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說的這些道衍都明了了,只是他還要告訴李浩然︰“孩子,你如果真想改變獨尊儒術,改變朱程理學的話,你等于是在跟全天下的士人作對!那是連皇帝都不敢嘗試的,而且你也過不了當今皇上這一關。無論如何解釋,當今皇上的皇位都是搶來的,天下人的嘴是堵不住的,特別是那些士人。所以,皇上必須要以獨尊儒術,支持朱程理學的方式來討好天下的讀書人,讓天下的士人為朝廷效命,這樣才可以穩固江山。你要知道,任何被皇上視為是絆腳石的人,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而且皇上一旦認定了某件事情就很難被說服。如果你真的想以天下儒家為敵,改變儒家一家獨大的局勢,那你就必須做好與天下人為敵的準備,而天下人之中,就包括了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
道衍的擔憂李浩然當然知道,即便是永樂帝,一面殺戮反對他的士人同時,一面還要想辦法安撫士人。因為士人這個階級,即便是在未來依舊存在,這是一個是非對錯已經說不清楚,卻又必然存在,對統治無比重要的階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無論道德如何被崇尚,利益才是最讓天下人動心的東西。我相信當今聖上是一位很有魄力的皇帝,當北方戰事一起,朝廷缺乏糧餉的、各地民變不斷的時候,一定會接受既然增加糧餉,又不會讓地方動蕩的建議。而只要開了一個頭,無孔不入的商人們就會讓朝廷內的很多官員成為他們的合作者。當生意越做越大的時候,朱程理學的那些腐儒肯定會站出來,不顧一切地反對商業的發展。到那個時候,皇上不會再站在他們一邊,一部分的士人也將成為商業發展的支持者,因為這關乎很多人的利益。更何況,儒家也不光只有朱程理學這一派,孔子死後,儒家分為八派,並不是所有儒生都支持朱理學說,只是一直不成勢而已。從漢武獨尊儒術開始,儒家的思想一直在改變,無論是哪家學派,還是什麼思想,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便于皇者的統治。只要手上有足夠的權勢,即便是讓孔家子弟,甚至是朱家子弟跳出來,大聲反對朱程理學也不是什麼難事!”
權力並不是萬能的,但卻可以做很多事,改變很多事,甚至超越了金錢的存在。而利益更是權力所爭奪的,李浩然說到這,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很多事原來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似乎真的很容易,將一切玩弄于鼓掌之中。
“小子,做夢的話,還不到時候!”看到李浩然小臉上浮現的驕傲神色,道衍給了李浩然一個當頭棒喝,不僅大聲叫他小子,更對著李浩然的腦袋狠狠來了一下。
李浩然有些委屈地***著被打中的地方,道衍這下真的很疼。穿越重生,當了十年的小孩,李浩然也不知道自己是大人還是小孩了。只是,當他可以忘記一切煩惱,扮演一個天真小孩的時候,真的很輕松,很自在。既然如此,那就再次好享受一下新的孩童時光,光裝嫩的時候就裝嫩好了。
道衍繼續說道︰“權勢人人都想要,就算是不識字的老農,也期盼著自己可以當官的一天。只是權力這條路上,倒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些人才剛起步就被後面的人踩在腳下。戰場上,士兵們踩著同伴與敵人的尸體向前沖。官場上,官員們同樣踩著其他人的尸體往上爬,甚至還停下來,故意將後面的爬上來的人踹下去。在戰場上,士兵們相信著自己的同伴,相信他們的統帥。可在官場上,不僅自己的上司,身邊的同僚不能信任,什麼同學、同鄉,甚至是兄弟、父子都不能相信。這一點你必須清楚,也要時刻牢記在心。在你這對小翅膀還沒有長硬之前,今天你說的一切都要藏在心里,不能再告訴其他人,甚至是你的父母!”
道衍的勸告李浩然都听到了,也都放在了心上。他已經不需要再多說什麼了,道衍的決定他也猜到了。所以李浩然故意問道︰“知道了,可是,我現在還要繼續叫你大和尚嗎?”
