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是要走怎不叫上老臣?”
“這不剛剛派人尋找愛卿,朕不在此等你麼。”
“那就謝謝皇上,現在可以走了。”見皇帝不動身,不解地看著黃得功。
黃得功附耳說皇上要等花魁柳如是,驚的馬士英一雙小眼楮瞪的圓圓的,心想這都什麼時候了,命都保不住還忘不了色心,真是臥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黃得功的幾個護衛來到新風居,不由分說拉著柳如是就走,急壞了守候的碩鼠司人員,對方十幾個人,他們守候的只有兩個人,明顯敵強我弱,叫人已經來不及了。
碩鼠司看著柳如是被兩個士兵架著從眼前過,動都不敢動,正要跟蹤,迎面又來一撥士兵攔住了柳如是。原來是阮大鋮不死心,憑兵部尚書職位,帶著二十幾個士兵想趁亂劫持柳如是。
阮大鋮看有人先他一步大怒道︰“站住、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本尚書在此給我拿下。”
“慢點、我乃黃將軍手下,奉皇上旨意帶柳姑娘出城。”
阮大鋮一听嚇一跳,皇上比我還色,現在這時局管你皇上不皇上,到手的天鵝不能飛了。“大膽敢欺騙本官,有聖旨嗎?”
“皇上口諭,你敢抗旨不成?”
“沒有聖旨就是強搶民女給我殺。”阮大鋮想,管什麼皇上先把你們做了,人不知,鬼不曉。
兩隊人馬大開殺戒,在巷子里互相廝殺,阮大城本以為人多勢眾,殺這幾個人手到擒來,誰知黃得功侍衛個個武藝不凡,反而漸漸佔了上峰。兩個碩鼠司人看一方落敗,悄悄殺掉兩個侍衛讓他們保持平衡。
再看柳如是想來應該是花容亂顫,驚恐不安,卻沒想到站在一旁冷眼面對,不驚不慌,看著他們狗咬狗,像動物世界里公獅子為了交配權相互打的頭破血流,而母獅子站在一旁漠不關心。
柳如是比母獅子多了些想法︰幾番婚姻不成早已心灰意冷,已經準備面對一切,大不了一死。看著這些男人江山社稷不顧;城池不管;生命不要。全為了一個女人,倒為男人們傷悲、可憐不可思議。
此時李如梅得知部隊進了南京城,一面報告李浩然,一面率兵支援,當帶著火炮進了馬鞍門一陣炮火發射時,南京城已經守不住了,明軍攔截部隊一哄而散,四處逃跑。
李浩然接到李如梅的報告立即命令攻城,頓時火炮朝城頭發射,士兵抬著雲梯呼嘯著沖向金川門,炮火延伸阻擊明軍增援部隊,火槍手在城下掩護,幾番爭奪中原士兵站在了城頭之上,火炮再次延伸,刀牌手們殺向城下打開了金川門。守候在城外的王虎率五萬騎兵頃刻間沖進南京城。
新風居外兩隊還在廝殺,見中原騎兵沖來,才知大事不好,為了一個不相干的女人不值,也不管柳如是撒腿就跑,阮大鋮喊了幾句也沒人理他,只好跟著逃跑。碩鼠司兩個人護住柳如是送進新風居。
柳如是不解,怎麼有三撥人,問道︰“你們是什麼人?為什麼救我?”
“小姐過後便知,安心在此歇息,保證以後無人再打擾。”
馬士英听到炮響,知道中原軍隊已經進城,看到弘光帝不死心,暗暗給黃得功使了個眼色,黃得功一招手︰“快扶陛下上馬,我們走。”架著皇帝朝東面逃去。
李浩然攜馬小姐率紅娘子、高夫人5000護衛進了南京城,大部分明軍已經放下武器投降,少數仍在激戰中,李浩然直接來到南京皇宮。
皇宮有四座門,即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這些建築在太平天國時被燒毀,有了李浩然才得以保存,讓後人能觀賞到南京的皇家建築。
李浩然從北而來到了玄武門,見五六十個明朝官員、大批太監跪在地上齊聲高呼︰“拜見攝政王殿下。”
“各位請起,我非皇上不必如此大禮。”
金鑾殿明朝官員站立兩旁,李浩然坐在龍椅上問︰“請問鄭鴻奎可在?”
一個官員戰戰兢兢出列道︰“殿下、本官在此。”
“你訓練的水軍不錯,你把余下水軍與我中原水軍合為一處,你為水軍副都督可否?”
“謝殿下、願為攝政王效勞。”
然後又問︰“你們誰知道皇上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一個太監站出來說︰“報殿下,據奴婢听說皇上與黃將軍準備到杭州暫避。”
李浩然皺皺眉︰“皇宮中的公公、宮女、老媽子你負責全部趕出宮,實在無去處留下。”
李浩然對各南明官員一一詢問,讓他們先安心做事,安撫城中百姓,恢復次序,整頓治安,待一切正常經考核該升的升,該降的降,重新安排,總之認真做事、無貪污受賄、買官賣官等不良之事者盡管放心,不會虧待與他。
並且宣布廢除明朝一部分法律,比如︰減少農業稅收,增加商業稅,取消樂籍、商籍一律以民籍、軍籍為憑,取消明朝的廷杖、東廠、詔獄三大苛政等。
幾天後前來投降的明軍總兵竟有二十多名,士兵十幾萬,加上黃得功逃走的十萬人馬,總兵力達到二十三萬人,如果她們拼命抵抗後果還不知道怎樣。
有百余名官員前來報到,使李浩然頭痛不已,這些人大部分廢物一個,爭名奪利,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幸虧有碩鼠司給他提供各官員在朝時情況,趕走一部分,留下一部分人任職。
命令李如梅追擊弘光帝,南京城中只留下1萬名守軍,其余所有軍隊出城駐扎,讓所降明軍士兵解散回鄉務農,將領解甲歸田,把總兵劉良佐關起來。令紅娘子、高夫人率兵夾擊揚州,迫使史可法投降。
得知南京失守,弘光帝、馬士英逃跑,揚州的高杰悔不當初,勸史可法投降。“總督大人、南京都失守,揚州兵力不及十分之一,糧草皆無,破城在即何必做困獸之斗?”
史可法道︰“城破人亡乃操守也,自古事不貳君,臣要為純臣,人死無節大,誓死不為亡國奴。”
歷史上對史可法的評價是忠藎有余,才具平庸,什麼事都按綱常名教的規矩辦事,深受封建理學的毒害。雖人品端正,但在國家危亡之際不能挽之狂瀾,反而錯誤百出,導致明王朝最後一隅之地喪失。
高杰目瞪口呆看著他,搖搖頭說︰“爾乃倔臣,非純臣也。”回到家中與刑夫人商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