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強硬的態度讓道衍為難,可李浩然的憂慮袁珙也說過,內心的孤單會讓永樂帝變得暴虐,這的確不是天下百姓之福,更不是近臣的福氣。只是,為了救一個並不熟悉的人,甚至是討厭道衍的人真的值得嗎?無論是否成功,道衍都要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賭上了李浩然的前程!
見道衍再次猶豫,李浩然也知道他這一次太過難為師父了。當年道衍要救方孝孺,是因為方孝孺是天下讀書人的領袖,也是道衍的好友。可如今要救的這個人,雖然李浩然很同情他,可他絕對對靖難功臣們沒有一點好感,甚至是無比的厭惡道衍。
可這件事上,李浩然還是無比固執的堅持己見,他也想借這件事證明,他這只蝴蝶到底對歷史有多大的改變。如果他真有改變一兩人命運的能力,那當他擁有足夠能量時,他將改變整個歷史的進程。
“師父,當年你救不下方孝孺,為什麼這次不跟徒兒賭一次,再救一個人。佛家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師父你念再多的佛經都不如救一個人真誠,就算那個人是師父過去的仇人,我們也不能就這麼看著他死去。師父,皇上隨時可能下手,現在不準備就晚了。”
提到方孝孺,道衍的眼楮睜得大大的,李浩然的堅持讓他迷茫,說的話也撥動到了他內心最大的痛苦。道衍將手中的佛珠捏得緊緊的,再次閉上了眼楮。
許久之後,睜開眼楮的道衍終于是開口問道︰“你認為,皇上會如何下手。礙于公主的情面,皇上不會親自下手!”
道衍終于答應了,李浩然內心大大地松了一口,自己現在就如同一個被寵壞的孩子,強迫家長做不好的事情。可是,李浩然並不後悔,他回答道︰“都御史陳瑛等人,無一不是希望靠扳倒建文舊臣來換取自身的榮華富貴,也正是這些人不斷地蠱惑皇上廣造殺虐。皇上雖然心有殺意,但礙于親情無法直接動手,只能密旨讓下面的大臣動手,偽造成自殺或者意外的假象!我猜測,極有可能是借天冷之機,逼其落水,造成投水自盡的假象!”
李浩然此時內心也有點打鼓,歷史上駙馬榮國公梅殷的死的確是被人在冬季推落水而死。可是,歷史真的會這樣嗎?史書也是由人記載的,很多事也是通過別人的口述來寫的。更重要的是,梅殷落水的具體時間史書上沒寫!
“救人難,難救人!痴兒,如果你真的想救梅殷駙馬,為師會盡量幫你。但是,你不能對梅殷駙馬有任何的示警,更不能直接去見他本人。要救他,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條路。只有死過一次的人,才會明白活著的可貴,當一個人瀕臨死亡時,很多事情都會看透的。一切就看佛主如何決定了,我佛慈悲,但願這一次可以救下梅殷駙馬一命!”
道衍想到的救人方法,與李浩然不謀而合。如果這個時候李浩然跑去警告梅殷,說有人想下手殺他,讓他自己小心,那結果只有一個,梅殷死定了,李浩然把自己也賠進去,人不是這麼救的。這件事上,梅殷自身也有問題,說他沒有厭惡當今的皇上,沒有懷念建文帝,誰都不信。所以,要救梅殷,不僅要說服永樂帝,更要讓梅殷自己看開。
道衍話中另外的意思李浩然也明白,要救人就必須在生死一瞬間出手。可是,這生死一瞬間卻是那麼的難于把握,並不是說要救就一定會救到的,如果時機錯過了,甚至無法在關鍵時刻出現,那一切就都不用說了,也沒有必要強求下去了。
“弟子明白。一切就看老天爺如何決斷了。只是,這件事弟子還需要了空師兄幫忙,子弟沒救人的能力。還有就是,請師父賜弟子一點皇上賞賜給師父的長白山千年人參,弟子可能要用來為梅殷駙馬續命。”
李浩然只不過是個孩子,他再怎麼強壯也不能在大冬天下水去救一個溺水的成年人。這個時候,強壯厚實的了空就成了最好的人選。有功夫底子,又會水,還一身是肉,冬泳下水救人絕對不是問題!實在不行,還可以先喝點北方的烈酒暖暖身子,北方的烈酒李浩然家里有。
道衍已經老了,永樂帝對道衍的身體十分關心,還想著道衍能幫他好好教導孫子,所以永樂帝時不時地送些滋補的藥材給道衍,千年人參就是其中之一。傳說中千年人參,那是人間至寶,吃了會增加功力什麼的,還會讓人返老還童什麼的。可惜這些都是騙人的,如果一個正常人沒事吃下千年人參,流鼻血暈倒還算輕的,重的就是直接死亡。千年人參這種珍貴藥材是用來吊命的,平常根本就不能當滋補品用。
