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帶只豬

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海角等天涯 本章︰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

    柳如是拍了她一下︰“去你的,別胡說。”又對李浩然說︰“倒是有一事需王爺幫忙。”

    原來董小宛與冒公子成親後,同樣遭到家庭的反對,倆人只好單獨立戶居住在一所別院里,冒公子揚州被抓,斷了董小宛的生活來源,房租要交,不得已借了800兩高利貸維持生活,誰知不過月余高利貸者竟索取三千兩,威脅如要不還就拿她來抵債,分明是想霸佔董小宛。

    並拿出借據給他看,李浩然沒想到古代還有高利貸一說,800兩銀子怎麼算成三千兩?還不如直接搶算了。吩咐三位道長辦理此事與衙門配合,好好教訓一下放高利貸者。

    李浩然待兩位美女走時,便討要董小宛的丹青,點名要《彩蝴蝶》,令她奇怪,這事沒有幾人知道,而且還要少時所畫,現在的不是更好嗎?礙于李浩然的面子答應了。其實李浩然是個笨蛋,現珍藏的董小宛作品是絕品,她的很多畫後人沒有流傳下來。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李浩然也沒公開解釋,不去理睬,輿論反而漸漸淡化,謠言消弭于沉默,人們看沒什麼可聊的便不在關心。南方各省按照朝廷的統一政策整治吏治,土地改革,征收稅收,南方商業繁華商業稅的增加觸動了商人的利益,紹興縣鄉紳同商人勾結殺了朝廷派出的官員,把家丁、護衛組織起來2萬多人佔領了紹興縣城。

    剛上任的浙江杭州知府金聖嘆報告了此事,李浩然卻感到不那麼簡單,命令碩鼠司負責調查。果真有貓膩,原來出個魯王朱以海在紹興建立小朝廷,給鄉紳、商人許以官職。李浩然命令王虎派兵圍剿。

    2萬鄉勇那是正規軍的對手,摧枯拉朽般殺進紹興城,斬了魯王,殺了七八千鄉勇,剛剛建立起來的小朝廷被扼殺在搖籃里。但問題確實存在,鄉紳們擁有大批土地,合法不合法很難說的清,也有農民主動賣給他們的,讓政府承擔大批的土地,掏出銀子購買,南方諸省大面積土地李浩然已經負擔不起。

    這天黃宗羲拜見李浩然,認為朝廷政策在北方實施成功,主要是因為義軍、流寇殺了很多鄉紳,造成大片土地的擱置,給土地改革帶來便利。而南方穩定無作亂的匪患,大批土地政府購買不現實,所以南方土地政策不能效仿北方,應因地制宜允許大量土地主存在。

    經各衙門的討論,建議,認為重新丈量土地,以實際土地數量繳納稅收,多者多收,超過30畝土地者增加5%的稅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土地的擴張。南北分治用不同的土地政策,李浩然並不想在土地問題上多糾纏,重點放在商業。

    明朝末年南京、甦州、杭州等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狀態,被很多學者感到惋惜,如果沒有清朝的介入,中國資本主義也同西方一樣步入資本主義國家。什麼是資本主義萌芽呢?江甦、浙江的商業發達,促使一些小手工業主雇佣有技術的手工業者,特別是紡織業率先產生雇佣關系,有了剝削、剩余價值。

    明朝有規模的產業都是官辦,像江西景德鎮的陶瓷,鹽業生產,給官員、太監們提供了撈銀子的機會,貪污的溫床。使中國的商業一開始就抹上官家買辦的影子。西方的資本主義產生于思想的解放、大爆發,然後做為指導意義才產生工業革命。

    所以中國的資本主義道路還很漫長,能不能實現還兩說。特別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寸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嚴重影響了中央財政收入來源,這種體制的退步,導致沿海一帶漁民破產,斷絕了同各國之間的交往,固步自封,同國外商業沒有流通,更不可能產生資本主義。

    這天李浩然攜同柳如是來到江浙交界處的盛澤鎮,是當時絲綢生產、集散市場,有三百多戶機戶專門從事織染生產,全國大部分客商來這里購買絲綢。李浩然找了間最大的店鋪走進去。

    里面伙計急忙上前搭話︰“這位客官要買什麼?我們這里綾羅、綢、緞、紗樣樣俱全。”

    “你們的絲綢最多有多少?”

    “一次三百匹”

    “你們多久能織出300匹絲綢。”

    “十天左右”

    李浩然算了算說︰“還是太慢”

    伙計瞪大眼楮︰“盛澤鎮屬我們家最大、機子最多,普天下恐怕除了我們再沒有快的了。”

    李浩然說︰“你小子口出狂言,叫你們掌櫃的來。”

    “叫我們掌櫃的也是這句話。”不一會找來一位中年男子,不胖不瘦顯的精明能干,邊走邊說︰“伙計說的沒錯,絲綢這行全國屬盛澤鎮第一。這位客官,鄙人姓周,是這里的掌櫃,有何指教?”

