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可以做到屢敗屢戰一方面是心境另一方面是他不甘心。*.*《》*然而曾國藩的心畢竟不是鐵做的會有氣餒的時候會感到沮喪和落魄。正如他兩次遭遇前所未有的失敗一次想要投水自盡一次想騎馬沖入敵陣拼死一戰只是都被部下阻攔才保住了性命。
他這一次來拜見李振是誠心誠意是打定了注意要學到東西的。
他沒有而別人有的他可以學習。曾國藩有了這個想法拋去了自身一把年齡的問題所作所為發自內心並沒有裝腔作勢。
李振擺手道︰“伯涵兄坐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作為一個晚輩也是初出茅廬也有事情要向伯涵兄教的。”
李鴻章說道︰“李大人您不要謙虛了。大清國的漢人將軍中當以李大人為首稱得是我漢人中的頂梁柱。放之四海李大人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將。這次我和老師一起前來也是想要向李大人取經的。”
“少荃兄過謙了!”
李振見李鴻章如此自謙心中也頗為的用意。
想一想晚清的兩大名臣坐在他面前並且謙卑的向他教這是何等的榮耀?李振也不推辭緩緩說道︰“伯涵兄、少荃兄對于行軍打仗方面的事情我這個出身行伍的人的確是有一點看法的不過僅限于自己的一點經驗。”
頓了頓李振又道︰“若有不對的地方兩位兄長多多指教。你們二人都是出身名門世家學問比我豐富;又都比我年長處事的經驗比我豐富;而且在官場的時間也長對官場更是比我了解。我們交流一番不存在教這個說法。”
李鴻章說道︰“李大人關于……”
李振道︰“少荃兄直接稱呼就好再叫李大人我可要生氣了。”
“好好!”
李鴻章也是一臉笑意覺得眼前的人沒架子。他說道︰“弘毅賢弟關于做官這一條我的理解是皇的恩寵。只要得到皇的器重一切都不是問題。正如弘毅賢弟得到皇重用這就是關鍵有這一點足夠了。”
曾國藩瞪了李鴻章一眼道︰“弘毅別听少荃的話。這是半截話若只是邀寵可能是忠臣也可能是佞臣。所以還要三省吾身這是我目前的看法。”
李鴻章乖乖的道︰“老師說得對!”
李振笑道︰“伯涵兄不愧是名門出身學問和做人都是極為優秀的。”
曾國藩說道︰“言歸正傳說說你如何練兵的?”
李振點點頭說道︰“伯涵兄稱之為練兵其實我也就是一點看法。我認為一個軍隊稱之為軍隊至少有三個條件。首先一支軍隊能凝聚起來而不是一盤散沙主帥是極為重要的前提條件常言道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個沒有能耐的將領軍隊肯定是不行的。這支軍隊不能成為軍隊只能說是一盤散沙。”
曾國藩听後立刻開始思考他到底有能力沒有呢?
有!
曾國藩思考後心中毫不猶豫的肯定。
李振接著說道︰“伯涵兄是當世大才能耐不凡能將兵亦能將帥所以我說的第一個問題並非是伯涵兄的問題也不是少荃兄的問題。我認為在主帥正常的情況下第二個重要的條件是軍中士兵使用的武器。”
“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兵們沒有鋒利的武器拼殺軍隊的士兵肯定難以發揮出強橫的戰斗力。”
“明代以前其實包括明代大多數的交戰都是用刀、劍、長槍等冷兵器交戰。那時候的比拼靠的是武勇靠的是武器的鋒利。誰的力氣大誰的武器鋒利就更加的厲害。到了現在已經不是力氣大不是刀刃鋒利就能取勝的。”
“現在比拼的是火槍的厲害是武器的先進性這是取勝的關鍵。不管你練了什麼武藝或者是金鐘罩或者是鐵布衫我一顆子彈打出去立刻就能殺了你。當兩軍交戰的時候我的士兵都使用火槍伯涵兄的士兵全部用刀你說誰能勝利呢?”
李振一臉的笑意目光落在曾國藩身。
曾國藩嘆口氣點點頭。
顯然曾國藩也認可李振第二點的看法。
李鴻章說道︰“弘毅賢弟我的士兵可能武器不怎麼樣但是還有士氣啊。軍隊的士氣來了眾志成城同樣是可取的。”
李振輕輕搖頭道︰“少荃兄你鑽牛角尖了。在相同的情況下士氣高昂的軍隊的確是佔有優勢的。但我的第一點就說清楚必須有一個正常的主帥。自己這方的主帥看到對方鼓舞士氣他難道不會鼓舞自己軍隊的士氣嗎?和尚可以做道士也可以做的。”
李鴻章點點頭道︰“繼續說!”
曾國藩一言不發等著李振繼續講。
李振繼續道︰“第三點也是我認為的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難的一點。我認為一個軍隊要有一股軍魂讓所有的士兵們有向著軍隊的士氣這是這一股精神。有了這股精神才能把所有的士兵凝聚在一起讓他們可以把後背交給同袍戰友讓他們可以拼命的廝殺讓他們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浴血拼命。這一點我認為是最困難的也是軍隊失敗了也不散的關鍵。”
“呼!!”
李振說完後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
此時以曾國藩為首的人全都是陷入了沉思中。仔細想想李振說的很簡單都是能懂的具體操作起來卻又是不那麼容易的事情。
良久後曾國藩嘆息道︰“說到底重點是武器不夠厲害啊!”
李鴻章說道︰“若是我們的武器厲害早把發匪解決了。”
李振眼珠子一轉心中有了另外的想法嚴肅的說道︰“要改變武器就必須要向外國的洋人學習。如今洋人船堅炮利火器厲害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東西。不管是洋人的政治亦或是經濟或者是化都值得學習凡是洋人的都可以去研究。”
李振這麼說是想讓兩人接觸更多的信息讓兩人開眼看世界。
ps︰第二更;推薦一本玄幻好書《無聖主》這本書很經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