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帶只豬

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海角等天涯 本章︰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

    當然,這些都是猜測,一切還得看實際情況。

    “大人,鄒城大部出動,只留下了三百人防守!”向李浩然報告情況的是一個商行的伙計,這就是李浩然四處與商人合作的好處了,要知道這些商人的信息渠道不比官方來得慢,甚至比徐鴻儒的渠道都快!

    “好!”李浩然高興的一打馬,沖到了隊伍的前面,道︰“兒郎們,加緊趕路,滅了徐匪鴻儒,大家統統有賞!”沒辦法,盡管在努力的左思想工作,有些事情還是不能迅速改變,因此,李浩然還是以銀子這一最簡單有效的東西來鼓舞士氣。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鄒城的援軍被李浩然打了個措手不及,幾乎全軍覆沒,頭領逃回鄒城,還沒有歇足氣,卻發現城門被攻破,自己本人也被活捉了。

    這是鐵柱兒的手筆,早在李浩然設伏的時候,鐵柱兒便帶著人乘著夜色攻陷了鄒城,三百人在鐵柱兒的眼里不過是盤菜,很快拿下了。不過先前被“義軍”關押的人鐵柱兒沒有放出來,這得等李浩然來做主。

    伏擊戰打得沒有什麼趣味,至少李浩然是這麼認為的,當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不讓他參戰,說是磕著踫著了不好。

    這支以圖救援滋陽的“義軍”人數不過五千,實在不算什麼功績,到了鄒城,李浩然命令大部隊休整一日,翌日一早便繼續出發。

    第二日一早,李浩然留下了五百人防守鄒縣當然,被關押的人,李浩然都沒有放了出來。其余的人兵分三路圍繞著滋陽,展開行動。

    李浩然獨自領著五千人,直奔濟寧州而去,而鐵柱兒則帶著三千人長途奔襲徐鴻儒的“龍興之地”巨野,剩余的一千人人則是由王木三帶領在四處清理紅天教的余孽。

    盡管濟寧州和巨野的方向一樣,然而一來鐵柱兒是要奔襲,要的就是快速,二來取道塔山攻擊,更具有突然性,是以鐵柱兒老早就脫離了李浩然的大隊。

    李浩然很高興,終于有機會獨自領兵作戰了。

    然而,李浩然沒有高興多久,就撞上了王森的隊伍準確的說,是王森的騎兵!

    濟寧州對于徐鴻儒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是以盡管他手中可以動用的力量不多,仍然給王森留下了一千騎兵這基本上是徐鴻儒能夠掌握的所有騎兵了,不過質量上不怎麼樣。

    然而騎兵的存在對于勇軍來說,確實是個震懾。這里說一下勇軍的裝備,由于諸多原因的限制,勇軍基本上沒有裝備盔甲之類的玩意兒,絕大數的士兵都是一身衣服,一件武器,僅此而已。步兵面對騎兵有著本能的畏懼,更何況是沒有經歷過多少戰爭的勇軍,即便是前面的幾次交鋒,也不過是些順風仗,是以面對一千騎兵,五千勇軍顯得有些慌亂。

    幸好平時紀律的要求嚴格,勇軍很快便安頓了下來,組織防御。

    王森的騎兵首領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沒有乘勇軍慌亂的時候立馬組織進攻,而是在一旁洋洋得意,看著勇軍的“表演”。

    濟寧州周圍全是開闊地,說實話很適合騎兵的沖擊,然而見敵人並沒有抓住時機,李浩然命人將輜重車輛排在前面,組織好陣營,一面集合了自己手中所有的騎兵力量,準備來個反擊!

    李浩然手中的騎兵不多,也就是百十來人,還大多都是軍官的馬匹,然而見到李浩然主動攻擊,大家也都惡向膽邊生呃,不對,是積極響應李浩然的號召。

    李浩然不是想著去送死,而是知道對手實在是太弱,一千人的隊伍,卻也是亂亂紛紛,完全沒有章法,秉著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的原則,李浩然主動發起了進攻!

    李浩然非常風騷的拿了一把斬馬刀說實話,他對冷兵器的運用實在是不怎麼樣,不過好在這幾年他一直沒有中斷聯系,而且他身體底子也很不錯,故而一把斬馬刀在他手里舞得是虎虎生風。

    不過“義軍”可就不這麼看了,面對一百人沖向自己,大家由鄙視到驚愕,再到恐懼,種種情緒在轉眼間輪轉。此時“義軍”頭領,王森的佷兒王谷還沒有準備好向這些官狗進攻,卻讓官狗主動發起了進攻而且,自己的隊伍明顯的無法抵抗!

    這是當然的,王谷的騎兵說起來是騎兵,實際上乃是連騎馬步兵都不如的,而且馬匹大多也都是從各地搜集而來的。大宋立國之後,便在山東實行馬政,即由地方百姓養馬,朝廷負責收購,簡單說起來就是這樣,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馬政卻是百姓最為抵制的一項政策,養出的馬匹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谷很慶幸的是自己並沒有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不然......

