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1856

第八十六章 搞定朝鮮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羽落凡心 本章︰第八十六章 搞定朝鮮

    曾廣孝問守城的朝鮮軍士,日軍有沒有進城,得到的答復是“沒有”,而且城內的“亂兵”基本已被大院君給平定了,他繃緊的神經才放松了一些,馬上派人回漢江通知吳長慶的部

    朝鮮王宮的景福宮在漢城北部,依山而建,綿延的山脈像一臥倒的巨人,給不大的景福宮增添了氣勢。淮軍開到離景福宮十里的山腳時,曾廣孝突然勒住了戰馬,命令部隊原地駐扎。

    金允植問︰“將軍為何停止不前,難道怕大院君了?中國要是不制止,他就會廢掉高宗,立庶長子李載憲為朝鮮國王。”

    曾廣孝說︰“我听聞大院君忠于中國,我們帶著幾百淮軍入王宮,反而會引起他的懷疑。不如帶少量人馬,前去誘擒他。”

    袁世凱點頭,表示同意,他說︰“中,俺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日本人干涉,去多了人的確容易弄巧成拙。”

    曾廣孝的想法,不僅是來阻止日本人的,他要下一般很大的棋,把朝鮮收入囊中,作為自己一枚舉重若輕的棋子,雖然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冒極大的風險,但總要邁出第一步,他回頭對淮軍說︰“我將帶二十個兄弟,去見大院君,哪位兄弟不怕死的,出列!”

    張謇猜到了曾廣孝的意圖,道︰“事後我將奏明大帥論功,最少賞銀五十兩。”

    在當時,士兵的地位連農民都不如,大多數士兵當兵都是生活所迫,老家一般都有老婆和孩子要養,五十兩白銀當時是一個普通淮兵數年的軍餉。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加上青年袁世凱帶頭站了出來,幾十位背洋槍的中等個頭的淮軍站了出來。

    曾廣孝說︰“好,出列!家里有兄弟姐妹者優先出列,其余人等,駐守營地,等我響槍的信號,你們就火趕去景福宮北門。”

    在景福宮的勤政殿,須銀白的大院君李腂應和庶長子李載憲坐立不安。

    大院君頭戴涼帽,身穿寬松的攝政王官服,眼角深深的皺紋顯示他沒睡好,日軍和清軍趕往漢城的消息他早得知了,日軍肯定是幫閔妃的,他只能尋求宗主國中國的庇護。

    但淮軍來干什麼,大院君心里沒底,大清是朝鮮的宗主國,高宗李熙是得到大清國皇帝冊封的,絕對不會允許他私自廢掉。而且閔妃的兒子已經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承認,他們來也可能是幫閔妃的,那自己和李載憲的處境就危險了。不過好在他現在還沒廢掉高宗李熙,只要拋棄庶長子李載憲,他就能以平定嘩變士兵的名義獲得中國的支持。

    大院君望著跟自己長得很像的李載憲,拋棄他心有不忍,想跟他商量一下對策,殿外的太監來報,曾廣孝已經帶兵到景福宮外了。

    “他帶來了多少兵馬?”

    太監回答︰“不足二十人。”

    大院君一听,人這麼少,應該不是來攻打王宮的,那曾廣孝到底在搞什麼鬼?

    太監呈送上一封信,說是曾廣孝遞交的。dudu1;

    這封信是曾廣孝口述,張謇書寫的,字跡相當工整,文采飛揚,大意是說吳長慶已經帶了三千淮軍到了漢城,必定能擺平來尋事的日軍,吳國現在視大院君為朝鮮之主,所以吳大帥先來漢城見大院君,而沒有去忠州見閔妃,這次吳長慶讓自己作為特使,先來拜見大院君。

    大院君看了信,大喜,為了表示自己對中國的忠心,準備親自出宮,按最隆重的禮節迎接吳國特使。

    李載憲說︰“父親,人心隔肚皮,咱們還是先摸清吳長慶的底數比較好。”

    大院君點點頭,你帶二百御林軍,隨我一起出去會會這個曾廣孝。

    在景福宮的北門外,曾廣孝離鞍下馬,大院君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按照禮節客套地寒暄了幾句,便迫不及待替自己的政變辯護︰“前些日子兵亂,暴徒闖入王宮,王妃被殺害,禍及倭國使館,不想被倭國興師問罪。天朝上使,不辭勞苦,來敝邦平亂,共抗倭人,不勝感激。”

    曾廣孝笑道︰“貴邦與中國為一體,倭人那邊,我們自會周旋。我一路趕來,現漢城商賈雲集,井然有序,太公力挽狂瀾,使得國家及早安定,功莫大焉。我一定報告吳王,稟奏朝廷嘉獎。”

    大院君被曾廣孝一陣煙霧彈迷得暈乎乎,放松了警惕,道︰“吳國三千天兵到來,倭人必不敢造次。”

