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血

松山之戰碑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不冷的血 本章︰松山之戰碑文

    松山抗戰碑文

    自日本首侵中國,而世界戰禍已開。

    我以新造之邦,獨御方張之寇,乃不得不迂回羈紲,使不獲逞其囊括四海之心。

    自珍珠港事變,而敵之陰謀大著,我乃得與同盟友邦並肩作戰,崎嶇𢘛拄,至於七年,乃有滇西反攻之役。

    自下松山要隘,進攻騰龍,而滇西之交通始復,我內外國軍乃得會與八莫線。

    以南寧桂柳之克,使海外敵人絕退歸之路,攻日盟軍無側襲之虞。

    而大戰全勝之局以定,則滇西之役,其關系為如何哉!溯第八軍之配入遠征序列也,自滇南各地徒步而西,輾轉月余,始集於松山。

    喘息甫定,即受渡江接替友軍圍攻松山之命。

    於是蛇行揉進,浴血仰攻日夕,與敵搏斗於叢林陡壁之間。溽暑泥濘,猛攻九次,傷亡官兵六千余人,舉軍師所屬之戰兵雜兵,悉數加入戰斗,有一連僅余二三人者,凡歷六十六日,僅乃克之。

    其難如此,蓋松山雄踞怒江彼岸,惠通橋西北,拔海五千余公尺(當時公尺指英尺——博主注),俯瞰滇緬公路,環山百里,咸在其重炮射程之內。

    敵之據緬之初,已移一二三聯隊(有誤,應為113聯隊——博主)屯駐於斯,經營堅強工事者一年有余。

    峻坡斜谷,堡壘林立。壕坑掩體,密如蛛絲,電網鐵條,層層繞護。

    火力四達,一呼百應。故我雖奪一陣地,輒陷四面圍轟之中,進退不能自拔。

    至若食糧彈藥之儲藏,飲水醫療之設備,靡不堅秘周詳弗虞匱乏,故雖戰至最後一卒,仍復死守不降。

    益以夏季郁熱,雨霧彌漫,地形危阻,飛鞔維艱,在在均足影響進攻,動多奉制。

    而天候惡劣,箐巒隱,致於敵情,未有明確之偵察。

    我軍遠道跋涉,新經裝備,限于時日,未作完全之訓練,尤為作戰艱苦之主因。

    幸賴全體將士,激發智勇,百折不撓,每得一度圍攻之經驗,即有一度戰術之改良。

    突擊攢轟、鍥而不舍,卒將彼凶視若金湯之要塞摧陷而廓清之,實中華民國三十三年九月之七日也。

    紹周躬率余兵,沿山巡視,則斷骼殘尸,狼藉林墅,而敵我肉搏扼吮絕相抱而斃者,至六十二具矣,可想見其慘烈已。

    松山既克,我軍復偕友軍,有收復騰龍之役,然滇西戰局要以松山為始基,亦最為艱巨雲。今者勝利告成,瞬已兩載,而當時遺骸,僅能淺厝,爰偕舊日袍澤,往移烈士之骨,葬于保山西郊之龍泉池畔。

    復以昆明之圓通公園,劃地樹碑,勒敘大略,用茲紀念。嗟乎!今日國內外情勢之不安,未知視戰前何如。

    而此後一隅之關全局,則固無可疑者。

    昆明自軍興,為後方重鎮,四方人士�焉,而滇西則雲南之右臂也。

    望雲山之蒼莽,撫戰地之瘴癘,知必有低徊詠嘆、深長以思而不徒噓嚕憑吊者矣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先烈血》,方便以後閱讀先烈血松山之戰碑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先烈血松山之戰碑文並對先烈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