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長生

第五章長老講道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缺錢 本章︰第五章長老講道

    恢弘的殿宇,安靜而沒有聲息,一道人影出現,有些突兀。

    一個老人,白發垂髫,身著一身青灰色的布袍,他像是憑空出現的一般,一道清風拂過,突兀的站在了碧瑩草編織而成的蒲團上。

    老人雙手背負身後,道袍隨風而展,他眸子清澈,看向大殿中的近百人,開闔間,似有歲月流轉,有一種世事皆洞明的睿智光輝。

    “是觀水長老。”

    “是靈殿的的三長老觀水子。”

    清風搖擺,從遠方吹拂而來,不僅是方雲,大殿中,不少閉目盤坐的年輕人都于此刻睜開了眼楮,原本安靜的氣氛被打破,有人低聲輕語,認出了蒲團上的老人,正是清風宮九大殿之一靈殿的三長老。

    清風宮有九大殿,上浮殿是其中之一,而除了上浮殿之外,佔地近百里的清風宮還有八座殿宇。

    靈殿是處在清風宮東部的一個主殿,與上浮殿並肩,為這一脈的底蘊,九大殿之一。

    蒲團上的老人便是執掌靈殿的三長老,觀水子,一個極為強大的修士,實力高深莫測,修為驚天,據聞在整個清風宮的眾多長老中都是最頂尖的,曾在數年前于清風宮講過道,年輕的一輩中很多人都曾听說過他。

    “今日來此講道是觀水子長老麼,了不得啊”瑩白色的石椅上,方雲的目光落在了觀水子老人的身上,他有些驚訝,心有驚嘆。

    觀水子,這可以說是清風宮一脈如今最負盛名的一位長老了,修道不足三百載,但卻據說是宮中修為僅次于掌教的人物,其聲名不僅是在清風宮中鼎盛,在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附近,都是隆隆。

    長老講道,雖說一般都是宮中的長老于此授業解惑,其中修為強大的也有不少,但是像觀水子這樣的修士,卻是極為罕見了。這種媲美掌教真人的人物,能來此地,對于上浮殿的近百人來說,方雲覺得,都算得上是一個不小的機緣。

    傳承數萬年的清風宮有九座主殿,分九脈,九個派別,在這九脈中,每一脈都有數名長老,而來上浮殿講道的長老,大都是些實力並不算太強的,觀水子,卻是有些讓人出乎意料了。

    清風徐來,沁人心脾,此時大殿中不少人都睜開眼,看到了蒲團上的老人,一群人先是一頓,而後皆議論紛紛,頗有些震撼。

    他們在此地恭候長老,怎麼也沒有想到竟來了這麼一個通天的人物,有些不真實。

    “今日由我來為你們解惑,若是修行上有什麼不懂得問題,皆可向我請教•。”雙臂微微舒展,憑空出現的觀水子並沒有理會一群年輕人的驚詫,他靜靜地掃了一眼周圍,而後徑直的盤坐在了蒲團上,神色波瀾不驚,開口道。

    聲音很清澈,帶著一種獨特的道韻,他始一開口,周圍盤坐的近百人心神都是一定,原本有些喧囂的大殿立刻平靜了下來。一群人肅穆,不再有聲息,

    “轟”而也是在清風子長老說完這句話之後,宏大的上浮殿前,那剛開啟沒多久的石門,發出一道隆鳴,緩緩地關閉了。

    大門關閉,近百的年輕人也寂靜,底談議論聲消失,一群人抬頭,眼楮皆望向了觀水子長老。

    “我看你們盤坐于此的眾人,踏入築道境的似乎寥寥,近百人中,只有那麼十余個,”觀水子老人繼續開口,眸光掃過安靜的人群,道“爾等的修為不高,我便也不去教予你們那些太過于玄妙的哲理,今天的講道,便從修行之始開始講起。”

    聲音慢條斯理,語氣有些緩慢,老r n mi n色平靜,並沒有過多的話語,大殿的門一關,講道便直接開始了。

    空曠的殿宇,一群年輕人肅穆,認真的聆听。

    “築道,這是修行之始,也是修行的根本所在,爾等拜入清風宮中,九脈不同,所修行的經文也大都不一樣,不過,經文不同,但在築道篇差不多應該是類似的。”

    “我們道家一脈注重的是靈魂,追求元神不死不滅,超脫天地自然,而在築道境中,我們所修行的根本也亦是靈魂。”

    “靈力灌體而入,穿透我們的血肉與骨骼,最終匯入識海,識海是修士的本源,也是養神之地,其本質便是我們所說的魂,這里的強大與寬闊程度便決定著修士力量的強大與否。”

