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第十章 第一份奏疏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星風辰起 本章︰第十章 第一份奏疏

    <b></b>                  敲門聲吵醒了還在沉睡中的胡亥,被吵醒之後看到天還沒亮,他就有點生氣。

    不過來人,正是大太監劉永,告訴他,已經可以開始準備了,不然恐怕有些事情來不及。

    看到了這個大太監,胡亥的憤怒平息了下去,他也知道這當然是自己不對,現在沒有鬧鐘,只好找個人肉鬧鐘來。

    他做了兩手準備,一邊是讓小太監賈青過來,一邊是讓大太監劉永過來,現在看來,還是劉永這邊比較給力,小太監賈青畢竟還是有點呢,無論是哪一個方面,比起大太監來都差了不少。

    過了沒有多久,小太監賈青也到了,看到劉永已經在的樣子,覺得有點過意不去,但是不好表現出來。

    等到劉勇下去之後,胡亥悄悄的對賈青說“你以後,跟劉永學著一點,如果你想的話,他那個位置遲早是你的。當然如果不想太麻煩,那就一直跟在朕身邊吧。”

    身邊沒有其他人,賈青倒也放松了很多,跪在地下誠惶誠恐的說“小奴願意一直跟在陛下的身邊,不敢奢望其他的位置。”

    “這倒無妨,不過你和劉永可以多學一學,他在這宮里這麼多年,還是有一些手段,我會跟他提一句,能學到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胡亥平淡的說道。

    在趙高死掉之前,可以說賈青算是最不幸運的一個小太監,被胡亥選中,隨時有身死魂滅的危機。但是,當趙高已經伏誅之後,這個最不幸運馬上就轉變成了最幸運,能得到來自皇帝的全部信任,這對于大多數太監來說都是少見的。

    大太監劉永早早的為胡亥準備好了一切流程,從穿衣,到妝容,再到需要拿的東西,每一樣都一絲不苟。

    說實話,胡亥覺得要是沒有這麼一個大太監,很多事情還真是會變得特別麻煩。所以他要給這個大太監找點麻煩,你最起碼培養出來五六個可以接你班的人吧,這其中,賈青是一定要有的。

    這些暫時還用不到,看起來這個大太監精神還好,盡管已經年過五十,再活幾年也不成問題。

    大臣們,在皇帝剛剛起床的時候,有些就已經來到了麒麟殿之前,即使是最晚的一個大臣,在皇帝洗漱完畢更衣的時候也已經來到。

    胡亥起床的時候,天都還沒有亮,那這些大臣什麼時候起來的,就可想而知了。你看他享受著權力,享受著富貴,但他付出了什麼你不知道,哪有幾個大臣,頭發白掉的速度比農民們慢呢。

    農民們愁的自己家里十幾口或者幾口人的事兒,這幫大臣們愁的是整個天下,幾百萬戶幾千萬戶的事情。一個決策,做錯了會影響多少人。一個建議提上去一旦被采用了,如果這個建議本身有錯漏,那麼影響的又會是多少人?

    你提上去的建議,究竟是要為天下好,還是要為自己爭利,你的師生,朋友,想要和你組成一個利益關系網,你能否保證不結黨?

    如果朝臣結黨,皇帝必然震怒,你又能否承受得了這天子一怒。法不責眾這一點,在秦朝從來不適用,你如果不服白起可以坑殺40萬,秦始皇可以焚書坑儒。

    這是一個,中華歷史上都最奇特的一個朝代,他的郡縣制斷絕了分封制存在的基礎,鞏固了國家中央集權的形式與內容。即使是到了後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照樣能看得到郡縣制的影子。

    “皇帝臨朝”,擁有特異功能的小太監,拉長的聲音響徹在整個麒麟殿之外,近處的和遠處的大臣听到耳中幾乎同樣的音量。

    終于有一次,沒有趙高的朝會了,大家覺得自己的好日子來了。可惜了劉公張公楊公等幾十上百個大臣,都被奸臣趙高所害,全家上下無一留存。

    大臣們先走進麒麟殿,按照位次排好,彼此小聲討論著,直到看到皇帝要進來,趕緊停止了議論。

    胡亥走進大殿,看到這殿中數量依舊不少的大臣,不禁感慨道,大秦還真是人才濟濟。

    即使是從前一些親近趙高的大臣,如今都已經開始痛罵這奸相誤國,真是樹倒猢猻散。

    胡亥不會對這些人有什麼偏見,有能力就用,沒能力就下。只不過,如果對大秦忠心的人可以多給一次機會,這就是他的態度。至于那些曾經親近趙高的人,你有過第一次反叛,那就有第二次。所以,你只能不犯一次錯,只要你犯了一次錯,馬上拿下。除非你一直不犯錯,否則,早早晚晚還是要下去。

    在完成了一套比較繁瑣的程序之後,終于進入到正題,胡亥知道,對于自己的考驗來了。

    當例行的“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話音落下之後,“臣有本奏”的聲音不絕于耳,從眾位大臣的座位上傳出來。

    由皇帝示意大太監指定一個人之後,這位大臣就走出座位,向前幾步,開始向皇帝遞上自己的奏疏。

    大太監悄悄地對胡亥介紹,這位大臣的姓名和官職,胡亥對這些事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對于這些大臣的了解遠遠不如成天接觸他們告訴他們皇帝今天不上朝的劉永。

    我還覺得自己現在跟個傻子一樣,即使听到了大太監對他說了這些人,是什麼官職,他還是不知道這些人具體是干什麼的。他熟悉的是那種三省六部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吏部刑部工部戶部禮部兵部,這是自隋唐以來,一直沿用下去的一個制度。

    秦朝畢竟太短,它的三公九卿制度,都是後世有些強加上去為了讓它看起來比較規整。具體的官職是什麼,負責什麼,其實對于考古專業的他來說,都有點困難。

    這個時候就看的出來身邊有一個大太監的重要性了,其實所謂的官職,分為的門類很少。負責祭天祭祖的,這個時候自然是必不可少,其實應該相當于後世禮部的功能。負責行政的這些,包括丞相在內,自然就是後世尚書省的功能。只不過趙高剛剛死,現在,還沒有新設立丞相。

    類比起來倒是比較容易理解,這些架構,如果把它們的名稱在自己的心里悄悄的換一下,大體上應該是干什麼的,也就知道了。

    胡亥發現,秦始皇還真是不忌諱太監干政這些事情,他有信心壓倒一切人。劉永對他說,包括他在內,很多個大太監都在始皇帝的默許下,大體上知道一些事情,基本的官職設立,誰上誰下,在耳濡目染之中,都能大體上了解。

    秦始皇禁止後宮干政,但是,他禁止的是後宮的這些妃子,包括皇後在內干政,盡管他沒有皇後。但是對于這些太監,秦始皇的態度,就是不屑一顧,你們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反正也影響不了我。

    他連天下人都壓得住,何況是宮里的幾個太監,太監們在秦始皇執政期間,確實也沒有起什麼ど蛾子,並且,很多大太監甚至起了十分正面的作用。

    現在,上奏疏的是一位叫胡永念的大臣,他負責的大體上應該算在戶部的範疇,管理的是農業之類的事情。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十章 第一份奏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第十章 第一份奏疏並對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