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二十三年末,寒冬臘月,梁帝病逝,享年六十八歲,相對于歷代皇帝來說,也算高壽,舉國悲痛,皇宮內哭聲一片,哀鴻傳遍每一個角落,梁帝有八個皇子,三個公主,除去祁王李未和晉王李睿在邊關鎮守,遠嫁回紇的大公主不能回來,其他的皇子公主都跪在龍床前哭泣,最傷心的不是他們而是那些沒有子嗣的後宮佳麗,除去自願削發為尼的靜安貴妃,和貴為gu m 的皇後,其他一律殉葬,這讓整個梁宮的後妃真是生不如死,沒過幾天就有好幾個自殺了。
而皇後對梁帝的離世也是傷心欲絕,守著梁帝冰硬的龍體哭了三天三夜,不讓任何人動梁帝的龍體,不準下葬,現在是冬天還好說,尸體放上幾天不會發臭,可梁國講的是人死後入土為安,更何況是皇上了,最後還是皇後的親生兒子李修趁皇後回宮休息的時候,讓人安葬梁帝。等宮人把葬服給梁帝穿上,靈堂供上,皇後也不能阻止了。而遠在邊疆的李未收到梁帝去世的消息,獨自一人去了湖邊,他仰望著天空,看著這繁星明月,有些孤寂,心里默念父皇走好,眼角滴下了淚珠。
天正二十四年一月初,梁帝下墓,史稱梁武帝。在神武帝的墓前,梁武帝的貼身太監宣讀了遺旨,傳位于二皇子李修,李修下旨全國三個月內不準歌舞,每家每戶都要披麻戴孝,梁宮一個月內每晚輪流去太晨殿為先皇守靈祈福。
這一年,李修改國號蒼梧。蒼梧一年四月中旬,李修正式登基了,封梁後為武太後,景王妃為皇後,側妃沈氏為夫人,傅氏為淑妃,謝氏為德妃,楚氏為賢妃,其他侍妾有的是嬪位,有的只是才人,美人。登基大典李未沒有回來參加,只是派人送了些賀禮,以戰事為重推脫了。
李修登基了沒有一個月,四皇子燕王李澈因不滿先皇遺旨舉兵造反了,李修一時間焦頭爛額,朝事還沒有平穩,李澈這邊又造反了,當即下旨讓驃騎大將軍甦翰忠領兵五萬前去燕王的領地燕塘郡鎮壓。這仗打了一個月,燕王敗了,被甦翰忠綁了回梁都城面聖,最後李澈落了個五馬分尸示眾,府里不夠十四的女眷為奴,十四以上的女眷充為軍妓,男丁一部分流放,一部分處死示眾。可以說李修的做法十分殘忍,但他畢竟剛剛登基,根基還不穩。這麼做也有殺雞儆猴的意思。甦翰忠勝利回來後,李修沒有嘉獎他,只不痛不癢的夸獎了他幾句。(悲劇就要來了 /( to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