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說︰“你們先走我來斷後。”幾位哥哥面面相覷,從小就是他們沖鋒在前,小九在後面跟著,現在反過來了。也不是李浩然說大話,日軍不是騎兵,靠火器優勢進攻,正是李浩然所長,所謂︰一物降一物。李浩然的火槍隊正是日軍的克星,他們的火繩槍還沒走到位就要吃槍子了。
李浩然邊打邊退不讓日軍靠近,慢慢拉開了距離,這時天色已暗,日軍看沒便宜可佔漸漸退去。此一戰明軍損失近6000人,看似不多,最主要的是騎兵精銳部隊,李如松的親兵衛隊基本喪失。同時引起了明軍內部的紛爭。
遼東經略楊鎬趁機上報朝廷,慌告李如松貪功冒進,南北兵待遇不公,造成士兵傷亡1萬多的慘敗。南兵劉挺、吳惟忠認為李如松把他們放在平壤,帶北兵出去立功,如果這次他們南兵出擊絕不可能失敗,甚至可以收復朝鮮。
這次戰斗因騎兵損失較多,戰場馬匹不夠,糧食短缺李如松上報要求增加馬匹、糧食。楊鎬主官軍務後勤,卻扣而不發,兩大主將經常大吵大鬧。戰事越拖越久,朝鮮國王李訟天天催促進兵,收復王京復國。
內部爭斗,士氣低迷不斷有士兵逃跑的事情發生,主要是北兵的士兵,南兵距離太遠。李浩然為了緩和矛盾慌稱有探子來報;王京北面的龍山有日軍的糧倉,建議派南兵出擊偷襲龍山。
李如松對楊鎬滿不在乎,早就上書陳述事由,對南北兵之事倒有些芥蒂,同意李浩然的建議派吳惟忠3000山地兵,劉挺2000人偷襲龍山。
龍山確實是日軍糧食基地,存有幾十萬擔糧食,有3000名日軍把守。這天晚上明軍暗暗射殺日軍哨兵,悄悄摸上龍山,又分批射殺日軍巡邏兵,等他們5000人攻上龍山時,日軍大部分人還在被窩里,被明軍堵在屋里殺死了,全殲日軍守軍,一把火燒了所有糧食。
日軍因為海軍被殲,交通線被切斷糧食運不進來,主動撤出王京,退守釜山。明軍因為戰線太長,糧食運輸困難,從內地用馬車運到朝鮮需半年,加上路途要吃到朝鮮已經消耗一半,回去又帶一部分明朝已經無力承受決定停戰議和。
朝廷下旨李如松撤兵,在朝鮮國王李訟的強烈要求下,留下劉挺8000人守住道口。就這樣朝鮮之戰的一半結束。五年後又開始第二次朝鮮戰爭。
北京朝廷派兵部尚書石星,游擊沈惟敬赴日本議和,豐田秀吉在名古屋接見了他們。有趣的是談判中全是沈惟敬一人與日方談判。豐田秀吉提出“大明、日本議和條件七條”沈惟敬滿口答應,又騙明朝的使臣說日本已經願意歸降稱臣,請求封貢,退出侵略日軍。而日方談判者又騙豐田秀吉說明朝答應條件,只需派使臣到明朝簽字就行。
日本使團與明朝使團一同回北京簽字蓋印。日方使團欺明朝不懂日文說日本歸降只需蓋印,沈惟敬又拿出一份假日本歸降表。萬歷皇帝听說要他冊封,寫了一大長篇文章,(現存故宮博物館)可以說萬語千言,然後讓日本使臣拿回去給豐田秀吉簽字。
日本使團傻眼了,這里還沒蓋印哪里就要簽字,沒辦法由沈惟敬陪同又回到日本。豐田秀吉見了冊封書後氣的殺了日方使者,驅趕明朝使團,又備戰準備再戰。就這樣一個議和兩年也沒簽成,嚇的沈惟敬躲在朝鮮不敢回國。
日本人侵略其實是給大明朝敲響了警鐘,提醒當權者怎麼應付外來的侵略者,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可惜的是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依然我行我素,又一次錯過了挽救大明王朝的機會。
中日議和期間,李如松、李浩然撤回到遼東。兩人剛到遼東一道御旨宣布︰原遼東總兵寧遠伯李成梁,年事已高,老苦功高,準予退役,子承父業,任李如松為遼東總兵,火燒龍山,獻計有功,著升李如道為遼東副總兵,擇日迎娶郡主。另任五子李如梅為山西副總兵,八子李如捂因考中舉人,任陝西紫陽縣知縣。欽此。
一道諭旨引起巨大轟動,內閣大臣和言官們苦笑著搖晃腦袋;我們傻呼呼阻擋李家做大,其實皇上早拿好主意,用李如松換掉李成梁,提升李浩然地位跟李家結親,李家成了皇親國戚自然不存在尾大甩不掉,皇上御人之術不是我輩可比。
