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1856

第八十九章 中法大戰 2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羽落凡心 本章︰第八十九章 中法大戰 2

    與孤拔的艦隊大戰同時,法國海軍上尉利士比奉命率領三艘軍艦浩浩蕩蕩開去淡水港,劉銘傳的戰斗開始了。

    接到淡水前敵營官李彤恩敵艦來犯的急報,劉銘傳親自騎馬到海邊一看,紅日初升,金光耀眼,海上還升起白色濃霧,伸手不見五指,他大喜,仰天長嘯︰“真是天助我劉六麻子也!”

    劉銘傳當即命令淮軍的炮隊集結,利用法艦在炫目的太陽光下無法瞄準海岸目標,而淮軍炮台又被晨霧籠罩的有利時機,馬上開火,搶先向三艘法艦發起連續的炮擊。

    利士比陣腳大亂,命令法艦的火力全開反擊,雙方激戰三小時,法國的重炮威力過猛,特別是法國哈乞開斯公司制造的哈乞開斯速射炮,每分鐘開火六十發,淡水港當即被轟隆隆的炮彈掀起巨浪,炮台上的清軍衣服濕透了,火力漸漸被壓制了下去,劉銘傳最後決定還是讓法軍先登陸,然後再收拾他們。

    利士比在炮戰中得勝後,帶著六百名法國士兵上岸,劉銘傳假裝潰逃,利士比指揮著嗷嗷叫的高盧兵,迅猛追擊,轉眼間,就鑽進一片茂密的叢林。即便是大白天,四周林蔭蔽日,黑乎乎的,利士比有點害怕了,讓法軍停止追擊。這時,當地民團土勇從四周埋伏的草叢中沖了出來,嗖嗖的箭聲、槍聲和喊殺聲把利士比下破了膽,他趕緊調轉馬頭,一路呼喊著“上帝”往軍艦上狂奔。

    但已經晚了,劉銘傳已經抽出戰刀,

    指揮著淮軍開槍反擊,法國兵高大的身軀成了移動的靶子,死傷慘重。劉銘傳帶著淮軍奮勇追擊逃跑的法軍,砍殺法國侵略者三百多人,利士比本人被劉銘傳一刀砍掉左胳膊,清軍取得了震驚中外的“淡水大捷”。

    指揮過北非中亞法屬殖民地多次侵略戰爭的孤拔,沒想到在台灣遭遇大敗,輸給了中國人,他帶著利士比等殘軍敗將,終于低下高傲的頭顱,乘坐剩下的五艘戰艦,狼狽逃回東南沿海,他想到浙江沿海踫踫運氣,艦隊向北駛入了鎮海港,可惜,他又去錯了地方。

    鎮海位于甬江入海口,在今天浙江寧波的東北部,當時鎮海為浙東門戶,寧波府的咽喉,築有重炮台。吳王曾紀澤對浙江防務十分重視,派了劉秉璋坐鎮。

    劉秉璋是吳國又一名文武雙全的儒將,進士出身,身經百戰。孤拔去台灣之前,他就積極督兵備戰,封鎖了甬江口,開始築長牆,釘叢樁,就等著法國人的到來!

    孤拔的艦隊到鎮海後,多次企圖登陸,但進攻均被中民勇敢擊退,傷亡慘重。dudu1;

    雙方進入了一場持久戰,為孤立法軍,劉秉璋下令當地百姓不得向法軍提供給養,雞蛋茶水什麼的都統統不許賣給法國佬,餓死他們,違令者斬!洋鬼子在中國老百姓心中都是藍眼楮紅鼻子的妖魔鬼怪,這禁令得到了當地居民的積極響應,法軍失去了給養,越往後戰士氣越低沉,最後終于奔潰。

    清廷在李鴻章的斡旋下,也趁機派沈葆楨的南洋水師支援劉秉璋,最終,孤拔的座艦“巴夏爾號”,在和吳國的軍艦炮戰時,艦首主桅被吳國的“龍騰號”炮火擊中,橫木下墜,正好掉在艦橋上指揮的孤拔頭上,他躲避不及,被壓成重傷,不久,這位法國海軍的名將,客死他鄉。

    法國海軍在台灣完敗,法國內閣總理費茹里任命波里也為法國陸軍統帥,在越南瘋狂增兵至一萬六千人,甚至派出法軍中戰斗力最強悍的非洲軍團,他們一個個是冷血屠夫,三千軍團就鎮壓了阿爾及利亞十萬民眾的起義。可惜他們的運氣不好,踫到的對手是天地會首領出身的老將馮子材。

    當時法國陸軍中戰斗力最強悍的非洲軍團,是職業的軍事屠夫。他們一般每十人一排,十人一列,每一百人形成方正的整齊方隊。他們和其他法國陸軍不同,穿干淨的白色燕尾軍服、頭戴白色高帽,進攻時,由一名軍官執刀指揮,士兵舉起查爾維爾滑膛槍,踏著戰鼓的樂點前進、開槍。

