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活動的範圍不廣,不過很多人賺的還是盆滿缽滿的,特別是李浩然手下的人,生意更加的好,那些新產品自是不提,一些大家經常使用的東西銷路也是不錯,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浩然的火星開發部在生產這些的時候,工藝更加純熟,效率更高,品質更高,成本卻比較低,在價格上也很有競爭優勢,是以銷售起來確實不錯。而且面對這些商家提出的可以直接用銅等原料或者金屬甚至糧食支付這一非常“體貼人”的方式。不少較為拮據的下級武士也咬咬牙買了不少東西,主要還是火星出品宣傳到位,現在在不少地方,如果家里沒有幾樣火星出產的東西,那是很掉面子的事情。
其他商人賺的也是不少,特別是那些鹽商,現在在日本的魯鹽鹽商真的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盡管自己賺的錢還不全是自己的,回去後還得和李浩然李大人分賬,不過大家知道自己依舊賺了不老少。日本的鹽業雖然是四處開花,但是制作工藝一直沒有跟上去,所以出來的鹽品質並不太高,而且價格還不低,現在日本的平民日子本來就過得差,吃鹽更是難得,而魯鹽銷售的鹽那是好中差各個等級都有,由于價格上的優勢,使得只要不是特別困難的家庭,最次的鹽買來吃食沒有問題的。
商人可不會嫌棄這樣賺錢太慢,蒼蠅再小也是肉,而且老祖宗早就講了,集腋成裘積沙成塔,果不其然,細細算下來,這些最次品質的鹽的獲利居然堪堪與高品質的鹽利潤持平!
這些商人也得到了李浩然的請求,讓他們適當的用手中的貨物換取一定量的糧食,運回山東之後,他會按照合適的價格將錢給商人們,到日本做生意的人多少還是托了李浩然的福,是以李浩然的這一要求大家還是積極的響應。
由于是零零碎碎的在購買或者換取糧食,是以在四國九州中國等地區的糧價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市場如平時一樣的穩定,不過後來李浩然一統計,才知道他們買的糧食居然達十萬石以上,不由得暗暗稱奇。
之前的定議是講糧食與銅購買之後,直接運回山東,只是這樣一來,安全性與物質消耗都讓人頭疼,不過在黃才捷拿下了伊岐藩之後,這個問題便變得容易多了。
外貿商會的所有商人都把自己采購的東西用小船運到伊岐藩匯總,然後由黃才捷的手下組織人將東西運至聞州,再轉運至大清河口,再用小船運至濟南城附近。看起來似乎變得更為復雜了,但是這樣一來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二來消耗卻低得多了,在商人們活動的區域,海岸線很長,只要不是太大的船只,基本上都能夠從很多的地方登陸或者出海,在伊岐藩匯總之後,需要押運保鏢的人也少了許多,這樣算下來確實省了不少。
盡管陳三揚現在還在石見藩玩著龜井夫的女人,不過他卻絲毫不擔心,因為他知道其他人的能力也是不差的,覺得不會誤了李大人的事情,而且在他看來,現在他做的事情其實也是正事,只是起作用的時間不在眼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