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王虎的消息,李浩然任命熊庭弼為山東巡撫,配合知府李攀龍治理山東,讓王虎勸解本地義軍盡量回鄉務農,留下一部分部隊,大軍迅速回京,順便把紅娘子帶上。李浩然考慮;讓她改文官是失誤之舉,她在義軍中有威信,干脆就讓她打個痛快,武將干到底。
一直躲在巫山的高夫人,終于打听到李自成的消息,得知被洪承疇伏擊全軍覆沒,李自成音信全無。義軍全體將士要求進軍湖廣,為皇帝報仇。高夫人不是沖動之人,考慮很久認為這支隊伍沒有李自成遲早要垮,借報仇之機尋找李自成是唯一選擇。
高夫人同劉方亮率5萬義軍,出兵巴東攻佔了宜昌,還是老套路;殺官員,搶大戶,並不停留,攻佔潛江逼近武昌。一面派出小股部隊,到咸寧尋找李自成的下落。
武昌的洪承疇和左良玉接到報告,商議半天認為義軍此舉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咸寧一戰使明軍士氣大振,根本不把義軍放在眼里,最擔心的是對面李如梅的中國軍隊。
義軍不管你看不看上他,5萬大軍橫掃武昌周圍的明軍,連殺帶搶,大批流民往武昌躲避。其實洪承疇早已布下陷阱,派左良玉帶十萬明軍從側翼趕到潛江,攔截義軍的退路,他則帶20萬明軍以逸待勞。
就在義軍準備攻武昌城時,洪承疇20萬大軍突然出城,來個反進攻,義軍根本沒有防守的準備,倉促應戰,雙方廝殺半日,義軍漸漸不支,派一部分兵力阻擊,大部分向潛江撤退,半路途中探馬傳來後路已被明軍截斷,大批明軍正向他們殺過來。
高夫人近些日派出的小股部隊,都已返回,還是沒有李自成的消息,知道凶多吉少,與劉方亮商議如何應對?
“皇後娘娘,皇上多日下落不明,我也有不祥之感,群龍無首,大順朝怕是很難支撐,明軍與我們有不共戴天之仇,唯有投靠遼王才能保得兄弟們的一條生路,只是怕皇上如果活著,我們將受制于人,無法脫身,請皇後決斷。”
“唉、以後不要叫皇後了,就叫夫人吧!大順朝早已不存在。你說的有道理,為了這些弟兄們生死,只有投靠遼王才能有好的歸宿,就算闖王在世,怕也恢復不了以前的狀況,我也看淡了,榮華富貴乃過眼雲煙,當了皇帝皇後又能怎樣?最後還不是歸于塵土一堆。像北京城那一場鬧劇,現在看來就是一個笑話。你率大軍向天門撤退,我帶健婦營阻擊。”
“夫人不行,義軍全靠夫人支撐,我來斷後,你率大軍撤退。”
“唉、闖王不在我能獨活嗎?再說遼王能放過我這大順朝的皇後嗎?你快些走吧。”
“夫人此言差矣,連當今太子遼王都沒殺,此人胸懷大志斷不會為難夫人,何況這支隊伍沒有夫人將一盤散沙。”
“我意已決,休得�@攏 煨└觥! br />
襄陽城中,李如梅收到李岩陸續送來的新兵,正在訓練新兵接到報告︰“將軍、有李自成的部下來投誠。”
“還有這事,快把來人帶來。”
劉方亮單退跪地雙手抱拳道︰“大人、在下劉方亮,是李闖王手下一名帶兵的,闖王音信全無,高夫人帶著我們找洪承疇報仇,誤入明軍包圍,我率2萬余部隊突圍來投奔遼王,高夫人斷後,請大人裁決。”
“你投奔攝政王,高夫人知道嗎?”
“是高夫人讓來投奔攝政王的。”
“如果李自成還活著,你們怎麼辦?”
“大順朝已經不存在,無論闖王生死,我們決不背叛攝政王。還請大人出兵速救夫人。”
李如梅心想,看樣子他們是走投無路,連高婆娘都來投靠,肯定不會假,也不怕他做假,到時打散他的部隊,怎麼捏還不是一句話的事。“衛兵、把汪將軍叫來。”
汪錫跑來一抱拳︰“李頭何事?”
