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城汪錫帶來一個小兵︰“大人你看這是誰?”
李浩然定眼一看這不是紅紅嗎?原來紅紅一直暗戀他總想跟他在一起,知道明說李浩然也不會帶她去,就找一件小兵衣服跟隊伍出城被汪錫發現。
李浩然左勸右勸紅紅就是不走,非要跟李浩然上寧夏一路照顧,還說小爺戰死她也不獨活的話來。李浩然看她鐵了心只有找匹馬讓她騎著隨部隊前行。明朝軍隊有規定;軍中不能有女眷,哪有打仗還帶著女人,成了白天打晚上也打,只有李浩然靠李平天罩著色膽包天。
一路行軍勞累李浩然也沒時間管她,紅紅卻不管多累,到駐地仍侍候他打水洗臉、洗腳、端茶倒水。雖然在一個帳下睡卻相安無事,李浩然現代人身板從未走過這麼長的路,騎馬騎的腰都快斷了,干那事更費腰。寧夏是九邊重鎮之一,有一個蒙古人叫�\拜的寧夏副總兵,年齡到期由兒子�\雲世襲。前期在寧夏北部蒙古族部落首領叫火落赤,糾集其他部落的蒙古族人進犯寧夏邊境洮河,�\拜不經請示自率三千人馬馳援,打的蒙古人落荒而逃,再也不敢進犯。
寧夏巡撫黨大人看不慣�\拜驕橫的樣子,又沒有請示擅自用兵,沒給他面子,就告�\拜違反明朝軍令,貪污軍餉。�\拜知道後聯系兒子�\雲,軍中前鋒劉東 殺巡撫和副使石繼芳起兵造反,縱火燒巡撫衙門,搶劫財物,釋放所有囚犯,佔領寧夏城。迫使寧夏總兵張淮忠自縊身亡,劉東 自稱總兵,以�\拜為謀主,�\雲為參將東出連下寧夏周邊幾城。
李平天帶領各路平叛軍隊剛進入寧夏境內的平虜縣,前方哨探報告叛軍正在攻平虜縣城,李平天喊了句︰“後面跟上。”提馬就沖五千騎兵緊緊跟上殺了出去。
李浩然帶領神機營走在最後面,急忙催促加快步伐,遠處轟隆隆的馬蹄聲塵土飛揚,才想起怎麼忘了造望遠鏡;按歷史記載望遠鏡是1622年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傳入中國,離現在還早呢。第一次來到古戰場真想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從小書籍,電影,電視看過不少,都是先戰將,然後小兵才一擁而上,一般來講將敗兵肯定也敗。不知到了明朝是怎麼戰法?
等李浩然帶領神機營趕到,戰斗早就結束了,叛軍見援軍到來望風而逃,平虜守軍將領麻貴率8000兵馬出城迎接;麻貴也是明朝後期著名軍事將領,山西回族人,從舍人{官名}做到了副總兵,在抗擊女真族努爾哈赤中屢建奇功,據記載後來做到右都督直至病退。
李平天命令部隊在城外就地扎營,率眾將領進城,李浩然說有大炮損壞要修理不進城了,其實怕紅紅露餡找借口。晚上李浩然讓士兵燒水端入帳中,自己守在帳外,一路行軍連澡都沒洗過。士兵們都習慣了他們可以幾個月都不洗澡,有的士兵說他們這一輩子就洗三次澡;出生、結婚、死,李浩然不敢想象他和紅紅可受不了。
等李浩然進帳時,葛大彪在帳前盤腿而坐,像一座山擋在帳前,這家伙一路行軍每到晚上李浩然在里面睡覺,他就在帳外天當被地當床睡覺。雖然是夏秋交替,寧夏的的天氣是白天熱晚上涼,李浩然都不可思議好像是鐵打的身體。
李浩然開始還想讓紅紅出去,看她翹著小嘴就是不動只有任由她了。小丫頭替李浩然脫衣服最後剩下內褲時,紅紅還要脫被李浩然擋住跳到木做的浴盆里才脫,紅紅偷偷笑,幫他擦洗身子當洗下身時被紅紅觸摸頓時李浩然一桿紅旗升起,腹下一股火焰往上沖。紅紅看到碩大的柱子也不說話,仍低頭擦洗,小臉通紅。
李浩然內心不是年輕人強壓下**洗完澡,收拾停當躺在臥榻下才向紅紅招招手,紅紅脫掉浴袍光著身子快速鑽入李浩然的被子里。剛開始紅紅還扭扭捏捏被李浩然侵犯幾次後完全放開,主動纏繞著,熱情的程度不亞于現代少婦。
李浩然跟朱淑貞在一起時,往往主動進攻,朱淑貞從不主動,就是想要也是很含蓄,封建禮教在她內心根深蒂固。紅紅沒什麼文化怎麼想怎麼干沒那麼多束縛,把李浩然多年的**點燃起來瘋狂在紅紅身上馳騁,搞的紅紅如醉如仙平生第一次嘗到仙人入夢的感覺。