李成梁夫婦倆高興的合不攏嘴,因為努爾哈赤的崛起,李成梁負有一定責任,朝廷內閣大臣多次上書彈劾他,皇上沒動,李成梁心里七上八下知道遲早有一天遼東要換主。沒成想小九給他解決了難題,成了皇親國戚,再也不擔心哪天被殺頭。
老夫人專門找到朱淑貞說李家對不起她,也擺出許多難處,希望她能顧全大局假惺惺說苦了兒媳婦,掉了幾滴鱷魚的眼淚。朱淑貞一句話使她前面的功夫全費了︰“母親、像九郎神仙似的人物,娶個郡主也沒什麼?我能在九郎身邊當個下人就心滿意足了,何況是平妻。”
“時代不同了,你們年輕人的事我老太婆是管不了。”老夫人回去跟李成梁說起這事,李成梁納悶這小九給她灌了什麼迷魂藥,我怎麼沒這本事。氣的老夫人舉起拐杖就要打他。
李家二子李如柏,三子李如幀本來就是遼東副總兵,加上李浩然總共有四個副總兵,一個總兵,一個提督,一個知縣。在當時是不多見的,難怪大臣們有些擔心,也是萬歷把郡主嫁給李浩然的原因之一。幸虧有了李浩然的崛起,李家後面的悲慘遭遇才算緩解。
李浩然現在忙的團團轉;剛一進家門就被王虎攔住,說濠江來造槍炮的師傅已經等候多時。李浩然接見他們師徒倆,師傅姓王中年模樣廣東人,在濠江荷蘭造炮廠打工十幾年,這次王虎找到他說有重金聘請,他在資本家工廠受了不少氣,拿錢也不多就想到遼東看看。
李浩然問他能否建冶煉爐?他馬上拿出荷蘭工廠的冶煉爐圖紙,李浩然一看知道這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冶煉爐,跟現代的無法比,就拿出自己設計的冶煉爐圖紙問他能不能建?王師傅看半天說建可以建就是這爐子能不能煉出鐵他沒把握。
他的意思李浩然明白,是懷疑他設計的水平。就說︰“這個你不管,你負責建好,要建兩個這樣的爐子,酬勞方面就按王虎說的一成不變。”
幾個人正說著朱員外走進來︰“賢婿啊你再不回來我就要破產了。”王虎幾人要退出去被李浩然攔下。
“岳丈大人,怎麼回事?”
“听了你的話我挖出大量的礦石,可沒人要啊!又不敢賣給後金的女真族,你可把我坑苦了,還說要賺大錢我付了工錢都變成窮光蛋了。”
“岳丈大人莫急,以後你挖出的礦石我全包了,要多少錢到大夫人哪里拿,現在你把這兩位師傅帶去鞍山,選個地址面積要大,除了建爐還要規劃出造槍炮的地方。”
朱員外湊進李浩然耳邊說︰“不是我不提醒你,朝廷有規定不允許私人造槍炮。”
“遼東總兵府造槍炮可以吧。”
“哦,那可以。”李浩然讓王虎通知遼東總兵大部分工匠到鞍山報到,任王虎為冶煉廠總監工。
這幾天紅紅總是虎視眈眈盯著李浩然,瞅準機會就往李浩然懷里拱,晚上她沒機會,白天沒人就樓著李浩然不撒手。李浩然知道她春心萌動實在忙不過來,只有抽空安撫她一下,有一次在偏房兩人正干的熱火朝天被春桃幢見,罵他們白日宣泄,沒臉沒皮。
李浩然知道事情瞞不過夫人,晚上邊討好邊探听夫人的口氣。夫人卻說︰“你也不用討好我,這麼長時間沒懷上孩子可能跟我祖傳家丁單薄有關系,但願你能讓她懷個種替我給你們李家傳宗接代。”
李浩然正好進行懷種教育;說後背式容易懷上,還能生男孩等等好處講個遍。夫人半信半疑︰“真的假的,朗君莫要誑我。雖然與禮教不符,若要真能懷上奴家也破戒一回。”
李浩然只有指天以仙人的名義發誓無半點謊言。夫人才含笑欲羞勉強答應,沒想到李浩然的後背式激發了夫人的潛能,以後李浩然嫌累不干還不行了。
郡主的婚娶也到日程上來,李浩然問老夫人︰“母親,迎娶郡主需要哪些禮節?”
“哎呀我一高興忘了這茬,要找做過禮部的官員才知道。”
說什麼來什麼皇上專門派禮部給事中做指導;從迎親人數,穿衣,抬什麼花轎幾個人抬到說什麼話禮節繁瑣,听的李浩然腦袋都大了,干脆什麼都不管,你說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明朝郡主在皇家屬于親王的女兒,論官階是五品官比公主低,唐朝時公公婆婆要拜郡主,古時說法臣要拜君,明朝時以長為先,先拜長然後再行君臣之理,皇家婚禮有嚴格規定,不過到明朝後期人們思想轉變,法令規定形同虛設,在商品經濟沖擊下,對綱常、禮節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