    李浩然沒有想到自己居然還可以這樣英勇!在自己這百十人充入敵人的隊伍中之後,李浩然橫沖直闖,連連砍翻了好幾人,“義軍”驚駭莫名,竟然沒有一個人敢靠近李浩然。而勇軍不少士兵卻在詫異的同時充滿了自信與自豪沒想到李大人一個文官兒居然還有這樣的本事,當真是了不得!

    就在李浩然帶著人橫沖直闖的時候,勇軍的步兵敏銳的抓住了戰機,從右翼穿插包圍,直搗“義軍”後路!

    右翼是一片麥田,金黃色的麥穗兒散發著誘人的麥香,不過勇軍的士兵們現在想的不是這些,而是盡快的穿插過去,最好是來個大包圍!

    說實話,這個戰術實在不怎麼樣,然而現在實施起來還是很有可能性的,因為這伙兒敵人實在是太弱了。王谷沒有想過逃走,至少在李浩然沖殺的時候他還沒有想過,不過現在顯然是來不及了。。。

    需要說明的是,戰場所在的地方雖然是一馬平川,然而卻不是騎兵,特別是大隊騎術底下的騎兵施展的場地,沒有辦法,現在大隊的騎兵都是在官道上,而官道兩旁都種上了樹!至于掉轉馬頭跑路,卻更是無法實現,要知道這麼千多騎兵在官道上隊伍的長長的,于是勇軍步兵很快就有了可乘之機。

    這伙兒騎兵很快就被勇軍的步兵沖成幾段,而後在一片“投降免死”的聲音中,絕大部分的“義軍”都選擇了投降,王谷也被活捉了。李浩然卻沒有顯得多高興,沖殺之後,他確實感到酣暢淋灕,已經不是第一次殺人的李浩然也沒有任何的不適。李浩然現在想的是,自己幾次遇到的“義軍”隊伍戰斗力都十分低下,然而就是這樣的隊伍,卻在東昌,兗州二府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打得各地官軍屁滾尿流,數十州縣糜爛,可想而知,朝廷的兵馬,特別是地方部隊已經弱到什麼程度了,這也使得李浩然下定了決心要在戰後全力整頓整個山東的兵馬了。

    就在李浩然收拾這伙兒“騎兵”的時候,濟寧州城中也發生了一件事情楊肇基到了,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濟寧州,沒有多大的傷亡。

    迅速打掃了戰場,李浩然留下了十數人到周圍去詢問官道兩側麥田的主人,以便進行賠償李浩然稱之為官府賠償,以後還將會形成定制。

    對于李浩然的命令,留下的人毫不猶豫的執行了盡管他們十分的不解,不過看到听說官府將就被踩踏的麥田進行賠償的時候,百姓們的表情,大家又隱隱的明白了李浩然的用意。

    到了濟寧州,李浩然見到了楊肇基。

    “見過李大人!”楊肇基大約五十來歲,已是頭發半百,不過精神卻十足的好,見到了李浩然他一抱拳,道。

    沒辦法,文貴武賤早就成了傳統,李浩然暫時無法改變這一現實,而且聖旨也說得明明白白,楊肇基是歸自己節制,不過李浩然倒也不想楊肇基對自己過于的謙卑,那樣會折壽的。

    “楊總兵客氣了!”李浩然笑著道,隨之,氣氛變得輕松起來。

    一陣沒有營養的話之後,李浩然仔細的詢問了一系列的問題,大概弄清楚了楊肇基帶來的兵力和濟寧州現在的情形。

    楊肇基是帶著三千兵丁前來的,並且在東昌府依照聖旨暫時接管了平山衛,遴選了三千可戰之兵,沿運湖北下。這件事情,還使得楊肇基和東昌府知府高文康鬧了些不愉快,因為高文康認為必須在東昌府留夠兵力才能有效的防止“義軍”的攻擊,而楊肇基的看法卻恰好相反,簡單來說,楊肇基是堅持進攻,而高文康卻不太同意,要知道,離著東昌府不遠的平陰,陽谷,莘縣都已經落在了叛匪的手里,可不是說著玩的。

    然而,能指揮楊肇基只有李浩然,是以楊肇基根本沒有鳥高文康,提了兵馬就到了濟寧州。

    搞清楚狀況之後,李浩然決意分兵三千,暫時交給楊肇基帶領,令他火速趕往滋陽,殲滅叛匪主力。

    其實,李浩然之前繞過滋陽是有很多原因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徐鴻儒的人太多了,多的讓人看著就頭皮發麻,勇軍成軍不久,包括李浩然在內所有人在戰事的指揮上也就比徐鴻儒的部曲強上一丁點,然而徐鴻儒卻可以通過宗教提高麾下士兵的戰斗力和戰斗意志。對于宗教狂熱分子,李浩然還是心有戚戚的,所以,拿下剿滅徐鴻儒主力的事情還是得楊肇基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大明帶只豬》,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並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