大冷的冬天,要從冰水里把梅殷駙馬撈上來並不難,關鍵是撈上來後怎麼救人。普通的烈酒跟人工呼吸根本就沒用。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千年人參的主根把命拉回來。如果連千年人參都沒辦法,那李浩然就真的想不出其他的辦法了。
“千年人參可以給你,了空也會全力幫助你。只要你把人救下了,為師便會出手相助,想辦法說服皇上。其他的,為師現在不會再去管。好了,為師累了,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道衍不再說話,李浩然也就離開了。當李浩然離開道衍的禪房時,道衍大大地嘆了一口氣,閉上眼楮的他再次誦念其佛經,手上的佛珠不斷轉動,久久沒有停下。
梅殷,汝南侯梅思祖從子。天性恭謹,能騎馬射箭,洪武十一年娶洪武皇帝的次女寧國公主,封榮國公。洪武皇帝臨死前囑咐梅殷︰“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復出遺詔授之道︰“敢有違天者,汝討之。”靖難之役時,梅殷受命領兵抗燕,駐守淮安,募兵四十萬。他是洪武皇帝十六個駙馬中最受器重的,也是洪武皇帝最喜歡的駙馬。
靖難軍南下時,建文帝命梅殷為總兵官,鎮守南京的門戶淮安。當靖難大軍來到淮安城下時,永樂帝曾遣人晉見梅殷,說是到南京為太祖進香。梅殷卻義正詞嚴地對來人說︰“進香皇考有禁,不遵者為不孝。”
永樂帝聞訊大怒,復遣使下書說︰“今興兵誅君側惡。天命有歸,非人所能阻!”
手持洪武帝遺詔,梅殷依舊不示弱,竟然割去使者的耳朵和鼻子,然後放他回去,並說:“留下你的嘴,為燕王殿下講講君臣大義去吧!”
永樂帝見狀氣急敗壞,但畢竟不能將自己的妹夫如何,也不願意死困淮安堅城。只好涉泗水,取道揚州。永樂帝稱帝後,梅殷仍然擁兵淮上。
燕王稱帝後,永樂帝視梅殷為心腹大患,逼迫寧國公主嚙指流血,寫信給梅殷勸降。梅殷得書大哭,並問使者建文帝下落,使者推說皇上已死去。梅殷回到南京,永樂帝接見溫慰道︰“駙馬勞苦!”
梅殷回道︰“勞而無功耳。”!
說到梅殷,那就不能不提他的妻子,寧國公主!寧國公主,孝慈皇後生,洪武皇帝此女,洪武十一年下嫁梅殷。兩人成婚之後,恩愛有加,在南京城內傳為佳話。而在洪武皇帝諸子女中,寧國公主與永樂皇帝的關系最好,歷史上駙馬梅殷被殺之後,寧國公主進宮扯住永樂帝的袍襟大哭,向永樂帝要梅殷的下落。永樂帝不得不說道︰“駙馬為除賊而死,你何苦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呢?”
隨後永樂帝給寧國公主寫了一封信,大意說,駙馬雖有過失,兄以至親不問。比聞溺死,兄亦甚疑;現在凶殺悉置重法,特報妹之。然後給梅殷隆重治喪,永樂帝親自致祭,謚為榮國公。寧國公主這時已稱為御妹,依明制進封為寧國長公主,並給予優厚的待遇,“歲時賜與無算”,甚至連諸王也無法和這位長公主相比。梅殷的兩位遺孤也都封了官職,以長子梅順昌為中軍都督府僉事,次子梅景福為旗守衛指揮使,從這可見永樂帝對妹妹的珍愛。
只是,親情是親情,政治是政治。為了除去心腹之患,親情也就不重要了。出了事之後,再用其他的方式來補償。但這一次,李浩然就真要賭一賭,看自己能夠改變一兩個人的命運,救下這個重情重義的駙馬!
永樂三年冬,李浩然這一天又早早的起來,床上的李虎涵還在睡。天氣冷,小丫頭又點貪睡,可封建王朝的早朝就是喜歡這麼早,一點都不尊重普通人的作息時間,表面上看是很勤奮,可實際上卻沒有工作效率,怪不得君王不喜歡早朝,連大臣也不喜歡早朝。
看著床上還在睡的李虎涵,穿好衣服的李浩然輕聲地走到床邊,看著熟睡的小丫頭,特別是那嫩嫩的小臉,實在忍不住親了一口。李浩然也不知道該怎麼說自己,這里可是寺廟,住的還是禪房,結果李浩然還跟自己身邊的小丫頭住一個屋子,晚上還睡在了同一張床上,實在是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