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44之觀楚喬傳之燕洵回燕北之喝酒有感
剛剛在看《楚喬傳》看到第二十一集之燕洵逃離長安回燕北而跟他的手下舉碗喝酒的片段,很豪邁,也很熱血。我看到那樣的場面竟然笑了,因為知道他們在那樣的場合下一定是會摔碗的。廣場那里已經站好了四五十個人,是他的得力助手精心挑選的燕北漢子,準備一路上護送他回去的,還有幾個人準備好了碗,再添上準備好的酒,燕洵拿起盛滿酒的碗開始很豪邁的跟大家說話了,“敬大家”,意思是說在路上麻煩到大家,辛苦他們了,那四五十個壯漢回話“敬世子”,意思是說不辛苦,願意為他f w 。有點像**上閱兵的樣子,首長說“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而各位官兵回首長的話“首長好”“為人民f w ”。
看到這樣的場合,似曾相識,于是想起了古時候將軍出師時舉碗和眾士兵喝酒壯軍心的事,還有想到人們結拜時喝酒壯志的片段,還記得是看過的電視劇《水滸傳》里面一百零八將喝慶功酒或者是決定干大事的事,還有《紅高粱》余佔鰲和眾兄弟喝酒結義壯志的事……。那大碗喝酒的場面,真的是很豪邁,很熱血。
由大碗喝酒,想到了大塊吃肉的場面,生活上很多場景,這兩句話都是結合在一起用的,不知從什麼時候就開始有了,經常是用來形容熱鬧,痛快,還有用于慶功,決定干大事的情況。
這場面黃金也曾有過,似曾相識,那是他以前的生活了,其實不談也罷,因為那過去一起把酒言歡的朋友慢慢的開始走遠了,各自為了各自的生活,再也沒有當初相逢時的熱血了,相交心的朋友只剩下的是不起眼的三五個人,那些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場景早已不在了,想到這內心未免來的有點不是滋味,眼楮時不時的就紅了起來,是否當初相交心的朋友都是一群酒肉朋友?是否結交的都是一些不走心的朋友?黃金為了朋友情意而結交朋友奔走在各個協會是否他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是否真的是朋友關鍵不在多而在精?其實他一直相信朋友的情意比天還高比地還遼闊的,相信他結交的朋友都是他所看好的人,只是生活的壓力和世態丑陋改變了他們的模樣,很多人不願意或者沒有時間再去相信朋友的情意罷了。
還記得當初為了省錢但是不忘狂歡而流連于便宜而又破舊的ktv嗎?還記得酒吧間隨叫隨到的熱情嗎?還記得打架時一呼百應的場面嗎?……。所有這些都是黃金忘不了的情意,堪比結拜時摔碗的熱血了,至于當初這麼交好為什麼不索性來個結拜呢?黃金也不知道,不知現在補上結拜是不是晚了點?可朋友交的是一輩子的情意啊,應該還不晚吧?可那些交好的人如今在哪里呢?找不到吧?就讓這所有的這一切都交給命運和時間去抉擇吧!由于黃金現如今很少與朋友飲酒**了,還不知前路漫漫是否有人識君的?到那時再來場結拜為時還不晚吧?到那時一定以茶代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