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召集將領開會討論下來該怎麼辦?李岩也列席了會議。李如梅、王虎、汪錫、袁大朗等人主張殺出山海關,攻佔北京城,奪了打明江山,擁立李浩然當皇帝。熊庭弼、裴文中認為大明雖然弊端頗多,世受皇恩還是要講三綱五常,仁義道德,忠孝為大,不到萬不得已,莫做出違背常禮,叛逆朝廷之事。
李浩然正言道︰“尚若都按書生遇見,死講一個”忠、義“二字;自古至今就不會改朝換代,今日仍舊是夏桀王的子孫坐江山,不會有商湯、周武,也不會有漢劉邦到朱元璋創業之主,天下永遠是一姓的天下。把國家、百姓立于何處?難道皇帝不顧百姓死活,不管國家利益,我們還要順從、守節,這是哪家的‘忠、孝’我看就是沒有大節的愚忠。”
李浩然的大義凜然說的熊庭弼、裴文中暗暗低下了頭,知道李浩然說的有道理,但心里總是過不了那道坎,從小接受的忠孝禮節,朱理孔學,都是以皇權為上,為皇家服務,何嘗想過國家、百姓的利益,難道以前所學都是錯誤的嗎?
李岩听了李浩然的話非常震撼,他接觸下層比較多,了解民間的疾苦,身受官府衙門的迫害,感觸較深。就說︰“李大人說的對,拿河南為例;災民遍地,官府仍不忘欺壓百姓,朝廷置若罔聞,官逼民反,就算我們不反,百姓也會推翻朝廷,所謂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為輕,民為重。’大明朝歷經三百年也該改朝換代了。”
李成梁一言不發。雖然口頭上總是掛著造反,內心深處同熊庭弼、裴文中的想法差不多,真要造反也下不了決心。不過有個道理他明白,不造反他李家將不存在,連他和幾個兒子命都保不住。他也想過朝廷招安,但水泊梁山的教訓使他打消了念頭。
李浩然接著說︰“目前還不是打天下的時候,一是大廈將傾,但畢竟是龐然大物,一些根基仍在,打是得不償失。二是道義所在,明朝中小階級,平民百姓破產,希望造反改變現實,而上層貴族,知識分子,士大夫卻要維護政權,保護他們的利益,如果現在攻佔京城,就會受到他們的不滿和反抗,說我是叛賊。”
歷史上李自成攻佔北京就是操之過急,一方面道義上影響引起上層勢力的仇恨,遭到反抗。另一方面,給外來勢力可乘之機。兩方面的勢力打垮了李自成。如果听從當時李岩的建議,在河南建立根據地,先圖山東,站穩腳跟,掃清周圍的反抗勢力,爭取明朝上層人物的同情與支持,再謀發展,歷史將重演。
李浩然提出︰“抓生產、廣積糧、找錢財、訓軍隊、緩稱霸。”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特別是裴文中、李如桂的贊同。李浩然任命裴文中為遼東巡撫,李如桂為遼東知府相互配合,負責糧食生產,人員安置,土地分配等事務。
任命熊庭弼為赫圖阿拉知府,騎兵五千,步兵五千,負責掃清女真余孽,恢復生產、社會秩序,穩定後方。對熊庭弼確實不敢大用,只能委屈小用,等他對朝廷失去了希望後方可大用。
任命王虎為第一軍團長,程元為副軍團長,李岩為軍師;下轄騎兵5萬,火槍3萬,火炮200門,鋪兵2萬。
任命李如梅為第二軍團長,汪錫、袁大朗為副軍團長,袁大朗兼炮兵總長。下轄騎兵六萬,火槍3萬,刀牌手2萬,鋪兵1萬,火炮200門。
任命李如鋅、李如悟為水軍都督,基地青泥窪,負責訓練水軍,招聘造船人員,建造艦船。又在四艘船上安裝大炮,總共有十艘船安裝了大炮。
萬事俱備李浩然宣布命令︰“第二軍團負責遼東的防務,特別是山海關為重點。水軍檢查船只,準備出發。第一軍團準備行裝,向日本開進。
出兵日本︰一是了卻李浩然個人對日本民族的心結。二是為錢財而來。雖然搶了福王、努爾哈赤的錢,但要為今後全國的發展作準備,還遠遠不夠。三是解決後顧之憂,免的他們在前方打仗,日本在後面搗亂。
這一天李浩然來到朝鮮國王李訟的皇宮︰“陛下、遼東太小,關內又不敢進,只有到你的地盤轉轉拉。”
“李大人別開玩笑了,朝鮮彈丸小國,貧無立錐之地,你不會如此小氣吧。”
“不要也行,但要借我個地方怎麼樣?”