    剛開始,這支三千人的軍團在越南所向無敵,克山西、下北寧、陷谷松、破諒山,清軍沒見過這種洋鬼子,時任廣西巡撫的淮軍主將潘鼎新,帶著鼎字營、龍字營九千多人,被法國非洲軍團像趕兔子一樣追殺,從越南逃回廣西,一路狂奔入境九十多里,到了廣西的海村還驚魂未定,征用民船,躲到海上。

    在非洲軍團的帶領下,法軍長驅直入,入鎮南關內十多里,中國南大門洞開,舉國震驚,廣州的鄉紳地主都嚇得趕緊變賣家產,準備逃難了。

    這時,一位年過花甲的廣東人勇敢站了出來,他就是退休在家的馮子材!潘鼎新不戰而逃,曾紀澤大怒,將潘鼎新就地免職,讓年過花甲的馮子材就任廣西軍務幫辦,提子弟兵入關,領導大局。

    馮老爺子,字南干,是廣東客家人,他的身世符合所有勵志英雄人物的“範本”︰父母早亡,從小流落街頭,當過木匠,販賣過牛,練過武藝,當過流氓,年輕時還做過天地會的首領,後來被曾紀澤慧眼招安,勇猛無比,一路追殺洪秀全、楊秀清到天京。曾國藩不太信任馮子材,多次讓曾紀澤節制他,被曾紀澤婉言拒絕。這也是曾紀澤比曾國藩聰明的地方,老曾對將領的道德有苛求,但小曾呢,在亂世求實用,用人很生猛,只要你有本事,不管什麼出身,氓流也好,進士也好,他都敢用,而且用而不疑,所以馮子材和劉銘傳這樣草莽出身,也有機會名留青史,這在極為重視科舉功名和門第的晚清,實在難得,所以曾紀澤的淮軍集團才坐大,人才濟濟。

    言歸正傳,鎮南關,也即今日的友誼關,是一棟兩層門樓,廣西通往越南的重要關口,朱元璋當皇帝時,鎮南關就是“南疆要塞”,關城背靠金雞山,附近山巒疊翠,茂林深谷,地勢險要,清軍還在金雞山的陡壁上修築炮台數座俯控關口。法軍佔領鎮南關後,後援沒到,不敢深入,也就撤回越南了。但臨走前,開炮炸毀了關門和附近修築的炮台,

    並在關前廢墟前插上一塊木牌,用漢字寫上︰“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羞辱中國人。dudu2;

    俗話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馮老爺子帶著十八營兩廣子弟兵出山後,前線各路將領們推他為敵前總指揮,湘軍、淮軍、桂軍和粵軍都听他指揮,率部向鎮南關進發,總兵力大約四萬人。對付在越南的一萬六千名法軍,人數上有優勢,但馮子材面對裝備精良的一萬多名法軍,壓力還是很大的。

    不過,馮子材也清楚,自己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招募的十八營共計一萬五千名子弟兵們,他們保家衛國的熱情高漲,尤其是廣東人,當年和洋鬼子打交道最多,嶺南自古多豪杰,有深厚的報國傳統,大多願意捐軀赴國難。于是,馮老爺子在鎮南關前十里布防,在金雞山隘口,挖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山嶺的長牆,牆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牆外挖了兩三米長的塹壕,築成了完備的防御陣地,他準備跟法國佬硬拼。

    法軍的三千非洲軍團一看,馮老爺子這眼也花了,胡子也白了,這把年紀不在家好好抱孫子,卻提大刀來戰場,大清國無人呀,于是,又氣勢洶洶朝鎮南關前的壕溝殺來。

    馮子材一生征戰,知道這群法國佬不簡單,趕忙下令壕溝里的士兵射擊。但這些非洲軍團就像穿白軍裝的僵尸,面無表情,倒下一排,後面又補上。中國人看洋鬼子,都長一個樣,就像沒變化。而且馮子材的子弟兵,畢竟多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打著打著看非洲軍團像沒事一樣,就心虛手抖了。法軍一反擊,火力凶猛,密不透風的子彈網,很快要擊潰馮子材的防線。

    眼看子弟兵就要潰敗,馮子材帶著身後的兩個兒子,勇敢地跳出壕溝,揮舞著長刀去跟法國的非洲軍團肉搏,一邊殺敵一邊大叫︰“殺呀!法再入關,有何面目見粵民?何以生為?”