李如梅指著劉方亮說︰“這是闖王手下大將,剛剛投靠朝廷,你和他帶2萬弟兄,帶上幾門大炮,接應李自成夫人。”
“是”
高夫人在劉方亮走後,收攏部隊五千多人,退至到高處。高夫人別看是女人,行軍打仗樣樣精通,戰略戰術有時連李自成都佩服,又是菩薩心腸,深得士兵的愛戴;看見明軍追來,命令弓箭手居高臨下射箭,突然發起反沖鋒,把明軍前鋒打的狼狽逃竄,見好就收,迅速撤退。
洪承疇得知義軍甩開他們的兩路夾擊,向北逃竄,命令追擊,北面是長江天險,無路可跑,我就不信你們能飛過去,洪承疇暗暗自喜。
高夫人在明軍追擊下且戰且退,明軍沖過頭了人數不多,義軍就來個反沖鋒,倒把明軍殺的大敗。明軍接受教訓不敢冒然追擊,可士兵們又忍不住,因為在眾多軍隊中,一般衣服都是灰黑色的,但這股義軍卻飄著一些紅色衣服,在軍中特別顯眼,仿佛萬綠叢中一點紅,能不讓明軍士兵激動麼。
說不清是禍是福,明軍因義軍女兵而興奮,卻因女兵跑過了頭,往往沖到義軍跟前,回頭一看後續部隊還沒跟上,遭到義軍的斬殺,但義軍人數越來越少,高夫人眼看就到長江邊上,遠處明軍黑壓壓的壓過來,高夫人知道最後的時刻來了,掏出一把短劍對還有500名健婦營的姐妹們說︰“對不起大家,闖王凶多吉少,我也不想獨活受辱,只有來日相見了。”說完就拿起短劍朝自己脖子抹。
“轟轟轟”一陣炮聲,接下來就在明軍中爆炸,兩旁灌木叢中沖出一桿大旗“中國”軍隊出現了,2萬人馬手拿火槍,向明軍沖鋒。
明軍士兵眼看著500朵紅花在開放,伸手便可摘取,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中國軍隊鑽出來,一頓炮火把他們剛剛燃燒的火焰打回去了;
。隨後槍聲大作,前面的明軍一排排倒下,這時候也顧不得紅花了,恨不得爹娘多生兩條腿,調頭就跑。
劉方亮急忙跑到高夫人面前奪下短劍。說︰“夫人何必輕生,還有眾兄弟姐妹等著你帶。”
高夫人問︰“這些就是遼兵的火炮?怪不得遼王能取得天下。”
“是,現在遼王已經是攝政王了,改國號為中國。”
“啊、遼王為何不當皇帝?反而侍候大明朝的皇帝?”
“這個還不得而知。”
汪錫看到明軍逃跑也沒追擊,帶著高夫人和500女兵回到襄陽。高夫人見到李如梅不卑不亢,抱拳道︰“謝李將軍營救,在下感激不盡。”
李如梅倒吃一驚,高夫人的態度倒不是一般的女人,說︰“夫人不客氣,現在都是一家人,你的那些女兵到是麻煩,要看好了。”
怕什麼來什麼?有個蒙古兵按耐不住,趁女兵上茅房給〞qiang jian〞了,軍營中像煮熱的開水-沸騰了,李如梅派兵把蒙古兵抓了起來,蒙古將領跑來求情,並說︰“反正他們都是反賊,說不定還要造反,遲早要殺的,還不如便宜弟兄們。”
李如梅把馬鞭朝桌子一甩︰“放屁、他們現在已經投靠了我們,是中國軍隊的一員,當初攝政王跟你們王爺說好了,只要違紀,就按軍法從事,你說怎麼辦?”
蒙古將領說︰“反正不能殺,弟兄們辛辛苦苦,拼死拼活的就為了個反賊被殺,你說冤不冤?”
“好、好我是管不了你們,老子給攝政王寫信,讓他來處理,你們不是佩服他嗎?”
十天後李如梅在營中操場上,當眾宣讀李浩然的來信;軍中無戲言,軍法如山,〞qiang jian〞婦女者砍頭,其他人以他為警示。另;高夫人及500名女兵速來京述職。
高夫人告別劉方亮,告訴他既然投靠就要以誠相待,攝政王能殺〞qiang jian〞者說明是個愛民的王爺。一路之上高夫人看見道路兩旁,農民們熙熙攘攘正忙著春耕,問一個老伯︰“老人家這是你自己的地嗎?”
“這位大姐你可不知道,我的地早被別人佔了,現在朝廷又把地重新分給我們,租給我們農具、耕牛,可以向官府貸款,免利息,耕地免稅三年,這下不愁餓死了。”
到達開封府,見城門大開無一士兵把門,感到奇怪問︰“老鄉、怎麼城門無人把守?”
“你是外地人吧!如今開封府有李大人治理,家家夜不閉戶,又無匪患,無需守城,你連這都不知道?”
高夫人並不認識李岩,在開封休息一日後繼續北行,清晨、大地好像剛剛復甦,雲霧漸漸散開,到處都是繁忙的春耕景象,沒有流民,也沒有士兵,無人在意他們的存在。
朝廷之上李浩然見到了這位傳奇的女人-李自成的夫人高夫人。
高夫人每上一個台階心情沉重增加一分,同紅娘子一樣從小受土豪劣紳的壓榨,起義後受官兵的圍剿,內心深處對官府衙門懷著仇恨,而今自己卻要拜見最大的官府,最大的官攝政王,想想義軍的兄弟姐妹們,理智戰勝了情感。
高夫人難得躬躬身︰“小民拜見攝政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