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帶只豬

第一百七十三章︰理所應當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海角等天涯 本章︰第一百七十三章︰理所應當

    師父的話,李浩然會听,可李浩然也有自己的盤算。普通的師生之情算什麼?大部分師生之間的感情都沒有同學之情來得深厚,而且是孩子就會有叛逆期,所讀所看所教的都是儒學,听多了,看多了一定會膩。李浩然不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浩然可以慢慢潛移默化地改變皇太孫。

    可就在李浩然進入東宮的第三天,他就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打了皇太孫!這可是驚動了整個東宮,連永樂帝都驚動的大事。這也不能怪李浩然,皇太孫朱瞻基,未來的明宣宗很崇拜他的爺爺,也就是馬上打天下的永樂帝。出了日常的功課外,朱瞻基最喜歡的就是騎馬習武,夢想著有一天可以跟他的爺爺一起縱馬奔騰,小孩子總是喜歡崇拜英雄。

    朱瞻基是皇太孫,尊貴無比。教導他武藝的侍衛,還有當陪練的太監誰敢傷到他一絲一毫,都是想盡辦法拍馬屁,寵著哄著,盡教些花花架子。而當朱瞻基看到李浩然這麼壯,只比他大五歲,八歲的朱瞻基直接就要求李浩然跟他對打。伺候朱瞻基的侍衛與小太監一開始都以為李浩然也會讓著朱瞻基,可李浩然卻要求跟朱瞻基到封閉的演武廳去比試,還不允許外人存在,一幫子侍衛跟太監都被關在門外。

    最終比試的結果不用說,李浩然贏了,而且還是留手了,一次又一次被打敗的朱瞻基強忍著眼淚不讓自己哭出來,***著身上的傷口,向李浩然問道︰“為什麼你這麼強?!”

    李浩然的回答是︰“並不是我很強,而是你才八歲,而且功夫底子也弱。皇太孫難道沒發覺嗎?平日里你身邊的侍衛與太監都在讓著你!因為你是皇太孫,是大明皇朝未來的繼承者,他們就只會奉承你,討好你,因為你關系著他們日後的榮華富貴!為了練就這一身功夫,我可沒少受罪!”

    李浩然是武將的兒子,他未來也計劃著以軍功從政。所以李浩然一直嚴格地要求自己,雖然沒有聞雞起舞,每天也都習慣練武練到很晚。這方面無論是李成應還是李立華,就連道衍也是一樣,平日監督李浩然練武的了空和尚進了演武廳就變了另外一個人,嚴格地讓李浩然想揍他,可惜李浩然還沒那本事。

    朱瞻基很聰明,如果不聰明就不會讓永樂帝那麼疼愛。听李浩然這麼一說,朱瞻基一下就明白了,可他還是不服輸,小孩子脾氣一上來就大聲地對李浩然喊道︰“那你為什麼敢這樣對我?!就不怕我命人把你拉出去砍頭嗎?!”

    對朱瞻基的威脅,李浩然當然有點害怕,殺伐決斷之權可不在他的手上。但李浩然還是如實地回答道︰“我不是奴才,我也不會做奴才。君臣之間,最重要的是坦誠。難道皇太孫希望我也像平日那些奉承你的人一樣,欺騙你,奉承你,討好你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無話可說!”

    皇太孫沉默了,在演武廳外等待的道衍笑了,他一點都不擔心李浩然的安全。因為身為皇太孫,朱瞻基是孤單的,他身邊伺候侍衛、太監都是奴才,一群唯唯諾諾的奴才只會讓朱瞻基感覺更加的孤單。可朱瞻基還是個孩子,孩子就需要真誠的童年好友。

    “哼!”這就是朱瞻基的回答。打開了演武廳的大門,朱瞻基回去了,去找他的母親,也就是張太子妃去了。受了欺負,小孩子當然要去找最親的母親,同時也要讓自己好好靜一靜。至于李浩然,他一切如常,回到了道衍所住的寺廟內,第二天照常來東宮陪皇太孫讀書。

    對于這件事,東宮的很多官員都很有意見,但太子听到後也只是回了一句︰“知道了。”

    仁厚的太子不想計較這些小事,他也尊敬道衍。而得到消息的永樂帝也只是笑了笑,然後說道︰“如果我的好聖孫不解氣的話,朕可以幫他打李浩然的屁股,呵呵。”

    整件事就這麼快速地煙消雲散了,在很多人眼中,這件事不過是兩個小孩的吵吵鬧鬧而已。

    該做完的功課都做完了,朱瞻基正等著李浩然的到來。朱瞻基現在的心情可不怎麼好,身邊伺候的小太監一個個小心翼翼,就怕一個動作或者一句話惹怒了主子。原本討厭李浩然的他們現在可是望穿秋水,等待著李浩然的到來。

    李浩然終于是來了,小太監們看到李浩然的到來都松了一口。感覺到朱瞻基的不快,李浩然將身上到的披風遞給了小太監,笑著問道︰“怎麼了?”