    曾廣孝見大院君身後的李載憲帶著兩百拿著火銃的御林軍,眼楮里充滿了警惕,便拉住大院君的手,快步往前走,謊稱吳長慶還有話要對他一個人說。

    大院君不知是計,跟著曾廣孝往前走了大約一百米,李載憲正想帶著御林軍跟過去,唐紹儀帶著八個端著火槍的淮軍攔住了他們,“我們大人在傳達密旨,任何人不得靠近。”

    曾廣孝對大院君說︰“吳大人令我轉告太公,朝鮮有一大臣金允植,帶著一貌似閔妃的女人已到大帳,那女人臉上有疤,不知道此妃是真是假。”

    大院君听說過金允植,先是一驚,但曾廣孝說閔妃臉上有疤,放心多了,說︰“此女子肯定是假的,王妃臉上怎麼可能有疤痕,她已經死于亂軍之中,前些日子吾國還為她舉行了國葬,令吾國民實行齋戒呢。”

    曾廣孝道︰“此女子行為舉止極為輕佻,不像是王宮中人,我也是認為她是假的,要不麻煩太公跟我一起去大營中辨認。”

    “這…”大院君還在猶豫,袁世凱走了過來,把他用力推進準備好的轎子里去,一聲令下,四個淮軍抬起轎子就走。

    李載憲趕忙帶人上前問怎麼回事,曾廣孝對他說,“閔妃還沒死,帶日本人從忠州打過來了,太公已經趕去和我們吳大帥商議去了,你等稍安勿躁,他一個時辰之內,必然回來,我們就在這里等著就好了。”

    李載憲不服,準備帶人去追回大院君,曾廣孝拔出他腰間的手槍,“砰砰”朝天放了兩槍,回聲在山谷里回響,唐紹儀他們也端起了洋槍,黑乎乎的槍口對準李載憲的頭。

    李載憲向來性情軟弱,沒有主見,被洋槍威懾住了,便道︰“我就給你們一個時辰的時間,如若到時候見不到我父,我定要你們這些人的性命。”

    曾廣孝信心十足,說︰“我們絕不會跑,就在此地等候。”dudu2;

    不到一個時辰,張謇帶著剩下一百多全副武裝的淮軍趕到,向曾廣孝報告說︰“吳大人他們也登六了,已駐扎在十里外的馬山,大院君已入大帥的營帳。讓兄弟們久等了。”

    曾廣孝一听,便放心了,命淮軍上前擒拿李載憲。兩百裝備精良的淮軍對付兩百戰斗力還處于明代的朝鮮御林軍,綽綽有余,加上朝鮮的御林軍並不全都願意為李載憲父子賣命,戰斗不到二十分鐘就結束了。

    曾廣孝帶人綁著李載憲,回馬山見吳長慶去了。這時,花房義質帶著一隊日本兵,趕到了景福宮,不過,他晚了一個時辰,當時曾廣孝已經搞定一切,大勢已定,朝鮮叛亂已經沒日本人什麼事了。

    曾廣孝、袁世凱、張謇帶著被綁的李載憲,疾馳回到馬山,進入吳長慶的營帳中,袁世凱、黃仕林和王得功等將領都在。

    大院君正坐在主賓的位子上,一邊喝茶,一邊跟吳長慶邀功,講述朝鮮士兵因口糧被參雜了石子和糟糠,鬧事而被貪官抓捕,進而嘩變,殺入王宮和日本大使館,自己聞訊趕去,臨危不懼,平叛了亂軍,把日本人趕出朝鮮。說到這,大院君老淚縱橫︰“王妃因此亂被亂軍殺害,遺體還被侮辱,我要是再晚出雲峴宮一步,熙兒恐也被亂軍砍殺。我李家遭此大難,還望將軍主持公道”。

    曾廣孝將李載憲推倒在大院君的面前,李載憲已渾身血痕累累。曾廣孝說︰“太公演技不錯呀,不過你最好問問這兒子,他在路上跟我說了什麼。”

    李載憲一看大院君還好好的,才知道上當受騙,嚎啕大哭。曾廣孝騙他說大院君已拋棄他,加上他經受不住拷打,已把這次政變的過程一五一十地招供了,包括大院君和三十多個守舊的大臣密謀,要廢掉高宗李熙,立他為國王的事。

    曾廣孝把李載憲的畫押供述紙交給吳長慶,並簡要跟他匯報了剛才的經過。

    大院君還想抵賴,曾廣孝把帳外的金允植叫進帳中,金允植拿出閔妃寫給中國的求援信,並說︰“閔妃並沒有死,她身在忠州,隨時可以趕回漢城。”

    大院君知道事情已經敗露,癱坐在椅子上,口中喃喃自語︰“老夫是忠于中國的。”