    “在築道境和築道境以前,我們所要做的便是通過修行各自的經文,運轉玄法,將天地間的靈力納入識海,不斷的錘煉與壯大它,築道,顧名思義,為鑄下道基的意思,九層之台,始于壘土,這一境界是否務實,決定這我們自身修行之路的長短,根基越雄厚,其路也就越長遠。”

    碧綠色的蒲團發光,散出五彩斑斕的神芒,觀水子長老開口,他盤坐于蒲團上,一字一字的認真講解著。

    話語並不深奧,很是普通,更有些簡單,他從修行最基礎的地方開始講起,復雜的經文玄理消失,讓人一听便了然。

    不同于以前的長老講道,解釋經文古理,涉及道法自然,觀水子老人盤坐在最中央,一言一語,只是暢談如何去修行。

    “尋仙問道,得望長生,修行,這是一條漫漫長路,路途多坎坷,有不盡的磨難,爾等在其中摸索前行,天賦高的有,大毅力的有,大機緣的或許也有,修行有三,天賦,機緣,與毅力,在這其中,任何一個都足以使你們走的很遠。”

    在浩瀚的東土,修士修行首重的便是天賦,次之是機緣,最後為毅力,人們很自然地認為,一個人的天賦與機緣便是決定其修行路的根本,是本質所在。“

    觀水子長老繼續開口,語氣平淡,接著道;“但其實不然,在修行這條路上,天賦機緣毅力雖說是不可或缺的,但真正決定你們成就的卻並不是它。”

    “修行,本就是一條逆天之路,其中路上的艱辛與磨難不可想象,而當我們在其中前行,愈走愈遠時,面對一些困境,天賦,機緣,就並不是那麼重要了,那個時候,心,才是我們的根本。”

    “所謂心之所向,方能產生大奇跡,心靈至真至誠,可化腐朽為神奇,我們修道之人若想在修行路長走得長久,最為根本的並不是什麼機緣與天賦,而是一顆無畏的向道心。”

    蒲團發光,流溢出朦朧的光亮,大殿中眾人很安靜,皆沒有話語,只有觀水子一人自語著,他從修行的第一境界開始講起,話語一轉,談及到了眾人很少了解的心的力量。

    “天地廣闊,浩瀚而沒有邊際,我們身處在這其中,細細思量,也只是如同微末凡塵一般渺小,但人力無窮盡,那看似微不足道的身軀卻可摘星捉月,展現出極端強大的力量,而它們之所以能達到如此,最根本的便是那顆心。”

    “心靈的力量虛無縹緲,不可琢磨,看不見,摸不著,但自我們出生時起,從懵懂,到少年,及壯年,再到垂垂老去,化為一仸黃土,身死魂滅,這一輪回中,支撐我們存在及奮進的,都是它。”

    “人的軀體雖然渺小,但心卻可無限大,心靈虔誠,至純至堅,即使看似絕境,也往往可絕處逢生,這便是心靈的力量。”

    “而修行也是如此,大衍五十,天衍四十九,總有一線生機,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即使天賦與機緣不夠,但只要你心靈強大,也足以有大成就。”

    觀水子長老緩緩道來,闡釋著自己的道與理,他眸光平靜,語氣波瀾不驚,一字一句中,皆有哲性。

    深奧而又玄妙的經文他並沒有提及,只是在講述一種修行之法,但縱使如此,眾人也是心中一頓,如若大悟。

    這種講道與先前不同,雖不涉及玄法,卻給人難以言明的感覺,如同漆黑夜空中的一盞燈,讓人心神一陣晃動。

    ”心之所向,方能產生大奇跡。“發雲盤坐在石椅上,朦朧的光亮將其籠住,他靜靜地思索,在心中自語道。

    心靈的力量虛無縹緲,難以琢磨,以前方雲並沒有在意過它,而此時,經由觀水子長老這麼一點撥,他心中卻是若有所悟。

    “築道,啟門,及至御空,問鼎,修行的每一個大境界突破,自身都會發生難以想象的變化,如同魚躍化龍,產生質的蛻變,而在這境界的突破過程中涉及的因果有很多,但心的的力量才是最為根本的。”

    “一個境界久佇不行,天賦與機緣或許是阻礙的因素,但其實最為根本的,還是心,心俞堅,愈是強大,自身所能產生的力量便會越強,越發鼎盛,當一個修士心至真至誠時,即使是天賦與機緣有所不足,但境界的桎梏卻是難以阻擋他。”

    “爾等從少年懵懂時便踏上修道的路,天賦高低不一,機緣也不盡相同,疲懶的有,大毅力的有,境界高的有,境界低的也有,但你們要知道,這些東西並不是根本,不足以決定你們今後的成就,在修行路上,一顆向道心,方是最為重要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死長生》,方便以後閱讀不死長生第五章長老講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死長生第五章長老講道並對不死長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