    “周掌櫃、能否看看你們的機子?”李浩然這話在同行面前比較忌諱,各家都有各家的絕招,相互間從不交流,生怕對方學了去超過自己。

    “客官看似北方人,也不像做這行的,即使看了也未必懂,您要數量大的話我們可以加班加點,保證不誤客官行期就是。”

    “周老板誤會了,本人想做一種機子比你現在要快十倍,但要些參考,不知周老板可有興趣?”

    “客官有如此本事?當然有興趣,不過周某對在下不甚了解,關乎商家吃飯的營生,不得不小心行事,請問閣下姓甚名誰?”

    李浩然卻說︰“不知周老板可听說秦淮花魁柳如是嗎?”

    “當然知道,秦淮八大家當屬花魁柳如是,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我當年還曾拜見因為不會詩文被婉拒,至今還遺憾不已,你說一個青樓女子還挑肥揀瘦”周老板還要說下去被李浩然打斷,指了指身邊的柳如是說︰

    “今天就實現你的夙願,這位就是柳如是柳姑娘。”

    周老板看看柳如是對李浩然說︰“這位爺別開玩笑了,听說柳姑娘被攝政王看中,搬入宮中依然是王妃,哪會到這里來?”

    “正是,王妃為何不能來?周老板絲綢界翹首,朝廷新策︰重農重商,兩者同本,特來討教一二為何不可?”

    周老板腦袋不夠使了,張著大嘴眼楮一動不動看著李浩然,突然明白過來,雙手撩開衣服“撲通”跪在地下︰“小人拜見王爺,不知王爺駕到請恕罪。”

    李浩然急忙扶起周老板說︰“快快請起,本王微服造訪不必如此大禮,還是帶我們看看機子吧。”

    “王爺請。”說完帶著李浩然一行來到後院,真是另一番天地,只見有幾百台紡織機,每人一台忙碌著,絲、線飛舞,布、綢成堆,這就是黃道婆發明的三腳踏紡棉車,按當時算是最先進的大規模生產,但在李浩然看來還是小作坊,別看人多生產力低下,不如現代工業一個人可以生產幾百人的工作量,當年在一個紡織廠打工時,一個人照看幾排機子,比這快上幾百倍,當然時代不同。

    看完後李浩然問周老板可知︰元朝人王禎所著的《王禎農書》一書。此書在《農器圖譜》中,把黃道婆發明的紡織機畫成圖印發,可惜後來失傳。李浩然想在明朝時不會失傳吧。周老板搖頭不知,柳如是卻說︰“王爺、錢大人好收藏,應該有此書,我代王爺向他討要,定能要來。”

    李浩然听了心里有點酸溜溜的,怎麼老想著錢謙益。周老板看天色已晚邀請李浩然在他家住下,並宴請他們,三個道長只揀清談的吃,大魚大肉絲毫不沾,看的周老板不解︰“王爺三個侍衛平時是否葷腥吃多了,到鄙處倒是清談。”

    李浩然說︰“周老板誤會了,他們都是出道之人,好養生之道,不似我等海吃胡吃,不求長生,死了拉倒。”惹得眾人好笑。

    晚上就寢時李浩然要兩間房間分別居住,更使周老板詫異,又不敢問,悄悄托夫人問燕子。“什麼?柳姑娘還是清白之身與王爺還未行夫妻之禮?”不禁嘆道︰“王爺定力不凡,身邊有個如此美人還能獨睡,我等不如。”惱得夫人給他一拳。

    第二天周老板與李浩然探討紡織機的事,他想了一晚也沒想通,難道王爺自己會改紡織機?開什麼玩笑,王爺身份高貴,這種奇技淫巧之術,百工末流,怎會入他法眼,但看李浩然真心實意又不敢拒絕。“王爺、這世上真有比我的機子還快的嗎?”

    李浩然笑了,英國人卡特萊特在十八世紀發明了“自動織布機”從此改變了紡織業廣大前景,何不在中國提前一個世紀發明出此機,讓中國的紡織品銷售到世界各地,使中國的資本家得到原始積累,盡快進入工業化資本主義社會。

    “周老板、機子當然有,但後來的程序不知道你是否能承受?一要有大批的銀子采購蠶絲、購買設備、擴建廠房。二需要上千甚至上萬名技工來操作。三要開發海外市場,把我們的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

    “啊、這麼大手筆我可沒這本事?再說也沒有銀子,還請王爺指點迷津。”(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大明帶只豬》,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並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