    馮子材這話說得很明白,鎮南關後面就是兩廣,子弟兵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家鄉,那里有成千上萬的父老鄉親和兄弟姐妹,他們的眼楮都在盯著子弟兵呢,決不能讓洋鬼子禍害父老鄉親,否則有何面目回去見兩廣父老?于是一萬多子弟兵個個熱血沸騰,跟著馮子材沖殺了出去,真刀真槍跟法國佬肉搏。

    肉搏戰是戰爭里最血淋淋的,基本上是一命換一命。不過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人海戰術,兩廣子弟兵們抱著“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的心態,跟訓練有素的法國非洲軍團廝殺,英勇可嘉,很多法軍硬是被他們活活掐死。如果沒誰喊停,這一萬多中國熱血好男兒估計要跟法國的非洲軍團血拼到底。

    不過,雙方廝殺了兩個小時,有一個人就不肯干了,他就是法軍的統帥波里也。眼看著自己訓練有素的精英兵團一個個被馮子材的一幫辮子軍撲倒掐死,他死不起這人。看到法軍傷亡慘重,急眼了,趕緊讓號官吹號角收兵,往越南方向撤。

    馮子材一看,法國人逃了,趕緊乘勝追擊。這時,廣西提督甦雲春的毅新軍和鎮南軍也同時出擊,從側翼攻擊潰逃的法軍,法軍被三路人馬一夾擊,死傷無數,恨不得長了四條腿,一路朝越南狂奔。馮子材和甦雲春率軍追擊法軍到鎮南關後側的油隘村水田處,這時,村子里突然沖出一隊法軍,排火槍,布重炮,馮子材大叫一聲︰“不好,中了洋鬼子的誘兵之計!”

    但此時身後大隊人馬都已經趕到,一退就成了法國人火炮的活靶子,馮子材當機立斷,命令部隊繼續向前沖殺。dudu3;

    “轟隆轟隆轟隆”,這時,法軍的重炮突然開火,卻自己炸了起來,把開炮的幾十個法軍都炸上了天。一聲鑼響,法軍背後竟然又冒出一隊人馬,正是湘軍大將王德榜的定邊軍。不過,這對人馬並不是事先安排好的,來到油隘村純屬巧合!

    王德榜的定邊軍原本鎮守越南瓊山,被法軍擊潰後就一直躲在油隘村附近的山林里,一听到槍聲馬上鑽了出來,正好看到法國佬在列隊布炮。王德榜是身經百戰的大將,他馬上帶人潛入村後,把堆放在法軍空地上的炸藥給引爆了,這一炸起火了,引起連鎖反應,把法軍布置的重炮都給炸了,連環爆炸的威力驚人,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法國統帥波里也,都被爆炸的產生的氣浪沖擊落馬,摔得鼻青臉腫,由手下攙扶著一瘸一拐跑了。

    馮子材當然不會坐失這個追殺法軍的良機,帶著一萬多名子弟兵窮追不舍,法軍抱頭鼠竄,馮子材一路追殺法軍,進越南境內二十余里,法軍被斬殺的將佐就有三十六人,被殺的法兵兩千多,遭遇了自色當戰役以來的最大慘敗,從此法國兵提起馮子材就兩腿瑟瑟發抖。

    甦雲春帶清軍奪回鎮南關,這個蒙山漢子把先前法國人書的“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木牌拔起,當柴火燒了,換上了一塊“我們用法國人的頭顱重建了中國門戶”,作為給各國侵略者的回答︰“這是我們中國的國土,哪國敢來犯,把頭顱留下!!”

    馮子材在鎮南關痛殺法國佬,得勝回鄉,受到兩廣父老鄉親的夾道歡迎,當時有詩為贊︰“南人鼓舞咸嗟嘆,數十年來無此戰。獻果焚香夾道迎,痛飲黃龍何足算!”

    鎮南關一戰,確實是晚清帝國對列強絕無僅有的大勝仗,中國上下一心,最終取得大捷,各國駐華公使紛紛對吳王曾紀澤表示祝賀,赫德說︰“自此以後,中國在外交場中,將不再被認為‘不足道’了。”

    西方國家,在文藝復興後,普遍把國民個人的生命看得至高無上。政治家出兵打仗最怕死人,因為士兵家屬可以到議會和王宮附近隨便游行示威抗議,表達自己的憤怒。

    鎮南關慘敗,法國兵戰死兩千多人,早就對戰爭不滿的數千名法國民眾沖到法國國民議會所在的波旁宮門前,高呼︰“打倒費茹理!打死費茹理!消滅費茹理”。

    法國議會當晚就召開了緊急會議,罷免了總理費茹理和他的整個內閣,中國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吳國的很多學生都上街慶祝,高喊︰“吳王萬歲!吳王萬歲!!”

    英國等歐洲列強,還有美國政要對曾紀澤更加刮目相看,報紙上把曾紀澤比作中國的拿破侖。。!!本站的免費小說app,文字大小調節、閱讀亮度調整、更好的閱讀體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龍騰1856》,方便以後閱讀龍騰1856第八十九章 中法大戰 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龍騰1856第八十九章 中法大戰 2並對龍騰1856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