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人在閹黨斗爭中,被貶、被殺不計其數,天下東林書院被毀,顯示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以楊漣、左光斗為首的六君子殉難。史稱“東林六君子”。六君子死後魏忠賢仍不滿意,命令手下用利刀將他們的喉骨剔出來燒成灰,與太監們爭吞下酒。
楊漣、忠心報國,力戰閹黨,,史學家評價他“為人磊落負奇節。”他在獄中寫下著名的。然而他的死狀無比慘狀,土囊壓身,鐵釘貫耳。
左光斗的學生史可法在獄中見到他,骨斷筋折,血**脫,卻依然以死相抗,誓不屈服,還教他快滾,免的被閹黨迫害,史可法由衷敬佩道︰“吾師乃鐵石鑄造之肺腑也”。
令現代人不理解的是。雖然他們受盡殘害,折磨,酷刑,口中一直大罵“閹逆”魏忠賢一伙,卻對皇上沒有一句不敬,只說閹黨專權,皇上毫不知情,沒有機會上奏皇上,愧對先皇重托。可見古人臣對君的忠誠程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不分對錯,沒有原則,不知國家的封建愚忠。
這段時間山東白蓮教起義,西南兩處起義,特別是山東徐鴻儒和陝西王二之的起義最大,影響最廣。雖然過後被軍隊鎮壓,已經起燎原之勢。大明朝外有女真部的威脅,內有閹黨魏忠賢亂綱朝政、稅務加重使農民反抗加劇,搖搖欲墜的大明朝已經無力承擔如此的負重。
就在魏忠賢大肆迫害大臣們時候,張三沒事經常到東廠大牢中給熊庭弼送藥、送吃的,見他一天天好起來,慢慢能在獄中走動。這一天張三帶著一人進了東廠大牢。
大牢獄卒問︰“張頭這是誰呀,怎麼沒見過?”
“這是新招的手下,沒見過世面,帶來見一下東廠的厲害。”這確實是張三招的手下;李浩然的碩鼠司成員,在京城找了個身材與熊庭弼相似的街頭混混,讓他進東廠高興壞了,又有地位,有保障,還可以為非作歹沒人敢管,何樂而不為。
張三帶著他各處轉轉,刑房里各種刑具,審訊犯人的慘狀嚇的他差點尿褲子,漸漸夜深,大牢里的看守越來越少,張三看四下無人,走到熊庭弼牢前,拿出早已配好的鑰匙打開牢門,讓混混先進去,他不明所以走進去,後面腦袋挨了一棍,撲倒在地。
“熊大人、楊漣等人已死,九千歲不會放過你,快換衣服,我救你出去再說。”
不一會兩人走出東廠大牢,獄卒因為天黑也沒看清,還以為是張三先前帶的人,剛出東廠大門碩鼠司成員圍了上來,趕著一輛馬車,把熊庭弼裝入車箱,到了北城張三拿出腰牌說︰“東廠辦案,出城緝拿欽犯。”
東廠魏忠賢誰也不敢惹,城門哨兵乖乖打開城門,碩鼠司一行五人順利出城,交給張三500兩銀子,張三問到︰“敢問各位是為哪位大人效力。”
碩鼠司知道他也無去處說︰“遼東忠勇伯李大人。”
張三馬上拿出500兩銀子,還給碩鼠司人說︰“早知是忠勇伯我那敢收你們的錢,在下只請求大人收留。”
過後李浩然同意他在手下辦事,但有一條不能沾賭,他滿口答應,經此一遇賭博害人不淺,自知改邪歸正方可為人。
而熊庭弼不賣李浩然的帳,說為何救他?使他無臉面對皇上,家人,列祖列宗,還不如同東林六君子一起死,流芳百世,得一忠君良臣。搞的李浩然哭笑不得。
“熊大人,大明內憂外患,改朝換代已成必然,你死能改變這一切嗎?皇上讓你死,何嘗想過天下黎民百姓,江山社稷,我大漢民族的利益,你在遼東多年應該知道,將來大明朝必將被其取代,挽救國家危亡是你我的神聖使命,你怎輕言去死?”
“李大人你所說的國家是大明嗎?”
“非也、國家不是皇帝的國家,而是所有大漢民族的國家,包括你我和普通的老百姓。難道為天下蒼生所慮,比之效勞皇帝一人還重要嗎?”
