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42之我有一個綽號叫紅毛
“我”有一個綽號叫紅毛。這個綽號不知是什麼時候就開始有的?何人為“我”取的?總之,從“我”懂事時人們就這樣叫著,這樣“號”著,听說“我”小時候的頭發有點紅,就這樣人們就叫開來了。
紅毛是一種號,除了姓名外是對人的另一種稱謂,如果換做是古時候那還是一種雅號呢,可不知道為什麼在當今社會在他們那里,卻成為一種貶義的理解,如果是討厭某人就會這樣的“號”人家,是一種發泄心情的稱謂,因此如果是某某人做事做的不對,或者是行為令人討厭,總是會這樣“號”人家。
在他們那里他們那一輩,幾乎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綽號,像“美國仔”、“迷目仔”、“大浪葩”、“死豬”等等,名字都是根據他自身的缺點而取的,有點專攻人家之短的意思,他們如果發生口角就會彼此“號”人家,而且罵的越多就會覺得自己所佔得便宜越多,因此總會自我覺得所佔到的便宜比人家多,而自我得意。
關于黃金的行為總是令人咋舌,或者說總是俗里俗氣的,總是讓別人不解。比如說,在大學時,他總是喜歡穿拖鞋穿行在學校的校道上課室上,很多人不解,喜歡談論他,叫他“赤腳大仙”,他也不管人家的言語,總是喜歡做自己,其實他之所以喜歡穿拖鞋是由于他有腳氣,鞋子里面的襪子總是會濕的,老是會受不了腳氣的困擾,就這樣穿著他的拖鞋,穿久了還變成了另一種個性,變得很隨性,覺得看起來比較灑脫、豪邁。其實如果你對這一情形感到不解或者是覺得有傷風化,你可以“號”他紅毛,叫他不要這樣,他如果听到你“號”他,他會理解你的良苦用心自覺的穿好鞋子的。
還有,今天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覺得漸漸地這一種“號”人的文化漸漸沒有了,像潮汕的好多專有名詞那樣就沒有了,比如說黃金這一代和以前那些長輩呼“媽媽”都是呼做“姨”的,而現在後輩們都是直接呼“媽媽”的,也許若干年後“媽媽”將會永遠替代“姨”這一詞語,其實個人覺得呼媽媽用潮汕話呼“姨”更親切些。對于現在所說的“號”人們還是喜歡用文明去代替,不管行為好與不好都直接的呼人姓名,只是語氣有時會有輕重的區別,也許若干年後它將會像“媽媽”替代“姨”那樣,消失的無影無蹤,也許沒有了也相對來說好一點,因為小時候根據他的感受,經常會因為“號”人家而發生口角,或者是打架,所以沒了就沒了。它可不像古代的“號”那樣,像曹操有字孟德這一雅名,這一名字沒有了,就覺得有點可惜了。依然是相同的別名卻是不一樣的感受,今天寫這篇文章算是紀念一下它吧,也許以後不會再有了。
“號”跟小名又是不一樣的形式,“號”字是根據他的潮汕義取其之短而命名的是沒有半點褒義可言的,而小名是有褒義的概念的。故“號”沒有了就沒有了,不必為他惋惜。沒有了還說明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文明了呢,文明了就會影響到富強和民主,突然想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里去了,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的富強而開心,而不是憂心忡忡他的片面改變。
好了,今天這篇文章就講到這里了,就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