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張祈終于率領燕軍到達臨淄,齊閔王又是親自出城迎接。
張祈受寵若驚︰“蒙齊王錯愛,感激不盡。”
齊閔王道︰“愛卿慧眼識人,為寡人舉薦田單,讓寡人得以收回瑯琊舊地。僅此大功,就值得寡人出城迎接。”
張祈再三推辭︰“這些都是田將軍以及眾位將士功勞,臣何德何能。”
齊閔王道︰“功成不居,好,好。”
張祈道︰“燕軍在此次戰役中也表現奮勇,願大王賞賜。”
不僅推辭自己功勞,而且還為燕軍請賞。此舉讓燕軍心里感激萬分。
燕軍將領推辭︰“我受我家大王之命為齊王效力理所當然,上卿大人客氣了。”
齊閔王道︰“好一句理所當然,好!傳令下去,每個燕軍士兵賞絹兩匹,賞5金,將官加倍。”
燕軍哪里見過這麼大的賞賜,紛紛拜謝。
齊閔王止道︰“為寡人效力,寡人就絕對不會虧待你們。即日起,你們就留在齊國,為寡人守衛臨淄。對于勇士,寡人就應該留在身邊。其他的事情寡人會和你們燕王說。”
燕軍紛紛道︰“謝齊王。我等願效全力。”
齊閔王道︰“傳令下去,即刻為這些勇士安排。”旁邊的大臣領命而去。
燕軍在大臣的引導下離開。
待燕軍離開後,齊閔王道︰“張愛卿,隨寡人進宮。你我邊喝邊聊。”
張祈道︰“謝大王厚愛。”
齊王宮里,齊閔王與張祈觥籌交錯,舉杯把盞。不亦樂乎。
酒過三巡,齊閔王道︰“此次聯楚滅越,我齊國終于收回瑯琊舊地。而且與楚國也算有了同盟之情,下一步,實行滅燕計劃。”
張祈道︰“大王英明,確實如此。滅燕之行,我軍利在速戰。不然宣王故事又將重演。”
齊閔王道︰“不瞞愛卿,匡章將軍已經練兵完成,隨時等待伐燕。”
張祈道︰“恭喜大王,又得雄兵。”
齊閔王道︰“欺燕之事也進行的差不多了,寡人故意征調軍隊大建工程,而且還多次請燕軍前來幫忙,又故意將我軍的衰敗之象展現給燕軍,今天又讓那些參加瑯琊戰役的燕軍留在臨淄守城。”
張祈道︰“大王英明,燕國必滅。”
齊閔王道︰“寡人決定過幾天再將臨淄的東面城防交給他們,燕軍見有機可乘必然會聯系國內起兵攻齊,到時候燕軍必然會落入我軍口袋里。”
張祈道︰“確實如此,一戰可以將燕軍全殲。燕國將成囊中之物。但是須防備其他幾國被燕國說動前來攻齊。”
齊閔王道︰“這件事寡人也憂心。”
張祈道︰“除了秦趙會全力以赴,韓魏不會。中山與楚皆為盟國,定會助齊。只要打退秦趙,韓魏將不戰而退。臣願回中山。”
齊閔王道︰“好,有勞愛卿。寡人再調給你精兵十萬。寡人滅掉燕國後,就來中山相助愛卿。”
張祈道︰“謝大王。”
張祈離開王宮後,在回住址的路上,一個人將一封信交到他手里。張祈拆開信看︰“欲助齊退四國之兵。請來城東二十里處相會。”尉繚。
張祈一看姓名,心中大為歡喜︰“有此人相助,我取勝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尉繚著名的軍事家,而且創造性的提出政治與軍事的相互結合,沒想到他竟然在齊國,張祈一路騎馬快跑,半個時辰就到了那個所在。
門口有人守住。只見門口掛了兩塊塊木牌,一塊木牌上寫著,對完隱語,滿意方能入內。另一塊木牌寫著。1,子不離母,婦不離夫。2,棘木為輪,涂以豬脂,至滑也;,投于方孔則不能運轉。3,弓干雖膠,有時而解;眾流赴海,自然而合。4,狐裘雖敝,不可補以黃狗之皮。5,輻轂不較分寸,不能成車;琴瑟不較緩急,不能成律。
張祈思慮一會,讓門人拿筆墨前來,寫道︰“1,兵之道即用將。2,作戰不敢不慎。3,兵貴專勝。兵之情主速,4,貴人所不及。5,修信義于國,可得國。
寫完後讓門人將書簡交給尉繚。不多一會,門人來報︰“先生有請。”
門人引導下進入內堂,只見一人身穿白袍,目光銳利。渾身上下有幾分不是人間煙火的味道。
張祈道︰“在下有禮。”
尉繚還禮道︰“上卿有禮,請坐。”
張祈坐下後︰“久聞先生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尉繚道︰“上卿聯齊退趙,助齊勝越。上卿大才。”
張祈道︰“不敢,不敢。素聞先生著作有言,兵以靜勝,國以專勝。僅此一言,先生足以讓在下汗顏。每次讀先生著作,在下都獲益匪淺,此次前來,實在是想請先生出山,助齊滅燕。”
尉繚道︰“多謝上卿夸獎,繚不才,願盡力而為。”
張祈謝道︰“齊國得先生,如得一龍。多謝先生。”
齊國王宮里,齊閔王听到張祈推薦尉繚便親自去尉繚住處拜訪。
齊閔王道︰“先生大才,寡人萬分歡喜,願先生助寡人。”
尉繚道︰“謝大王錯愛,尉繚感激。”
齊閔王道︰“寡人有意封先生為國尉,掌管臨淄兵馬。”
尉繚道︰“謝大王厚愛,尉繚將略盡全力,助大王滅燕。”
齊閔王道︰“好!請先生即刻隨寡人回宮。”
尉繚道︰“任草民國尉之事,願大王為草民保密,草民暫時不露面。”
齊閔王會意道︰“好,有先生在此,寡人高枕無憂。”齊閔王當天便暗中命人將兵符交給尉繚。
張祈也在第二天,帶領十萬軍隊返回中山,這十萬軍隊都是從瑯琊方面調過來的越軍,
張祈看著漸漸遠去的臨淄城︰“此次大戰過後,齊國將無後顧之憂。”
臨淄城里,尉繚看著兵符沉思︰“這次給了燕軍這麼大的誘餌,燕軍想不上鉤都難。”
臨淄城里,駐守東面城門的燕軍將領暗暗道︰“齊軍不過是外強中干,只要那封信送出,齊國想不滅亡都難。燕王多年的夙願就要實現了。“心情大好。看著黑影消失于視線後,便離開了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