    即便是李浩然來了,朱瞻基的臉色還是不怎麼好,皺著小眉頭說道︰“父親承諾過,要陪我讀書,親自為我講課的。可那群大臣一早又纏著父親。就如你所說的,跟一群蒼蠅一樣,就想著從父親手上拿到他們需要的東西。”

    太子很忙,當太子的不忙才怪。永樂帝是一個嚴厲的父親,本來對太子也不怎麼喜歡。要繼續維護太子的地位,太子也必須有所表現,做出一些成績來。一個只會享樂的廢物太子,永樂帝不會有一點遲疑,一句話就可以將太子廢掉。

    只是,忙碌的代價是對身邊親人的愧疚,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為了正事太子只能放棄他對皇太孫的承諾。而對于這一切,皇太孫不會怪太子,因為太子是個好父親,他唯一會怪的就是他父親身邊的那群大臣。

    “國家大事為重,這也沒有辦法。我總不能跟你說,去勸太子殿下不要再管政事,先陪你玩重要吧?好了,別生氣了,那東西我們好不容易做好了,也該是用它的時候了。”

    父子之間的事情,李浩然不會多議論。而听到李浩然提的那東西,朱瞻基馬上來了興致,那可是兩人帶著一群小太監好不容易完成的。昨天完成之後,朱瞻基可是興奮得到半夜才睡下。

    “好吧!只能下次再找機會了。可是,如果什麼事都要由我們這些為上者親力親為的話,那還需要下面的一群大臣做什麼?養他們有什麼用?!”

    扔下這句話,朱瞻基第一個走向存放那東西的房間,伺候的小太監也趕緊跟上。看著快步離開的朱瞻基,李浩然搖了搖頭。未來的明宣宗也是一個好皇帝,一個善用大臣,開創了仁宣盛世的好皇帝。只是這個做錯了三件事,一是禁止船隊再下西洋;二是從安南撤軍;三是教太監讀書。

    這三件事中,前兩件事都是因為永樂年間國力消耗巨大,民生艱難,朝廷無法繼續支持船隊遠洋與安南戰事,這也是迫不得已。而第三件事,也是最麻煩的,更是朱瞻基犯的最大的錯誤。一群原本並不識字的太監,因為是文盲而無法參政,可自從有人教這些太監讀書識字,也就徹底掃除了他們參政的最後障礙,更造就了一個導致土木堡之變的元凶,王振!

    李浩然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雖然朱瞻基教太監讀書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擴大太監的權力,只是想身邊有人幫忙,由一個人處理天下所有大事,實在是太累了。而且當時的文官勢力集團過于強大,甚至到了皇帝不管做什麼事都有人罵的地步。皇帝一個人干不過一群文官,也就只能讓身邊信任的人幫忙了。可後續的發展完全超出了朱瞻基的預料,李浩然現在只能慢慢潛移默化地影響這位皇太孫,希望可以阻止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至于朱瞻基喜歡斗蟋蟀的習慣,一本明史把明朝的每一位皇帝罵了個夠。開創仁宣盛世,一生兢兢業業的明宣宗也成了所謂的“促織天子”,好像皇上就不能有一點興趣愛好一樣,那清朝那些喜歡避暑狩獵的皇帝又算什麼。如果是在明朝,皇帝如果每年都去避暑狩獵,一定會有言官大罵皇帝不務正業,松懈國事,擾亂民生,騷擾百姓。即便是強如永樂帝也被官員罵過,當然罵永樂帝的官員都沒好下場。而接下去,永樂帝之後的明朝每一代皇帝也都被言官罵過,即便是繼位不到一年就駕崩的明仁宗,也就是當朝太子,這麼一個以仁厚出名的皇帝也被罵過。

    為什麼一個皇帝只是喜歡斗下蟋蟀就不行,就要被史書寫成是“促織天子”,而好大喜功,奢華無度,沒事就喜歡下江南玩的乾隆皇帝卻被人稱為十全武功的盛世帝王。歷史始終是讓勝利者來書寫的,為了顯示奪取的江山是天命所歸,就要命史官將前朝寫得如何的黑暗,如何的**,奪取前朝的江山是多麼的理所應得。也只有這樣,才能襯托新朝的正義與光榮,奪取江山是多麼的理所應當。

    東宮很大,李浩然與朱瞻基整整走了十分鐘才到了房玩具的地方。在李浩然的建議下,兩人和一群小太監一起折騰出來的東西的確是玩具,不過這個玩具不僅小孩可以玩,大人也可以玩,甚至連三軍統帥都想玩。這玩具就是地圖模型,根據各方面的資料而制成的安南地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大明帶只豬》,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一百七十三章︰理所應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一百七十三章︰理所應當並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