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帶只豬

第一百二十四章︰缺貨了……(求收藏)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海角等天涯 本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缺貨了……(求收藏)

    “大人,有什麼安排麼?”說話的人叫做潘漢雲,原本是宏風縣的一個小秀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被人誣告而奪去了功名,被關押在。宏風大牢里,李浩然接收。宏風後,為他的案子平反了,然而因為李浩然和學政的人沒有什麼關系,沒能幫他恢復功名,不過潘漢雲自己也不再屬意仕途,反倒是願意報答李浩然,為李浩然做事。不過當時潘漢雲不過十七八歲,發蒙的又晚,雖然考上了秀才,水平卻確實不咋地,只是比李浩然好那麼一點點,因此李浩然也就沒有讓他做自己的師爺,後來辦報紙,李浩然覺得這事兒挺適合潘漢雲的,便讓他負責了,而如今不過弱冠之年的潘漢雲已經成為了大宋上百家報紙的總頭目,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好,潘漢雲也因此對李浩然更為感激。

    只是他對李浩然前幾日的安排有些搞不明白,然而對于李浩然的命令他總是無條件的執行,也沒有多問,這還沒有過幾天,李浩然又找了自己,潘漢雲不知道自家的大人又有什麼安排。

    “這里有幾篇文章,盡快刊登!”李浩然淡淡的說道。

    “嗯,沒有問題!”潘漢雲說完就準備下去了,李浩然覺得自己這樣有些過于公事公辦了,便又和潘漢雲聊了幾句家常,勉勵了幾句,才讓他退下。

    沒過多久,各地的報紙開始出現為李浩然說話的文章,其中大多都是在說李浩然在。宏風平州任上的作為以及巡按山東賑濟災民的事情,至于審理孔氏族人的案子的所有相關資料也被刊登出來,同時,一些大的報紙還刊登了社論,沒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場說話,只是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希望各界人士實地考察一下再做定論。

    “沒想到,我也會有向我開炮的覺悟,哈哈哈”李浩然站在院子里自語道。

    多年以後,中華傳媒史的總編在記錄中國報紙第一次論戰是做出了這樣的猜測︰當時的情況看起來似乎是巡按李浩然失了先手,然而最終的結果卻表明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故而筆者猜測,可能一開始的反對意見都是李浩然本人一手炮制的!事情還不算完,應該說才剛剛開始。

    “大人,這是近日來各地報紙的一些摘要。”潘漢雲拿著一摞報紙遞給了李浩然。

    “唔,我看看。”李浩然接過報紙讀了起來︰“李浩然巡按山東之後,擅殺朝廷官員,地方士紳達數十人,以至東人莫不稱其為官屠,此罪一;紅天教徐鴻儒作亂,李浩然身為濟南兵備使,不督促勇軍早日前往戡亂,反一再延誤戰機,致使兗州東昌府等府糜爛,百姓多受其苦,此罪二;擅開河關,與民爭利,此罪三;巧取豪奪,侵佔良田,此罪四;廢除軍戶,致使各衛所軍民流離失所,此罪五....”

    “呵呵,”李浩然扔下了報紙,說道︰“空洞無物,空洞無物,看來這些人還是沒有學會用事實說話這招啊,你看看,說的全是些概括性的話,听起來多有力度似地,仔細一看,啥也沒說,漢雲,你還得辛苦一下,把這些人教會啊!”

    “大人說笑了!”潘漢雲倒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來,漢雲,我給你講講什麼叫做輿論戰!”李浩然招呼潘漢雲坐下然後說道︰“我估摸著你還是不太理解我的做法,其實我也知道這些日子在山東做的事情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這些人有山東本地的,也有其他的地方,其實說白了,都是因為利益和面子這兩樣東西,你看啊,我請奏皇上開了河關,誰的反對意見最大,不就是江浙那些大商人們麼當然表面上看是江浙的官員,但是仔細一琢磨,這些商人的後台不就是這些當官兒的嗎,所以這些人都跳起腳來罵咱們,但是呢,他們越是罵,這事兒知道的人就越多,那麼久會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朝廷想把我怎麼樣,可就不太容易咯!這些肉食者還是太低估了我大宋億萬百姓的力量啊!”李浩然咂摸這嘴笑道。

    見潘漢雲似懂非懂的樣子,李浩然也不再講下去,轉而吩咐道︰“當前咱們首先是應該避重就輕,比如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咱們就當做沒有看見,這個《甦州日報》上面不是有篇攻擊我過于重商的文章嗎,先拿這篇文章開刀,我一會兒寫一篇《商論》,你盡快發出去!”

