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從書房出來拿著賬本放到他面前,顧成輝大驚失色,如此秘密王爺知道的一清二楚,看來出了家賊。“撲通”跪倒在地︰“王爺饒命,所賺銀兩全在這里,念在我治理山西有功的份上,繞我一條狗命。”
“身為知府,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有時真想不通,一個人三餐飯,有個床睡覺足也,要那麼多錢干嗎?”
“王爺、貪點糧食在大明朝根本不算什麼?山西百姓又沒什麼影響,就算我借的變賣家產還上還不行嗎?”
“你這個知府怎麼當的,犯罪與借能一樣嗎?我給你數下罪狀︰你是我建朝第一個也是最大的貪污官員;因你的貪污推遲了完成統一大業;因你的貪污使朝廷受辱、還牽連到推薦你的吏部尚書陳新甲。其意義重大我就不細說了。”
顧成輝住宅被封存,所有的房產、田地、金銀細軟全部沒收,妻妾孩子被流放,按李浩然的話犯了包庇罪,王優伶立功授獎,繼承一半顧成輝的家產。顧成輝及戶書、知事、參與運糧士兵的首領,判處斬首,立即執行。
事後李浩然吩咐耿直把顧成輝家產變賣,送王優伶到鄉下暫避。任命朱庚為山西知府,撤銷山西巡撫一職。
李浩然回到北京接到幾份奏折。一︰在河南安陽發現大順李自成的丞相宋獻策。歷史上宋獻策投靠清政府作了知縣。李浩然大筆一揮就讓他在安陽一帶當知縣。
二︰王虎戰報, 東一帶山險嶺峻,山高林立,道路狹窄部隊施展不開,雖有紅娘子部的支援,起不到作用。明軍據險防守,大炮運不上去,雖攻下幾座山峰死傷眾多,非常惆悵請王爺示下。李浩然看報告中絲毫未提李定國,一山不容二虎,兩人關系肯定緊張。王虎打這種仗不太適合,按說李定國應該有辦法。
寫封命令︰王虎率軍全部後撤至重慶郊外休整,任命李定國獨立一軍為主將,在軍中選3萬兵馬負責 東戰局,限三月內有所突破,否則自降一級。
三︰李如樟報告,順風順水一舉拿下廣西、雲南正向廣東開進,熊大人坐鎮廣西主持政務。李浩然讓裴文中分一批科考者趕赴廣西任職,並告訴李如樟不要操之過急,打下的省份需消化一段時間,防止反彈,廣東可按實際情況考慮緩攻或不攻;
這天早朝李浩然依然坐在堂下,大臣們站立兩旁。李浩然說︰“今天商議兩個問題其他問題過後再談。一是我們的戶籍制度還是前朝制定的,像這種如元朝一樣把人分為等級,非民、軍戶永遠翻不了身的制度是否合理?我看不如取消樂戶、商戶,合並為民戶和軍戶兩種,只要有本事人人都可榮華富貴。”
裴文中站出來︰“臣附議。”
有他帶頭各大臣紛紛附議,個別幾個不同意,站出來說︰“王爺、如此這樣且不沒有貴賤之分,連〞ji nv〞都跟我們一樣。”
李浩然笑道︰“你想跟〞ji nv〞一樣我也無法,戶籍只是代表是我朝公民,貴賤自有公論,〞ji nv〞也是人只是職業不同罷了,自古在青樓中不乏佼佼者,生活所迫,處于無奈,正是我們幫助、憐憫的對象,可以說我朝不歧視任何人,無論何種人只要照章納稅就是好公民。”
由于大部分官員的附議,此議算通過,交由戶部貼出告示,宣布︰從今日起取消樂戶、商戶一說,全歸民戶戶籍。
二︰“鑒于山西知府顧成輝貪污一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想想大明朝怎麼滅亡的,還不是這些貪官污吏有一定的責任,所以有必要成立都察院,負責監管各府、州、縣的衙門典吏,防止貪污腐敗的滋長。”
兵部尚書程元深受東廠迫害,站出來說︰“王爺、這不和大明東廠一樣麼,過去各官員身受殘害,此門一開大臣們如履薄冰,心驚膽戰,人人自保,如何管理好國家政務?”
“程尚書說的好,所以要有別于東廠,都察院只負責監管、調查、取證無權抓捕,定罪,有罪無罪由三堂會審後來決定。如果各官員們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還擔心什麼都察院呢?如果不設此部門怎麼控制貪污受賄的風氣?控制有些官員的貪欲?”
裴文中站出來說︰“王爺、成立都察院固然可以剎住貪污腐敗之歪風,但此部門凌駕于各部門之上,乃雙刃劍用不好反倒是一禍害,另外如果都察院與各府州縣的官員相勾結,豈不是天下無敵嗎?”
裴文中到底是裴文中,提出的問題很尖銳,一針見血。貪污腐敗問題到現代都無法解決,李浩然是按現代模式成立一個現代版的反貪局,現代畢竟與古代不同,因為現代有很多機構監管,特別是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多少限制了貪污腐敗的產生,但想根本解決仍困難重重,路途遙遠。
李浩然也很頭痛,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民主,但是想讓古人民主是不可能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可能人人都能識字看書,何況這個年代,廣播和電視這種東西全都沒有,想要傳達自己的意思,簡直是難于登天,總不能叫個人在大街上邊走邊喊吧,這是一種根本問題,只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
只好說︰“裴閣老的話不無道理,目前無法解決這一問題,只能說限制、減少一部分貪污腐敗,要想根本解決不是我朝能辦到的。所以都察院獨立一部,與各府州縣無經濟往來,俸祿由內閣發放,其人員管理也由內閣負責,內閣與都察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
裴文中看了看手里的茶,水溫熱,他說道︰“如此一來,倒可嘗試一下,不過都察院院長的人選不知王爺可有?”
“我提議由耿直任都察院第一任院長。”李浩然把耿直從黑暗中拉到前台,也是對他多年來辛苦工作、成績卓著的補償。
裴文中听到耿直的名字,心里明白李浩然的意思,這事眾大臣一無所知,只有他知道耿直一直從事的工作,按能力、經驗、經歷耿直再合適不過了,就說︰“臣附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