“你所說與我所說之不同;效忠皇上即效忠天下,臣孝君、子孝父乃三綱五常天經地義。”
封建傳統的三綱五常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通俗講就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死也白死,成為封建禮教的殉葬品。李浩然想推翻這種騙人的幾千年傳承的封建禮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熊大人,皇帝荒唐昏聵,任用逆臣,親小人,遠良臣,自己的江山都不顧,你想操心不听你的,六君子的死除了要點好名聲還有什麼?你想滿足虛榮心,你想死沒人管你,我救你是想讓你阻止女真外來的侵略,出點貢獻,如果你連國家利益都不顧,你可以自己到京城找皇上尋死去。”“你讓我抵抗女真願意效勞,如果讓我反抗朝廷恕不奉陪。”
李浩然也懶的跟他費口舌,死頑固,士大夫們都一個德行,奉行仁、禮、信虛偽的儒家禮教。
據探馬來報女真大部已回赫圖阿拉休整,這次被李浩然打慘了,正黃旗兵馬所剩無幾,正藍旗只有二千人,瓖白、紅旗各二千人馬,辛辛苦苦積攢的兵馬已經失去一半,一時無力進攻遼東。
李浩然下令;汪錫補充到500人為前鋒,李如梅帶騎兵2萬、步兵2萬,吳大朗帶50門大炮為中軍,他和熊庭弼親率騎兵3萬,火槍1萬為後軍向撫順進發。
熊庭弼得知李浩然在遼陽城大敗女真,斬獲頗豐時,心想要是他一心為我大明朝的忠臣良將該多好,卻不想這樣的人能活多久,早晚被朝廷害死。
守撫順的女真兵看到明朝大軍到來,棄城逃跑,李浩然讓熊庭弼守撫順,並把李如鋅1萬步兵、3千火槍和20門火炮留下,率其余兵馬連下十余城,收復遼東大部分土地。廣寧是聯系女真建州和蒙古邊境的重要城市,努爾哈赤派了四貝勒湯古代{後來的皇太極}把守。
廣寧、開原都是交通要道,對女真、蒙古右翼至關重要,四貝勒派1萬女真守廣寧,五千守開原,一面派人到蒙古右翼聯系林丹汗支援。林丹汗對李浩然又恨又怕,上次一戰想起就心驚膽戰,可又不甘心。對前來的女真使者說︰“蒙古部落已無多的馬匹參戰,況且打仗要有源頭吧。”
意思很明顯沒有好處他是不干的,女真使者答應給他們3萬匹馬,他們搶來的財產,女真分文不取,打下遼東以北的牧場全歸他們,將來女真可以幫他們對付蒙古左翼。看似條件豐厚,除了3萬匹馬外,屁也沒有全靠自己得。
林丹汗一面利欲燻心,一面對李浩然恨的要死,正好借女真的力量消滅李浩然,就答應出兵。
李浩然到廣寧城下,城門緊閉城頭上站著許多漢人老百姓,夾雜著女真兵來回走動。一面正紅旗在城樓上飄揚,周圍還有許多小紅旗,正是努爾哈赤四兒子帶領的正紅旗。古人以黃為貴,所以大兒子褚英帶領正黃旗。遼陽一戰,努爾哈赤本來想讓褚英立首功,為將來接位作準備,沒想到被李浩然給打沒了。
明軍各將領紛紛來到李浩然帳下,個個搖頭說此仗不好打,我們不能向同袍開炮吧!而且女真站在高處,箭射的更遠,死多少人才能攻上去。
李浩然命令後退十里扎下營盤,派出探馬四處打探,寫封密信讓信使速到鞍山調兵,李如捂為統領帶2萬騎兵、50門大炮北上。
探馬來報︰“大人、蒙古右翼林丹汗帶隊出兵3萬騎兵,現已到廣寧。”
李浩然沉思一會說︰“請李如梅將軍來。”
“五弟何事?”
“五哥、蒙古林丹汗出兵3萬,廣寧城現在有4萬兵馬,我給你5萬騎兵,七千火槍、步卒1萬、30門火炮,如果對方攻擊,你能否守住大營?”
“五弟放心,你走後我堅守不出,韃子攻來我學你用炮火阻擊,火槍、弓箭次之,必不負重望。”
李浩然帶汪錫500人向西急行,半路攔截李如捂,眾將領見李浩然到來,個個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李浩然命令部隊轉向北進發,出康平,過草原,沒有步兵的拖累,部隊行軍快了許多。
十天後部隊到達蒙古右翼部落白城,這是個小鎮,五千人口,駐兵只有800人,李浩然也不想浪費炮彈,2萬手持火槍、腰跨馬刀的鞍山騎兵,四面一圍,火槍齊發,蒙古800兵和五千蒙古牧民都倒在血泊中。
部隊補充糧草後,繼續向北進發,直達蒙古右翼總旗烏蘭浩特。此時烏蘭浩特有駐兵2萬人,看見明軍2萬人馬到來,開始並不驚慌,按他們的說法,蒙古2萬兵馬可以打5萬明軍。
李浩然架起火炮,朝城內一下就打了50發葡萄彈,每彈六顆鐵球,300顆鐵球打出去,落在哪里,哪里就一片廢墟,人踫上非死即亡。一時間城內塵土飛揚,哭喊一片,人們慌作一團。
各部落首領急忙開會研究,責怪林丹汗不該輕信女真的謊話,害了蒙古草原人們。研究來研究去也沒個好辦法,只有一面派人給林丹汗送信,一面派出使者與李浩然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