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帶只豬

第七十三章︰軍營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海角等天涯 本章︰第七十三章︰軍營

    鐵柱兒領命而去,李浩然還是覺得不保險,得從根上解決這些人,造反這事兒必須要有群眾基礎,現在看來這群眾基礎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雖然有些危險,不過只要控制好,這些百姓便很快就能穩定,離開了百姓,徐鴻儒等人不過是無水之魚。

    說起來,李浩然對這些白蓮教的人並沒有絲毫的好感,因為他們似乎天生就是為了反對當政者似的。天下沒有大亂時,他們見縫插針,總想找機會鬧事,待得亂世,卻往往又成了別人的利用工具,可憐的只是他們發動的那些百姓。

    由于糧食充足,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好了,而且偶爾還能吃到一些番麥粥,番薯粥,或者煮土豆,有那見多識廣的人知道這些東西是很金貴的,百姓見生活變得這麼好,心思也就更加穩定了。

    經過摸索,李浩然找到了很多潛伏在百姓中的紅天教徒,其中還有一個是紅天教的長老,叫邵德容。

    長老不長老的,李浩然倒不是很在乎,只是當听到災民中有一千多紅天教骨干的時候,李浩然著實嚇了一跳,這些人一個發動幾十個人還不是玩玩意兒的,那就得是好幾萬人,剛剛經歷了災害的山東可經不起這麼折騰了。

    只是是否抓捕,卻讓李浩然犯了難,這麼些人,留在百姓中終究是個禍害,但是一旦抓捕,勢必在百姓中引起恐慌,而且還會驚擾在兗州的紅天教總部。思來想去,李浩然都沒有下定決心。

    回家之後,李浩然把這個煩惱眾女一說,大家也都犯起了愁,不過思索了一會兒,賀月縴卻說道︰“其實只要處理的巧妙,把他們清除出去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啊,只要處理得當,還能將兗州紅天教一網打盡呢!”

    “哦?說說看!”李浩然來了興趣,問道。

    “你可以專門挑選那些什麼長老啊,骨干啊之類的人,就以編練軍隊的名義,這樣至少百姓們都不會懷疑了!”賀月縴篤定的說道。接著想了想她又繼續道︰“只是有一個問題,那些骨干們相互都認識嗎?如果都認識的話,一見你挑選的人,便會知道自己被發現了!”

    “這個不是問題,他們之間大多都不熟識,主要是哪個叫邵德容的人和手下兩個掌事聯系他們,其余的人都是單獨hu  d ng,相互並不認識!”李浩然有些明白賀月縴的意思了。

    果然,賀月縴接著說道︰“這樣就太好了,只要控制了邵德容三人,就不會使得手下的人懷疑了,更不會驚動徐鴻儒,而且有可能的話,還可以以那個邵德容的名義告訴徐鴻儒,就說他現在已經控制了一支隊伍,叫徐鴻儒前來掌管,這樣紅天教的勢力差不多就有機會鏟除了!”

    李浩然不得不佩服賀月縴,腦瓜子確實很好用,高興之下,他把賀月縴摟在懷里,大笑道︰“嗯,縴兒好聰明,來,為夫香一個,獎勵獎勵!哈哈哈”

    盡管賀月縴說的過于簡單,而邵德容等人也不是易于之輩,不過李浩然原本就打算在這些百姓中招募一批壯丁,組建軍隊,所以賀月縴的計劃就有了很大的可行性。

    過了幾日,李浩然命人在四大營中挑選兩千壯丁,組建濟南巡營。每月一兩銀子的待遇,加上三套衣服,管吃管住,名額卻是有限,很多人都擠破頭想加入,不過這一次,李浩然采取的是挑選,完全是由挑選的人做主,使得很多人因為不能加入巡營而懊惱。

    按照李浩然的吩咐,鐵柱兒選了近五百的紅天教徒,接著李浩然又宣布組建石州巡營,人數依舊是兩千,再選入了五百多的紅天教徒,這些教徒都獨自被編為一隊,防止他們向其他人宣傳,而且在這些由紅天教徒組建的隊中,還安插了不少眼線。

    邵德容和兩個主事被控制後,大為驚恐,此時的他們,對官府那是很畏懼的,又特別是官府似乎依舊掌握了他們的一言一行,自知難有活路的邵德容原本破罐子破摔的,誰知官府打算招安,求生的本能加上軟弱的性格,邵德容很快便答應了李浩然的要求,願意做官府在紅天教中的內應,而且還向李浩然保證他老子衛古也很願意為官府做事,只願以後李浩然不為難他王家。

    從邵德容的口中,李浩然才知道這邵德容竟然出身大族,家中還頗有資產,與徐鴻儒合作,也是打算搏一把富貴的,這讓李浩然不由得想到了水滸中的那個柴大官人,衛古這廝倒是與柴進是一路貨色。