“你說呢?!其實大和尚這個稱呼挺好的,如果你不願意,就繼續這麼稱呼貧僧好了。貧僧現在在算,北方之事要多久才會發生!大明朝需要休整,在洪武年間被打敗的蒙元殘部也需要休整。最長十年時間,最快五年時間!夠了,夠了,貧僧想以你的資質,即便只有五年時間也可以繼承貧僧的六成所學,你是佛主對我道衍最大的考驗,也是最大的仁慈。”
道衍不愧是當今第一陰謀家,李浩然是因為偷看了歷史的劇本,這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可光靠著李浩然的模糊說法,還有現今的局勢,道衍就已經猜出了未來的大概,李浩然很開心能拜道衍為師。
沒有一絲遲疑,李浩然跪在了道衍的面前,大聲地說道︰“老師在上,請受學生三拜!”
李浩然說完,跪在地上連磕了三下。三下過後,道衍很是開心地將李浩然從地上扶起,用力地點著頭說道︰“李浩然!王,霸者。浩然,浩然萬馬也。你的父母希望你日後可以統帥浩然萬馬,拜將封侯!只是,當他們為你取這名字的時候又何曾想到,當年的燕王會成為今天的永樂帝,而你這個小人精會成為我道衍的關門弟子。靖難之役的殺戮,南京城破的殺孽,天下人對我道衍的咒罵,如同一盆盆涼水澆熄了我心中的熊熊大火。我以為,心中的那團火不會再燒起來了,就這樣了卻殘生。可是,是上天,是佛主把你送到了我的面前。孩子,是你點燃了我心中的火,一團可以蔓延天下的火。哈哈!哈哈!哈哈哈!”
野心家,陰謀家,這才是真正的道衍,只是勝利之後的空虛讓道衍內心的野心之火熄滅了。而現在,這團火再次被點燃,道衍眼中那興奮的火光在告訴李浩然,他這個野心家、陰謀家又回來了,又有了新的目標,而這個目標就是李浩然!
道衍收了一個可以繼承他一生所學的徒弟,一胖的了空也很高興。他只是一個出家人,一個貪吃的胖和尚。他的佛性足夠繼承道衍的佛心,卻無法繼承道衍的全部,所以他真的很高興道衍有李浩然這樣的關門弟子。
了空說道︰“師父,中午我親自下廚,做一頓豐盛的齋菜,讓小師弟嘗下我的手藝。呵呵。”
開心的道衍點了點頭,了空的齋菜手藝的確沒話說。可就在這個時候,管家突然在外面大聲地喊道︰“大人!大學士解縉解大人,淇國公丘福丘大人登門拜訪。小的實在攔不住!解大人的轎子,丘大人的戰馬都在門外!”
解縉,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永樂朝第一才子,也是《永樂大典》的總纂修,更是當朝文官的領袖,大皇子的堅定支持者。可惜,這位才高八斗,文曲星降世的聰明人,日後卻因為他的恃才傲物與政治上的幼稚行為被殺,但這都是以後會發生的事情,現在的解縉可是南京城內了不起的人物。
而淇國公丘福,更是比解縉還要了不起的人物。丘福,濠州人,行伍出身,在燕王藩邸奉事。積多年功勞,被授為燕山中護衛千戶。靖難之役中,丘福與朱能、張玉一起率先攻奪九門。大戰真定,突入子城。戰于白溝河,他率勁卒直搗敵軍中堅。夾河、滄州、靈璧諸場大戰,丘福都為前鋒。盛庸軍扼守淮河,數千艘戰艦排列淮河岸邊。丘福與朱能率領數百人,西行二十里,從上游悄悄渡過淮河,突然進逼南軍。盛庸大驚而逃,燕軍奪取全部戰艦,使大軍得以渡河。
丘福堪稱燕軍第一猛將,同時也是僅次于戰死的張玉為靖難第一功臣。燕王登基後,授為丘福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為淇國公,食祿二千五百石,並被授予世襲憑證,永樂帝下令商議諸功臣的封賞,及第次奉命議政,丘福均排在首位。
這位淇國公,身為天子近臣,靖難功臣,解縉這個文官當然惹不起。但要命的是,丘福與二皇子朱高煦關系極好,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生死兄弟,也就全力支持二皇子被立為太子。如今文武兩位領袖人物一同登門拜訪,其目的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要逼這道衍表態!
一文一武,即便是道衍這位永樂帝的造反同志,兼知己朋友也不能隨便得罪。道衍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出了愁眉外,還有那淡淡地殺機!可是,這兩位客人道衍必須見!
可要怎麼見?!這是個問題。如果見了其中一人,不管跟那人說了些什麼,到了明天就會變成道衍與解縉或者是丘福會面,準備支持誰為太子。道衍的內心已經打定主意支持大皇子,可絕對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支持,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讓永樂帝憤怒,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