過後紅紅爬在李浩然身上說︰“小爺妾知道自己是殘花敗柳,不值小爺惦記,也不希求什麼身份,只要能侍奉小爺左右已心滿意足。”李浩然知道古人女子受傷害的結果,對她來講能當丫鬟已經很好了,但對他來說不是問題。
休息兩天後部隊與麻貴部隊合並一處,繼續向寧夏城開進,走到一個山腳下出現了幾百個蒙古兵在遛馬,李平天二話沒說帶著500親兵快馬加鞭,奔馳而去,轉眼間就要沖到蒙古面前。蒙古兵突然全體上馬列隊持刀待戰,這時從山後擁來大批蒙古兵殺向李平天。
原來叛軍�\拜知道孤掌難鳴,靠他這點兵力抵擋不住明朝軍隊的打擊,聯系蒙古族各部尋求幫助,有一個叫套部的蒙古族部落首領著力兔看中了寧夏北面花馬池一塊草原,要求�\拜給他放牧。波拜滿口答應但要求他出兵,著力兔帶著三萬蒙古兵進駐寧夏,知道明朝兵馬到來想突然襲擊一鼓作氣打跑明軍,等他放完牧,明軍再來他們已經回去了。
看到情況危急麻貴急忙率8000兵馳援,張仁哲讓李浩然速領兵跟上,自己率五千騎兵支援李平天。李浩然讓汪錫帶500百火槍騎兵從側面支援800百火槍步兵跟上,急忙催促炮兵快點前進。
李浩然走向戰場看到與想象不同,跟三國時期和電影、電視天壤之別,根本沒有戰前大將叫板,廝殺,完全是混戰攪做一團只听見兵器踫撞聲然後血肉飛濺,天空中不時飄出血花。李浩然命令紅衣大炮在2-3公里開始架設,它最遠射擊距離是5公里但到了5公里已經沒什麼力量。佛朗機炮繼續前進它只有在500米左右才有效。
古時的炮不是說打就能打的,要固定炮位、熱膛、準備火藥,炮彈等。此時火槍騎兵隊已經接近蒙古兵,騎在馬上排成一排打完就走,500桿火槍給蒙古人側翼造成很大威脅,死傷一片人群中出現了空地,後面是來的蒙古兵朝火槍隊殺來,追了2公里迎面踫上李浩然早已準備好的800個步兵火槍手,一排接一排射擊,本來追擊的兵力不多,不停的倒下剩下的蒙古騎兵掉頭就跑。大炮已經架好李浩然命令朝蒙古兵後面開炮,切斷蒙古後續部隊支援,再說古人炮不準偏差很大,打不好容易傷到自己人。“轟、轟”十門紅衣大炮齊射,有兩炮不知飛到哪。再看效果微乎其微;古時的大炮與現代的大炮不可同語,那時候說是用大炮炸還不如說是用大炮砸,炮膛里裝一個圓圓的鐵疙瘩,用火藥把鐵疙瘩推出砸入敵群中,鐵疙瘩滾到哪是哪,只要踫上就完蛋,開始是躲避不及,後面人一看不對早就跑了。
還有是放兩顆相連鐵球叫“鏈子彈”又叫“葡萄彈”效果也差不多,而且越打越沒準,因為一炮發出後大炮自身要倒退十幾米,士兵又把它推回來,重新校訂目標,往往一著急校都沒校就打出去了。也沒辦法差也要打,十門大炮繼續轟鳴。
騎兵火槍隊停馬裝彈藥後又轉頭追擊蒙古兵,打一槍就跑,玩起了游擊戰。這時佛朗機炮已經到位三十個鐵疙瘩打出去效果就不同了,炮彈過去蒙古隊伍縱向留下一趟空間,打了幾十炮蒙古軍隊受不了,漸漸攻勢減弱。明軍步兵投入戰斗使部隊精神一振,加重了籌碼給蒙古人增加壓力,最後不得不放棄逃跑。
雙方打了將近五個時辰十個小時,明軍騎兵最早加入早已經筋疲力盡無力追擊。李浩然找到李平天看他渾身是血坐在地上。“大哥受傷了?”急忙去扶。
被李平天推開道︰“這般小賊如何傷得了我,都是韃子的血。”明朝時一般管蒙古人叫韃子,有輕蔑的意思。李平天後來戰死,死因不詳,李浩然估計十有**是冒然迎敵,但願歷史不會重演。
打掃戰場時李浩然命令把打出去的炮彈撿回來,到時修修還可以用。這時的救助隊起了作用,救治了不少的傷員。過去戰場上傷員都是自生自滅,完全憑運氣。這一戰李浩然創造了新戰法;火槍騎兵隊的游擊戰。雖然不能決定戰場的勝負,但牽制了對方一部分兵力,減少了部隊的傷亡,給勝利創造了條件。
以前戰爭中,火槍就是擺看的,基本上不用,因為一是質量太差無法保障,士兵們都怕炸膛寧用刀不願用槍。二是嫌是累贅,放一槍裝彈藥、鐵砂要半天,踫上騎兵連燒火棍都不如,跑起來拿著它太重。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成功使用火槍戰勝敵人的戰例,開創了熱兵器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