    盡管紅天教的威脅還沒有完全解除,不過暫時也沒有了什麼危險了,接著李浩然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四大營的流民身上。

    四大營的流民計有三十余萬,十歲以下,五十歲以上的有五萬余人,十五歲至五十歲的男丁有十四萬人,每天的糧食消耗就是一個龐大的數目,而且天氣越來越寒冷,現在單是這麼養著,再多的糧食也不夠,而且明年的糧食收獲暫時也與這些人沒有關系了,所以李浩然必須得想些辦法解決他們的生計。齊河流民安置大營。

    老趙一家是十天前才到這里的,不過到了這里之後,終于吃上了熱乎乎的飯食,盡管要完全填飽肚子還無法實現,不過老趙已經很滿足了。

    老趙有三個兒子,大兒子趙豐生,二兒子鐵全,小兒子今年不過十歲,和村里的老先生學了幾天,給自己取了名字,叫趙文來。

    四尋陽民安置營的人數每天都在以數千的速度遞增,老趙一家來了以後,只有很小的一塊地方暫時安身,不過很快。老趙家便變的輕松多了。

    首先是老趙本人和二兒子被安排出工了,說是去修什麼水泥路,接著大兒子又被選上去了鎮魯軍,據說,不久巡按大人還有把所有的童子都送進學堂。

    老趙所在的施工隊有七千多人,並且在施工的過程中海不斷的吸納趕往安置大營的流民,現在整個施工隊人數已經超過一萬了,每天吃喝管夠,而且每月還能有六百文錢可以拿,老趙覺得很劃算,不過家里的媳婦兒還有女兒小兒子現在都不能再接受官府的救濟了,自己賺的錢還得供他們吃喝,初始老趙還有些不忿,不過經一個小年輕的開導也就想通了。

    取消流民安置大營的救濟也是李浩然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為偶然間他發現有不少人把官府的救濟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了,當然這也是官府應該做的事情,只是慢慢的有些人在開飯時間稍晚之後就會帶頭起哄,而且開始有人挑剔起飯食的味道了!

    了解到這些的李浩然才知道自己犯下了一個錯誤,這些饑民中不少人在安置大營中恐怕比在自己家的時候吃的還飽,還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老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很多人吃飽喝足之後,居然還在安置區鬧事,這讓李浩然提前開始動工在山東興建各種工廠,水利道路,為這些流民t  g ng勞動賺錢的機會,同時取消了安置大營的免費賑濟,除非是那些家中沒有勞力的,才會繼續t  g ng口糧,當然剛剛趕到安置大營的還是得賑濟一段時間,不過將四大營的勞動力遣赴各地勞作之後,便命令他們再路上吸納流民,只是老弱婦孺才送到安置大營來,這樣,把賑濟與勞作結合到一起,也確實能省一筆錢。

    濟南石州兩府的兵馬被解除了武裝之後,去蕪存精,大部分都被前去修建新規劃的濟南新城去了。剩余的三千兵馬,連同李浩然在流民中招募的一萬青壯,大亂重組之後,被李浩然命名為鎮魯軍。一萬三千余人被李浩然分成了兩個師,六個團,並在歷城東南訓練。

    每月二兩銀子的待遇確實吸引了很多人,比那巡營還高一倍,身處鎮魯軍的趙豐生心中很是歡喜,不過這里的訓練確實很苦,不過作為一個農村娃娃,吃點苦簡直是小意思了。

    已經入伍二十來天了,回想著二十多天的生活,趙豐生恍若夢中。記得剛剛報到的時候,那些軍官還很和藹,誰知道一進了軍營,就完全的改變了。

    每天卯時一刻,自己就會被一陣陣鑼聲給吵醒,然後是隊列訓練,體能訓練,再後來又加了啥越野訓練,那些軍官們真凶,不過也好有學問,每天都寫寫畫畫的,要是自己也像他們那樣多好啊!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許願靈驗了,沒過幾天的晚上,自己的連長就帶回來一個看起來年齡只有十三四歲的孩子來給大家伙上課,有人看不起這個孩子,出言不遜,誰知道這孩子幾下就把人給撂倒在地上了,武的比不過,文的只有乖乖的跟人學了,不過學會寫自己名字的那種感覺還真是美妙啊!

    想到這里,趙豐生不由得咧嘴笑了起來,現在正是休息的時候,不過很快,班長便催促大家集合了,因為連長的哨子已經響了,哨聲停了還沒有集合好,整個班都得倒霉,這早已經有出頭鳥給證明了,趙豐生可不想被罰,趕緊起身,朝自己所在班站的位置跑了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大明帶只豬》,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七十三章︰軍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七十三章︰軍營並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