    吳長慶命人把大院君父子押走,帶到重兵看守的房間,軟禁了他們。

    曾廣孝果斷登六,立了頭功,又兵不血刃,擒拿大院君父子,揭穿了他們的陰謀,吳長慶的手下將領,無不對他刮目相看,前營管帶黃仕林,後營管帶王得功更是羞得無地自容。

    黃仕林是條漢子,願賭服輸,摘下頂戴,請曾廣孝落。

    曾廣孝對黃仕林和王得功說︰“當初的賭約也只是我一時的氣話,兩位兄長不必當真。”

    黃仕林說︰“軍中無戲言,我的項上人頭,就暫且留著。以後兄弟有用得著我的地方,我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王得功也不想在吳長慶面前表現得太沒骨氣,也做了類似的表態。

    曾廣孝說︰“現在大院君父子雖然被我們控制,但他們的亂黨還在,日本人也到了漢城,虎視眈眈。還望兄弟們同心協力,共同襄助吳帥,不辱使命。”dudu3;

    吳長慶听了曾廣孝的話,極為贊賞,不過他皺了一下眉頭道︰“現在怎麼處置大院君父子是一大難題,殺了他們,恐怕引起亂黨兵變;放了他們,等于放虎歸山,把他們留在大營,也容易生變,不是長久之計。而且,朝鮮局勢需要馬上平定,否則日本人就會趁機插手。各位有什麼高見,說說看。”

    曾廣孝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我們可以用軍艦把他迅送回吳國。再派兵把閔妃接回漢城,拘捕亂黨,朝鮮很快就能恢復穩定。”

    袁世凱說︰“閔妃心里向著日本人,她肯跟我們合作嗎?”

    金允植慌忙跪下來說︰“王妃經此一劫,已深知只有和中國交好,才能保全李家社稷。臣願意去說服王妃,和中國合作,誅殺亂黨。”

    曾廣孝說︰“我可以帶中營軍士陪你一起去說服王妃。”

    吳長慶說︰“這樣甚好!日本人那邊,我和張謇找他們談,讓他們退兵。大家分頭行動,完成使命!”

    曾廣孝帶著中營的五百淮軍,還有袁世凱,陪同金允植到了忠州,在忠州府衙西廂客房,見到了閔妃。

    金允植跟閔妃匯報了漢城的情況,介紹了中營管帶曾廣孝和袁世凱,閔妃一笑︰“我五年前見過將軍。”

    曾廣孝拔出他的手槍,交給袁世凱,身材嬌好、容貌驚艷的閔妃嚇得花容失色。

    金允植也沖到閔妃面前,用身體護住了閔妃,驚駭地問︰“將軍這是做甚!我家王妃已答應今後不再與日本人來往,對天朝上國忠心不二。”

    當時是晚上,七八根紅燭照亮了寬敞的房間。“砰、砰、砰”,袁世凱一連開了三槍,打滅了離他七八米遠的紅燭,道︰“這次叛亂,皆由王妃請日本軍官訓練王宮的近衛軍引起,王妃看俺的槍法,比那些日本教官如何?”

    閔妃望著一身戎裝的袁世凱,他的目光如豹子,犀利有神,便道︰“將軍槍法如神,倭人自不能比。”

    曾廣孝心里暗想這袁世凱槍法還不錯,對閔妃說︰“既然如此,以後朝鮮護衛王宮的近衛軍,就由袁世凱來幫你們訓練,王妃意下如何?”

    閔妃說︰“求之不得,有勞袁將軍了!”

    曾廣孝說︰“朝鮮只有乖乖跟著中國,才有前途,明白嗎?你回漢城,如有二心,必不得好死!”

    閔妃說︰“牢記在心。”

    閔妃回到漢城,將安驥泳等三十多個舊臣一網打盡,該入獄的入獄,該殺頭的殺頭,很快穩定了朝鮮的局面,李載憲本人也先遭流放,後被賜死。

    吳長慶帶著張謇去找花房義質談判,雙方在仁川談了一個月,他們代表朝鮮和日本簽訂了和約,沒割地,但因為朝鮮燒了日本的使館,理虧,賠日本國所受損害及護衛公使水六兵費五十萬兩白銀,每年支十萬兩,分五年還完,條約最後一條還規定︰“日本有權派兵保護使館”。

    張謇回來後,給曾廣孝說起條約的事,曾廣孝听到最後一條“日本有權派兵保護使館”,大為驚訝,沒想到吳長慶這麼不擅長外交,這等于承認日本在朝鮮使館的駐軍合法,而且沒有規定駐軍人數,會給日後埋下極大的隱患。果然,日本借機把調往朝鮮的一千四百名軍士都留在了漢城,伺機圖謀朝鮮。本站免費app閱讀器正式上線啦!熱門小說免費全部任您看!支持離線下載功能,讓讀者無網閱讀更輕松!下載 xuanhuan11安裝手機閱讀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龍騰1856》,方便以後閱讀龍騰1856第八十六章 搞定朝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龍騰1856第八十六章 搞定朝鮮並對龍騰1856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