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少來這套,不是你花心,蒙古人會舍得讓公主作妾,別的我不管,孩子的事你要給我。”
李浩然又要做生育教育,給郡主解釋,生孩子乃天作之合,機緣巧合急是急不來的,只有放平心態,不去想它才會自然而成,拼蠻力沒用,只有巧干,身心愉悅,天、地、人和諧為一體,還沒說與天體、地球轉動有關。郡主奇怪問他怎麼懂這些,李浩然讓他問夫人自然知道。
郡主急不可耐找夫人問,夫人臉色通紅半天說不出話來,心里把李浩然罵個遍,這事能說嗎?最後看郡主要跪下求她才紅著臉,附在耳邊說了。郡主當天就抓住李浩然問他為什麼不早告訴她,李浩然解釋人與人不同,你的情況與夫人不同,他是家傳單薄,你是心里太急,叫物及必反的道理,所以心病還需心里醫,不過告訴她一個辦法;就是讓她和公主同時行夫妻之事,才有可能懷上孩子。
郡主碎了他一口︰“想得好,美死你。”想想只要能懷上孩子,那也值得,同意了公主的事。
古人嫁妾很簡單,抬著轎子放到院子里,基本就算完了。公主身份不同,福余王爺為了顯示身份、地位派了龐大的嫁女隊伍,嫁妝豐厚,場面壯觀。
幾位哥哥非常羨慕︰“九弟艷福不淺,家里兩位羞花之貌,又娶個沉魚之容,一個比一個地位高,一個比一個有錢。”
李成梁說︰“你們也別嫉妒,小九過人之才也是無人可比,將來李家全靠小九,你們要有小九的一半我也心滿意足了。”
進洞房也沒那麼多講究,李浩然走進去公主不像明朝人戴蓋頭,一身白色蒙古裝,一雙大眼楮盯著李浩然,讓他有些不敢褻瀆的感覺,女人和女人就是不同,難怪男人們喜歡獵奇。
“公主是不是有怨氣?堂堂公主屈嫁我小小將軍,這可不是我的錯,王爺的安排令我也為難,公主不願也不勉強,既然公主喜歡跳舞不如切磋一下。”
晚上府里下人听牆根的,總是听到一、二、三不明所以,想著公主身子那麼難進嗎?每次都要一、二、三。
李浩然大學時可是學校舞蹈王子,便教公主跳交誼舞,公主確實對舞蹈有天賦,不一會兩人跳的水**融。公主開始緊張,李浩然的大度使她存了感激,不想李浩然還會跳她不會跳的舞,在她心目中一個將軍就會殺人外,還能有什麼?沒想到李浩然談吐高雅,知情知暖是個有情趣的男人,情感之弦慢慢撥動,跳了大半夜累的公主不由自主靠在李浩然的胸膛上。
李浩然順水推舟把她抱上床,卻怎麼也解不開蒙古人的古裝,公主鄙夷瞪了他一眼才幫忙松開一粒扣子,其它的李浩然笨手笨腳解開,春光乍泄,少女特有的氣息沖的李浩然也難以控制情緒,提槍上馬,沖鋒陷陣,蒙古人確跟中原女子不同,一路順暢,輕松破關斬將。
新婚幾日,公主慢慢接受了李浩然,蒙古人粗狂、豪爽放開手腳竟反客為主騎到他身上來了,本來想說郡主之事,看時間尚短時機不成熟暫且放下。
“大人、有位顧先生拜見。”
李浩然想不起認識什麼姓顧的,來人三十多歲,一身儒生打扮,灰色長衫抱拳道︰“拜見李將軍,我叫顧允成,東林書院的。”李浩然才明白是顧憲成的弟弟,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與他哥哥出過幾本書,找他肯定是尋求同朝廷抗爭的支持者。
“顧先生大駕光臨有何指教?”
“不敢、久聞將軍大名,特來拜見,在下曾拜讀《山海關》一詩,將軍豪邁能文能武不可多得,而今朝廷上下藏污納垢,阿諛奉承之人居多,我等應奮力抗爭之。”
東林書院標榜自己是正義、道德的化身,而反之朝廷上下自然是不道德之人,這種說法李浩然不贊同。“你們跟朝廷打嘴皮仗,對當下世風有何意義?能根本解決問題嗎?記得王聖人說過‘事功就是學問’你們開學院、辦學校、教化于民確實是好事,而與朝廷爭口舌之利,天下人如何辨別是非,全國政令如何統一。”
兩人討論很久也沒有什麼結果,本來就是沒結果的事,李浩然也想得到多方勢力的支持,可士大夫一臣不事二主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讓他們造反是大逆不道之事,這幫人就是虛偽。最後李浩然求次希望他們到遼東辦學,他給予方便而結束。
斐文中回來了,紅薯已經種下去了,來年看收獲怎樣。並認為遼東百姓疾苦,受外來的襲擾,地多人少,整治吏治是當務之急。這些事不是李浩然管轄範圍,只能暗中準備,同意斐文中選拔各地方官員,他報請上批。
李浩然問到︰“斐先生大明朝敗像已露,改朝換代已成必然,果真如此我們該如何處之?”
