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1856

第七十二章 學霸李鴻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羽落凡心 本章︰第七十二章 學霸李鴻章

    曾紀澤帶李鴻章去見曾國藩時,李鴻章實際上已經不再是科舉考場上春風得意的翩翩少年,也不是京城里以“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聞名的年輕翰林,時光荏苒,他已經三十六歲,無家可歸,還很愛發牢騷。

    李鴻章是晚清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國內外歷史上評價相差甚大,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他是晚清帝國唯一能和列強爭長短的人,歐洲人說他是與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美國總統格蘭特齊名的十九世紀三大偉人之一,晚清中興名臣,而國內教科書上說他是無能投降的賣國漢奸,曾紀澤對這個淮軍和北洋艦隊的創始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很感興趣,他對這個替無能的清廷背黑鍋的主和派沒有成見,在勸說他提前去投奔曾國藩時,一路上對他早期的經歷也作了詳細了解,兩人在去江西建昌的路上相談甚歡。

    曾紀澤了解到,李鴻章的經歷,充分說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而且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必須要有才,要努力,要伴隨磨煉與苦痛,當然,更重要的,是人聰明和長得帥。人聰明,容易遇到好老師而長得帥,遇到女領導,容易被潛規則或賞識,也就是說,更重要的,是要遇到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不然,你努力讀書流的汗水,就跟工地上搬磚流的汗水沒有區別!

    李鴻章的人就很聰明,小時候天資聰穎,也就是說聰明異常,天生是個好學生,從小到大都是學霸。

    李鴻章五六歲的時候,他和幾個小朋友在池塘邊玩耍。正好,私塾先生周菊來池塘邊洗澡。他把衣服脫下掛在樹杈上,隨口吟道“千年古樹為衣架。”李鴻章一邊玩一邊接了一句“萬里長江作浴池”。周老先生看這孩子出口不凡,心里很喜歡,想教他讀書。周先生打听到這孩子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李殿華之孫,于是找到了李殿華的四子,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告訴他說李鴻章聰穎過人,很有文采。

    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決定讓李鴻章隨同哥哥李瀚章一起接受啟蒙教育。李鴻章本來名叫章銅,李文安給他改了新名字叫“鴻章”。意思是希望他“鴻圖大展,文章經國。”

    這句古話很有名,古今很多名人,大名都取之于這句話。

    李鴻章沒有辜負這個牛逼的名字,他年少時就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為師,攻讀經史。雖然年少時的學習,他側重于應付科舉考試。但他的義理、經濟之學進步很快,制藝技巧也不錯。李鴻章對“宋學”或者“漢學”沒有什麼興致,他從小喜歡經世之學。

    1840年,十八歲的李鴻章考中秀才。那時候的李鴻章相貌堂堂、身材高大,一米八以上的長腿歐巴,還能說會道,是合肥廬州遠近聞名的帥哥。

    李鴻章聰明,又帥,道光二十三年,李鴻章在廬州府學被選為優貢。時任京官的父親李文安望子成龍,函催鴻章入北京,準備來年順天府的鄉試,成為朝廷承認的學霸!

    時年20歲的李鴻章,看了父親的信之後,年輕人心情特別興奮。這是他一直企盼的,也是一直在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于是,李鴻章揮毫作入都十首,欣然入京。他的這些作品,當時曾廣為流傳。下面是其中之一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鰲頂,何日身才入鳳池。

    倘無駟馬高車日,誓不重回故里車。

    即今館閣須才日,是我文章報國年。

    馬是出群休戀棧,燕辭故壘更圖新。

    篇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

    他日燕台南望處,天涯須報李陵書。

    入京之後,李鴻章很快發現,京城車水馬龍、商鋪林立,但對他更有吸引力的,諸多名士詩書都是一流。不久,在京擔任刑部郎中的父親李文安便命李鴻章晉謁曾國藩,去拜他為師。

    曾國藩當時正受到他的恩師穆彰阿的賞識,名動天下。李鴻章的父親與曾國藩系戊戌科同年。有這層特殊關系,李鴻章才順利拜師曾國藩。當時各省學子們齊集京城,交際攀附之道是他們非常熱衷的。因慕曾國藩之聲名,他們還特別組織了文社,邀請曾國藩擔任社長,定期舉行活動。大家在一起談文論道,指點江山。李鴻章在其中結識同好,交游學問,並經常向曾國藩請教詩文。

    1844年,李鴻章在鄉試中成績優秀,考中舉人,排名48位。

    1845年,李鴻章參加乙未恩科會試,恰逢曾國藩出任本科會試的同考官。

    雖然李鴻章這次會試落卻博得曾國藩的青睞。曾國藩為了鼓勵曾國藩,對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說“令弟少荃,乙未之際,僕即知其才可大用。”

    哥哥轉告曾國藩的話後,李鴻章大受鼓舞,更加發奮讀書!

    三年後,李鴻章再次參加會試,被點為二甲第十三名進士。因為成績優秀,李鴻章改授翰林院編修。1851年,李鴻章任武英殿纂修,國史館協修。

    咸豐二年,曾國藩回籍探親,李鴻章當天起得很早,專程把老師送到盧溝橋。在盧溝橋送別老師曾國藩以後,二十九歲的李鴻章花光了他所有的運氣!

    半年後,太平軍舍棄久攻不下的長沙,出洞庭,佔岳州,順江而東,佔領武昌,然後大舉進入安徽。李鴻章那天吃完飯在琉璃廠閑逛,偶遇一位安徽同鄉。從他口中得知,安徽當時的省城安慶已陷,撫台蔣文慶斃命,家鄉很快就要被太平軍全部佔領了。李鴻章的老家在廬州,情急之下,李鴻章徑直來到了呂賢基的家。

    呂賢基也算是李鴻章的老鄉,字鶴田,安徽旌德人,任職于翰林院,以編修轉御史,旋任工部右侍郎,兼署刑部左侍郎。李鴻章為翰林院編修時,時常為呂氏捉刀為文。一見面,李鴻章就痛陳剛剛得到的全部情況,並建議呂趕快請求朝廷迅速發兵救皖。

    呂賢基隨口說道“這折子還是由你來寫,我負責上呈就是。”

    李鴻章回到翰苑立即寫了一個奏折。第二天,咸豐帝詔諭呂賢基從籍,與皖撫負責辦理團練防剿事宜。呂賢基無奈,只好奏請朝廷讓李鴻章和自己一起回籍,說他熟悉鄉情。下朝歸來,呂賢基對等候他的李鴻章直言說“你讓我上奏是害我啊,這下皇上讓我去安徽幫辦團練我也害你,我上奏請求你和我一同去安徽。”

    一語成讖,李鴻章確實害了呂賢基,他最後戰死。至于呂賢基還沒有害李鴻章,這個不好說,但李鴻章回鄉後,經歷了數次生死劫,生活開啟了噩夢模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龍騰1856》,方便以後閱讀龍騰1856第七十二章 學霸李鴻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龍騰1856第七十二章 學霸李鴻章並對龍騰1856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