“哪里?”
“釜山”
“啊!你又要打日本,好事是好事,能不能給我分杯羹?我也出一部分兵。”
“你不怕他報復你?”
“我也想通了,不管我怎麼做,小日本該打我還是要來,正好借你的光,發點小財,增強國力,朝鮮太窮了,你放心我的兵一切听你指揮。”
最後商量結果朝鮮出步兵八萬,水軍50艘船,借釜山為基地無限期使用,朝鮮派出一部分苦力隨軍到日本搬運東西。錢財問題比較敏感;李訟提出誰搶的歸誰,銀山的銀子他要三層。李浩然基本上同意,心想到時老子不給你也沒辦法。
部隊陸續登上釜山,水軍全部到位,向釜山朝鮮人了解日本的情況,誰都不知道,近幾年雙方沒有來往,李浩然把水軍都督李如鋅、李如悟、朝鮮水軍都督李舜臣的兒子李朝基叫來,命令他們沿日本九州海岸線巡視,發現日本水軍全部擊沉。
幾天後李如鋅前來報告,並沒有發現日本水軍,都是當地漁民的小漁船。李浩然急忙召集王虎、程元、李岩商議;決定當晚登陸九州島。
這天夜里,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梭,淡淡的月光灑向大海,遼軍、朝鮮軍總共100艘船,穿過日本海,登陸日本九州福岡港口,島上的日本人仍在睡眠中,遼東第一軍團迅速佔領福岡地區,朝鮮軍八萬人分兵朝長崎開進。
此時的日本並未因李浩然的干涉,改變歷史的走向。正像中國40年代美國武力干涉,支持國民黨打內戰,卻被共產黨打的一敗涂地,踫的頭破血流一樣。事物的本身內因起決定性因素,外因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美國強大的、最先進的武器,並不能決定一切。正如***所說︰“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是人,不是武器。”
日本同樣如此;豐田秀吉的遺孀 夫人,畢竟是個女人,沒有遠見卓識,兒子又小紈褲子弟,李浩然的干涉暫時取得勝利,根本控制不了局面,事後被老奸巨猾的德川家康分化瓦解,用重金買通豐田秀吉的重臣石田三成,大部軍隊倒戈, 夫人被逼自殺,沒用的兒子苟延殘喘,加上其他三家長老的支持,德川家族慢慢控制了局面,掌握了日本的軍政大權。德川家康成為日本左大臣{丞相},跟歷史一樣進入德川幕府統治的時代。
福岡有日本駐軍五千多人,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遭到王虎帶著2萬騎兵的攻擊,日軍還是老式火繩槍,速度太慢,沒放幾槍就被遼兵打的人仰馬翻,四處潰逃,四周的遼兵早已埋伏好,五千日軍全被殲滅。
這次李浩然來與上次不同,前者只有2萬人部隊,如果不是日本內亂,他是佔不到便宜的,所以才搶了銀子就跑。這次十萬人部隊,武器精良,還有朝鮮八萬人,實力大增。
李岩神色不安匆匆走來說︰“報大人,部隊佔領福岡後,軍紀大亂,城內已經血流成河,〞qiang jian〞婦女、搶劫財物現象極為嚴重,如此下去怎麼得到百姓的支持,怎麼成為仁義之師?”
李浩然斜眼看著他說︰“你是讀書讀傻了吧!這是倭寇之地,憑什麼要百姓的支持,不殺不搶留著,等他們強大起來再打你不成?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非我族類,雖遠必誅。倭寇多次襲擾我沿海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種民族留著就是禍害,對敵人講仁義,就是對國家的犯罪,不能學楚霸王沽名釣譽,你這迂腐的毛病要改一改。”
“咳、我還當是在國內,大人教訓的是,在下愚鈍,自古漢民族酸秀才比比皆是,總是擺脫不了虛榮,不知大人學富五車,卻實實在在,一切以實際為準則,怎麼做到的?”
李浩然想;廢話,我學的和你學的能一樣嗎?便說道︰“我是自學成才,全憑自己所好,選擇所學內容,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學方所用,才是讀書之根本,正如‘心學’大師王陽明所說︰‘事功就是學問,’一切從實際出發。”
遠處王**著馬疾馳而來︰“九哥、朝鮮軍隊從長崎潰逃而回,不知何故?”
李浩然急忙同王虎、李岩前去查看,走到一處高地,李浩然拿出單筒望遠鏡一看,一群群朝鮮兵丟盔棄甲,慌不擇路撒著丫往回跑。“王虎、派兵截住朝鮮人馬,收攏部隊,撿回武器,讓他們將軍來見我。”
不一會朝鮮軍將軍樸永順被帶到,李浩然問︰“怎麼回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