真仙人也。”等那道者不見之後,劉備才坐後車內,回想道者之言,頗為欣慰,畢竟奸佞年內便滅,漢室宗廟還能傳承三百年,這都是萬千之喜。

    那道者快步走遠,回頭不能看見劉備行,才長長吐了口氣,急忙向左近座土山而來。山上早有數十人馬等候,為首之人見他前來,急忙問道“事請辦得怎樣?”道者笑道“陛下已經深信不疑,到白帝之後,定然不會再往西行。”言罷又指著旁邊的幾塊放在架上的三稜水晶,道“趙將軍命造此物,確實厲害,弄出七色彩光,陛下如何能不相信?”

    兩人正是郭淮與唐彥奉了趙舒之命,趕上劉備行,假借神鬼之說,騙劉備進駐白帝,不回成都。郭淮听完也看向那幾件物什,嘆道“大哥之智確實非比尋常。”又听唐彥道“趙雲見疑,恐怕會派騎兵四下偵探,不宜在此地久留。”郭淮點頭,喝令眾人上馬,齊絕塵而去……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蜀漢崛起》,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蜀漢崛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向西行裝神弄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蜀漢崛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向西行裝神弄鬼並對三國之蜀漢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