    盡管各地的報紙有不少人在為李浩然說話,不過這些人卻全都不是李浩然的授意,他們不過是一些明白真相的群眾而已。而李浩然覺得火力還不夠大,自己還扛得住,所以他現在還不打算和這些人較勁,反而是專找些軟柿子捏。

    “春秋之時,晏子曾曰︰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當今亦然,我大宋北產麥而南生稻,所謂天下之大,異域相迥。商人之所以得存,蓋互通各地之有無也。若無商賈,則京師可有絲絹瓷器奇珍?若無商賈......為驗證本官此觀點,敬請廣大民眾觀後效!”

    山東巡按御史李浩然淺談商賈之道

    這則文白夾雜的文章被潘漢雲刊登在了各地的報紙上,眾人,特別是那些商人覺得有些摸不著這個李大人了,說他重商吧,他卻在運河上設置了兩道河關,收取商稅,說他不重商吧,如今又把話說的這麼好听,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這上面,以至于李浩然文章的最後一句反而沒有人去關心了。不過很快,大家就都後悔了。

    “德福兒,我的煙呢,煙哪兒去了?”張守治撐了個懶腰,對著門外大聲呼喊道。張守治是寧國府人,作為一個商人,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張守治的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什麼稀奇古怪都嘗過了,不過用不了多久便又興趣缺缺了,然而自從幾年前張守治得到一個朋友送的香煙之後,便離不開這玩意兒了,這玩意兒好啊,抽一支,神清氣爽,精神百倍,更關鍵的是這香煙也和人一樣分個三六九等,出門抽最好的煙,那真是倍兒有面子的事情,所以這幾年張守治越來越離不開香煙了,今日他讀完了報紙,覺得有些困乏了,便招呼自家的管家拿香煙來。

    你個李浩然,好好的官兒不做,好好的地皮不刮,沒事開什麼河關,害的老子一個月就少收入了八千兩銀子,張守治一邊腹誹李浩然一邊等自己的管家把煙拿來。

    不想管家德福卻在門外回答道︰“老爺,煙...沒了!”

    “混賬東西,沒了不曉得去買啊,趕緊的!”張守治郁悶不已,不由得大喝道。

    “老爺,整個寧國府,都沒得賣了!”德福的聲音低了下去,小聲回答道。

    “什麼?怎麼會沒有了?老李家的商鋪不是咱寧國府的香煙代理商麼?他家還會斷貨?”張守治一把推開門,對門外的德福道。

    “是啊,老爺,李家早在半月前就逐漸的減少了供貨,只是小的那時候沒怎麼在意,直到昨日,小的見老爺的煙快要用完了,便打算去買點,每想到李家老爺說如今連他都沒有煙抽了,更不要說拿出來賣了!”德福有些懊惱的說道。

    “找,立馬去找,甦州常州揚州南京,哪里有賣的就到哪里去給老爺我找!”本來張守治的煙癮也沒有那麼大,只是一听說這煙真的沒得賣了,不由得著急起來,連忙向德福命令道。

    第二天,張守治和幾個商場上的朋友聚在一起,才知道大家都斷頓了,大家喝著上好的茶葉覺得嘴里沒有什麼味道了,當然,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是心理作用而已。

    不單是香煙,一切有火星出品的東西都缺貨了,比如火柴,不少人家都早已習慣了使用火柴,現在沒有了火柴,再去使用火鐮,怎麼的都用不慣了,而火星出品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生活用品,之前誰也沒想過要去囤積,現在一下子全都沒了,大家心中著急的很。

    這還不算完,沒幾天張守治便接到了消息,自己運往京師的貨船被堵在濟寧了,河關的人根本不放行,說是前方河道堵塞,需要疏浚,估計時間在一月左右,不過河關的人還說由于費用不足,可能時間還會更長。

    得到這個消息,張守治氣血上涌,抽了過去,要知道做生意的時間很重要,這白白的耽誤一個月,還可能時間更長,張守治怎麼能不急。

    不少做京師的生意的人急了,紛紛在報紙上大肆攻擊起山東河關來,然而張守治卻沒有再參與,因為他的一個遠房佷兒的大舅哥的師兄在火星開發部做事,通過這些關系,他知道了自己現在想要而不得的東西都是那個李浩然生產的,自己再去添堵,實在沒有必要了。

    “歷代河道疏浚整頓,莫不驅沿河百姓為役,然百姓可曾因運河得利乎,可曾以運河往來販賣交通乎?除朝廷而外,利用運河者,皆商賈也,商賈得利而百姓受累,此豈天道?!由此,設河關征收商稅有何不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大明帶只豬》,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一百二十四章︰缺貨了……(求收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一百二十四章︰缺貨了……(求收藏)並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