“大人此言聳人听聞。雖然明朝弊端頗多,不至于亡國吧。”
“此言差矣,大明朝歷經200多年,你說有那個朝代超過300年,況且朝廷財政枯竭,而又無法解決,這時出個重稅不是逼農民造反嗎?歷朝歷代那個不是從農民造反開始的?如今吏治**、庸才充斥、軍備廢弛,後金虎視眈眈實力大增,有不可阻擋之勢,兩者相加一增一衰你認為大明朝可有勝算?”
“這個、在下淺薄實無看出有此事發生,果真如此還望大人能力挽狂瀾,救大明于水火,我等定竭力輔佐。”
李浩然暗暗嘆息道︰“朝廷上下已經爛透了,從根上爛起,連皇上都不管,我乃一介武夫,如何力挽狂瀾?”
李浩然知道一時說服不了他,只有事實在眼前,才會醒悟,難就難在他所缺的是人才,各方面的人才,而且是新生的階級集團,維護自身的利益,政權才能鞏固。
熊庭弼的到來管理政務,李浩然覺的是對他的幫助,誰知好像不是他的風格,竟然率明軍與女真族人打仗,屢戰屢敗給他的2萬明軍只有幾千人了。李浩然不明白歷史上的熊庭弼在遼東,建城池,撫百姓厄制女真有過貢獻,怎麼到他就變了還是歷史有誤。
李浩然不得不趕往撫順。“熊大人啊!帶兵打仗好像不是你的事吧!搶我飯碗也要等你當總兵再說,現在把我的兵打沒了,你就高興了。”
“本府也不是故意把兵打完,那想到女真蠻兵如此厲害,現在才知朝廷的用心,防範女真崛起已不可能,只有限制他們的發展才是正途,本官不再搶你飯碗,準備建城池,積蓄糧草,你有本事就去打女真好了,不過本官提醒你,跟女真野戰明軍無一點勝算,你小小年紀不要丟了性命。”
他媽的,打完了才明白這些道理,老子早就知道了,用你說。李浩然心里想嘴上還是沒說,看樣子熊庭弼也是打過之後才改過自新,還不算蠢麼。
“熊大人、日後有人彈劾你可別怪我,我不是嚼舌之人。現在這幾千人能否守住撫順城?”
“當然守不住,女真皆虎狼之師,還請李大人派兵才好。”
李浩然可不敢再給他兵了,答應如果女真攻城時,他會派兵支援。搞的熊庭弼說他小氣,李浩然想小氣就小氣,總比你丟兵強。
李浩然回到家問郡主可與公主商量,郡主給了他一腳︰“這種事當然是你來說,我怎麼開口,還有為什麼這樣才能懷上孩子?”
“主要分散你的注意力,不會總想著生孩子的事,重在身心愉悅,自然天成。”
“那你每次都留給我。”
“你看又想這事,怎麼懷上,記住,自然。”
跟公主提及這事,女人都一個心思不願跟人分享,說李浩然荒淫無道,下流,李浩然連哄帶騙說是為了給郡主治病,再說都是一家人低頭不見抬頭見,日後搞好關系有個照應,說的公主也不說話,低頭不語。李浩然跟郡主說好晚上悄悄進來,公主正跟李浩然**時郡主摸上了床,搞的兩人羞愧不已,只有李浩然一人瞎折騰,荒唐幾日後兩人才放松配合起來。
李浩然左邊一個郡主、右邊一個公主,人生莫過如此,感嘆古代男人生活的愜意,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家丁告訴他耿直已到鞍山,請他前去,李浩然不得不告別怨婦、自己的美好生活。
原來耿直帶來了他要的水晶玻璃,他磨了幾天才做出一個單筒800倍的望遠鏡,拿給耿直看嚇了他一大跳,差點把望遠鏡丟了。
“大人、怎麼遠處的東西就像在眼前。”
“這就叫望遠鏡,可以把遠處的東西看的更清楚,打仗最需要這東西了。”結果被耿直軟磨硬泡拿走了,害的他又耽誤一些時間做一個。
鞍山的兵工廠這段時間又生產了30門大炮,這樣鞍山就有80門大炮。生產了火槍1萬支,新招的3萬人還分不過來,李浩然讓他們加快生產,燒爐子的王師傅手一攤,只有這麼大的量,除非再建兩個爐子。李浩然同意了,按發展再建幾個爐子都不夠,但技術工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