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會來,遼王志在平定北方,統一全國,長安是首要目標,除掉我們,明軍不堪一擊,明朝江山唾手可得。”
“軍師有什麼好建議?”
“我看只有投奔張帥一途,兩軍合一方有勝算,只是皇上方寸已失,信心全無,又與張獻中有過節,面子上過不去,很難采納臣的建議,還請皇後多勸解一番。”
“好、我去說說,謝軍師大難之時,沒有舍棄還出此良策。”
“什麼?讓我去投張歪嘴那個雜種?他害我的還不夠嗎?”
張歪嘴就是張獻中,因為他笑起來歪著嘴,想壞主意時歪著嘴,人送外號張歪嘴。谷城起義,事後李自成知道了張獻中企圖殺他的事,暗自懷恨,听說讓他投奔張獻中,當時就跳起來。
高夫人說︰“事已到此,單獨一家容易被各個擊破,兩家聯合起來還是有希望。”
“我一個皇帝,投靠他還不成了他的臣子,這種丟人的事我做不出來。情況還沒那麼糟糕,先打打看,潼關守不住,再往南走,遼兵沒那麼快,河南還有些根基,靠近湖廣糧食自然不愁,實在不行,我們聯合洪承疇共同對付遼東。”
高夫人看說不動李自成,知道他面子大于一切,如果反過來張獻中投靠大順,李自成倒可以接受。中國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毛病,在李自成身上同樣存在。
李如梅可不管他的面子,潼關天險擋不住大炮的攻擊。劉方亮派重兵堅守陣地,遼兵人上來一半就不動了,跟著大炮朝他們陣地砸下來,死傷大半,派兵補充,又被炮火砸死,反復多次劉方亮知道守不住了,多少人也不夠填,人家步兵、騎兵還沒動自己人馬已經傷亡過半,急忙派傳信兵給皇上送信。
大順朝長安城宮中,李自成發愁;近來士兵、以前投降的明朝官員逃跑的越來越多,50萬大軍轉眼只剩下二十幾萬人,而且逃跑還在加劇,真可謂;兵敗如山倒。
“報陛下,軍中急報,劉方亮在潼關來報;遼兵炮火凶猛,一部分士兵逃跑,死傷甚多,兵力不足請求支援。”
“屋漏偏逢連陰雨”李自成抬頭看著宋獻策說︰“軍師認為該如何?”
“陛下、潼關不能有失,應立即派兵增援,請陛下盡快決定撤退路線。”
李自成幾天老了很多,大喜大悲面前人的內心是脆弱的,無法接受從九五之尊到喪家之犬的慘重打擊,每天總夢想著北京城的皇宮,眾星捧月的感覺,兩個貴妃的溫柔,皮膚那麼嫩、胸脯那麼大,宮女們的侍候,希望夢不跑,天不亮,眼不掙。
夢終歸是要醒的,李自成下了決心,遣散宮中太監、宮女,把搶來的金銀財寶全部打包裝車,命令張鼎焚燒不能帶走的糧食,皇宮不能燒,說不定還要回來,人的理智總是戰勝不了情感。
李自成帶著十萬大軍撤離長安,又走回老路商洛山中。李自成一生沒有子女,這次貴妃懷了孕,是李自成唯一的希望,路途遙遠,一路顛簸,只有留下高夫人和鍵婦營在商洛山中,照顧貴妃,等待劉方亮大軍,然後從另一條路進入湖廣,他設想的是如果能在河南站住腳,就派人接他們,河南遇挫則向湖廣轉進與他們會合。誰知這一走竟是隔世之別。
李如梅攻破潼關,一路如破竹之勢,佔領長安,任李如鋅為陝西都督統兵兩萬,掌管一切事宜,設官理民,安撫百姓。他率大軍繼續尾隨李自成,並派人送信給李浩然告知李自成的蹤跡。
北京的李浩然等來了兩個如花似玉的媳婦,李浩然陪她們逛了逛皇宮,倆人都是山西人一口一個︰“額{我}的娘誒,皇宮這麼大,到處都是好東西,比遼王府大多了,這皇上真能享受,還有這麼多宮女,怪不得你們男人都想當皇帝。”
李如桂、程元也相繼趕到,李浩然任命李如桂為山西巡撫,把程元帶回的五千士兵,30門大炮交給他,讓他到山西後,招賢納士,先解決好吃飯問題,再抓生產,促農工,發展商業,與蒙古搞好關系,策應陝西的李如鋅,兵力不足找李如悟。
取消裴文中在兵部的任職,任命程元為兵部尚書、京城九門提督;主要負責軍隊的糧食、彈藥給養和北京城的治安、防務。現在京城防務的士兵基本上都是鞍山的兵馬,見著程元還習慣叫他“總管大人”。
最讓李浩然想不到的是,他的岳丈大人朱員外也來了。
朱員外躬身︰“拜見王爺。”
“快快請起,您老是在折我的壽,下次可不能這樣了,你是長輩,我就是皇上也是輩分最大。不知岳丈大人來北京何干?”
