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通本是一趨炎附勢投機之人,眼下宇文護已死,其心腹曹勛和秦逸也隨之而去,整個雲海山莊之外就剩下他一人獨撐局勢,以他之資歷和才能根本不足以擔當,權衡利弊之後,立馬跑到宇文邕面前跪下,“皇上饒命,罪臣該死,罪臣該死”。
宇文邕怒斥道,“你助紂為虐,膽大包天,竟然和宇文護一起謀反叛亂,朕本該將你就地處決,令在你幡然醒悟,朕暫且將你的命留著,將功贖罪”。
“皇上但請吩咐,罪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李福通不住地磕頭。
宇文邕對他一臉鄙夷,這樣的話他不知道跟宇文護說過多少次,比之爛在大街的白菜還要沒有意義。
“所有士兵听著,朕命令你們全部放下武器,一切事情既往不咎,各自回營安頓,若有抵抗者,以造反之罪論處,誅滅九族”,宇文邕的聲音擲地有聲,鏗鏘洪亮,所有士兵紛紛放下武器,跪地齊呼。
“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宇文邕的嘴角揚起笑容,回頭命令李福通,“李福通,朕命你現在即刻帶人去長安城外喊話,讓張遠等人速速開門投降,棄甲乞降”。
“罪臣遵命,即刻趕去長安,為皇上開闢回宮之路”,李福通誠惶誠恐,灰溜溜地叫上人馬往長安城而去。
“皇上,讓顯叔跟著他吧,以防萬一”。
宇文邕也擔心李福通到了長安受到張遠等人影響再次變卦,與他們合在一處,于是令王顯隨其一起。
胡秉純跟王顯說道,“顯叔,你跟緊李福通,他要敢有任何異動,你就殺了他”。
于是王顯緊跟李福通旁邊隨時監視,李福通知道王顯的厲害,不敢做半點他想。
如今南驛的所有叛軍都被歸入了天子名下,元芷和獨孤伽羅也被放了出來,胡秉純和楊堅立刻上前與她們會合。
“秉純,我當時還真以為你把皇上•••”。
“皇上對我有知遇之恩,我怎麼會傷害皇上,可我也決不允許任何人傷害到你哪怕是一根頭發”。
宇文艾琳原本也以為胡秉純真綁了宇文邕要交給宇文護,如今看來應該是臨危之下急中生智想出的辦法,而胡秉純和元芷你儂我儂,自己也不好上前打擾,心里雖然有些難受,但還是盡力隱藏起來不被人發覺。
宇文艾琳撒嬌似的跟宇文邕說道,“皇兄,你知不知道我當時都擔心死了,以為你真被抓了”。
“朕當時也與你同樣驚慌,甚至擔心秉純真會听信宇文護之言,可朕相信沒有看錯人,危急之中秉純與我暗送了計劃,這次多樣多虧衛王,要不是衛王,恐怕朕同樣也被宇文護刺死在大廳之內了”。
“皇上,臣弟之前糊涂,請皇上恕罪”。
“好了衛王,你這次立有大功,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們應該往前看,以後還須並肩合作,掃平宇內,朕答應你的事情不會忘的”。
宇文直大喜,“臣弟但听皇上吩咐”。
宇文邕知道此刻還沒到君臣彈冠相慶的時候,因為長安城仍舊在叛軍控制之中,現在還不知道城中情況如何,于是令人好生在雲海山莊照顧太後和阿史那皇後,自己則親率士卒回師長安,解決城中的叛軍。
堅守在長安城之中的張遠等人一直密切地注視著南驛的情況,得知宇文護被殺的消息,深為震恐,一時之間有些舉足無措。
“張將軍,甘校尉,如今大冢宰都死了,我們獨木難支,要不然就開城投降去吧,興許皇上還能留我們一條活路”,劉江洋見大勢已去,也無心為曹勛報仇,而是根據當前形勢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牆頭草的本領。
“不行,我們現在行的可是造反之事,若不戰而降,以皇上之性格,事後恐怕不會放過我們,與其如此,倒不如與他們拼了,也不枉稱當世英雄,即使戰敗身死,也不至于被後來人所恥笑”。
“張將軍,可我們現在師出無名,城中已經出現了不少的亂子了”。
“我倒有一計,不如去把明帝宇文毓之子抓來立為皇帝,舉起大旗對抗宇文邕”。甘超慌亂之中想了一條計策。
“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你還去做這些毫無意義之事,還不如想想怎麼抵抗”,劉江洋如今已經絲毫沒有信心與宇文邕對抗。
“我們要想堅守下去,必須師出有名,這樣城中百姓自然也口誅無憑,說不定還會有人聚集在我們周邊,明帝之子現在何處?”
“就在之前的郡公府,我現在便派人去找來”,甘超立刻行動,很快便去郡公府把明帝宇文毓十幾歲的兒子給抓到了面前,那小孩一臉驚恐地看著他們,嚇得快要哭起來。
張遠立刻打出宇文毓的旗號,謊稱宇文毓乃宇文邕與宇文護聯合所害,現在自己要擁立宇文毓之子重掌帝位。
很快李福通便到了長安城下,立刻向城中喊話,要與張遠說話。
張遠本以為李福通和宇文護等人一樣遇難,沒想到現在卻帶著兵馬出現在城外,十分驚訝,登上城樓往下觀察,發現李福通所立旗幟乃是天子之旗,這才知道李福通已經歸順了朝廷。
李福通見到張遠之後立即對他喊話,“張帥,大冢宰已經伏誅,皇上控制了所有兵馬,皇上有令,速速開城受降,即可既往不咎,您快開城吧”。
張遠不為所動,往城下的李福通回話,“李福通,你背信棄義,出賣大冢宰,你以為你現在投降了皇上就能保全自己嗎?皇上一定不會放過你的,還不如現在將兵馬帶進城中與我們會合一處,共同擁立明帝之子為帝,抵抗宇文邕”。
“張遠,如今宇文護都已經死了,你為何還冥頑不寧,遲遲不肯開城,繼續頑抗于你有害無益,等皇上和匡侯大軍一到,爾等立刻將變階下之囚,刀下亡魂”。
王顯一頓呵斥,張遠反而更加氣憤,“我張遠豈是貪生怕死之徒,既然選擇了和大冢宰站在一起,那就不會再改旗易幟,即使大冢宰已經遇害,我張遠也絕不後退一步”。
“張帥,我看朝廷有心放過我們,又何必拿自己性命去替大冢宰陪葬呢?”
劉江洋還準備勸說張遠投降,甘超卻和張遠站在了一邊,呵斥劉江洋,“你要是貪生怕死敢輕言投降,別怪我不念兄弟之情,你要明白,皇上是不可能放過造反之人的,從古至今,造反失敗之人何曾有過好下場?與其如此,倒不如拼一把,也不枉此生來這一遭”。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