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鄒旅所派幾十個搞過建築的兵,已經到了學校。副官跟過來說,鄒旅長的姑娘叫鄒魚兒,在重慶城讀書,周末才能回來學習,務必請楊主任親自教導。楊守玉答復他,說隨時可以插班,倘若哪節課教過了,單獨給鄒魚兒補課。然後過來請呂鳳子講話,給士兵們鼓鼓勁,立即動手修復校舍。
張敏毅親自主持校舍修復工程,畫好校舍圖紙,達到中等藝術學校規模。士兵一到達,便帶著一群老師和學生,熱火朝天地開了工。炸壞的校舍須更換各類門窗支架。好在鳳凰鎮附近的金劍山麓出大木料,直接派兵前上山去,砍下樹木,立馬拉回學校,解成各種長短厚薄的柱子和木板。修牆的材料容易搞到,附近農村里,建有許多小磚瓦窯,不缺青磚青瓦,只是要用錢買。正則藝專于戰亂中西遷,學校初具規模,就遭到r b n飛機轟炸,拿不出錢來。政府撥款也不能迅速到賬。好在璧山縣民風淳樸,崇尚教育,民眾盡都听縣政府的招呼。張敏毅到任何磚瓦廠去,說正則藝專修復校舍,需要賒借一萬匹磚、五千塊瓦啥的,等政府撥款到賬,就立即歸還。幾家老板都答應,不用打欠條,讓他們把磚瓦拉走。
在正則藝術專科學校里頭,士兵和教師、學生分得東一群、西一堆的,解木料的分兩人一組猛拉大鋸,補牆窟窿的提著拌灰桶和磚刀,爭先恐後地動手。張敏毅要求質量第一。說修建藝術學校是百年大計,丁點兒的馬虎都要不得,木材磚頭要選好的,做工要精細,像蓋各人的私房子一樣。
曹連長提起一把大鋸,打趣他說︰“格老子的,張科長,又不是你蓋房子接媳婦,搞得恁個認真的做啥子嘛?”
惹得周圍士兵起哄。
張敏毅叫真兒,馬起臉回答︰“曹連長,這蓋教室呀,比起你我娶親接新媳婦,蓋的那座房子,還稀罕珍奇得多喲。”
“那是為麼子?”
“我跟你說嘛,這個,教室是學生用的,學生讀出來了,就可能當大官,把我們中國搞得富強,比起你接新媳婦,有出息多了 ?這是第一層。第二層嘛,當了官接個好媳婦,有文化的,比當學生接的媳婦更好的 ?”
“莫非還有第三層?”曹連長被引起了好奇心。
“當然!”張敏毅回答,還說︰“媳婦、婆娘生下一串串娃兒,又當兵去,跟r b n人拼本事,老子就不相信干不贏東洋鬼子,如此,往下頭數去,子子孫孫無窮盡也!曹連長你說說嘛,還數多少層?”
曹連長將大鋸斜支起,尷尬地搔刨腦殼, 起說︰“你這只是個美好理想。”
“噫!”張敏毅反倒想不到,大兵也懂得談論理想,這話題要扯開了,擺幾天幾夜龍門陣,怕也談不完,立即扭轉話題,規勸說︰“理想嘛,等上節操課,再來慢慢的擺哈,曹連長,你看我們是不是抓緊時間施工,免得延誤鄒旅長規定的工期。”
說到起旅長,曹連長就不敢甩擺了。確實存在按時完成任務的旅部命令。曹連長大吼“格老子手腳都麻利點兒哈”,自己丟了大鋸,去木材堆選出一根疙疤少的木料,拖回解木場,架在三角支架上。勤務兵上來要幫他拉鋸子。曹連長一把推開他,說“一排長你過來,我兩個拉拉扯扯”,然後三兩把脫掉軍裝,拿起大鋸的木把等待。一個彪形大漢立正,說“是”,碎步小跑過來,拿起另一頭木把。兩人抬平大鋸,估計出厚薄,將鋸齒朝向那塊木料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