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遠古之時,宇宙間一片混沌、靈華內斂,天神盤古手持巨斧開天,一劈之下破混沌為陰陽二氣,純陽之氣上升為蒼穹日月,玄陰之氣下沉為地域河川,是以天地之初始也。
盤古開天之後,身軀化為萬物生靈,為天地間帶來生機。
後有女媧摶土造人,並教會人類繁衍生息。然而,“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焰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女媧為拯救蒼生,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霪水1”,挽救了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
自此以後,萬物生靈相互依存、繁衍生息。而得到女媧傳承的人類靈智開化,歷經艱辛,逐漸成為天地間萬物生靈的主導,統治著這片來之不易的天地,由來已有數千年歷史。
人類雖傳承于女媧,獲得了無窮的智慧,卻也遭受著無盡磨難,歷經生老病死,輪回苦痛;滋生七情六欲,貪婪無道;逃不開天地間的審判,也免不了同類間的傾軋。
盤古開天之後,宇宙由遠古進入洪荒,陰陽形態初始,天地秩序衍生。
宇內劃分六界︰神、仙、人、鬼、妖、魔。
神、魔界處于上位;仙域、妖界處于中位;人、鬼界處于下位。然而六界關聯不分,相互牽扯制衡,是可謂陰陽平衡之法則也。
人界靈氣散落于世間,化為萬千形態。人類中有大智慧者感天地之玄妙,尋覓機緣于山川河澤,偶有得遇造化者感悟天地法則,以之創立修真頓悟法門,有儒、道、佛者;亦有士、俠、隱之流。萬法歸一,萬藏歸盡,唯有造化者得之。數千年來,萬流競逐,竟也各具規模。
故事便從听雨樓這個有千年傳承的修真道統說起︰
相傳,听雨樓的創立祖師原本是個仕途受挫的大儒,胸懷濟世之經緯,卻因性孤傲,于gu n ch ng上受人排擠。因忍受不了這不堪世俗,隱退避世于山林間。大儒游歷名山大川,偶然間于雲夢山2發現一處奇景,那景仿佛是鏤空于雲夢山中的一口天井,四周峭壁環繞,有流瀑倒懸,霞光蓋頂,雲蒸霞蔚,煙波浩渺,林木豐茂含香,飛禽走獸神駿異常。大儒目眩神馳,以為得入仙境,興奮之下,竟不顧峭壁絕險,結藤攀岩而下,卻因體力不濟,失手墜于瀑布下的水潭。迷茫之際,大儒發現潭底深處隱隱透出一片耀目青光,遂奮力而向,幾經周折,待來到那片青光面前已是筋疲力盡,剛一觸及便閉氣昏厥。
大儒醒來時,發現自己被一片青光包裹著漂浮于水面,潭水如鏡,流動著無數浮光銘文,饒是大儒自詡飽學之士,一眼看去竟是晦澀難懂。之後三日,大儒靜坐于流水之上,聆听瀑布飄雨之聲,冥思苦想,終于解惑,得悟大道。
大儒悟道後,深感天地恩澤,欲于此仙境隱居,便決定回返家中告別。奈何造化弄人,待大儒重回雲夢之時,卻遍尋不到那處仙境。無奈之下,大儒散盡家財,于雲夢山頂建一樓閣而居,因其悟道由听雨所感,故將樓閣命名為“听雨樓”,隨後大儒以心中所悟演化道法,創立千年傳承道統,乃是後話……
1《淮南子•覽冥篇》
2《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南五十里曰雲山。無草木;有桂、竹,甚毒,傷人必死。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王雩] 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