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1856

第四十一章 挺進蘭芳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羽落凡心 本章︰第四十一章 挺進蘭芳國

    曾紀澤想要在南洋建海外基地,必須要詳細了解當地的現狀。他知道,有時候歷史書籍上記載的東西,跟現實是牛頭不對馬嘴,他便向劉秀蘭了解蘭芳國的風土人情,還有歷史和現狀。

    劉秀蘭嘆了口氣,道“這個說來話長,現在蘭芳有多個公司的勢力。而且各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相當復雜。蘭芳國的歷史,就是一部華人的血淚內斗歷史。”

    歷史上,荷蘭人制造了屠殺華人的慘案後,也大大打擊了荷蘭商人的利益。慘案之後巴達維亞及其它荷屬地區陷入蕭條,他們的總督華爾庚尼爾為此被撤職查辦並入獄。新的荷蘭殖民者不得不重新用安撫人心的政策招來中國移民,不久這里的華人又達到幾萬人。

    羅芳伯要去的地方,不在巴達維亞,而在西婆羅洲,那里發現了金礦,他們想去南洋淘金。

    羅芳伯的出海路徑,是經岐嶺、經老隆,沿東江而下到羊石。

    羅芳伯率領著一百余名同鄉,從虎門上船。剛到西婆羅洲的時候,後來的坤甸港還沒有開發,羅芳伯是從一個叫“三發”的地方上岸的。他一看,“但見長林豐草,廣袤無垠”,當地土著都以打獵采野果為生,整個一個荒蠻之地。但在羅芳伯的眼里,這地方“沃壤千里,所謂天府之雄國”。

    但在羅芳伯到來之前,這里已經有了幾撥中國人。當時坤甸有“聚勝公司、四大家圍。”而在當地佔上風的,是潮汕人。這些被稱為“福佬”的來自潮陽、揭陽的中國移民,佔了東萬律和茅恩等地的金礦。而在另一處叫明黃的地方,開金礦的是來自潮州的大埔縣人。

    羅芳伯的到來,讓這里的客家人覺得來了大佬。

    既受擁戴,羅芳伯邀集一百多名同鄉,全副武裝,在一個夜晚啟程,天亮時到達一處叫山心的地方,在那里開金礦的也是大埔人,為首的叫張阿才。

    那張阿才一見,呼拉拉來了一百多手拿武器的“土匪”,嚇得倉皇逃走,羅芳伯急忙上前好言安慰,用客家話喊話“我們都是好兄弟啊!我們為什麼不能一起經營這里呢?”自此,他們在山心落下了腳,開礦山,修房子,建柵欄,聲威大振,周圍的客家人紛紛投靠。

    後來,蘭芳伯等人建立起了“蘭芳公司”,把公司的總部設在了東萬律。不久,這里建民房,造店鋪,成了個小小的中國城。

    當時在東萬律附近有個叫茅恩的地方,為首的中國人叫黃桂伯,是潮汕人。他手下的“功爺”叫江戊伯,是羅芳伯的同鄉。

    羅芳伯于是派一名手下叫劉台二的,在斗笠里藏了一封信帶給江戊伯,與他里應外合,出其不備一舉拿下茅恩。這一下,震動周遭,附近的一系列華人勢力紛紛歸順了過來。

    可是還有一個叫做劉乾相的華人不服。他手下有500多人,佔據著明黃這個地方。他不但不服,還仗著人多,有吞並蘭芳的意圖。

    于是羅芳伯決定干掉劉乾相,那天早晨,海邊的武器還沒散,他作戰地動員說“消滅了劉乾相,我們再吃早飯!”

    那一仗,羅伯芳親自擂鼓,手下的弟兄們無不奮勇爭先,殺聲震天,一百多人一早上破了劉乾相的六個大寨,劉乾相被趕得跳了海。此一役,被稱為蘭芳公司史上的“第一血戰”。

    不過,此時“蘭芳”的征戰還沒有完。再要擴大勢力範圍,就要結盟。羅芳伯與坤甸的馬來人甦丹開始走動起來。甦丹手下的人造反,羅芳伯派兵幫助擺平,甦丹感激之下,兩人成了結拜兄弟。于是,當羅芳伯與當地土著再發生戰事,甦丹會站在他的一邊。

    再後來,羅芳伯領導的最大一戰,是與土著人爭奪新港。這場戰事持續了有9個月之久。蘭芳的軍隊將土著人的寨子包圍起來,卻久攻不下。最後,他們是挖地道潛進去,鋸斷了土著人山寨的柱腳,土著人發覺後連夜倉皇逃走。最後,土著人請了甦丹來說和,重新劃定地界,埋下竹樁為證。從此,“蘭芳”的根基終于穩固了。

    為這一仗,羅芳伯也耗盡了自己的精力。一年之後,羅芳伯去世,終年58歲,但他的蘭芳國卻繼續存在,後人談到蘭芳,許多人將其推崇為“華人的第一個共和國”,因為“蘭芳大總制”創立于1777年,僅比美國的建國晚一年。而蘭芳的首領是公推公選的。這些首領從太哥到副頭人,都是有俸祿的,再往下的官員,尾哥和老太,都是義務性的,如同鄉村中的鄉紳,主事,不拿錢。

    此刻站在一旁的劉永福听了劉秀蘭講起這段歷史,滿懷信心地說“羅芳伯一百多人就能建蘭芳國,我們黑旗軍八百羅漢,還有軍艦,一定可以統一這些島嶼。”

    曾紀澤點點頭,笑著問劉秀蘭“那蘭芳國有多少人?政府的錢從哪里來呢?”

