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一個龐大的帝國綿延數萬里,名山大川數不勝數,也是這片大陸上數一數二的國度,普通人一生都未必能看遍這大好河山。
漢水城就位于燕國的東南位置,雖說不是國都所在,但在這個國度也是相當繁華的城市,王公貴族富豪名流也是齊聚此地。
漢水城分東南西北四個大區,東區乃王公貴族官員所住之地,每一個都高大氣派,錯落有致,西區住的則全都是漢水城數一數二的大富商,北區乃是窮苦百姓生活之地,大多數人雖然算不上很貧窮但和東西二區相比也是天壤之別,南區是漢水城經商貿易聚集之地,漢水城八成的貿易要在此交易,所以倒也是一副異常繁華的樣子。
林家位于南區的一個大宅子里,雖說沒有東西二區富麗堂皇但在這南區也是數一數二的家族。
林世是當代家主,膝下四兒一女,大兒子林旭打理這家族明面上的一切,二兒子林聰打理這林家暗地里的一些貿易。
老三林慧管理這府上的一切雜事,老四生性貪玩,打小就對江湖上的一些奇聞異事感興趣,十四歲那年就去闖蕩了,離上次回家也三年有余了,老五終日無所事事,喝爛酒,逛青樓,在外人看來也就是一個浪蕩的富家子弟。
林聰膝下一兒一女,小女年芳十三歲,也是聰明伶俐,芳名林雪,小兒剛滿八歲,一出生就受到林聰的百般疼愛。
父親希望小兒以後活的瀟灑自在,不要像他一樣,就起名為林蕭。
林聰此人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十三歲那年就已經挑起了家族的一部分生意,而且能說會道,把生意打理的井然有序。
十八歲時從父親手里接過了林家暗地里的生意,也就是私鹽生意,最開始時林世打算把私鹽生意交給大兒子林旭去管理。
可是林旭此人從小就老實,沒有老二能說會道,再加上本身做私鹽這個行當就不好做,林旭斟酌再三還是把它交給了林聰。
林聰剛接管的時候也是焦頭爛額,這個行當本身就是朝庭所不允許,如果打理不好方方面面的關系,那就是家破人亡,所以這也是個利益與風險並存的行當。
幸好林世一直在旁教導著林聰,就這樣過了兩年多林聰才把所有事務接管過來。
南區是最繁華的,人流量最大的,自然也是最亂的,商戶眾多,幫派林立,有靠在碼頭掙錢做苦力的幫派,也有開典當行開賭場的幫派,當然也有做私鹽生意的幫派。
天龍幫就是一個做私鹽生意的幫派,在這個行當里面,天龍幫絕對是數一數二的,而在整個漢水城中天龍幫也是名列前茅。
當時接管生意沒多久的林聰就接了一單生意,本身這一單生意林家的態度就是可有可無,但是年輕氣盛的林聰硬生生從天龍幫手里奪走了這筆生意,自此就與天龍幫結下了梁子。
之後天龍幫的人就趁林聰和私鹽販子交易的過程中,把官府勾引了過來,把正在交易的林聰人贓並獲,然後就關進了大牢,林聰在大牢中呆了兩月有余吃盡了苦頭,林世跑里跑外找關系掏了一大筆銀錢之後才把林聰保出來,從此林聰也越發的小心翼翼。
林聰想到這里不由得心生感慨,所以也不想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一樣這麼累。
林蕭從小就是聰明異常,兩歲識千字,四歲熟讀四書五經,六歲時已可出口成章。
小小年紀雖不能說是英俊帥氣,但也是眉清目秀沉穩無比,這在整個南區也是人盡皆知之事,就連林家家主對這個孫子也是另眼相看好不疼愛。
林蕭上有一個姐姐,如今豆蔻年華的她也是落落大方淡雅脫俗,這兩日林蕭在家中呆的略微有些煩悶就和姐姐一起去街上閑逛。
南區的宣明街全長不過一百多丈,卻是整個漢水城最繁華的街區,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林蕭和姐姐走在路上不時遇到相識之人,雖說林蕭都不認識,但也架不住名氣大啊,來往之人也都尊稱一聲“林公子”!
翰林書院是漢水城最好的三個書院之一,也是三個里面名氣最大的書院,大多數也是像林蕭這樣的富家子弟,僅有的幾個窮苦百姓出身的也是各個書院出類拔萃之人。
前段時間漢水城舉辦辯論大賽,林蕭最終被選為代表南區的三個人之一,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了第二名,本來第一應該是林蕭,第二名是一個北區之人,但是裁判最後還是礙于面子把第一給了一個東區之人,只不過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不了了之了,從此林蕭在漢水城也是聲名大噪。
錢家在南區也是一個大富大貴之家,雖說比不上林家,但情況也差不了多少,和林家也有生意上的往來。
這不剛上街就遇到錢逸,錢逸是錢家掌櫃的今日正好要前去店里看看。
“我說林家小子你怎麼也有功夫上街閑逛啊,听你大伯說你可是一天到晚在家悶頭苦學啊,那像我家那混小子一天到晚也不見個人影。”錢逸滿臉笑容的說道。
“錢叔說笑了,就算錢景不怎麼用功以他的聰明也會學有所成的。”
“你這孩子總是那麼會說話,我家景兒有你一半我也就知足了,行了你逛吧我就先走了,記得有空多教教他別讓他總是那麼貪玩,說罷錢逸轉身就走了。”
回過頭來林蕭不由得猜想到“這小子不會又跑到茶樓听那王先生說書去了吧!”
記得一年多前錢景就拉著自己偷偷跑去听他說書,只不過還別說那王先生看著有點其貌不揚,但說起書來那還真是一絕,每次說到精彩之處都不由讓人拍手叫好。
這樣想著,突然姐姐林雪叫住他對他說︰“弟弟你看前面那麼熱鬧我們也去看看吧,說不定有什麼有趣的事呢?”
林蕭想了想說道︰“那就去看看吧。”
等擠進人群之中去定楮一看,原來是一個老道人,披頭散發的渾身都髒兮兮的,嘴里也不知道念叨著什麼。
沒過多久老道人對著一個中年人說到︰“哎呀,過不了多久你可能會有一劫啊,雖說不是什麼大事但也不能輕視啊。”但是大家看他的眼神卻是一臉不信,只不過這也不能怪別人。
這老頭尖嘴猴腮,說話的時候眯著一雙小眼楮不管怎麼看都有點騙人的嫌疑,這時一個站在一旁看的久了的人帶著調侃的語氣說到︰“大師前面有一個人你也是這麼說的啊。”一席話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老道人臉上有點掛不住便怒斥道︰”你個後輩懂什麼,休要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