“你現在是攝政王,我的生意當然要做到全國了,不能讓我老守著遼東吧?”
“岳丈大人胸懷廣大,放眼全國當然是好事,但你想做什麼生意呢?”
“現在最缺什麼?自然是糧食啊!我打算從遼東運大批糧食到河南販賣,你看如何?”
“好事是好事,商人逐利也是應該的,可是河南受災嚴重,窮人買不起,富人囤積糧食,使物價越漲越高,你讓我的官員如何處理?”
“這我可管不了,我只管賣糧食走人,稅收一文不少,官員不能抓我吧?”
“你是我岳丈誰敢抓,這樣吧;你這批糧食我買了,你只管送到河南各府衙門。”
“那自然是好,可你在鞍山礦區欠我銀子還沒還,又是一大批糧食什麼時候結賬啊!再這樣下去我非破產不可。”
李浩然笑著說︰“你要是破產了,我這個攝政王也不干了,幫你打工算了。目前國家困難還請岳丈大人多擔待,就算是幫我個忙,還怕我跑了不成?”
“誰跑你也不會跑,這我放心,不過皇後的事你有何打算?
繞來繞去,原來在這里等著我呢?李浩然沒想到古人的商人也有政治頭腦,把他給繞進來了。這個問題是比較頭痛,按理說君主的地位最高,理應當皇後,兒子自然是太子,可他有明朝君王的血統,日後有人拿這個復闢,等于又回到原點,這是李浩然不能接受的。
夫人朱淑貞是原配第一夫人,性格溫柔、賢惠,自然是老大,自古立長不立幼,也算是一個優勢。可誰知道君主答不答應?她要鬧騰起來,加上有大臣的支持,政權能不能穩固?
“岳丈大人、我又不是皇上那來的皇後。”
“少在這里裝糊涂,皇上天天守著金銀不出門,你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權在握,天下又是你打下來的,當皇上那不是遲早的事麼。”
“到時我一定給你滿意的答復,如何?”李浩然說完雙目注視著朱員外。
朱員外也是聰明人,知道現在不是時候,李浩然能這樣說已經很不錯了,不會虧待他女兒,就不再計較。
李浩然秘密把程元和耿直叫到一起說︰“我要去河南一趟,京城就交給你們二人,目前最大的威脅是,京城內部許多殘余勢力還未肅清,他們暗我們在明,有太子這條線,我們可以放長線釣大魚,肯定會有人接觸太子,耿司長盯好了,需要兵力找程元,到時一網打盡。山東這條路要有人監控,目前只有山東的明軍離京城最近,他們要有大的動作必然招山東兵馬。”
謝長順來報︰“王爺、陝西李如梅將軍來信,說李自成退出長安後,朝陝南進發,有向河南進兵的跡象,他已率13萬大軍追隨李自成。”
“老謝快派八百里快急給王虎送信,說李自成向河南犯境,洛陽為首要目標,嚴加防範,我也盡快趕到河南。”
李浩然臨走前跟裴文中談了一下,問他對現狀有什麼建議?裴文中認為,內地不比遼東,大多舊朝元老,守著老觀念、老思想、老傳統,革新必然觸及他們的利益,操之過急會造成反彈,不如慢慢來,革新一部分,消化一部分,一點點改過來方有成效。
李浩然同意他的想法,指出︰當務之急是稱賢薦能,人才是重中之重,發展和支持中下及階層人員,迅速充實朝廷各職,他們是革新受益者,才會堅持不懈執行下去,讓他把握好尺度,即不快也不能慢,穩定北方是大局。
話說李岩到河南後,一路各縣設官理民,賑災救災,心里急著見紅娘子,但大事不敢耽誤,認真負責安排好事物後,才趕到祁縣附近。紅娘子早得飛馬來報,下山迎接李岩。天天想著他,真正見到卻渾身不自在,低著頭、紅著臉、手腳不知放哪,鼓足勇氣雙手抱拳道︰“見過李公子,不、見過知府大人。”
“很久不見倒生疏了,還是叫公子听著近乎,紅姑娘、帶人馬下山隨我到開封府吧!我這些兵馬不便上山。”
紅娘子點頭同意,讓手下回去通知弟兄們,收拾行李,她帶著十幾個女侍衛隨李岩先行。一路之上問個不停;遼王是什麼樣的人?對你怎麼樣?有沒有帝王之風?天下真的是遼王的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