    劉秀蘭說,“蘭芳”現在兩萬多人,全民皆兵,政權的運轉經費來自其成員們的納稅,比如開金礦的,要交“腳仿金”,種田的交“鴉息米煙戶錢”,做生意的也抽稅。

    曾紀澤點點頭,問道“荷蘭人怎麼欺壓蘭芳人的?”

    劉秀蘭回答“羅芳伯去世後,江戊伯被眾人推舉繼任太哥。江戊伯是羅芳伯的嘉應府老鄉,武功超群,更兼忠心耿耿。在他之後,還有十一任太哥,其中有兩任都是重新當選,從第六任劉台二開始,太哥被改稱甲太。”

    甦慕白問道“什麼是甲太?”

    曾紀澤說“這個我知道,甲太,就是荷蘭人授予的官稱了,也就是說,從這時起,蘭芳的首領,除了要本族人推舉,還要經荷蘭人的批準?”

    劉秀蘭說“是的。蘭芳的副首領,也改稱為甲必丹。從那時起,荷蘭人的勢力越來越大了,蘭芳公司要向荷蘭人納稅。”

    曾紀澤道“荷蘭人也給了蘭芳不少好處吧?”

    劉秀蘭說“是的。養狗還得給根骨頭呢。在蘭芳立國之前,華人在東南亞的辦的公司,已經相當多。僅在印尼的東萬律的周圍,就還有大港、三條溝等華人的七個大公司,及和順總廳等一系列華人小公司組成的聯盟。他們的治理方式,與蘭芳家族式管理也大同小異。荷蘭人在華人內斗時支持蘭芳擴張。”

    “難道我華人就沒反抗荷蘭人的嗎?”劉永福問道,他心中熱血沸騰,對這種外人利用內斗欺負中國人的事很憤慨。

    劉秀蘭說有,“就在幾年前,島上另一個華人公司大港公司與荷蘭人武裝對抗,不過蘭芳站在了荷蘭人一邊。當時一部分敗退的大港公司的人逃往蘭芳的領地,被蘭芳當時的甲太,也就是我爹劉阿生帶了600多壯丁堵截,繳了大港人的武器,並將首領擒獲送交荷蘭人。因以前與大港結下的怨此前大港公司曾與另一個華人公司三條溝公司沖突,蘭芳的人救下80名三條溝人並將他們接到船上,不料船後來漂到大港的地盤,人全部被殺了。”

    听到這里,曾紀澤對西婆羅洲和南洋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當時華人在南洋建立的公司有十余個。蘭芳只是最有特色的一個,比如蘭芳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全民皆兵、“工農兵”一體,平時分散在各地搞生產,戰時集中起來御敵。全國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至于“國之大事,皆咨決眾議而行”,類似于後來普遍實行的議會制。在領導人的產生上,蘭芳結合中國古代的禪讓制,創立了禪讓與民主選舉相結合的形式。

    曾紀澤和劉永福還從劉秀蘭那里了解到,蘭芳人十分重視發展生產,他們改進了農耕技術,擴大礦業開采,修路,經常組織青壯年進行軍事訓練同時創建了兵工廠,造各種土制槍炮。蘭芳還從清朝聘請一批著名儒生前來教學,大大提高了當地人的文化水平。蘭芳人也意識到,如果僅僅依靠蘭芳小國的力量,現在很難抵抗荷蘭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鎮住荷蘭人。蘭芳向外制造假象,宣稱蘭芳已經是清朝的藩國,此舉唬住了荷蘭人,使得蘭芳國苟延殘喘。

    劉永福氣得咬牙切齒,說“那幫荷蘭豬有多少人?我們這次殺光他們!”

    劉秀蘭嘆了一口氣,說“島上的荷蘭人其實並不多,兩千人左右,但他們的火器比較好,還有炮艦。”

    “滿清現在內憂外患,自身難保,蘭芳人絕不能靠清朝對付荷蘭人,他們也不會管。”曾紀澤對劉秀蘭“不過只要我們華人團結起來,別說荷蘭人,就是英國佬我們也不怕。劉姑娘,你先休息,我們一定送你回家,趕走西婆羅洲上的荷蘭人!”

    劉秀蘭說“這真是太好了!”

    在軍艦上,曾紀澤便連夜和劉永福等人商議,想一個萬全之策,挺進蘭芳國,趕走荷蘭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龍騰1856》,方便以後閱讀龍騰1856第四十一章 挺進蘭芳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龍騰1856第四十一章 挺進蘭芳國並對龍騰1856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