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長生

第一章 方雲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我缺錢 本章︰第一章 方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方雲合上手中那本泛黃的古籍,靜立院中,陷入了沉思。

    《道經》是東土上流傳的一部比較廣泛的經文,歷史悠久,自上古時期就被人記誦,久遠的不可追溯。

    這是一本奇書,並不厚重,全文不過三千字,里面模糊而又籠統的描繪了種種天地自然的道理,據先賢古人所介紹,若是熟讀並理解,有機緣的話,可以從中窺得一條求仙問道的道路。

    東土很浩瀚,東西南北長也不知多少億萬里,蒼茫的大地上,大脈綿延,古木參天,一條條大河自昆侖淨土中流出,如璀璨的銀河般橫亙于此,其中諸域林立,劃分天下九州。

    天州,仙州,魔州,道州,無極州,源州,中州,西嶺和東澤,每一州皆綿延無邊。

    玄域是中州九域中的一域,西起落道山,東至湯谷,南接南海,北連亂石林,據一些古老的文獻記載,只此一域,便有方圓八萬億里。

    蒼茫無盡的東土,天下九州,共八十一域,一些奇聞雜志上記錄,若以人的腳步為丈量,從東到西,窮極千百世,也走不過東土的一隅之地。而那一隅,相對于個東土來說,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清風宮是玄域西部邊緣的一個洞福天地,坐落在玄域極西的落道山附近,宮內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兩旁山勢巍峨,千丈的古木參天,遠遠的望去,頗有一種世外仙境的感覺。

    在南北橫亙近億萬里的落道山東部,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清風宮便是這其中之一。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方雲閉目,而後又睜開,他手持古卷,一字一字的認真誦讀。

    古木搖曳,落英繽紛,伴著一陣清風徐來,點點花香在院內飄散。

    方雲是清風宮內的一名弟子,自記事時起,他便被谷內的一名老人從凡俗帶到這里,于此修行,從他懵懂時開始,到而今,已然有了十六年了。

    東土,這是一片難以計量的浩瀚土地,在這綿延無垠的土地上,修行是主題。

    自那久遠到不可追隨的歲月開始,人們便求仙問道,感悟天地哲理,古人有大智慧,在那古老的年代,他們便認識到了天地間那神秘的力量,而後他們從山川草木出發,以自身為媒介,溝通天地,從而開啟肉身與靈魂的寶藏,使軀體變得更強大,踏上修行的道路。

    古往今來,這麼長的一段歲月,經過前賢與古人的不斷努力與探索,修行,已然成了東土最為普遍與讓人向往的事情。在無盡的東土大地上,凡人數以億萬計,但修士卻是更多,浩若繁星,不計其數。

    清風宮是落道山東部七十二福地中的一個福地,其傳承可追溯到幾萬年前,據聞那是上古的時候一名叫做清風道人的聖賢所立,從萬古到而今,幾萬年的歲月,它經過不斷的發展與壯大,在玄域的西部已然成了一座底蘊頗深的教派。雖然遠遠比不上那些自古老歲月便從未斷絕過的傳承,但在這片地域也是不容小覷。

    這片天地很大,廣袤到無垠,常常一片湖泊就有直徑數萬里,一處山崖就高達十萬丈,一些自然景物,都是鬼斧神工,壯麗的驚人。

    清風宮所在的地方是中州的玄域,東土九州八十一域中的一域,它的西方是一座雄偉到極致的山脈,落道山,大脈綿延,橫亙億萬里,據聞,光是這片群山,就佔據了玄域方圓八萬億里的十分之一。

    壯麗的山河,巍峨的高峰如星辰屹立,即使隔著數十上百萬里,也都能遙遙地望見,大氣與磅礡,只一眼就讓人心生敬畏。

    而在這山脈附近,從東到西,從南至北,就坐落著一個個的傳承,在這些傳承中,有的已存在了幾百上千年,有的存在了數千上萬年,一些更為久遠的,它們的歷史都埋葬在了歲月中,不可追溯,在這其中,清風宮就算得上是一個頗為古老的傳承了。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遒勁的大松樹下,方雲佇足,抿嘴輕語。

    從凡俗世界被帶到清風宮,到而今,過去已經有十六多年了,從他年幼時起,方雲便在教派中長老的指導下踏上了修行的道路,一年一次的草木枯榮,一年一次的花草凋零與綻放,十六年的歲月,他早已從凡人蛻變,成了一個尋仙問道的修士。

    他的資質並不差,相反可以說很出眾,不然也不會在幼年時便被門派中的長老選中,于此修行,在清風宮這一代年輕的小輩中,他雖說算不上獨佔鰲頭,但也差不多是一騎絕塵,修行最重要的是天賦,方雲的天賦,算得上是絕佳。

    “故常無欲以觀其眇,常有欲以觀其屣。”《道經》是一本奇書,為上古無名氏所著,成書的歲月不可考,難以追溯,它在東土流傳的範圍很廣,可以說是世人皆知。

    這是一本闡釋了道與理的古籍,並不厚重,全文不過三千字,很短,但卻字字珠璣,每一句,每一段,皆是哲語。

    自古就有聖賢對此經作出評價,說若是能夠深入的理解與感悟經文中所蘊含的奧妙的話,于修行途中會有難以想象的好處。它不知何故會傳遍東土,但卻因其中所描述的種種道與理被眾多修士執于手中,日夜誦讀,希冀能觀其而悟道。

    方雲自從在凡人世界被帶到清風宮之後,每天一有閑暇他就會持經誦讀,體悟其中古人所述的道法自然。

    都言《道經》三千字中蘊含有得道成仙的大秘密,古之聖賢都極為推崇,他自然也想窺伺一番。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柔和的霞光落下,照耀了山河,照耀了古木,照耀了花草,亦照耀了紅磚青瓦小院里的方雲。

    古人與先賢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而真的有其道理,事實上,方雲覺得,他自踏上修行之路後,從懵懂到少年,之所以能夠一路順風順水,高歌猛進,有不小的原因,就是因為她長誦此經。

    經文並不算長,每一句大都只有五六個字,每當方雲執其誦讀,或是靜悟沉思的時候,他就會生出一種奇異的感覺,經文所述,皆有其道理,這短短的文字組合在一起,真的是神秘非常,認真的靜心誦讀,就仿佛是有古人在口口相傳一般,在他耳邊一字一字的闡釋,講述天地間的道法自然。

    一種很奇特的感覺,玄之又玄,讓人難以捉摸,方雲誦經時常遇到,他覺得就是那種意境在不知不覺中促進了他的修行。

    在東土上,關于道經的傳聞很多,數不勝數,只不過流傳著的,大都虛無縹緲,神乎其神,而對于它,方雲也曾向他的師父請教過,但結果卻不了了之,沒有人能解釋清楚,它自久遠的歲月前突兀的出現,而後流chu n sh 間,神秘的沒有辦法追溯。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柔和的霞光落下,若是天地間披上了一件五彩的神衣,靜謐的院落中,方雲坐在大松樹的的石凳上,合上了手中泛黃的古籍,他起身,向著院子里的小木屋走去。

    今天是月初,是清風宮內長老講道得日子,接下來他要去準備一番,前去聆听長老講道。

    </a><a>請到m。</a>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死長生》,方便以後閱讀不死長生第一章 方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死長生第一章 方雲並對不死長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